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吧 关注:826,331贴子:19,525,978

第886-890章 前情回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来五章


IP属地:北京1楼2021-07-01 14:23回复
    1. ■第886章 有事相求
    之前跟宁姚路过此地,陈平安还纳闷这个吴灵靖是谁,怎么就能够领“大道士正”衔,管着大骊朝廷数十位道正,等于是直接与神诰宗划清界线了。后来在京城钦天监那边翻阅档案,才知道原来是当初青鸾国白云观的那个中年道人,按照如今大骊官卝场的说法,此人之所以能够一步登天,住持崇虚局事务,是陪都礼部柳老尚书的鼎力举荐,同乡之谊嘛,鸡犬升天,合乎情理。
    不单单是崇虚局,其实连同大骊译经局的那位白衣僧人,获得三藏法师头衔的佛门龙象,一样出自青鸾国,来自白水寺。
    第378章 白衣僧人
    最近春雨连绵,青鸾国座座寺庙林立于蒙蒙烟雨中,今天黄昏里,有位身披雪白袈裟的年轻僧人,在白水寺内缓缓而行。
    ······
    年轻僧人推开了竹木制成的篱笆小门,走到水井边,小水井的井口已经封堵上很多年了。
    早年在这里,发生过一桩佛门著名公案,据说连中土神洲都有所耳闻,这才是白水寺近百年来没出高僧、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关于这桩公案,白河寺吵了数百年,青鸾国各大寺庙争吵,佛道之间吵,历代向佛学道的文人也要为此吵架,沸沸扬扬,光是寺庙各处墙壁上发表对这桩公案的见解,就有多达四十余位各地高德大僧、文豪居士。
    白水寺的藏经之丰,孤本善本之精和全,冠绝青鸾国,但是这位站在水井边发呆的年轻僧人,却最厌恶那个地方,一次都没有踏足其中。
    离经一字,即为魔说。
    佛头著粪罢了。
    他坐在封堵后如圆凳的井口上,他有个问题这些年一直想不通。
    记得佛经上说,一位后世成佛的罗汉,天魔现身,威胁于他,罗汉心中大怖,便去佛祖,然后佛祖便授予了一部正法,天魔得消。
    年轻僧人初次读到此处时,并未做深思,只是有天悚然惊醒,然后陷入无穷尽的苦痛之中。
    他心中有了执念。
    “为何我一个小寺小僧,尚且自信遇见天魔,不至于如此失态,注定成佛的大罗汉,佛祖座下弟子,却会心生恐怖,惶惶不安?这与不曾学佛的凡俗夫子,又有何异?慧根何卝在?所学佛法何卝在?佛祖所传佛法又何卝在?这般罗汉成了的佛,再传佛法又能有多高多远?”
    年轻僧人苦思不解,独坐井口,泪流满面。
    这位年少时蓦然开窍的年轻僧人,依稀记得曾经的自己,正是在这里,斩了一只猫,一刀两断,投入水井。
    年轻僧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寡言少语,只是在白水寺却勤于劳作,故而手脚皆老茧,每逢寒冬便冻疮开裂,满手是血。
    他一次次拍打被封死的井口,手心逐渐血肉模糊,亦是浑然不知。
    年轻僧人沙哑开口,泣不成声,依旧用手掌狠狠拍打井口,“错了错了,你们又错了,佛法就在其中啊……我也错了,禅不可说,开口便错,可不开口不也是错?我们都错了,如何才能不错……”
    (白水寺的三藏法师)


    IP属地:北京2楼2021-07-01 14:42
    收起回复
      2025-08-04 00:33: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第886章 有事相求
      阿良,可能是那个荒郊野岭的乱葬岗。
      第669章 今天明天后天
      这一顿饭,多是阿良在吹嘘自己以往的江湖事迹,遇见了哪些有趣的山神水仙、阴物精魅,说他曾经见过一个“食字而肥”的鬼魅读书人,真会吃书,吃了书还真能涨修为。还有幸误打误撞,参加过一场美其名曰百花神宴的山中筵席,遇见了一个躲起来哭哭啼啼的小姑娘,原来是个芭蕉小精怪,在埋怨天底下的读书人,说世间诗词极少写芭蕉,害得她境界不高,不被姐姐们待见。阿良很是义愤填膺,跟着小姑娘一起大骂读书人不是个东西,然后阿良他文思泉卝涌,当场写了几首诗词,题写树叶上,打算送给小姑娘,结果小姑娘一张树叶一首诗词都没收下,跑走了,不知为何哭得更厉害了。阿良还说自己曾经与山野坟茔里的几副骷髅架子,一起看那镜花水月,他说自己认得其中那位仙子,竟是谁都不信。
      曾在市井小桥上,见着了一位以冷若冰霜著称于一洲的山上女子,见四下无人,她便裙角飞旋,可爱极了。他还曾在杂草丛生的山野小径,遇上了一拨长舌妇的女鬼,吓死个人。也曾在破败坟头遇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丫头,浑浑噩噩的,见着了他,就喊着鬼啊,一路乱撞,跑来跑去,一下子没入土地,一下子蹦出,只是如何都离不开那座坟冢四周,阿良只好与小姑娘解释自己是个好鬼,不害人。最后神志一点一点恢复清明的小丫头,就替阿良感到伤心,问他多久没见过太阳了。再后来,阿良离别之前,就替小姑娘安了一个小窝,地盘不大,可以藏风聚水,可见天日。
      一直说到这里,一直神采飞扬的男人,才没了笑脸,喝了一大口酒,“后来再次路过,我去找小丫头,想知道长大些没有。没能瞧见了。一问才知道有过路的仙师,不问缘由,给随手斩妖除魔了。记得小姑娘开开心心与我道别的时候,跟我说,哈哈,我们是鬼唉,以后我就再也不用怕鬼了。”
      阿良捻起一粒花生米,放入嘴中,细细嚼着,“但凡我多想一点,哪怕就一点点,比如不那么觉得一个小小鬼魅,那么点道行,荒郊野岭的,谁会在意呢,为何一定要被我带去某位山水神祇那边安家?挪了窝,受些香火,得了一份安稳,小丫头会不会反而就不那么开心了?不该多想的地方,我多想了,该多想的地方,比如山上的修道之人,一心问道,从不多想,世间多万一,我又没多想。”
      阿良喃喃道:“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想要知道,这么个生生死死都无依无靠的小姑娘,在彻底离开人间的时候,会不会其实还记得那么个剑客,会想要与那个家伙说上一句话?如果想说,她会说些什么?永远不知道了。”
      阿良说到这里,望向陈平安,“我与你说什么顾不上就不顾的狗屁卝道理,你没听劝,很好,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骊珠洞天泥腿子,眼中所见,皆是大事。不会觉得阿良是剑仙了,何必为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难以释怀,还要在酒桌上旧事重提。”
      阿良抬起酒碗,自顾自一饮而尽。
      强者的生死离别,犹有壮阔之感,弱者的悲欢离合,悄无声息,都听不清楚是否有那呜咽声。
      第774章 文圣一脉的学生们
      阿良唯独没说自己在那流霞洲最后一个停步处。
      那是一处荒郊野岭的乱葬岗,别说天地灵气了,就是煞气都无半点了,汉子盘腿而坐,双手握拳,轻轻抵住膝盖,也没说话,也不喝酒,只是一个人枯坐打盹到天明时分,旭日东升,天地明亮,才睁开眼睛,好像又是新的一天。
      (过不去的坎儿)


      IP属地:北京3楼2021-07-01 14:49
      收起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7-01 15:03
        收起回复
          4. ■第886章 有事相求
          嫁衣女鬼,兴许是夜幕中那条山路上,一个大声朗诵圣贤书籍来壮胆的读书人。
          第129章 山上
          绣花江水神大踏步走上台阶,随便坐下,“知道你一向瞧不起我这个粗鄙武人,那我就长话短说了。你相中的那个郎君,并未辜负你的真心。只是大骊朝廷顾全大局,生怕你离开此地,再也无法镇卝压以棋墩山为首的神水国残余气运,所以始终不曾告知你真相,故意让你误会那个书生。”
          楚夫人大袖鼓荡,双眼通红,不断有血水流淌出眼眶,但是她神色依然平静,“事到如今,你还要骗我?真当我是三岁小儿?我虽然在他离开之后,再也不曾去过此处山水之外的地方,不再去宛平县城和红烛镇欣赏人间的风景,可是他当年去往观湖书院的事情,我不是聋子,路过那么多读书人,他们有不少人无意间提起过,所以我知道,我知道得很多!到最后,他爱上了另外一名女子。”
          楚夫人呢喃道:“我知道,他若是爱上了谁,就一定是真心喜欢了。”
          绣花江水神脸色平淡,“那你应该也知道,作为大骊第一位靠自己本事考入书院的读书种子,他在观湖书院被人联手陷害得很惨,先是故意捧杀,有人暗中一掷千金,雇请最有名气的青楼女子,假装仰慕他的才华,为其扬名,再让附近王朝的大儒故意将其视为忘年交,还让他的字帖,每一幅都价值连城,还有诸多手段,环环相扣,让他只差半步,就会成为大骊第一位被儒家学宫认可的君子。”
          “可是一夜之间,翻天覆地,声名狼藉,有人诬陷他抄袭诗词,那名花魁诋毁他无法人道,有数位文豪硕儒联卝名抨击他的道德文章,冠以伪君子的头衔,骂做是观湖书院的浊流。一个原本意气风发的大才子,就这么疯了。”
          “疯了很长时间,这位寒士出身的书生,沦为整个观湖书院的笑柄,大骊是北方蛮夷的说法,愈发坐实。但是最后,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清醒过来了。”
          说到这里,绣花江水神转头望向怔怔出神的楚夫人,“知道他为什么能清醒吗?”
          楚夫人缓缓坐在台阶顶,嫁衣缓缓铺开,如同一朵鲜红牡丹,“是你们大骊练气士出手?”
          魁梧男子笑了笑,眼神森冷,直言不讳道:“大骊真要出手,那也是杀了这个书生才对。”
          楚夫人扯了扯嘴角,点头道:“有损国威,确实如此。两国之争,无所不用其极,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男人吐出一口浊气,“那个书生之所以能够清醒过来,是因为有一位他熟悉的女子,去到了他身边。”
          楚夫人身躯僵硬。
          那位江神缓缓起身,走下台阶,“那名女子,脸上覆了一张脸皮,与楚夫人你的容貌,一模一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楚夫人的嗓音、习性、喜好都学去了七八分。如果说之前坑害书生,涉及两国之争,那么之后将书生逼到死路,玩弄于鼓掌之中,恐怕就是读书人之间的意气之争了。”
          江神大踏步离去,“总之,那书生晓得真相后,投湖死了,就这么简单。”
          “按照这个书生去往观湖书院之前,在大骊京城国子监,与两位至交好友的只言片语来推断,他早就知道了你的非人身份,所以他才执意要成为儒门贤人之上的君子,估计如此一来,将来返回大骊,才有底气跟朝廷讨要一个明媒正娶。”
          江神早已离去。
          那位累累罪行罄竹难书的嫁衣女鬼,依旧坐在原地,脸色安详,动作轻柔地整理衣襟袖口,这里抚平一下,那里折叠一下,乐此不疲。
          (恨了多少年)


          IP属地:北京6楼2021-07-01 15:12
          回复
            5. ■第886章 有事相求
            林守一心生疑惑,不知那个长春卝宫的年轻女子,为何隔三岔五看自己。认识?怎么毫无印象?
            他当然不记得,双方第一次相逢,是林守一第一次出门远游,在那红烛镇,一人在岸上,一人在船上,当时他们都还只是少年少女。
            第107章 渔网
            阿良稍稍转头,望向不远处的一艘小画舫,一位姿色平平的妇人坐在船头,大大方方环顾四周,不像做皮肉生意的女子,反而像是夜游的豪门贵妇,倒是妇人身后划船的二八少女,容颜娇艳。
            阿良站起身,等到这艘画舫临近,猛然掏出一枚扎眼的金锭,“够不够?”
            妇人笑意柔和,不点头不摇头,划船的少女,则眼神发直,恨不得替妇人接下这桩买卖。
            妇人眼神绕过斗笠汉子,伸出手指,点了点少年林守一,“这位小少爷,你可以独自登船。”
            阿良迅速收起金锭,“这小子是穷光蛋,没钱!身无分文!”
            妇人柔声道:“我可以不收他银子。”
            少女顺着妇人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个满脸涨红的少年郎,唇红齿白,风度翩翩,一看就是位读书种子,她亦是羞赧一笑。
            可怜有钱也花不出去的斗笠汉子被晾在一边,满脸匪夷所思,心想这婆娘是眼瞎啊,还是胃口刁钻啊,如自己这般英俊潇洒而且当打之年的汉子,竟然看不中,反而相中了瘦竹竿似的林守一?要是按照这个调调,把更瘦的陈平安拎过来,那她还不得倒贴银子?
            阿良喃喃道:“伤感情了啊。”
            妇人笑望向少年,不知为何,平平姿色的妇人,竟有几分狐媚意味,“不上船吗?”
            林守一摇摇头。
            阿良坐在台阶上,喝了口闷酒,“小子,赶紧登船吧,大不了以后就是没得喝葫芦酒而已。天底下有什么酒的滋味,比得过花酒。你可千万别错过啊。”
            林守一纹丝不动,不过朝斗笠汉子的背影,少年翻了个白眼。
            画舫只得继续前行,后边的同行已经开始催促。
            妇人犹然转头,对少年回眸一笑。
            少年无动于衷,冷冷与她对视。
            (还是当年大骊要围杀阿良的时候)


            IP属地:北京7楼2021-07-01 15:22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7-01 15:27
              回复
                赞,厉害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7-01 15:27
                收起回复
                  2025-08-04 00:27: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86五条,887继续


                  IP属地:北京10楼2021-07-01 15:27
                  回复
                    1. ■第887章 春山
                    陈平安拧转手腕,多出一只朱卝红酒葫芦,喝了口酒,再将养剑葫轻轻各方在膝盖上,“我第一次出远门,就是跟林守一他们去往大隋境内的山崖书院。从野夫关出境,进入当时还是大隋高氏藩属的黄庭国,返乡路线,还是从黄庭国入境,不过却走了条栈道,从牛栅栏入的关。当时风雪极大,期间远远遇见了一队边军斥候,其中一骑突出,是个年轻骑卒,当年大概最多也就二十出头吧,当年我不太理解为何那名骑卒,策马而至之时,会是一种毅然决然的眼神,我是后来才想明白的,这队精骑起先将我误认为敌国谍子了,而且可能会是个练气士,所以当时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通知附近大骊铁骑的那些随军修士,而且这场风雪茫茫中的狭路相逢,双方极有可能瞬间分出生死。等到我自报身份,再递过去那份龙泉县衙颁发的通关文牒,勘验身份无误后,那名坐在马背上的骑卒,没有随手将关牒丢给我,而是翻身下马,他在递还关牒后,还笑着跟我说了一番言语,大致意思是天气糟糕,风雪阻路,要是担心遇到麻烦,就可以去他们烽燧休歇修整,备好食物,等风雪小了再赶路。”
                    一位早已走过千山万水的远游客,将这段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
                    第178章 我看一座山
                    陈平安这次不经由野夫关进入大骊国境,走出那条栈道和山谷之后,陈平安三人遇到了一队精骑。
                    风雪茫茫,双方对峙。
                    那支大骊边境精锐,原本大多已经默然拨转马头,但是突然间一骑冲出,疾驰到陈平安身边,是一张年轻坚毅的脸庞,充满了警备和审视,这名大骊边关斥候的眼眸深处,还有一抹陈平安当时不理解的毅然决然。
                    当这一骑突兀而出,其余袍泽亦是咬牙跟上,一时间雪屑四溅,扑面而来。
                    陈平安用大骊官话喊道:“我们是龙泉县人氏,从黄庭国返回,由牛栅栏入关。”
                    与此同时,陈平安从怀中掏出龙泉县衙颁发的通关文牒,游学千万里,盖满了各国各地各关隘的官印,眼见着那名骑卒要翻身下马,陈平安三步作一步,小跑上前,伸手高高递过去,骑卒愈发身体紧绷,一整队斥候俱是瞳孔微缩,如临大敌。
                    那名斥候弯腰接过了关牒,仔细浏览之后,蓦然笑容灿烂起来,原本紧紧握住刀柄的那只手,在背后悄悄打了个安全的行伍手势,骑卒仍是执意下马,递还文牒,在陈平安小心翼翼收起后,年轻骑卒笑道:“这么糟糕的天气,若是遇上麻烦,可以去我们烽燧暂住休整,备好食物,等到风雪小一些,再赶路不迟。”
                    陈平安感受到骑卒发自肺腑的真诚,立即抱拳笑道:“没事,我刚好借这个机会练习拳桩,难熬是难熬,但是还扛得住。”
                    大骊尚武,民风彪悍,名动一洲。
                    草鞋少年如此坚韧,很快就赢得这一对精骑斥候的好感,便是一名面容粗朴、不苟言笑的边关老伍长,也会心一笑。
                    双方就此别过,斥候继续南下侦卝查,陈平安继续北上返乡。
                    (一件不小的往事)


                    IP属地:北京11楼2021-07-01 15:36
                    回复
                      2. ■第887章 春山
                      老秀才对这座书院,印象很好啊,这不上次就在这边,不花钱认了个叫周嘉谷的远房侄子。
                      第837章 另外一个
                      屋内那位夫子在为学子们授业时,好像说及自家会心处,开始闭眼,正襟危坐,大声朗诵法行篇全文。
                      老秀才便趴在窗台上,压低嗓音,与一个年轻儒生笑问道:“你们先生讲学卝法行篇,都听得懂吗?”
                      ······
                      年轻儒生犹豫了一下,得嘞,眼前这位,肯定是个科举无果治学平平、郁郁不得志的老先生,不然哪里会说这些个“大话”,不过还真就说到了年轻儒生的心坎上,便鼓起勇气,小声说道:“我觉得那位文圣,学问是极高,只是多言礼法而少及仁义,有些不妥。”
                      老先生继续问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可有想过补救之法?”
                      年轻儒生神色腼腆,“没事的时候偷偷瞎想了些,当然肯定是很粗鄙偏颇了,只是咱们书院主讲文圣著作的两位夫子,喏,现在这位夫子就是其中之一,经常自顾自走在书院里,将那文圣著作反复背诵,一个情不自禁,都会流泪呢,最是推崇文圣老爷了,我可不敢把那篇胡说八道的文章拿出来。”
                      那个背诵完法行篇的教书先生,瞧见了那个“心不在焉”的学生,正对着窗外嘀嘀咕咕,夫子蓦然一拍戒尺,轻喝一声,“周嘉谷!”
                      年轻儒生瞠目结舌,不但自己给夫子抓了个正着,关键是窗外那位老先生,不仗义啊,竟然突然就没影了。
                      周嘉谷战战兢兢站起身。
                      然后周嘉谷发现窗外,书院山长为首,来了浩浩荡荡一拨书院老夫子。
                      再然后,有个方才一缩头屈膝就蹲在窗外墙根躲着的老先生,悻悻然起身。
                      那个老先生脸皮真是不薄,与周嘉谷笑哈哈解释道:“这不站久了,有点累人。”
                      周嘉谷发现那个讲课夫子满脸涨红,误以为夫子是觉得被人打搅了授业,年轻人立即硬着头皮解释道:“范先生,这位是我的远房大伯,今天是来书院探望我来了,大伯不太晓得书院规矩,得怪我。”
                      老秀才抚须点头而笑。
                      很善啊。
                      ······
                      然后周嘉谷就发现那位范夫子激动万分,跌跌撞撞跑出课堂。
                      最终站在檐下廊道,范夫子神色肃穆,正衣襟,与那位老先生作揖行礼。
                      此外春山书院山主在内的所有老夫子,如出一辙,都作揖不起。
                      好像只要文圣不开口,就要一直作揖。
                      老秀才摆摆手,微笑道:“都别这么杵着了,不吃冷猪头好多年,挺不习惯的。”
                      所有书院夫子都缓缓起身。
                      (又是一位准大佬?)


                      IP属地:北京12楼2021-07-01 16:00
                      回复
                        3. ■第887章 春山
                        陈平安说道:“先生,封姨前辈是怎么个说话风格,我有数的。我可以帮忙送东西和捎话,但是这个整座福地的太上客卿,就算百花福地主动给,我也不会要的。”
                        老秀才嘿嘿一笑,暂时也不劝说什么,“如果没谈妥,福地花神不愿来这边认错,你就得答应封姨一件事,护住山上采花贼不至于被人杀干净。”
                        第673章 针线活
                        又有那山上的采花贼,专门捕杀草木花卉精魅,炼化为丹药。十二花炼小丹,若是捕捉到了一百零八头花木精怪,便炼为大丹,手段极为歹毒,功效却又惊人,与那百花福地是生死大敌,相传采花贼这一脉的开山鼻祖,与那百花福地的天下花主曾有一桩隐晦情仇。许多道貌岸然的谱牒仙师,名义上铲除,实则收为供奉,财源广开,日进斗金。
                        陈平安听到这里,好奇问道:“百花福地的那些神女,当真有远古花卉真灵,夹杂其中?”
                        因为想起了骸骨滩壁画城的天官神女。
                        捻芯点头道:“我曾经抓到过一位元婴境的采花贼,拿去百花福地,换来了一件关键法宝。可以确定那四位命主花神,确实岁月悠久,反而是福地花主,属于后来者居上。”
                        说到这里,捻芯瞥了眼年轻人,“归功于读书人的传世诗篇。”
                        陈平安微笑道:“吟诗行文,一向是我不擅长之事,看来注定与百花福地无缘了。”
                        第804章 一笑抚青萍
                        百花福地的那位福地花主,回了下塌处,在书案铺开彩笺,提笔却不知写什么,手臂慵懒压臂搁。
                        她幽幽叹息一声,终究是没能见着那个失踪多年的男人。
                        低头瞥了眼臂搁,以行草篆刻有四行文字。
                        溶溶琥碧青丝骑,璨璨宝珠红粉妆。
                        桥上酸风射眸子,葫芦面上生芝草。
                        最后两行落款,分别只有两字,是他刻出的两个名字,如山上道侣,相依相偎着。
                        当年她还只是百花福地的一位寻常花神,品秩不高,当时花名“向秀”。
                        向秀这个名字,他离去有几年,就已经弃而不用多少年了。
                        她放下笔,轻轻翻开臂搁,里边又篆刻有四个小字,“清神养气”。写得龙蛇飞走,字的精气神,就像那个人一样。
                        哪怕她明知道此次文庙议事,遇见他的机会不大,可到底是念着那个万一的。
                        万一那万一就是一万呢。
                        第805章 白衣与青衫
                        豪素告辞离去,剑开夜幕,带着嫡传和婢女一同离开夜航船,准备安置好身边两人后,就孑然一身,悄然赶赴中土神洲。至于那座百花福地,就不去了,相思了无益,见不如不见。
                        离开了夜航船,大海茫茫不知何处,豪素看了眼夜幕星象,找准一个方向,御风时豪素与嫡传弟子提醒道:“杜山阴,记得那个承诺,学成了剑术,必须杀绝浩然天下的山上采花贼。如果你毁约,就算我无法亲自问剑,你一样会死。”
                        杜山阴先前有些魂不守舍,闻言悚然,恭敬说道:“师父,弟子一定会信守承诺,此生跻身飞升境之时,就是山上采花贼灭绝之日。”
                        不知道师父与那百花福地有何渊源,以至于让师父对山上采花贼如此痛恨。
                        ······
                        其实豪素真正念念不忘的,不是百花福地的那位花神娘娘,她只是相貌酷似一位家乡女子。豪素当年出剑斩杀一位上五境修士后,避难远遁,机缘巧合之下,逃到了百花福地,在那边曾经有过养伤练剑几年的安静光阴。
                        在他从家乡福地飞升到浩然天下之前,其实曾经与一个女子约定,一定会回去找她。
                        当时的豪素,志得意满,将只存在于古书记载上边的“飞升”一事,视为囊中物,立誓要为家乡天下的有灵众生,开辟出一条长生不朽的登天大道。
                        为后世开辟新路者,豪素是也。
                        只是没有想到,就因为他的“飞升”,引来了浩然天下各大宗门的觊觎,最终导致福地崩碎,山河陆沉,生灵涂炭。
                        等到远游客再回首,故乡万里故人绝。
                        所以这位剑气长城的刑官,才会不喜欢任何一位福地主人,但男人真正最憎恶的人,是豪素,是自己。
                        (这边还有一位要杀绝采花贼的)


                        IP属地:北京13楼2021-07-01 16:20
                        收起回复
                          4. ■第887章 春山
                          陈平安欲言又止。
                          老秀才小声说道:“不用太担心阿良和左呆卝子。”
                          “因为李槐那孩子,在跟嫩道人在外晃荡的时候,说了句无心之语,说‘我那阿良兄弟就不是个打光棍的命,至于剑术无敌的左师伯,回头还得教我几手剑术绝学’。”
                          陈平安脸色尴尬道:“先生,这也成?”
                          老秀才抚须笑道:“拭目以待就是了。”
                          陈平安稍稍松了口气。
                          第400章 远游北归
                          李槐一时间有些哀怨和委屈,便从地上找了根树枝,蹲地上圈圈画画。
                          李槐眼睛一亮,记得上次自己写了爹娘,他们果然就来书院看自己了。
                          那么自己写一写陈平安的名字,会不会也行?
                          李槐咧嘴笑着,开始写陈平安三个字。
                          不等他写完,就伸出一只手,把只差一笔就写完的字都给抹去。
                          李槐一头雾水,看到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折返回来的李宝瓶。
                          李槐又赌气地写了个陈字,李宝瓶伸手擦掉。
                          若是以往,李槐可能就会退缩了,可今天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愣是硬着头皮又要开始写。
                          李宝瓶也不说话,李槐用树枝写,她就擦伸手擦掉。
                          结果等到李槐写断了那根枯枝,还是没能在地上写出一个完完整整的陈字,更别提后边的平安两字了。
                          李槐丢了半截树枝,开始嚎啕大哭。
                          李宝瓶不理睬李槐,捡起那根树枝,继续蹲着,她已经有些尖尖的下巴,搁在一条胳膊上,开始写小师叔三个字,写完之后,比较满意,点了点头。
                          李槐胡乱擦了把脸,抽泣道:“李宝瓶,你再这么欺负我,陈平安来了后,我就跟他告状!他一生气,说不定就不乐意当你的小师叔了!”
                          李宝瓶换了一种字体,继续写小师叔三个字,聚精会神盯着地面,对于李槐的威胁,置若罔闻。
                          李槐突然挤出一个笑脸,小心翼翼问道:“李宝瓶,你就让我写三个字呗?可灵验了,说不定明儿陈平安就到咱们书院了。真不骗你,上次我想爹娘,这么一写,他们仨不就都来了,你是知道的啊。”
                          李宝瓶头也不抬,只是递过了树枝。
                          李槐雀跃不已,只是手上树枝刚刚落笔,李宝瓶冷不丁皱眉道:“好好写!”
                          李槐吓得手一抖,立即歪歪扭扭得不像话了,他哭腔道:“你干嘛?!”
                          李宝瓶帮着擦掉痕迹。
                          李槐破涕为笑,开始认真写那个陈字。
                          写完之后。
                          李宝瓶环顾四周,“人呢?”
                          李槐哭丧着脸道:“哪有这么快啊。”
                          李宝瓶起身麻溜儿跑向那棵大树,站在树枝上举目远眺。
                          李槐眼珠子急转,心知不妙,丢了树枝就开始跑路。
                          只是他哪里跑得过李宝瓶,给下了树的李宝瓶很快就追上,李槐吓得蹲身抱头。
                          只是李宝瓶这次破天荒没有揍他,沿着山路一直跑向了书院山门,去逛荡大隋京城的大街小巷。
                          在李宝瓶风风火火游览京城街巷、李槐劫后余生返回学舍的时候。
                          大隋山崖书院的山门那边。
                          风尘仆仆的一行四人,一位白衣负剑背竹箱的年轻人,笑着向山门一位年迈儒士递出了通关文牒。
                          老儒士看了很久,上边的两洲各国各地印章,钤印得密密麻麻,老人心中满是惊讶,抬头笑道:“这位陈公子游历了这么多地方啊?”
                          拜访书院的年轻人微笑点头。
                          (真就不准备写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21-07-01 16:24
                          收起回复
                            887四条,888继续


                            IP属地:北京15楼2021-07-01 16:25
                            回复
                              2025-08-04 00:21: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 ■第888章 离京返乡
                              此外还有泥瓶巷的曹氏祖宅,二郎巷的袁家祖宅,以及骑龙巷压岁铺子的桃花糕,和黄四娘家的酒铺,虽是卖得是寻常酒水,妇人也早已年老色衰,换成了儿子儿媳继承家业,可据说圣人阮邛,都是这家酒铺的常客,甚至连那位落魄山的那位山主剑仙,都要经常专门下山,与那龙泉剑宗同为剑仙的好友刘羡阳,两人一起在这边买醉,那么外乡人游历至此,不得落个座,沾沾仙气?
                              第77章 进山
                              阮邛越想越憋屈,闺女骂不得,那个扛着小锄头刨墙角的兔崽子,打不得,男人只好低声骂了句娘,散步到了四下无人的空地,扔掉那只再难喝也喝光的空酒壶,身形拔地而起,转瞬之间,便落在了小镇卖桃花春烧的铺子门口,此时铺子当然已经打烊歇业,他使劲敲门,很快就有一位妇人睡眼惺忪地从后院起床开门,嘴上骂骂咧咧,什么“急着找死投胎”、“大半夜喝酒,你怎么不喝尿啊,还不花钱”,“敢晚上敲寡妇门,不怕老娘打断你三卝条腿”,一点不客气。
                              阮邛站在门口,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看到是铁匠铺子的阮师傅后,妇人借着月色,剐了一眼中年汉子肌肉卝紧绷的手臂,顿时变了一张脸庞,媚眼如丝,无比热情地拉住汉子胳膊,真是坚硬如铁,久旱逢甘霖的妇人笑意愈发殷切,领路的时候,一个踉跄就要摔倒在男人怀中,只可惜打铁的汉子不解风情,轻轻扶住她的肩头,最后他丢下银子,拿了两壶酒就大步离去。
                              妇人站在门口,满脸讥讽,大声调笑道:“好好一个健壮汉子,结果跟姓氏一个鸟样!软师傅,哦不,阮师傅,以后再来我家铺子买酒,可要收你双倍价钱喽!如果阮师傅哪天腰杆硬了,我说不定就一文钱也不收了,酒白喝,人白睡。”
                              阮邛一路漠然走到街道尽头,身形一闪,没有返回小镇南边的铺子,而是去了北面,来到一座小山之前。
                              尽是碎瓷,堆积成山。
                              阮邛在距离这座小山三十步外的地方,随便找了个地方盘腿而坐。
                              一个嗓音在不远处响起,“这么巧,你也在。”
                              阮邛点点头,丢过去一壶酒。
                              老人接过酒,掂量了一下,啧啧道:“这会儿去刘寡妇铺子买酒,是个男人都得吃点亏。”
                              第651章 不知不觉十五年
                              郑大风去杨家铺子之前,去了趟酒肆,与那位沽酒妇人是老相熟了,离着老相好,还是差些火候的。
                              妇人泼辣,小镇百姓都称呼她为黄二娘,真名早忘了。
                              早年有那醉酒汉子,夜敲寡妇门,妇人开了门,一记菜刀劈头盖脸摔过去,差点砍死人,事后赔了一大笔钱,只是在那之后,蹲墙头说荤话、翻卝墙偷衣裳的男人,也没了,为了老卝二搭上老大的命,终究不值当。
                              何况在酒铺里边说荤话,黄二娘可是半点不介意,有来有回的,多是男子求饶,她端菜上酒的时候,给酒鬼们摸把小手儿,不过是挨她一脚踹,笑骂几句而已,这买卖,划算,若是那俊俏些的年轻后生登门喝酒,待遇就不同了,胆子大些的,连个白眼都落不着,到底谁揩谁的油,都两说。
                              酒铺生意兴隆,人满为患,早些年从铁匠变成神仙的阮师傅,也常来这边买酒,一来二去,黄二娘家的酒水,就成了小镇的金字招牌,许多外乡人,都愿意来这边,蹭一蹭大骊首席供奉阮圣人的仙气,这里与那骑龙巷压岁铺子的糕点,如今生意都很好。
                              ······
                              郑大风转过头,笑道:“曾经在书上见过一句话,黄四娘家花满蹊,其实不如黄二娘。”
                              黄二娘问道:“就不能不走?酒水钱,欠着就一直欠着。”
                              郑大风摇摇头,还是走了。
                              妇人一直看着那个勾肩搭背的汉子渐渐远去,早早就有些看不清了。
                              (刘寡妇、黄二娘、黄四娘)


                              IP属地:北京16楼2021-07-01 17: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