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三位一体”招生如火如荼进行时,2021 年的强基计划也已经启动了!
2021 年 3 月 30 日,北京理工大学公布了《2021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拉开了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的序幕。
3 月 31 日,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紧随其后,也发布了招生简章。
2020 年 1 月 13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 2020 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并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今年作为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二年,可能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此还不是很熟悉。强基计划作为低分上名校的路径,今年政策上有变化吗?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流程是怎样的呢?带大家复习一下吧~
01、2021 年强基计划报考要点
1. 限报一所高校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依旧只能报考一所大学,不能兼报其他大学。
2. 增加考试确认环节
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中,都明确说明考生需要在高考后登陆报名系统确定并签订承诺书,如未按时确认,则视为主动放弃考核资格。因此,考生根据高考预估分数,选择是否要参加高校校测,一旦确认就必须要参考。
3. 选科要求更严格、分省分专业名额在减少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 2020 年的选课要求是“物理或化学”,今年变为“物理和化学”。有的学校招生总计划数不变,但新增了省份和专业。这样一来考生们的选择机会变少了。
4. 笔试环节的学校或将增多
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增笔试环节,很有可能今年增加笔试环节的学校增多。如何选择一所对自己更有利的考试模式的学校,将是个难点。
02、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1. 热爱基础学科
强基计划开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等。考生可在报名系统里查看可填报专业。
2. 成绩优异或有突出才能
入围:
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比如浙江地区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一段线以上。
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需取得五大奥赛国家二等奖以上。
录取:
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并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如:武汉大学规定录取时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生源省高考总分/100*15%。
03、强基计划适合学科竞赛生吗?
首先,强基的招生对象很明确,第一类是高考成绩入围者;第二类是竞赛成绩破格入围者。
竞赛生报考强基计划至少有以下两个优势:
第一,竞赛生依靠国家金牌、银牌破格入围,避开与非竞赛生竞争入围名额。由于名校招生名额有限,学霸的高考分数都不低,所以非竞赛生依靠高考成绩入围校测的淘汰率很高。
第二,竞赛生在校测环节,特别是笔试部分非常有优势。强基笔试题的难度“大于高考,小于竞赛”,对竞赛生来说是“小意思”。
对大多数竞赛生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是入围。竞赛生努力提高竞赛成绩与高考成绩,获得入围资格才是关键。
04、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36 所高校入选,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05、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3 月底:高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4 月份:有意向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网上报名。
6 月 25 日前:省招办提前向相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
6 月 26 日前:高校按照“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公布入围高考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布入围标准。
7 月 4 日前:高校组织对入围考生的高校考核。
7 月 5 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
06、为何选择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和以往的自主招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自主招生是人才选拔政策,而强基计划则重在人才培养。
各高校都面向“强基计划”生源制定了单独的培养方案,如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对一导师制等等,并且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例如在清华大学日新书院的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时符合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大学实施强基计划的意义,就在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一批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人才能够潜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这是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长远大计。
如今,强基计划也只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未来可能会进行改进和调整来不断完善这一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的发展,我国基础学科的未来,我们应怀有更多的期待。
2021 年 3 月 30 日,北京理工大学公布了《2021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拉开了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的序幕。
3 月 31 日,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紧随其后,也发布了招生简章。
2020 年 1 月 13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 2020 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并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今年作为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二年,可能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此还不是很熟悉。强基计划作为低分上名校的路径,今年政策上有变化吗?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流程是怎样的呢?带大家复习一下吧~
01、2021 年强基计划报考要点
1. 限报一所高校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依旧只能报考一所大学,不能兼报其他大学。
2. 增加考试确认环节
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中,都明确说明考生需要在高考后登陆报名系统确定并签订承诺书,如未按时确认,则视为主动放弃考核资格。因此,考生根据高考预估分数,选择是否要参加高校校测,一旦确认就必须要参考。
3. 选科要求更严格、分省分专业名额在减少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 2020 年的选课要求是“物理或化学”,今年变为“物理和化学”。有的学校招生总计划数不变,但新增了省份和专业。这样一来考生们的选择机会变少了。
4. 笔试环节的学校或将增多
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增笔试环节,很有可能今年增加笔试环节的学校增多。如何选择一所对自己更有利的考试模式的学校,将是个难点。
02、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1. 热爱基础学科
强基计划开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等。考生可在报名系统里查看可填报专业。
2. 成绩优异或有突出才能
入围:
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比如浙江地区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一段线以上。
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需取得五大奥赛国家二等奖以上。
录取:
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并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如:武汉大学规定录取时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生源省高考总分/100*15%。
03、强基计划适合学科竞赛生吗?
首先,强基的招生对象很明确,第一类是高考成绩入围者;第二类是竞赛成绩破格入围者。
竞赛生报考强基计划至少有以下两个优势:
第一,竞赛生依靠国家金牌、银牌破格入围,避开与非竞赛生竞争入围名额。由于名校招生名额有限,学霸的高考分数都不低,所以非竞赛生依靠高考成绩入围校测的淘汰率很高。
第二,竞赛生在校测环节,特别是笔试部分非常有优势。强基笔试题的难度“大于高考,小于竞赛”,对竞赛生来说是“小意思”。
对大多数竞赛生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是入围。竞赛生努力提高竞赛成绩与高考成绩,获得入围资格才是关键。
04、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36 所高校入选,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05、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3 月底:高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4 月份:有意向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网上报名。
6 月 25 日前:省招办提前向相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
6 月 26 日前:高校按照“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公布入围高考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布入围标准。
7 月 4 日前:高校组织对入围考生的高校考核。
7 月 5 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
06、为何选择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和以往的自主招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自主招生是人才选拔政策,而强基计划则重在人才培养。
各高校都面向“强基计划”生源制定了单独的培养方案,如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对一导师制等等,并且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例如在清华大学日新书院的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时符合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大学实施强基计划的意义,就在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一批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人才能够潜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这是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长远大计。
如今,强基计划也只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未来可能会进行改进和调整来不断完善这一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的发展,我国基础学科的未来,我们应怀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