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2、3、4我都用过,3A3000及以前的芯片,真的是慢的很难让人忍受。
不过,从3A4000开始,收发邮件、编写文档、浏览网页这样最经典的办公场景,已经基本在性能和功能上满足了。所以对最基础的办公用户而言,3A5000从性能上是存在不少冗余的。
那么接下来一段时期,3A4000、3A5000其实已经可以针对不同的办公场景分别供货了。3A4000主要解决相对成熟的办公场景,3A5000主要解决更高级的办公场景,和具有更多“企业特定需求”的办公场景。3A6000开始解决对性能要求很高的场景。
3A4000的性能,使其即使在3A5000销售后,依然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市场,在3A4000库存逐步销售完毕后,基本上就可以全力推广3A5000应用了。
等3A6000开始销售后,3A5000依然可以作为3A6000的低端型号,继续面向那些对性能要求不那么极端的办公场景降价供货,以降低国有企业成本,继续销售2-3年,直到其它ARM追上来。
这样,从3A5000开始,龙芯可以开始仿照Intel,将2-3代CPU分开档次按照价格歧视原则分开销售了。用3A5000控制低端办公市场,3A6000获取持续的研发利润。
其实2K2000也不错,可以作为更低端的型号,供应企业市场。到2023年左右,如果别人IPC继续原地踏步,就会面临高中低端市场,全面被超越的问题。到时候就是2K默秒全的局面。
不过,从3A4000开始,收发邮件、编写文档、浏览网页这样最经典的办公场景,已经基本在性能和功能上满足了。所以对最基础的办公用户而言,3A5000从性能上是存在不少冗余的。
那么接下来一段时期,3A4000、3A5000其实已经可以针对不同的办公场景分别供货了。3A4000主要解决相对成熟的办公场景,3A5000主要解决更高级的办公场景,和具有更多“企业特定需求”的办公场景。3A6000开始解决对性能要求很高的场景。
3A4000的性能,使其即使在3A5000销售后,依然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市场,在3A4000库存逐步销售完毕后,基本上就可以全力推广3A5000应用了。
等3A6000开始销售后,3A5000依然可以作为3A6000的低端型号,继续面向那些对性能要求不那么极端的办公场景降价供货,以降低国有企业成本,继续销售2-3年,直到其它ARM追上来。
这样,从3A5000开始,龙芯可以开始仿照Intel,将2-3代CPU分开档次按照价格歧视原则分开销售了。用3A5000控制低端办公市场,3A6000获取持续的研发利润。
其实2K2000也不错,可以作为更低端的型号,供应企业市场。到2023年左右,如果别人IPC继续原地踏步,就会面临高中低端市场,全面被超越的问题。到时候就是2K默秒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