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辟疆吧 关注:23贴子:121
  • 1回复贴,共1

石头记到红楼梦的化蛹为蝶(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辟疆死于1693年12月31日(癸酉年),严绳孙死于1702年(壬午年),1693年为癸酉年,1694年为甲戍年,1693年出的叫“”癸酉本“”,有人整理冒辟疆遗留未完的版本书稿即为“”甲戍本“。严绳孙自冒辟疆“甲戍版”增删十年至1702年(壬午年可能是除夕)死也未完,后人继续,所以,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后人继续修撰,乾隆皇帝第八子永璇得到流传于世的版本“甲戍版”继续增加了顺治年间和乾隆年间皇家事迹和现世人物,自成一版,乾隆巡视他家,终于被乾隆皇帝得到一个版本,乾隆好奇,继续让其续作,并口授批阅意见,成“脂砚斋”版。(拆字后为“旨见文”意味皇帝看了谕旨评判文书的版本)。而冒辟疆死于12月31日为公历的除夕,所以说曹雪芹死于除夕应该是采用了西元公历纪念以后,继续删改红楼梦的人加的。
永璇是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永璇本来也是皇子中的佼佼者,诗做得好,字写得好,还画得一手好山水。本也算是一个好苗子。尤其是在永璇前面的阿哥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五子永琪,皇七子永琮都英年早逝,皇四子永城和皇六子永瑢,又分别被过继给履亲王允陶和慎郡王允禧,所以作为八阿哥的永璇,实际上就成为了乾隆诸皇子里最为年长的阿哥。这样的条件,原本看起来,应该是很有机会被立为储君的。
  只不过永璇的人生,并没有这么一帆风顺,他母亲金氏很早的时候就去世,当时永璇还只是个小孩子,但是乾隆政事繁忙,加上儿子也不止永璇一个,对永璇的关注也不高。所以永璇虽然贵为皇子,但是却是在一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永璇很孤僻。
清朝贵族可以有一个嫡福晋和两个侧福晋加上其他侍妾,依永璇的心意,他是希望王氏做自己的嫡福晋的,只是王氏出身实在不高,没有资格成为皇子的嫡福晋。乾隆将大学士尹继善的女儿章佳氏赐给永璇做了嫡福晋。
  章佳氏也算是一个妙人,虽然不算极美,但是饱读诗书,行为举止也是端庄得体,管起一个偌大的王府,也是游刃有余。可惜,面对一个这么优秀的嫡福晋,永璇却不喜欢,一一直迷恋着王氏。
尹继善与曹寅家族有密切往来。有曹氏参与改稿,曹氏又跟永璇有往来。
......
甄士隐名费(非),字士隐(真事隐)。嫡妻封氏 , 老丈人封肃(风俗), 本贯大如州人士------交待这个,有看懂的么???贯通,贯通,“贯”就是“通”、“通州”,大如州,难道不是“如皋”???有没有如皋本地人或者南通本地人在此?再看其二,林如海,名海,字如海,“临如皋海安”=“临如海”,再次暗语!其三,小说第五回,贾宝玉入春梦前,“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中觉,是不是如皋南通泰州方言???这些是作者起始就交待暗语,肯定有如皋人参与创作,那除了冒辟疆,当年还有哪个如皋人有这般水平?
这个巨著,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多人接力、社会参与的,但是我分析,冒辟疆是第一个执笔动手的。


IP属地:江苏1楼2021-05-11 14:16回复
    分析很到位,贾冒公子只有讲如泰片方言的大才子大情种了


    IP属地:江苏2楼2021-08-10 2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