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普天之下,父母同心。所谓“同心”,就是身为父母对子女的大爱、厚爱和无私的爱。作为父母,特别是典型的中国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他(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飞得更高,行得更远。正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参与和协助自家学生申请美国和英国研究生留学的整个过程中,虽为历经世事的成人,但是,在面对如何选择海外留学服务中介机构、如何确定目标学校、如何进行专业定位等诸多方面经历过得与失的困惑,甚至也险些被有失道德水准的人带入“坑”中。所以,基于自身真实的经历和希望能够为广大父母朋友和莘莘学子们提供一些有益帮助的朴素想法,用文字真实记录自家学生留学申请的全过程经历和切身感受,以飨读者。相信大家会从中多多少少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产生一些共鸣。
一、关于我和学生
我本人是一名公司律师。回首往事,作为学生的家长,我也曾经有着怀揣梦想、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世界这么大,我也想走出去看一看。然而,受到当时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直至2004的6月初,我才得以真正走出国门,以一名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双重身份来到了英国伦敦,学习、工作和生活了9个月的时间。这次海外培训的机会是依靠我战胜失败、拼搏努力而获得的。
那时候,我已经成家立业,我家学生也正值一个学龄前儿童。而恰恰是通过这一段人生经历,真正让我认识到了西方国度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
回国后,我在一家欧美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工作,与英国和美国人共同工作。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无论是从做事的风格和律师职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我都特别注意细节、专业、严谨。之所以介绍我的个人背景,是想让大家了解,在后续为学生寻找海外留学服务中介机构以及在整个申请准备过程中,我都是以这样一个高标准去衡量、审视、要求和评价我的合作方和其中成员。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我家学生——一名男生,有着男儿当自强的毅力和韧性。而这样的性格因素在今天看来,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他此次留学申请的结果。
学生于2017年参加国内高考,因数学成绩差距较大影响总成绩,故按照当时的现实情况,我们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考虑,以走专业路线为主,进入国内一所重点大学(非985、非211大学,即留学服务业界通称的“双非”大学)学习金融专业(CFA方向)本科学习。不同于国内常规化的金融专业知识学习,该专业的特点是,在国内大学四年本科阶段将国内通识课程与CFA一级和二级考试课程相融合,使学生在大学三年级结束时即具备参加CFA一级考试的知识能力和进一步专业深耕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