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吧 关注:41,408贴子:221,856
  • 9回复贴,共1
为什么要写"程亚圣谄媚君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30 08:27回复
    确实离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30 08:30
    回复
      2025-08-09 08:58: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亚圣为了维护皇权,将儒家踢出朝堂创立国子监,然后儒家中原说一不二的地位就没了


      IP属地:江苏3楼2021-04-30 08:32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30 08:34
        回复
          朱熹解析儒家典籍文化,为君王统治服务。“存天理,灭人欲”就这样的还能称圣,差王阳明不是一点半点


          雪中悍刀行
          关注雪中悍刀行吧,并且捧场5000T豆(含历史行为),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30 15:08
          收起回复
            为了削弱儒家实力,巅峰时期的儒家,看其他人都是“在座各位都是辣鸡!”


            IP属地:湖北6楼2021-04-30 15:18
            回复
              亚圣作为当世一品却献媚君王,看吐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4-30 16:06
              回复
                儒家当家一品当的好好的,突然撂挑子献媚君王,这两人的关系肯定惊天地泣鬼神


                9楼2021-04-30 17:00
                回复
                  2025-08-09 08:52: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可能只是为了创造儒家现代这个局面就随手一写,根本没动脑子,我们也不必认真。
                  不过如果非要找一个逻辑通顺的解释,我觉得可以理解为:首先书中并没有说在“争国本”事件时期大奉的世风如何,如果当时市面上道德沦丧、礼崩乐坏,那程亚圣有硬伤的理论不论是黑猫还是白猫在当时都是能抓住耗子的好猫。能在儒家修到一品的人都是有很高道德品质的人,因此程亚圣主观上是不会想“谄媚”的,应该只是他在所处的世道里形成的个人的学术观点认为应当“存天理灭人欲”、应当“忠君”……而在争国本这个具体事件中,皇子是庶出还是嫡出真的和他们的人品、才能、未来能否成为好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其他大儒们没有跳出守旧的思维束缚,虽然他们坚持本心不向君王妥协的态度是对的但他们坚持立嫡不立庶这个想法并不对,而程亚圣按照自己的那套理论去做了,他个人的初衷可能不是想“谄媚”,但放在别人眼里被视为“谄媚”。程亚圣在这个具体事件中做的是对的,他也获得了皇权的认同。但程的理论虽然一定程度上有用,却也有硬伤,因此国子监的学子根本修不出浩然正气,程亚圣的理论也不可能经久不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9-18 16: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