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山吧 关注:32贴子:307

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而非宁远九嶷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舜帝葬地九疑山在全州哪里?
蒋咸喜舜帝晚年南巡怀柔德服“三苗”,“勤民事而野死”的悲壮结局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即舜帝魂归何处。《山海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史记·五帝本纪》载:“帝舜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其结论是舜帝驾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自此舜帝的葬地九疑山就叫零陵。
今同属先秦“苍梧之野”的广西全州和湖南宁远境内分别有九疑山和九嶷山,两地都说其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且为舜帝葬地。由于先秦时期的墓葬礼制是“不封不树”“古不墓祭”,当时的人对死者下葬的坟冢不留标识,又不到死者的墓地去祭祀先人,且帝王的陵和庙不在一起,上古时期的舜陵已无法找到,那谁说有理呢?舜帝到底是葬于全州九疑山还是宁远九嶷山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者查阅先秦古籍、考诸方志,并追随舜帝在古零陵的南巡踪迹进行了多年实地考证,其结论是舜帝葬于广西全州的九疑山。


IP属地:广西1楼2021-06-24 11:40回复


    IP属地:广西2楼2021-06-24 11:43
    回复


      IP属地:广西3楼2021-06-24 11:43
      回复
        为表述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的观点。
        笔者陆续在“今日头条”发布了《舜帝圣葬地:全州九疑山》的考证文章30期。
        目前,全州县域内的舜帝文化遗存这一珍稀而又无价的历史资源,已得到自治区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广西区政协办公厅的国家级期刊《文史春秋》从今年第1期起开始对上古时期的全州舜文化遗存以《楚南全州 :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分4期全文连载。
        广西区和桂林市二级社科联均以课题形式对舜文化开展挖掘、研究、开发和利用。《舜帝文化全州遗存考察研究》已列入桂林市今年的重点科研课题。


        IP属地:广西4楼2021-06-24 11:46
        回复
          广西民盟对全州县域内的舜帝文化遗存非常重视,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今年广西“两会”期间,民盟已将该方案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案提交自治区政协会议讨论,提案就包括了全州县域内的舜帝文化遗存这个主题。


          IP属地:广西5楼2021-06-24 11:47
          回复
            全州县委、政府对县域内的舜帝文化遗存也非常重视,在全州湘源文化公园雕塑了德圣孝祖舜帝像,并重建了祭祀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湘源二妃庙,县政协将《楚南全州: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收入了《全州文史》。


            IP属地:广西6楼2021-06-24 11:48
            回复
              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的考证文章发表后,也引起了不少舜文化爱好者的阅读关注。由于考证文章达7万多字,发布期数多,历史的跨度大。因此,一些文友建议我写个《舜帝葬地九疑山在全州哪里》的浓缩版,以方便阅读,宣传推广。应文友之请,现整理如下:


              IP属地:广西7楼2021-06-24 11:49
              回复
                一、全州因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有以舜陵命名的最古老的零陵地名零陵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名,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说:我国共有夏代以前的古地名34个,而夏代以前出现的上古零陵就是其中之一。零陵地名最早出现在今广西全州。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司马迁在这里所说的舜葬九疑是为零陵,实际上就是说舜陵在九疑山。


                IP属地:广西8楼2021-06-24 11:51
                回复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为了纪念舜帝,于公元前221年,在舜帝南巡驾崩之地的“苍梧之野”即今广西全州县地设立了零陵县(《全州县志》大事记),“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全州县志》),作为我国最早的古地名之一的建置地名“零陵”就出现在全州。零陵县的历史地位相当重要,县治处古代湘桂走廊之上,沿湘江河岸,秦有驰道、汉有峤道,是大军南征的主要通道。《汉书•艺文志》有“纵横家《秦零陵令信》一篇,难秦相李斯。”说的是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焚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而零陵令信却持反对意见,并为难秦相李斯,与李斯进行了辩论。从“秦零陵令信难秦相李斯”这件事可看出,由于秦始皇设于全州的这个零陵县政治地位重要,这个县令信的话语也有相当的政治分量。秦始皇还于公元前210年第四次东巡时,携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在云梦(今湖北长江南北一带),南望九疑山遥祭舜帝:“三十七年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祭虞舜于九疑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IP属地:广西9楼2021-06-24 11:51
                  回复
                    西汉时,汉武帝为纪念舜帝,在舜帝葬地全州以“零陵”之名设置了“郡”的行政管理机构。《汉书·地理志》:“零陵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之一舆地·沿革载:“《禹贡》:全(州)为荆州之域,舜十二牧之所治也,春秋楚南境,秦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陵郡”。《全州县志》大事记:汉武帝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全州设立了零陵郡。《全州县志》建置沿革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今全州县地置零陵县和零陵郡的历史,记载如是:“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于今县地置零陵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属长沙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在县境东北部又置洮阳县,治所在今永岁乡梅潭村后坡上。当时,县境南北并存零陵、洮阳二县。同年,又置零陵郡,……洮阳、零陵两县地属零陵郡。”


                    IP属地:广西10楼2021-06-24 11:52
                    回复
                      新朝王莽时,零陵郡改名九疑郡。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年-55年),由九疑郡复名零陵郡,郡守龙述(注: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始从全州迁郡治于泉陵(今湖南永州芝山),但零陵县治所却仍然在全州(《全州县志》大事记)。此时零陵郡治在永州的芝山,零陵县却与洮阳县(全州永岁梅潭)同在今全州县境内。直到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改州制度实行,才废洮阳和零陵,并置湘源县。零陵县在全州存在810年之久。


                      IP属地:广西11楼2021-06-24 11:52
                      回复
                        可见,“零陵”是因为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而有全州“零陵”地名的,零陵地名最早出现在今广西全州。同理,如果说舜帝葬地在今湖南宁远县地的九嶷山,那宁远九嶷山地区秦汉时期就会有“零陵”的地名才对。而湖南宁远文化遗产——泠道故城遗址内容介绍:泠道,秦置县(《辞源》),说明宁远在秦代置县为泠道。今湖南永州芝山的零陵地名是在舜葬九疑二千多年之后,从全州随迁的零陵,而不是舜帝南巡崩葬九疑的零陵。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今广西全州县地设立零陵县和零陵郡,有舜帝南巡崩葬“苍梧之野”全州九疑山的历史依据。


                        IP属地:广西12楼2021-06-24 11:53
                        回复
                          零陵和九疑山的关系
                          九嶷(“嶷”通“疑”)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
                          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
                          《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嶷山”。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于九嶷山望祀虞舜。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营道南。从山疑声。”“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说文解字注》:“九嶷山也,舜所葬。
                          古零陵郡的营道县,县治在当下湖南省宁远县大阳洞,辖今湖南宁远水市和九疑,道县柑子园、四马桥一带;
                          舜帝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寻夫来到潇水、湘水会合处,因这里三面环水视,视为是舜帝陵墓。“零”字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大的数字,舜是帝皇,把这个似陵的地方称之为零墓,就是最大的陵。零陵是中国最早(夏朝之前)的34个地名之一。
                          再雕塑一尊166米高的:舜帝像立在全州市府门前,去韩国考察考察学习下寒国人精神;多读老三篇愚公移山......也许湖南省宁远九嶷山和舜帝陵会被你们搬回去。历史考证既需要讲求相关联的证据和历史资料,也要面对现实。


                          13楼2021-12-23 09:13
                          回复
                            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舜帝陵园:
                            舜帝陵,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嶷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
                            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
                            据《九疑山志》记载,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大阳溪,白鹤观前。
                            第二座舜庙建于秦代,旧址在玉琯岩旁,2000年该遗址被发现,200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经省文物考古所勘探试掘,确定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叠压文化层最深处约3米。
                            遗址南北狭长,五进,九开间,完全符合古代帝陵“九五之尊”的体制,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舜帝庙是公元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由玉琯岩搬迁而来,位于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






                            (玉琯岩上方: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书“九疑山”三个大字,字高1.8米,宽1.9米,笔力苍劲遒拔。
                            旁刻有李袭之题写的汉蔡邕《九疑山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楼2021-12-23 09:23
                            回复
                              欢迎讨论:嶷山论剑,湘水欢歌......


                              15楼2021-12-23 0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