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等新作,无聊的时候去翻了翻汪社以前的开发日志。《冲突的意志》的确让汪社火出圈子了:发行首日下载量破万(仅DlSite);DlSite历史销量第二(RPG类第一);汪社ci-en粉丝从19年2月游戏发行前的1万人到21年4月破6万人。
不过汪社的销量冠军并不是《冲突的意志》,而是16年发售的《暗黑精灵》!
20年10月统计:《冲突的意志》(19年4月发售)全平台销量破10W,不过汪社最近推特好像有提过已经破15W还是20W了。
20年8月统计:《暗黑精灵/Dark Elf》(16年3月发售)全平台销量破40W;《没落令嬢》(16年12月发售)全平台破20W;《KillingTime》(15年10月发售)全平台破20W。《鬼刃》(18年1月发售)全平台的销量找不到,只看DlSite的销量:本体1W7;Append:1W2。
以下是销售额粗略估计:均为无打折的售价乘以销量的计算;按发行时间排序:
《KillingTime》:3亿9600万日元;
《暗黑精灵》:7亿9200万日元;
《没落令嬢》:3亿9600万日元;
《冲突的意志》(本体;按15W计算):4亿1250万日元
这其中,除《冲突的意志》外,Steam贡献了其他各作90%以上的销量(冲突的意志Steam和DlSite销量各一半)。
话说这销量…别说是同人社团那种几千上万的水平,直接就吊打一堆正规GalGame和黄油大厂的作品啊(AliceSoft和Eushully你们。
话说为啥《暗黑精灵》卖的那么的好?个人表示不解…
另外《鬼刃》的情况挺奇怪的。汪社在ci-en没有更新过《鬼刃》的销量,而且《鬼刃》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论坛(贴吧、论坛、还有Steam社区)人气上都是最低的。难道是和Steam的原发行商宣发有关系?可能这就是汪社为啥在19年初把steam代理商从原来的Sakura Games (就是steam上汪社老四部曲《鬼刃》《没落令嬢》《暗黑精灵》《KillingTime》的发行商》换成了神乐游戏。官方解释是SakuraGames的收入分成比较高,但是神乐的翻译和优化做的更好。
其实后来从《冲突的意志》的爆卖以及神乐游戏更游戏的速度来看,的确是个很好的决定。而且目前Steam上的Sakura Games似乎已经烂尾了,几乎有两年没代理新游戏了。话说他们还透露了神乐的老板是个美国人。
不过汪社的销量冠军并不是《冲突的意志》,而是16年发售的《暗黑精灵》!
20年10月统计:《冲突的意志》(19年4月发售)全平台销量破10W,不过汪社最近推特好像有提过已经破15W还是20W了。
20年8月统计:《暗黑精灵/Dark Elf》(16年3月发售)全平台销量破40W;《没落令嬢》(16年12月发售)全平台破20W;《KillingTime》(15年10月发售)全平台破20W。《鬼刃》(18年1月发售)全平台的销量找不到,只看DlSite的销量:本体1W7;Append:1W2。
以下是销售额粗略估计:均为无打折的售价乘以销量的计算;按发行时间排序:
《KillingTime》:3亿9600万日元;
《暗黑精灵》:7亿9200万日元;
《没落令嬢》:3亿9600万日元;
《冲突的意志》(本体;按15W计算):4亿1250万日元
这其中,除《冲突的意志》外,Steam贡献了其他各作90%以上的销量(冲突的意志Steam和DlSite销量各一半)。
话说这销量…别说是同人社团那种几千上万的水平,直接就吊打一堆正规GalGame和黄油大厂的作品啊(AliceSoft和Eushully你们。
话说为啥《暗黑精灵》卖的那么的好?个人表示不解…
另外《鬼刃》的情况挺奇怪的。汪社在ci-en没有更新过《鬼刃》的销量,而且《鬼刃》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论坛(贴吧、论坛、还有Steam社区)人气上都是最低的。难道是和Steam的原发行商宣发有关系?可能这就是汪社为啥在19年初把steam代理商从原来的Sakura Games (就是steam上汪社老四部曲《鬼刃》《没落令嬢》《暗黑精灵》《KillingTime》的发行商》换成了神乐游戏。官方解释是SakuraGames的收入分成比较高,但是神乐的翻译和优化做的更好。
其实后来从《冲突的意志》的爆卖以及神乐游戏更游戏的速度来看,的确是个很好的决定。而且目前Steam上的Sakura Games似乎已经烂尾了,几乎有两年没代理新游戏了。话说他们还透露了神乐的老板是个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