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35,993贴子:104,692
  • 0回复贴,共1

中传2021英语笔译笔译翻硕经验贴6000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简要介绍一下我备考前的个人情况:
本科某双非英语专业,一战上岸。有几次出国游学经历,字幕组电视台等实习实践经历,英语翻译写作等等竞赛等证书拿了些,四六级、专四(专八成绩未出)、CATTI三级笔译、BEC中级、国才高级,还有其他和商务英语有关的。。。做了一些科研项目,发一些论文啥的。。。大概是这么个情况吧
初试387(三四月开始准备,前期学习时间不固定,从暑假开始每天学习10h+)
一天的学习时间安排:
早晨7-11:翻译
饭点11-12:刷美剧(好多年的习惯了,不刷美剧咽不下饭)
中午12-1:午睡(我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睡,自带小毯子和枕头)
下午1-3:基础英语
傍晚3-5:政治(这门分数不好看,所以我就跳过这门了哈,网上很多关于政治考研大神的经验贴自己看吧)
饭点5-6:看主持人大赛、朗读者等节目,锻炼文笔和中文逻辑思维等(学到后面中国话都快不会讲了,可不敢,中文不好翻译也别想学好)
晚上6-10:百科与写作
接下来分科目讲讲:
因为我的翻译和百科成绩还不错,这两门也是150分的重头,所以大家可以多多参考我这两门的学习方法~
翻译(132分):
参考书目(我把市面上推荐的书都买了一轮,所以就把自己觉得还🉑️的书放上来供大家参考):
张培基散文选1(贪多嚼不烂,把这一本书来来回回啃上几遍足够了)
90天攻克三级笔译,韩刚
12天突破英汉翻译,武峰
翻硕黄皮书真题
英语文摘杂志(我买了三个月的)
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热词红宝书(都是中国日报Chinadaily编的,我都买了,更喜欢前者,内容丰富,但就是太厚了)
中国关键词:19大篇
中式英语之鉴,平卡姆(找个电子版大概看看,知道怎么避开翻译雷区就够了)
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版本(某鱼上买电子书即可)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英国散文名篇大赏,杨自伍
现代英文选评注,夏济安
散文佳作108篇,乔萍
三级笔译实务
三级口译实务
三四月份在家开始学习,我先是把经验贴看了个够,资料买了个全,理清楚学校的出题思路,然后就进入备考状态了。因为三四月份有疫情就在家学习,效率确实没有在学校高,但是还是要尽量保证每天学几个小时。这段时间我没有自己手写过翻译,我打基础的时候还是想认真看书、记住一些东西吧。
翻译的正式考试时间是上午,所以我每天都是上午练翻译。刚开始我非常认真地过了一遍《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而且保证每看几个单元都要回顾复习,所以这本书我学得比较扎实。句与句子之间的连接还有一些介词的使用非常重要。顺带着看了看《中式英语之鉴》(平卡姆),我没有看完,看了前面大概懂作者的著书意图了之后,剩下的部分我就翻到目录那里看了一下,还是挺有帮助的。
因为我的《三级笔译实务》放在学校了,所以就买了口译实务来复习,效果也挺好的,按照口译、视译的状态准备,翻译时反应会快许多。学口译的时候我只挑了一些可能会考的模块,口译完成后对照不足,再反复视译,这样就能把一篇文章吃透了。最后再把生词和词组抄在一个小本本上。
B.T.W.:我的所有科目的笔记都记在了一个很厚的活页本里,所以很多时候只需要带这一本书就够了,但是小心千万别弄丢了啊。我不是特别建议所有笔记都记在平板里,主要是时间长了真的看的眼睛疼。
五六月份回到学校,韩刚、武峰、张培基轮番轰炸...自己把计划做好,确保每本书都能看三遍以上,反复复习,不然看也白看
七月期末考试考完了吧?没有借口了吧?是不是可以专心学习了???
暑假以后就是韩刚、张培基,三笔实务,还有一些领导演讲稿之类的。《英国散文名篇大赏》(杨自伍)里你挑一些小说节选练一练,会很受打击,但是也很涨姿势~
张培基散文选我真的没话讲,感觉太靠谱了,全看完后学了很多,我刚开始抄下来一些好词,但是后来觉得句式也应该学习,而且好词太多了,我就干脆放弃了,只拿着书在记。我反复看了10遍以上你们敢信吗
韩刚三笔里的有用词汇记得及时摘抄啊
我还买了 《英语文摘》杂志,里面都是地道的英语新闻表达,可以做练习用。
《汉英特色词汇词典》 以前大家是用来复习热词的,但是中传现在考句子翻译不考热词了,也是可以用的。里面的例句表达非常地道,看过之后我就觉得自己20年英语白学了。。。
《中国关键词:19大篇》有点小贵,但很好用,可惜我知道的太晚了,买的太晚没有时间看了,想要的同学找我买好了…
黄皮书的内容你们挑着做吧,还是有用的,这么大了要能自己分的清什么是重点什么不重要。
我考的是影视翻译,但你不管考新闻翻译还是影视翻译,这两块知识都是要懂的。中传今年考了《流浪地球》和《影》的台词。我押中了。还有一句TF Boys的歌词…我算是押中了,但是还是没写出来。。。这其实都属于文学类的一部分,所以说练好张培基很重要。
Anyway,除了这些,我每天中午还会手机上看一些经典电影台词,中英文电影都有,电视剧考的很少。看电影我也是会盯着字幕看,尤其是中文电影的英文字幕。
然后记得每天看一看外刊,表达记在笔记本里。
你们的笔记本记得归类分类笔记哦~我是语法、红专、文学、外刊这样分类的。哦对了,语法和我一样差的童鞋可以报个网课啥的
还有论语之类的英文版本,网上找的一些句子,中国习语的英文版blahblah......你就“书海战术”好了
百科与写作(115分):
参考书目:
作文素材杂志(大事件/鲜词条)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或者刘军平(内容比较详细,但也会有一些印刷人名错误。我前期打基础用,里面的文学部分可以看看,其他就没必要了)
中国文化读本(我没看过,但是推荐的人好像挺多的)
最后的礼物(淘宝上考研前一两个月会出,必买)
应用文写作随便找一本书记一记格式和写作要领就好了
看经验贴都知道这门科目可以晚一些再准备,可我是个急性子,在家学习的时候还是看了一些。。。怎么说呢,有个印象总是好的。
百科选择题部分我就是买学姐的资料+自己总结在手机备忘录里。
前期我主要是看《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文学类是重头,第二遍过的时候我就会按照流派都整理出来,记在备忘录里,确保内容够全了。第三遍以后就自己哇啦哇啦背就好了,反正你都自己总结出来了,太偏的也考不到。除了文学类emmm我觉得其它也用不上了
名词解释主要是流派和《最后的礼物》里的热词,搜一搜往年的真题,你自己看一下,每年的新闻热点考了多少,文学类考了多少,历史类考了多少,国际组织、语言和总统考了多少,总结一下自己就有数了,那你后期就背这些就好了。
我反正文学类、历史类、国际组织、总统、国家和首都语言的匹配都有总结出来......
B.T.W.:我有个很绝的复习新闻热点的方法,从七八月暑期开始,每天早晨图书馆排队或者是吃早餐的时候,打开央视新闻公众号,六七点左右会有前一天的新闻推送出来,你就看里面的热点,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事件、地点、日期、主题、总统换届啥的都复制粘贴到手机备忘录里,最后一个月看备忘录就完事了
汉语写作分成大作文和小作文(应用文)一共占100分(可不可怕?还敢掉以轻心🐴)先讲一下大作文。我就这么说哈,文笔不是一天练成的,别指望最后一个月靠着你那最后的脑容量冲破天际,你考不好的。
大作文我就是看《作文素材》,你网上看着买,无非就是高考作文的那些,不要买电子书(反正我不喜欢),我买了大事件和鲜词条,我非常喜欢每天晚上看两篇文章,把里面的好词好句勾画起来,反复看反复背,但后面你就有语感了(我用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笔划出来了,每复习一次就换一种颜色的笔,到最后就是红笔)。再强调一次,求精不求多,看一篇文章就请把它里面的好词好句、行文逻辑、时事热点素材都圈一圈,记一记好吧?我暑假开始看的,就当放松了,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百科时间,背了很多很多东西。包括你平常看到什么好词好句和热点素材都可以记在备忘录里的啊!我记了3W多字,反复看反复看反复看!!!
到后面两个月你就可以这么来:看一个作文题目,自己在题目旁边写下来你觉得可以用到的素材,实在写不出来了网上百度,然后自己脑海里组织逻辑或者稍微写写更好,最后再看范文。好处就是你的素材就这么日积月累起来啦
大作文你都Ace了,小作文有什么难的。中传比较喜欢考演讲,连着考好几年了,其实就是个缩小版的大作文,多注意一下格式就OK。
作文我真的要说,《作文素材》和自己平常备忘录里记的东西实在太太太有用了。你按照中传的出题思路再研究研究,就能把握出题方向。我考前大小作文一共只练了几篇,考场上全部押中,我甚至可以说就是原题。就算我没押中题目,我写作文的时候也会稳得一批,因为我记得素材啥的太多了,真的不慌,提前半小时交卷。。。(我高考要是也这么复习语文作文就好了。。悔恨悔恨啊。。。)
Plus:我收集了很多备考资料还有真题经验贴之类的干货,可以找我来买(有自己备忘录和word里总结的,同学收集的,还有从学姐那里买来的)
将近500个G,内容很全滴
查看更多内容(英语科目、材料评议、复试)请关注:
微博@小一elf
微信公众号:小一美剧译制(我自己的公众号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9 23: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