写在前面:
从2020年3月11日正式准备考研到2021年4月2日复试结束出成绩,考研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年多以来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甚至陌生小伙伴的帮助和鼓励,因此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每一个经历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这一路的不容易,如果自己的经历和一些经验能够给其他同学带去哪怕一点点的帮助,我也是超级开心的。以下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取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个人情况:
本科双非普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六级500+,大学四年没有什么科研成果或者学术作品。大一参加过学生会和青年志愿者,有过一些活动或者实践经历,但是与学术基本无关。大二下到大三上在学校的科技处工作了一年,帮助老师们完成了一些学术科研成果的档案整理工作,算是与一级学科有些相关的实践。总的来讲,普普通通。
择校:
在最初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我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因此没有考虑跨考;其次,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所以排除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考数学的情报学院校;最后,我一直很喜欢北京这座城市,并且也有小小的名校情结。
其实按照这个思路,最开始确定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并且也买了专业课资料和用到的书。在通读了一遍课本以及历年的真题后,我觉得出题风格、思路、专业课书籍等方面有点儿不太适合自己,最重要的是,一年只招收两三个学生,让我有些却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好朋友告诉我她们专业的学长学姐有一个经验分享会,让我也一起听一听。也就是因为这个机会让我开始考虑人大。有几位学姐讲的特别好,当时听得我甚至有点热血沸腾,然后就开始进一步搜集人大的相关情况。
人大两门专业课,每门对应一本参考书(北师一共大概是六本,其中四本需要重点看的),虽然每本都挺厚的,但是听着好像轻松了一点。而且人大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全院统一划线,凡是过线的都可以进入复试。总成绩也是如此,最终按照全院排名择优录取,总共招收大概40人左右。虽然每年情报学最终大概也是两三人,但是40这个数字听着就好像竞争小了很多。(但是今年在公布复试细则的时候第一次也公布了每个专业的拟招生人数,不知道政策方面会不会有所改变)。之前一直埋在心底的心心念念的种子好像突然又被激发了,记得19年暑假就和朋友去过人大,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进入校门的那一刻的感受。整个校园安安静静的,虽然是暑假,还是有不少同学,有的在操场上运动,有的背着书包去教室或者图书馆自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好像有一种隐形的力量推着我让我有种想立刻去学习的冲动,这可能就是氛围吧,总之真的很喜欢,从建筑到环境到方方面面,当时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这里学习,那简直太幸福了。直到时隔一年多后,面对着这个选择,我真的还是太想在人大读书了。综上,最终确定了学校。
从2020年3月11日正式准备考研到2021年4月2日复试结束出成绩,考研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年多以来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甚至陌生小伙伴的帮助和鼓励,因此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每一个经历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这一路的不容易,如果自己的经历和一些经验能够给其他同学带去哪怕一点点的帮助,我也是超级开心的。以下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取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个人情况:
本科双非普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六级500+,大学四年没有什么科研成果或者学术作品。大一参加过学生会和青年志愿者,有过一些活动或者实践经历,但是与学术基本无关。大二下到大三上在学校的科技处工作了一年,帮助老师们完成了一些学术科研成果的档案整理工作,算是与一级学科有些相关的实践。总的来讲,普普通通。
择校:
在最初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我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因此没有考虑跨考;其次,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所以排除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考数学的情报学院校;最后,我一直很喜欢北京这座城市,并且也有小小的名校情结。
其实按照这个思路,最开始确定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并且也买了专业课资料和用到的书。在通读了一遍课本以及历年的真题后,我觉得出题风格、思路、专业课书籍等方面有点儿不太适合自己,最重要的是,一年只招收两三个学生,让我有些却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好朋友告诉我她们专业的学长学姐有一个经验分享会,让我也一起听一听。也就是因为这个机会让我开始考虑人大。有几位学姐讲的特别好,当时听得我甚至有点热血沸腾,然后就开始进一步搜集人大的相关情况。
人大两门专业课,每门对应一本参考书(北师一共大概是六本,其中四本需要重点看的),虽然每本都挺厚的,但是听着好像轻松了一点。而且人大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全院统一划线,凡是过线的都可以进入复试。总成绩也是如此,最终按照全院排名择优录取,总共招收大概40人左右。虽然每年情报学最终大概也是两三人,但是40这个数字听着就好像竞争小了很多。(但是今年在公布复试细则的时候第一次也公布了每个专业的拟招生人数,不知道政策方面会不会有所改变)。之前一直埋在心底的心心念念的种子好像突然又被激发了,记得19年暑假就和朋友去过人大,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进入校门的那一刻的感受。整个校园安安静静的,虽然是暑假,还是有不少同学,有的在操场上运动,有的背着书包去教室或者图书馆自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好像有一种隐形的力量推着我让我有种想立刻去学习的冲动,这可能就是氛围吧,总之真的很喜欢,从建筑到环境到方方面面,当时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这里学习,那简直太幸福了。直到时隔一年多后,面对着这个选择,我真的还是太想在人大读书了。综上,最终确定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