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吧 关注:6,182贴子:89,552
  • 3回复贴,共1

《明英宗传》各回概略(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五十回 景泰皇帝易太子
四月朔,赐陈循、高谷各银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各银五十两。
初四日,南京兵部尚书王骥进阉者四人。命以二人赐骥。
辽东总兵官曹义奏:达贼入狗河塞,杀伤军余六人,掠牛十头。把总指挥楚凤等率兵追剿,斩首十级,擒五人,复牛而还。献俘京师。
初九日,赏:巡边杀贼有功都督佥事石彪。官军七百四十人升一级,官军并生员、吏典、军生、阴阳人等三千一百人赏有差。
十五日,命户部拨银三十万两,予宣府、大同、辽东籴军饷。
十七日,建州左等卫指挥阿里兀山等十七人被脱脱不花王所掳,至是来归。
二十一日,广西思明府致仕土官知府黄珊子钧已代为知府,庶兄都指挥使黄竑欲杀钧代以己子,令子纠众夜杀珊一家。阖郡人皆言杀珊家者竑父子也,左副总兵武毅等具闻于朝。竑自度祸及,谋迎合朝廷,意转祸为福,遣千户袁洪奏言永固国本事。奏入,诏曰:“此天下、国家重事,多官会议以闻。”事成,竑果得释罪升官。
敕南京王骥曰:“卿年近八旬,岂忍重烦以政。就闲娱老南京。”命兵部尚书徐琦参赞守备、机务。
二十二日,议易太子。初黄竑奏下,礼部尚书胡濙、侍郎萨琦、邹干集文武群臣议,众莫敢发言,迟疑久之。司礼监太监兴安厉声曰:“不肯者,不用签名,尚何迟疑?”于是,无人敢违,其议遂定。联名合奏,文曰:“父有天下,必传于子。陛下膺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今黄竑所奏,宜允所言。”疏入,诏曰:卿等所言,三代圣王大道理。近日,耆旧内臣亦来劝导,与卿等所言皆同。朕不敢自专,上请于圣母上圣皇太后,蒙懿旨宣谕“只要宗社安,天下太平,今人心如此,当顺人心行之。”朕以此不敢固违,礼部可具仪择日以闻。
置东宫官署。命陈懋、石亨、胡濙、王直兼太子太师,柳溥、陈循、高谷、于谦兼太子太傅,张輗兼太子太保。
二十四日,命王直、胡濙、于谦、陈循、高谷、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何文渊、金濂、俞士悦、王文、杨善、王翱、俞山、俞纲俱兼支二俸。
二十五日,增东宫随侍执事、官旗、将军共六十四人。
二十九日,命故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子升世袭百户。
五月初二日,册立杭氏皇后,长子见济皇太子。诏告天下曰:皇亲、公、侯、驸马、伯及在廷文武群臣合辞上请,以为,天祐下民作之君,实遗安于四海,父有天下传之子,斯固本于万年,此三代之圣谟,诚百王之懿范,谓朕长子序在伦先,宜正东宫以明继体。事方闻于圣母,遽见允于舆情,复以皇后之谦冲,固逊轩龙于有子,再三陈恳,理顺鸿名。肆循慈训之谆,兼遂贤情之切,乃于五月初二日,册立长子见济为皇太子,其母杭氏为皇后。大本既正彝伦亦明,亲亲之义尤所当敦,太上皇帝长子见深更封为沂王,次子见清封荣王,见淳封许王,同屏国家卫安宗社。爰推恩于远近,庸资弼于臣民,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布告臣民,体于致怀。
初三日,皇太子令旨,赏文武百官。
初四日,于谦上疏,让还二俸,言:“臣阖门良贱,仅逾数口,原俸资给有余。今边境、京师费用浩大,而臣一介之微,叨受千人之禄,扪心知惧揣分奚堪,乞只支一俸,以省浮费以惬舆情。”诏曰:“朝廷俸禄优待功臣,礼之所宜何劳固辞。”后,石亨、金濂、仪铭、石璞亦上表辞二俸。不允。
初八日,命柳溥、于谦为正副使,持节更封太上皇帝皇太子见深为沂王。张軏、何文渊为正副使,持节封太上皇帝庶子见清为荣王,见淳为许王。
二十一日,以册立皇太子,赐各亲王、大长公主。
二十三日,以册立皇太子,赏各处总兵、镇守、参赞、内外文武官。
六月二十日,巡抚李实言:“湖广因苗贼生发,远运、死亡及被掳、逃移人数过半。乞今年停征食盐米钞,明年令有司取勘,死亡、逃故即予除豁。”从之。命移文贵州、浙江、福建、广东等遭寇之处如例停除。
二十三日,朝鲜遣陪臣来朝贡海青,赍敕曰:得奏,先有被掳逃往王国人口,已陆续解送辽东,俱见王忠顺朝廷之意。王自今尤当严戒守边头目,但系野人女真先交通北虏犯边,后带所抢人口逃往王国斡木河一带躲藏者,务须尽数搜寻,设法驱逐,或连我被抢人口送赴辽东总兵官处交收。
二十七日,太保陈懋等三百五十员失朝参,锦衣卫同知毕旺等具名以闻。诏姑宥之,再犯不宥。


IP属地:贵州1楼2021-07-12 06:43回复
    第五十一回 组建团营再拒遣使
    七月十一日,辽东报,达贼三百余人从小团山入境抢掠。
    八月二十一日,命故通州卫指挥佥事余青等子弟五十人袭升一级。青等正统十四年十月,西直门外阵亡也。
    二十九日,哈密忠顺王奏乞升指挥捏列沙等职。兵部议:“哈密世受国恩不能思报,阳为尊事朝廷,阴则交通北虏,露泄事机以构边患。若复滥予升职,则是恩加有罪赏出无功,宜待其有功而后升赏。”从之。
    九月十一日,辽东军人徐胜自虏中逃回,言:景泰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先弑脱脱不花王,执其妻子,以其人马赏给诸部属。
    闰九月初七日,亦力把里遣使来贡,兵部奏:“亦力把里虽处遐方,恪守臣节,往年不随也先犯边,今复遣使来朝,忠诚可嘉。其使臣舍哈三等乞授官职,宜允其所请。”诏俱授副千户。
    二十五日,总督边储李秉奏:“迤北差来使臣纳哈赤等三千余名,带马驼等畜四万余匹,除进贡外,存养于宣府,日支草料。宣府预备草不过二十余万束,料不过二万余石,本处马匹尚虑支给不敷,虏使马驼支草料恐不足一月用。永乐、宣德年间,虏使所进马匹会官检验,不堪者令自于草地牧放,不许入境驻扎窥视。正统年间,方许于大同驻扎牧放,以致其深知地理,大肆犯边。今虏使数多,牲畜不少,谲诈之计不可不防,乞敕衙门计议。”于是,遣户部右侍郎孟鉴、兵部右侍郎王伟同往处之。兵部奏:“乞令伟将所进马匹选取,良者来京,次者给各卫缺马官军,又次者散予军卫、有司牧养备用。”从之。
    冬十月朔,左副都御史罗通言:“也先遣使三千余,带来马匹四万余,宜增价酬之,虏则又来,来之不已,胡地之马自空,此亦强我弱敌之道也。”诏:虏贼谲诈,带来马俱不堪,增价是堕贼计,所言不可行。
    初十日,召湖广王来、梁宝回京。来等奏地方已宁,乞班师也。
    二十六日,也先遣使臣察占等贡马,且奏求朝廷派使臣往通和好。诏曰,正统年间,因遣使臣往来,以致宗社倾危,今只听其自来朝贡,以礼待之可也。仍敕沿边总兵官操习士马防寇。
    二十八日,命:孙镗充副总兵、石彪充右参将往大同,镗协同郭登镇守,彪代参将许贵守备西路。宣府左参将杨能充左副总兵,都督同知卫颖充右副总兵,协同总兵官纪广镇守宣府。宣府右参将杨信充左参将,仍守备怀来、永宁等处。罢都督许贵、都指挥使潘兴参将,俱听郭登调遣。时闻也先谋南侵,于谦等请预遣将整饬边备战守,故有是命。
    十一月初四日,给五军营官军马七千五百匹。
    初六日,赐也先使臣太尉察占、平章哈只阿力等二千九百名宴于礼部。
    初十日,贵州右副总兵方瑛奏:“臣等累率官军攻剿白石崖等处苗贼,斩、擒二千五百人,招降四百六十寨。议留云南、四川土达官军一万二千名,分守平越、都匀、威清、永宁诸处,其余悉令还卫。”事下,兵部议行。
    二十四日,兵部言:“虏酋也先等虽遣使入贡,却又纠率大众及结联朵颜三卫人马屯我近边,其意难测。谨上御寇安边十一事。”悉从之。
    二十八日,给三千等营官军马一千五百匹。
    十二月朔,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亦力把里地方也先卜花王、土鲁番地方也密力虎者王、脱忽麻地方卜剌孩王、阿思癿地方札尼癿王、舍力湾乃丁地方速坛阿力王、阿剌母剌地方赛你阿卜丁王等一百二十处地方头目遣使来朝贡马。赐宴并缎绸、纻丝袭衣等物。
    初三日,敕考郎兀卫都指挥使格哈曰:尔等自祖父以来世受朝廷官爵,尔等既不能效力朝廷,又结联外寇扰我边境,掠我人口,肆为悖逆论罪难容。念尔等既能认罪,悉宥不问,敕至,即将原掳人口尽数送赴辽东总兵官等处交还。今后但有外寇来侵,尔等即奋勇剿杀,有功升赏。如或阳从而阴持两端,不还所掠人口,必调大军征剿,悔无及矣。
    瓦剌太师也先、知院阿剌等各遣头目察占等贡马及方物。赐宴并物如例。
    初五日,敕哈密曰:尔遣使赴京进贡,悉允所请。近闻国内被掳之人自北回南者多有在哈密存住,即遣人送赴甘肃总兵官处交送来京。
    总督军务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总兵官武清侯石亨等议:“选五军、神机、三千等营精锐官军十五万,分为十营。每营置坐营都督一员,都指挥三员,把总都指挥十五员,指挥三十员,每队置管队官二员,有警分调剿贼。其余官军各委头目于本营训练,守备京师。”上命太监阮让、陈瑄、卢永、都督杨俊、郭震、冯宗提督,让、俊四营,瑄、震三营,永、宗三营,俱听太监刘永诚、吉祥及谦、亨等约束、调遣。
    十六日,王直等言:“瓦剌也先遣使来贺正旦,宜遣使答之。”事下,兵部及总兵等官议。于谦谓:“臣等职掌兵戎知战而已,若贼渝盟敢为悖逆,则当肃将天威往正其罪。所言遣使之事不敢与议。”诏:卿等既言统率士马以备剿贼,使臣不必遣。卿等务在勉力,以备不虞,以图成功。
    十七日,敕赤斤蒙古卫、罕东卫曰:今后,但有哈密并瓦剌等处走回及送回国内人口经过尔地方,不许拘留、杀害。即令人伴送至甘肃总兵、镇守等官处交收,转送来京,庶表敬顺朝廷之意。伴送人口至日,给予赏赐酬劳。
    十八日,孟养思卜发遣使来贡,求管孟养旧地。文武大臣议:孟养地方已予缅甸,决难移易。思卜发怀奸挟诈辗转观望,难允所言。
    户部郎中张勉奏:万全都司等卫起车三千辆,军、夫一万五千名,预备接递虏使。以此各处攒运粮草者无车,不能完纳。乞命增给在京送虏使车辆脚钱,令径至宣府,其万全各卫车免其递送虏使。
    二十五日,敕都指挥佥事王淳仍镇守涿州及保定。时有讹言北虏入寇,军民惊恐流移,故命淳往抚安之。
    二十七日,瓦剌太师也先遣使臣阿老丁等来朝贡马驼。赐宴及物。
    二十八日,礼部奏:“瓦剌太师也先等累乞遣使往来,以通和好。曾命集议,以为不可从矣。今也先又奏遣使通和,臣等未敢轻定。”诏:虏言不可轻信,遣使之说不许。
    二十九日,翰林院侍讲刘定之言:“朝廷不遣使臣回答,意欲至其来寇而扑灭之。臣以为,待夷狄之道,但当为应兵,不当为祸始,若庙堂之辅算无遗策,疆场之将战有必胜,以暂劳而图永安,固臣子所愿,岂但渊衷哉。倘成败未可预料,则臣愿陛下,广天地之量,止雷霆之威,含容丑虏,暂遣使臣。其或此以和往,彼以恶来,则足增我师之直气,免吾民之怨怼。若由此暂羁縻之,则岁年之后,国家闲暇,选练将卒愈精,修筑城堡愈完,赏罚愈明,资械愈充,腹里诸处无饥馑之患,口外各屯有奋发之勇,然后观衅徐动未晚也。今者,掌武之臣谦让退托惧当兵任,各部之臣合辞陈请乞回睿听,卫所之兵但有虚数,畿甸之民望风逃遁,则成败未可预料明矣。陛下何汲汲于违众论信寡谋,以万姓之命侥幸一时之胜哉?臣愚儒不达时务,请以古代和虏事势可否较之。臣计愚言,谬望敕大小群臣共同博议。若但委兵部,则臣之言必不见从,如石投水,而生民之命,如以肉试虎,少有全理矣!盖和、战皆可以待敌,而兵部必不以和为请,如医、巫皆可以治病,而巫师必不以药为说,各护其所短,而欲现其所长矣。保身与爱国,不可偏听,而当慎择也。”帝曰:虏来求请使臣,累令文武官计议,有言遣者,有言不遣者,朝廷已断定不遣矣。今刘定之又言遣使臣,该部会多官从长计议,妥当以闻。


    IP属地:贵州2楼2021-07-14 12:43
    回复
      第五十二回 也先自立可汗
      四年二月初二日,于谦言:“奉敕选拨精锐官军、舍余十五万人,列营操练以备杀贼,然其日给颇艰,且系骁勇之士,乞量予赏赐。”命:每人赏布一匹,后不为例。
      大同巡抚年富奏,会计大同中路粮储,可足三年支用。
      初五日,先是因达贼入寇,山西大同府所属州县无客旅往来,停税课司局课钞,革去官攒。至是户部议,请铨拨官攒,自今年始,复收办课钞。从之。
      十四日,虏使出口已远,召游击将军杨俊回京。
      二十六日,初京城内外多盗,命御史十人督捕。至是盗稍息,减五人。
      三月二十一日,命少监戴细保提督福建银场。时浙江银场因镇守兵部尚书孙原贞奏复开,户部奏:“福建建宁府与之相连,亦请并开。”故有是命。
      二十三日,召总督两广军务左都御史王翱回京。
      二十四日,命公、侯、驸马、伯俱操练武艺。
      六月初七日,升左都御史王翱为吏部尚书。
      初八日,辽东戍卒李福惠、妖僧王海等潜于旋峰塘聚谋为乱,福惠称唐太宗后代,伪号太清国。授海国师并其徒康不再随等为总兵、都指挥等官,流亡军民受其诱迫者已数百人。提督军务寇深遣都指挥周英捕获,械送京师。
      初九日,也先遣使持书予赤斤蒙古卫都督亦鲁伯,言已杀败可汗人马,灭其家。欲与亦鲁伯往来通好,约亦鲁伯禁治西番人民,亦鲁伯受而秘之。镇守肃州都指挥吴钊诇知,遣人以闻。诏:兵部移文各边严兵以备。
      十八日,靖远伯王骥言,命臣娱老南京,乞容臣回北京。诏允所请。
      二十四日,提督宣府军务李秉言:“土木堡、鹞儿岭往年阵亡官军及溃散死于沟涧者埋瘗未尽,近因山水冲激暴露风日,已遣人收集一万五千骸,合冢埋葬,大同等处及紫荆等关暴露者亦多。乞移文各边俱令埋瘗。”从之。
      七月初四日,罢纳粟补官例。边储稍实也。
      八月朔,调兵部右侍郎李贤为户部右侍郎。
      初十日,兵部奏:来降达子言,也先与脱脱不花交战,脱脱不花败,逃往姻家兀良哈头目处,被沙不丹杀,也先今自立为王。又有被掳逃回军士言,也先宰白马九匹、黑牛五头祭天,约八月间往西南回回地方并甘州掳掠。
      二十五日,给团营官军马五千八百匹。
      二十六日,召大同总兵官郭登回京治疾,授郭震充总兵官镇守大同。
      九月初十日,命辽东支广宁库银十万两,招商籴米以足军饷。
      十七日,镇守甘肃太监蒙泰奏:“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遣来甘州之使臣言,忠顺王等往也先处议事。又言,众虏已立也先为王,次子为太师。哈密暗结丑虏,必贻边患。”兵部言,宜行各处总兵、镇守等官整军马谨烽堠,遇有警急相机战守。从之。
      十月初八日,赏内官弓胜、陈庄、都督同知孙安、右参政叶盛、都指挥、指挥、官军等一千九百余人。修复独石、马营等处边城也。
      十一日,升翰林院侍讲徐有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往治沙湾。
      命右都督孙镗与都督同知冯宗及署都督佥事张钦分领团营之三营。俱听总督、总兵节制。
      十五日,瓦剌也先遣使臣哈只等赍书来朝贡马及貂鼠、银鼠皮,书首称大元天圣大可汗,末称添元元年。中略言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且致殷勤意于太上皇帝。帝命赐使臣宴及缎绸。
      礼部言,瓦剌贡马多瘦瘠,请只留肥健者,其余勿纳。帝命皆纳之。
      二十日,给团营官军马四千匹。
      二十二日,升辽东副总兵施聚为左都督,官军一百一十八人升一级。登州营斩获达贼功也。
      十一月十三日,命四川布政司出银七百五十两,买布给松潘贫难军士。镇守官言年久未更衣食艰窘也。
      十七日,礼部奏,瓦剌使臣将回,请给赏赐、敕书如例。帝以也先书出示礼部臣,谕曰:也先自称可汗,遣使来贡,敕书当如何称呼?礼部会官从长计议奏闻。
      皇太子见济薨。
      二十一日,命发南京官库钞、绢、布,赏广西征剿柳州获功官军。
      二十四日,大同东路左参将方善奏:“达贼数十骑近边出没。请提兵往击。”廷议,虏使在朝,不许。善又奏:“达贼累至边墙,索羊酒,且言来看南朝墩台。又,贼众百余骑于墙外围猎,登山瞭望。臣恐日久为患非轻。”命:兵部会总兵官并各营头目议防御之策。
      十二月初二日,也先使臣知院哈只等言,奉旨“进贡少遣人”,今使臣甚少,伏乞朝廷厚赐为幸。礼部议,上年使臣三千二百余人,今使臣一千一百余人,加赐缎,下程每人羊一只。
      宁夏总兵官张泰言:“永乐年间钦降大铳,重三四十斤,内装石子一百个,携带追贼重大不便,只可守城。请改铸小铜铳,重八斤,内装铁弹子,大弹十三个,小弹二十个,能持负奔远。”命付兵杖局,同总兵官试验之。
      十二日,大同西路右参将石彪奏:“虏使入贡之后,余党多伏近边,驰猎无忌。请率兵巡行,相机剿杀。”帝因使臣在朝,恐彪贪功启衅,不允所请。
      十三日,升辽东左副总兵右都督焦礼为左都督,官军三百八十人升赏有差。兴水县堡等处击贼功也。
      十九日,五府、六部、六科、十三道等官奏:“臣等议,称也先为瓦剌可汗。”帝曰:宜如所议。
      二十一日,于谦言:“即今虏虽遣使来朝,实则怀奸寻衅,纵施天地之恩,难满沟壑之欲,揆之理势必须用兵。然将非得人兵难取胜,今各营总兵有石亨、柳溥、张軏足胜其任,余如范广等可当一面,但恐虏贼分道入寇,支援之兵缺人调度。乞敕文武廷臣推举智略廉正、骁勇善战材堪重任者不次超擢,庶将领得人丑虏可平。”从之。
      二十三日,诏:各边操守官军艰窘,出内帑并各处公府所贮银,遣御史陈述等十一人往给之。每人一两,共银三十七万二千二百七十二两。


      IP属地:贵州3楼2021-07-16 13:23
      回复
        第五十三回 阿剌率部弑也先
        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命瓦剌正使哈只、副使恰如厮为都督佥事,使臣都督同知纳哈出为右都督。
        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敬奏:“恭顺侯吴瑾不严钳束所部达军,致其于武清县等处白昼杀人劫财。”诏宥之。敬请迁达军于远方,事下,兵部议:“达军安插近处已久,精壮者累调湖广等处杀贼,存留不多,若迁之,恐疑惧生变。宜移文总兵官张軏,督令瑾等将各屯达军、舍余严谨钳束,令各安生理,若仍为前非,瑾等一体治罪。”从之。
        二月初二日,命哈只等赍书赐也先,书曰:“瓦剌可汗:自尔叔父以来,世世克修职贡尊事朝廷,今可汗居尔国位,又能体前人诚敬之心遣使朝贡,朕于四方万国来朝皆有嘉赉,而于可汗独厚,盖以可汗尤能敬顺天道而保和于久远也。除已升赏、宴待使臣,有回答可汗礼物并贡马价值及所求器物,悉如数付使臣领去颁给。所言太上皇帝,是朕至亲岂分彼此,可汗勿以小人妄言有所听信,今后朝贡使臣遣好人来,庶几永葆和好。”又赐阿剌知院、忒古系猛可等王子及诸头目缎绸有差,悉命来使赍敕给之。
        初六日,于谦等奏:“三营总兵官石亨、柳溥、张軏皆朝廷所倚重,伏乞圣断,令亨等合同计议,万一虏寇果来抢掠边境,何以捍御战守?若来侵犯京畿,何以保国安民,军马如何调度,营阵如何安置?或贼寇分投径捣关陕西、山西并真定、保定等处,则何处屯兵截杀,何术进剿掩袭?凡事可忧而当行者,逐一具陈,取自上裁,毋得含糊隐忍,退有后言。”帝曰:卿等所言甚善,今总兵官即具战御方略以闻,务要着实可行,不许徒事虚文。
        十一日,兵科给事中苏霖奏:“运筹帷幄发踪指示,文臣职也,斩将搴旗作战攻取,武将事也。国家近年以来,文有于谦膺总督之任,武有石亨等掌总兵之权,各官正当竭忠宣力以报国恩,同心协力以济国事。然臣窃见,于谦平日军务悉凭节制,自总兵而下莫不钳口结舌依从,俯首帖耳听服,近因边方声息紧急,却朦胧奏请,以战守方略责系总兵,其意他日倘有失误事机,罪不归己也,原其奸欺之计,难逃斧钺之诛。总兵官石亨、柳溥、张軏以为,平日节制、号令皆系于谦,今日战御方略却欲推调。论其情由,实是萎靡不振怯懦无为,厥罪惟均。乞敕于谦、石亨、柳溥、张軏及协赞提督右都御史罗通,务在合同计议,将方略备细条陈,如或仍前饰诈推奸,乞将各官逮送法司明正其罪,另选文武重臣代任其事。”从之。
        十六日,石亨言战御方略:“一、也先若大举入寇,贼马驰逐迅若风飚,一二百里顷刻可到。宜先于大同、宣府增兵添粮,分据要害以逸待劳,雁门关实山西咽喉,亦宜添军固守。伏乞圣断,于臣等总兵三人内预定一人或二人统领官军前去彼处措置。一、贼若自陕西、山西、辽东深入腹里,臣等随即分兵迎敌,或断其归路或夜袭其营或趁其疲惫。伏乞圣断,于臣等三人预定何人护守京师,何人出战?”柳溥言:“太宗皇帝设置神机、三千、五军三营,近因贼虏也先弑主自立,议列团营。臣等三人实总其事,识见不同,号令不一,互相掣肘。乞敕在廷文武群臣从长计议,或依永乐年间例分三营,或依今定十营,令石亨管四营,臣与张軏各管三营,凡发号施令、整理军务悉听各自处置。如此,责有所归事无推调。”帝曰:朝廷选拔尔等任总兵官,以为得人,今尔等各执一词互相矛盾,平时尚且如此,万一临敌必误大事。论法本难容恕,姑记其罪,今后务要尽心操练军马,有定论时开具奏闻。
        二十日,升柳溥为太子太师,充总兵官复镇守广西。
        二十三日,于谦奏七事:“一、臣已将团营现操官军每队选人马强壮者,遇敌令其当先以摧贼锋。”帝曰:军士恐当全队兼用,若取强者,弱者难用矣,卿等还计议停当来说。余悉允所言。
        三月初九日,瓦剌使臣陛辞。赐宴,命赍缎匹归赐也先等。
        二十九日,缅甸宣慰使执思机发长久不发,至是来索地。左参将胡志奏,谕以银戛等地方予之,乃送思机发及妻孥六人至金沙江村。志等槛送京师,南宁伯毛福寿等以闻。
        五月十二日,调户部右侍郎李贤为吏部右侍郎。
        六月二十一日,兀良哈三卫遣人上书言:“往者也先令我三卫扰边,近又召我三卫听彼驱使。我三卫人民不敢悖逆,愿附塞居住,为朝廷藩篱,乞大宁废城及甲盾见赐。”事下,于谦等以为三卫变诈不一,不可从。
        八月初四日,浙江总督备倭都指挥佥事马良奏:“沿海临山等卫备倭船四百余艘,常年被水漂流,已损坏三之一。乞敕有司积材督工补造。”从之。
        初七日,云南总兵官槛送贼子思机发等至京师。
        初十日,顺天府怀柔县民妇赵氏先被兀良哈达子所掳,至是脱归。言也先遣人调三卫达子挈家以往,意在交秋犯边境。兵部言:“三卫阴附也先,前日所奏非实情。乞敕总兵等官密切哨探谨慎提防。”从之。
        贼子思机发伏诛。
        十五日,召镇守临清平江侯陈豫回京师。
        十六日,王直年高,诏免朝参,凡有重务召来商议。
        九月十四日,户部尚书张凤奏,浙江杭、嘉、湖、南直隶苏、松、常、扬等府受灾,臣会同少傅王直等计议当行十事。诏允议行。
        十七日,调守备独石等处内官弓胜于永平,以内官黄整代之。胜与宣府副总兵孙安交恶,屡敕谕不悛,故调之,仍降敕切责安。
        二十四日,户部奏,大同府万亿库现有银三十一万两,阔白布五十二万匹。宣府万亿库有银二十万两。
        十月初三日,赤斤蒙古卫遣百户赍也先印信文书至甘肃,镇守太监以闻,文书逼胁诸番为己助。于谦等议,宜命总兵官往谕阿速朝廷恩威、逆顺祸福。
        十六日,宣府、大同等处总兵等官各奏:屡获降虏及我军士自虏中脱回者皆言,虏酋也先被阿剌知院杀死。兵部疏其言以闻。
        十一月初四日,罗通自陈杀贼功,为子求世袭武职。兵科左给事中王铉等劾其徇利忘义失大臣体,乞究治其罪。诏以时方委用通,置不问。
        初六日,赏贵州等处汉、达官军舍人三千七百人银两。从总兵官方瑛于四川草塘等处杀获强贼功也。
        十七日,南京守备任礼衰老无为。命罢礼,陈豫往代之。
        总督、总兵于谦等奏:“在京**外卫官军,近年每班只放五月,前班正月放,六月赴京,后班六月放,十一月赴京。今边报已缓,而山东、河南等处旱涝艰食,若令依旧更番,则前班来者不及夏麦之熟,后班回者已过秋田之成,军装费用何所取给?即今,宜两班俱放七个月,前班十二月初放,次年六月初赴京,后班六月初放,次年正月初赴京,庶使夏秋两得其利,军装各有所资。”从之。


        IP属地:贵州4楼2021-07-18 0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