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封笔,我来为他和他的五篇大作盖棺定论
昨天看完了《大道朝天》,听说这是猫腻的最后一部丷长篇作品,而笔者又觉得中短篇看起来不过瘾,因此以后恐怕就要和这个最为欣赏的写手无缘了。想想这些年间,无论是日日追更还是在完本后一气呵成,他的五部小说都给笔者带来了极大的、其它作品鲜少能带来的阅读乐趣,心中便有几分惋惜、几分遗憾,更有着几分迷茫、几分不舍。想到如此珍馐佳肴今后竟成绝响,不免感喟良多,有些想法在胸间涌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今天便花点儿时间,把这些年里在读其作品时所萌生的感想写出来,权当是对自己心头这份热爱的追忆与祭奠。
一、猫腻的书为什么好看?
一直以来,猫腻都是笔者最喜欢的写手,没有之一。
其实写作水准强于他写手有很多,像燕垒生、酒徒等至少十几个人的笔力都要比他高出一个台阶。然而论及作品的阅读体验,这些人却大多远不及猫腻。事实上,即使是在整个通俗娱乐小说写手的圈子中,论及阅读体验,也鲜有能与猫腻比肩者。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一些大部分写手所缺乏的特质,因而能够很快就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让他们忘却身边的烦恼,舒舒服服地一直看下去。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不去贴近正统文学。通俗娱乐小说和正统文学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圈子,写作目的和阅读群体都大相径庭,然而一些写手却未能正确认知两者之间的分野,而是错误地将其混为一谈,在创作通俗娱乐小说时太过靠近正统文学,场景、心理等细节描写过多,虽然作品的水准因而较高,但行文的节奏却会因之变慢,与通俗娱乐小说读者的需求脱节,导致阅读体验下降。当然,即使是通俗娱乐小说,文学性也不能太低,各种细节描写也要在水准之上,不能像小白文般太过苍白。总而言之,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而对于这个最佳的平衡点,猫腻把控得相当完美。
其二,猫腻作品中无聊的内容比较少。在其他人的作品中,时常能看到一些老套的桥段,或者是极为常规的后续情节。往往看到某处时,之后几段甚至几页的内容都能大致猜出来,往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就是预想中的那些陈腔滥调,此时读者们自然就会觉得很不耐烦。而猫腻在行文时,一贯比较自觉,不用这种无聊东西来凑字数,对这些大家都能预料到的,没营养的无聊内容会直接跳过,不会让人感到无趣。
更重要的是,猫腻非常重视情节上的不落窠臼,且做得相当出色。在创作时,凡是前人多采的思路,他必会弃而不用,因此其作品不仅是宏观剧情难以猜度,就算是下一章、下一段的情节,都往往天马行空、难以预料,从而带来强烈的悬念。读者在阅读时需要不断猜测情节走向,因而始终能够保有旺丷盛的好奇心,这自然就大大增强了阅读时的快丷感。
当然,这样不断地自出机杼、保持新意,会大大增加写作的难度,抄袭前人的套路当然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想要创新出严密丷合理的情节就更是需要花费大量心思。猫腻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对此节非常重视,愿意在上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这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其三、猫腻的作品文风明快,不晦涩,看起来比较轻松。在这方面,常书欣和九把刀做得也不错。
其四,猫腻情节铺陈的能力比较强。很多写手由于表述能力较差,笔下的情节稍一复杂,就做不到轻灵自如了,读起来让人感觉繁冗、理解吃力,阅读时感觉很累,这其实恰是笔力不足的表现。而猫腻却能在满足布局宏大、情节精巧、阴谋高级的同时,还让读者感觉理解轻松、不烧脑、体验舒适,标志着其陈述能力已经到了深入浅出的高阶层面。
其五,在猫腻的作品中,有着一种文青范儿,看起来比较舒服。市井风格里当然也有好的作品,但适度的文青往往能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在他的书中,也时常有装丷逼卖酸意丷淫的情节,不过尺度把握尚算良好,不致于惹人生厌。
其六,猫腻最大的优势,在于他非常擅于描写复杂的布局和深邃的阴谋。在他的作品中,很多布局都相当精巧,几乎不弱于现实中的真实场景,反方智商也始终在线,这令他的作品能够轻易地做到通篇扣人心弦,与大多数设局简单幼稚,只有把反方塑造成傻丷瓜才能让正方勉强取胜的小说可谓判若天渊。此外,猫腻还喜欢让某个重要人物突然华丽变身(如庆帝、桑桑、帕布尔),从而引发剧情的激烈反转,这也给读者带来了寻常作品所不具备的阅读乐趣。
猫腻的第一部作品是《朱雀记》。这部小说的篇幅不是很长,笔法也明显还比较稚丷嫩,但在阅读时仍然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不同流俗的一些特质。在读《庆余年》时,这些特质更是流露地分外鲜明,笔者也自此成为了他的拥趸。至于像感染力好(如陈萍萍、施公子、连三月死时的氛围都营造得不错)、大量出色的台词、情感描写细腻、善于在大冲突中用细节勾勒人物,大量配角刻画精彩这种大多数一流写手都具备的能力,由于司空见惯,笔者就不细述了。
二、猫腻居然写出来一部没有烂尾的作品!
从《朱雀记》开始,猫腻的作品就部部烂尾。显而易见,他在写作时并没有足够详细的提纲,信马由缰,自丷由率性地乱写一气,往往出场人物太多,摊子铺得太大,导致行文到中后期时收束线索变得非常困难,而收线本来就是难度最大的写作能力之一,猫腻的收线水平明显还不足以驾驭这种复杂度的作品,因此每部书写着写着就开始举步维艰,最终只好草草收场。
当然,他各部作品的烂尾程度还是有所不同地。其中《庆余年》和《间客》的完整度最高,行文到了正常的八成左右才开始高开低走,戛然而止。《将夜》更差一些,从六成左右(夫子成圣后)就开始急剧下降,烂得一塌糊涂。猫腻说是因为生病,对此笔者还是相信地,毕竟烂尾程度要比前两部严重得多。至于《择天记》,有很多人在骂,其实前面写得还是很不错的,布局架构也相当宏大精彩,笔者一度对其颇为期待,可惜写到四五成就开始烂了(圣后死后),而且烂得更彻底,完全就是应付差事。毫不夸张地说,《择天记》后面完全就是垃丷圾中的战斗机。笔者当时不明原因,以为是猫腻想要迎合小白,增加受众,所以专门往烂写,一度对他非常失望,觉得这个家伙是彻底没救了。后来才知道是冤枉了他,其实是因为版权早早卖掉的缘故,所以应版权方的要求而刻意向动画风格靠拢,并迅速收尾(拍电视剧和动画不宜太长,周期也不能拖,必须马上收尾后圈钱);此外就是反正也卖出去了,写多写少赚丷钱一样多,自然就懒得多费工夫,赶快应付完开下一本赚丷钱了。
由于冤枉了猫腻,觉得他会越来越迎合小白,因此在《大道朝天》完本后,笔者犹豫了良久才决定去看,主要是担心遭遇到比读《择天记》时更甚的悲剧,那种画面太美我实在不敢看。不料看罢却惊觉,竟然是一部没有烂尾的作品,真是意外之喜,可惜这也是他此生唯一的一部没有烂尾的长篇作品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异常情况,笔者揣测,是因为这是最后一部丷长篇,因此猫腻也想完整地收一次线,不然临终时想起自己一生写的全是烂尾书,情何以堪。因此在动笔前做了相对细致的纲要,对出场人物和各方势力的数量也有了节制,从而令收线难度比之前的作品要小。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此次取了巧,换了地图,这相当于基本抛开之前的线索,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再重写一本新书,难度自然大幅降低,让他得以惊世骇俗、史无前例地写出一部居然没有烂尾的作品。
三、猫腻的哪一部作品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从哪个维度来进行比较。
如果说完整程度,那自然是《大道朝天》的结构最为完整,通篇没有出现高开低走,线索收束良好,算得上是通俗娱乐小说中极为少见的非烂尾作品。
在词工和写作技法方面,能够明显看出,猫腻的写作水平是在不断提升地,其写作技法越来越圆熟,文字也日趋洗练。毕竟,写作本身就是最好的提升方式。
若是论及情节的精妙出彩,《将夜》无疑应该居于首位。事实上,就算是在整个通俗娱乐小说圈子里,单以情节的水准而言,《将夜》也堪称是首屈一指的巅峰之作。因此就连猫腻本人也常说,《将夜》是自己写得最好,感觉最为满意的作品。
《将夜》是笔者近年来看过的,情节最出人意料,布局最深远复杂,包袱设置最诡奇多变的作品,可以说是新意盎然。更为难得的是,对于种种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作者早早便已埋下了伏笔,铺垫充分,悬念的氛围烘托到位,因此在一朝揭幕时,丝毫不显突兀,反倒让人觉得豁然开朗,与那种也有追求不落俗套的意愿,却不擅预作铺垫,甚至不知道应该去做铺垫,只是一味求怪求新,强行生硬变化的劣作实有云泥之判。
如果说在《《庆余年》》中,庆帝在大东山上华丽变身,露出大宗师的真面目,曾令笔者一度震撼失语,那在读《将夜》时,这种出人意料竟是纷至沓来,起初曾以为复仇便是主线,冥王之子就是最大的包袱,然而看到后面,牵连进来的人物越来越多,隐秘越来越大,故事越来越精彩,才发现那些只不过才是表层而已。
昨天看完了《大道朝天》,听说这是猫腻的最后一部丷长篇作品,而笔者又觉得中短篇看起来不过瘾,因此以后恐怕就要和这个最为欣赏的写手无缘了。想想这些年间,无论是日日追更还是在完本后一气呵成,他的五部小说都给笔者带来了极大的、其它作品鲜少能带来的阅读乐趣,心中便有几分惋惜、几分遗憾,更有着几分迷茫、几分不舍。想到如此珍馐佳肴今后竟成绝响,不免感喟良多,有些想法在胸间涌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今天便花点儿时间,把这些年里在读其作品时所萌生的感想写出来,权当是对自己心头这份热爱的追忆与祭奠。
一、猫腻的书为什么好看?
一直以来,猫腻都是笔者最喜欢的写手,没有之一。
其实写作水准强于他写手有很多,像燕垒生、酒徒等至少十几个人的笔力都要比他高出一个台阶。然而论及作品的阅读体验,这些人却大多远不及猫腻。事实上,即使是在整个通俗娱乐小说写手的圈子中,论及阅读体验,也鲜有能与猫腻比肩者。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一些大部分写手所缺乏的特质,因而能够很快就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让他们忘却身边的烦恼,舒舒服服地一直看下去。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不去贴近正统文学。通俗娱乐小说和正统文学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圈子,写作目的和阅读群体都大相径庭,然而一些写手却未能正确认知两者之间的分野,而是错误地将其混为一谈,在创作通俗娱乐小说时太过靠近正统文学,场景、心理等细节描写过多,虽然作品的水准因而较高,但行文的节奏却会因之变慢,与通俗娱乐小说读者的需求脱节,导致阅读体验下降。当然,即使是通俗娱乐小说,文学性也不能太低,各种细节描写也要在水准之上,不能像小白文般太过苍白。总而言之,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而对于这个最佳的平衡点,猫腻把控得相当完美。
其二,猫腻作品中无聊的内容比较少。在其他人的作品中,时常能看到一些老套的桥段,或者是极为常规的后续情节。往往看到某处时,之后几段甚至几页的内容都能大致猜出来,往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就是预想中的那些陈腔滥调,此时读者们自然就会觉得很不耐烦。而猫腻在行文时,一贯比较自觉,不用这种无聊东西来凑字数,对这些大家都能预料到的,没营养的无聊内容会直接跳过,不会让人感到无趣。
更重要的是,猫腻非常重视情节上的不落窠臼,且做得相当出色。在创作时,凡是前人多采的思路,他必会弃而不用,因此其作品不仅是宏观剧情难以猜度,就算是下一章、下一段的情节,都往往天马行空、难以预料,从而带来强烈的悬念。读者在阅读时需要不断猜测情节走向,因而始终能够保有旺丷盛的好奇心,这自然就大大增强了阅读时的快丷感。
当然,这样不断地自出机杼、保持新意,会大大增加写作的难度,抄袭前人的套路当然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想要创新出严密丷合理的情节就更是需要花费大量心思。猫腻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对此节非常重视,愿意在上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这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其三、猫腻的作品文风明快,不晦涩,看起来比较轻松。在这方面,常书欣和九把刀做得也不错。
其四,猫腻情节铺陈的能力比较强。很多写手由于表述能力较差,笔下的情节稍一复杂,就做不到轻灵自如了,读起来让人感觉繁冗、理解吃力,阅读时感觉很累,这其实恰是笔力不足的表现。而猫腻却能在满足布局宏大、情节精巧、阴谋高级的同时,还让读者感觉理解轻松、不烧脑、体验舒适,标志着其陈述能力已经到了深入浅出的高阶层面。
其五,在猫腻的作品中,有着一种文青范儿,看起来比较舒服。市井风格里当然也有好的作品,但适度的文青往往能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在他的书中,也时常有装丷逼卖酸意丷淫的情节,不过尺度把握尚算良好,不致于惹人生厌。
其六,猫腻最大的优势,在于他非常擅于描写复杂的布局和深邃的阴谋。在他的作品中,很多布局都相当精巧,几乎不弱于现实中的真实场景,反方智商也始终在线,这令他的作品能够轻易地做到通篇扣人心弦,与大多数设局简单幼稚,只有把反方塑造成傻丷瓜才能让正方勉强取胜的小说可谓判若天渊。此外,猫腻还喜欢让某个重要人物突然华丽变身(如庆帝、桑桑、帕布尔),从而引发剧情的激烈反转,这也给读者带来了寻常作品所不具备的阅读乐趣。
猫腻的第一部作品是《朱雀记》。这部小说的篇幅不是很长,笔法也明显还比较稚丷嫩,但在阅读时仍然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不同流俗的一些特质。在读《庆余年》时,这些特质更是流露地分外鲜明,笔者也自此成为了他的拥趸。至于像感染力好(如陈萍萍、施公子、连三月死时的氛围都营造得不错)、大量出色的台词、情感描写细腻、善于在大冲突中用细节勾勒人物,大量配角刻画精彩这种大多数一流写手都具备的能力,由于司空见惯,笔者就不细述了。
二、猫腻居然写出来一部没有烂尾的作品!
从《朱雀记》开始,猫腻的作品就部部烂尾。显而易见,他在写作时并没有足够详细的提纲,信马由缰,自丷由率性地乱写一气,往往出场人物太多,摊子铺得太大,导致行文到中后期时收束线索变得非常困难,而收线本来就是难度最大的写作能力之一,猫腻的收线水平明显还不足以驾驭这种复杂度的作品,因此每部书写着写着就开始举步维艰,最终只好草草收场。
当然,他各部作品的烂尾程度还是有所不同地。其中《庆余年》和《间客》的完整度最高,行文到了正常的八成左右才开始高开低走,戛然而止。《将夜》更差一些,从六成左右(夫子成圣后)就开始急剧下降,烂得一塌糊涂。猫腻说是因为生病,对此笔者还是相信地,毕竟烂尾程度要比前两部严重得多。至于《择天记》,有很多人在骂,其实前面写得还是很不错的,布局架构也相当宏大精彩,笔者一度对其颇为期待,可惜写到四五成就开始烂了(圣后死后),而且烂得更彻底,完全就是应付差事。毫不夸张地说,《择天记》后面完全就是垃丷圾中的战斗机。笔者当时不明原因,以为是猫腻想要迎合小白,增加受众,所以专门往烂写,一度对他非常失望,觉得这个家伙是彻底没救了。后来才知道是冤枉了他,其实是因为版权早早卖掉的缘故,所以应版权方的要求而刻意向动画风格靠拢,并迅速收尾(拍电视剧和动画不宜太长,周期也不能拖,必须马上收尾后圈钱);此外就是反正也卖出去了,写多写少赚丷钱一样多,自然就懒得多费工夫,赶快应付完开下一本赚丷钱了。
由于冤枉了猫腻,觉得他会越来越迎合小白,因此在《大道朝天》完本后,笔者犹豫了良久才决定去看,主要是担心遭遇到比读《择天记》时更甚的悲剧,那种画面太美我实在不敢看。不料看罢却惊觉,竟然是一部没有烂尾的作品,真是意外之喜,可惜这也是他此生唯一的一部没有烂尾的长篇作品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异常情况,笔者揣测,是因为这是最后一部丷长篇,因此猫腻也想完整地收一次线,不然临终时想起自己一生写的全是烂尾书,情何以堪。因此在动笔前做了相对细致的纲要,对出场人物和各方势力的数量也有了节制,从而令收线难度比之前的作品要小。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此次取了巧,换了地图,这相当于基本抛开之前的线索,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再重写一本新书,难度自然大幅降低,让他得以惊世骇俗、史无前例地写出一部居然没有烂尾的作品。
三、猫腻的哪一部作品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从哪个维度来进行比较。
如果说完整程度,那自然是《大道朝天》的结构最为完整,通篇没有出现高开低走,线索收束良好,算得上是通俗娱乐小说中极为少见的非烂尾作品。
在词工和写作技法方面,能够明显看出,猫腻的写作水平是在不断提升地,其写作技法越来越圆熟,文字也日趋洗练。毕竟,写作本身就是最好的提升方式。
若是论及情节的精妙出彩,《将夜》无疑应该居于首位。事实上,就算是在整个通俗娱乐小说圈子里,单以情节的水准而言,《将夜》也堪称是首屈一指的巅峰之作。因此就连猫腻本人也常说,《将夜》是自己写得最好,感觉最为满意的作品。
《将夜》是笔者近年来看过的,情节最出人意料,布局最深远复杂,包袱设置最诡奇多变的作品,可以说是新意盎然。更为难得的是,对于种种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作者早早便已埋下了伏笔,铺垫充分,悬念的氛围烘托到位,因此在一朝揭幕时,丝毫不显突兀,反倒让人觉得豁然开朗,与那种也有追求不落俗套的意愿,却不擅预作铺垫,甚至不知道应该去做铺垫,只是一味求怪求新,强行生硬变化的劣作实有云泥之判。
如果说在《《庆余年》》中,庆帝在大东山上华丽变身,露出大宗师的真面目,曾令笔者一度震撼失语,那在读《将夜》时,这种出人意料竟是纷至沓来,起初曾以为复仇便是主线,冥王之子就是最大的包袱,然而看到后面,牵连进来的人物越来越多,隐秘越来越大,故事越来越精彩,才发现那些只不过才是表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