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个关于主食的贴,大意是说江苏也吃面,所以也该归属到吃面的主食区。
权且不论这个帖子对错,但是那位贴主,扔了个粪球一般的标题,就跑了,倒是招出好几个屎壳郎出来。
最离谱的就是,某些屎壳郎在那大谈华夏文明,说什么小麦文明,稻米是垃圾,是舶来品。
给我看乐了,我很想问问这几位滚粪球的屎壳郎,知道粪字怎么写吗?知道屎字怎么写吗?以及这个粮食的粮字,怎么写吗?
我不晓得这几个有没有念过书上过学,但凡有个小学三年级以上文凭的,也该知道这种常识吧。你可以不知道小麦才是舶来品,也可以搞不清小麦究竟何时才被大规模种植,但是我们中国人,堂堂华夏文明,稻作一直是我们的农耕特性啊,否则为什么我们的汉字里,有那么多带米的呢?
小麦由于种植技术的原因,直到今天单位产量也低于稻米,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因素,导致我国小麦的总种植面积,低于稻米,这是客观因素。而古代,技术更加落后,这个差异更明显。现在有科学证据表明,其实早在先秦,小麦已经进入中国,但是种植面积小,单位产量低,还有精磨技术的落后,直到宋代,才真正得到了大规模普及。即便这样,古代行军打仗的军粮,到了明代,还是依旧以小米为主。
再来说说这个主食。为什么叫主食?那是因为过去生产技术落后,除了粮食作物,我们可吃的东西太少。没肉没菜的,至少粮食能让你果腹,不会饿死。然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再穷的山村里,也不至于除了粮食,没别的可吃。如今是讲营养膳食的时代,每日人体必须摄入的,基本包括几个大类,比如肉蛋奶、蔬菜水果、豆制品,等等等等,而粮食,在今天的意义,更多是体现热量摄入的价值。我看有个奇葩在那鼓吹什么小麦富含蛋白质云云,就算小麦的单位蛋白质含量高于水稻,那又如何?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摄入来源,毫无疑问是肉蛋奶鱼虾这些,怎么可能是小麦?再说了,你就知道一个蛋白质是吧,五谷里还有个大豆,你知道吗?大豆的单位蛋白质含量比小麦高,是不是都改大豆,别的不用再吃了?知道啥叫赖氨酸吗?知道维生素是干啥用的吗?人体需要的营养,多了去了,怎么能就说一个蛋白质呢,何况说的还驴唇不对马嘴。
还有说吃大米会反酸伤胃难以消化,这叫适应性好吧。海边长大每天吃鱼虾的,你把他送去新疆内蒙每天吃手把肉,一样很难适应,这个简单的道理难道很难理解吗?华夏自古的传统,就是粒食,这和欧洲人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体质,更适应。反过来,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有乳糖不耐受的特征,这也是说明适应性的问题。现在中国北方很多面食区的人,吃不惯大米,也正是反映了这种适应性的变化,经过千百年的改变,体质也会跟着适应新环境。但是你不能说,中国人天生吃不惯大米好吧,除非,你压根就不是我们华夏人种,你自己就是个舶来品。顺便,很多人没去欧美生活过,想当然地以为老外顿顿都是啃面包的。这是无知,这和有些人以为内蒙人就应该顿顿吃羊肉一样愚蠢。
另一个奇葩的观点是,所谓小麦文明。全世界的学术界,我没见过任何书籍、文章、论文,提到所谓小麦文明这个定义。我只知道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旧石器时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明,等等。从哪杜撰出一个以某一种农作物冠名的文明?如果真要较真,这个小麦文明,恐怕只有今天的伊朗伊拉克等地才有资格,美国就算是全球第一大小麦产量,也是舶来品。我不知道这个小麦文明的依据是什么?种小麦,种出来了语言?工具?至于所有的现代文明以及那些发明创造,难道是吃小麦吃出来的?这意思牛顿如果不啃点面包,苹果绝对不会砸他脑袋上,爱因斯坦不啃面包写不出相对论是吧?
文明的进步,的确离不开身体素质的提高。遍地食不果腹,文明水准很难有大的提高,这点我同意。可这和吃什么粮食种类,有什么关系?以前穷,没的吃,现在发展了,有的吃,所以,逻辑上讲,你要吹嘘或者炫耀,也应该是吹你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才对吧。吃大米饭还是啃馒头,难道还能吃出什么高级感来?
综上,我觉得现代社会扯什么主食差异,已经毫无意义了。主食,也应该回归到它原本正确的定义,即,主食,等于主要的热量来源,仅此而已。要讲营养,必须把一大堆种类都带上,才行,品种越多,越均衡,这才是合理膳食,这才叫文明!
最后,所有那些因为主食习惯不同,而抹黑别人的人,非蠢即坏。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那些明明自己心里都明白,非要刻意挑事到处制造争端,这种人,拿不拿工资我不知道,但一定是其心可诛!
而另一些人,我倒宁愿相信,你们是真的蠢,或者说脑部沟回,确实跟普通人不太一样。遇到这种,只好远离。毕竟,你在大街上碰到二傻子,是不可能上前跟他讲道理的。
权且不论这个帖子对错,但是那位贴主,扔了个粪球一般的标题,就跑了,倒是招出好几个屎壳郎出来。
最离谱的就是,某些屎壳郎在那大谈华夏文明,说什么小麦文明,稻米是垃圾,是舶来品。
给我看乐了,我很想问问这几位滚粪球的屎壳郎,知道粪字怎么写吗?知道屎字怎么写吗?以及这个粮食的粮字,怎么写吗?
我不晓得这几个有没有念过书上过学,但凡有个小学三年级以上文凭的,也该知道这种常识吧。你可以不知道小麦才是舶来品,也可以搞不清小麦究竟何时才被大规模种植,但是我们中国人,堂堂华夏文明,稻作一直是我们的农耕特性啊,否则为什么我们的汉字里,有那么多带米的呢?
小麦由于种植技术的原因,直到今天单位产量也低于稻米,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因素,导致我国小麦的总种植面积,低于稻米,这是客观因素。而古代,技术更加落后,这个差异更明显。现在有科学证据表明,其实早在先秦,小麦已经进入中国,但是种植面积小,单位产量低,还有精磨技术的落后,直到宋代,才真正得到了大规模普及。即便这样,古代行军打仗的军粮,到了明代,还是依旧以小米为主。
再来说说这个主食。为什么叫主食?那是因为过去生产技术落后,除了粮食作物,我们可吃的东西太少。没肉没菜的,至少粮食能让你果腹,不会饿死。然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再穷的山村里,也不至于除了粮食,没别的可吃。如今是讲营养膳食的时代,每日人体必须摄入的,基本包括几个大类,比如肉蛋奶、蔬菜水果、豆制品,等等等等,而粮食,在今天的意义,更多是体现热量摄入的价值。我看有个奇葩在那鼓吹什么小麦富含蛋白质云云,就算小麦的单位蛋白质含量高于水稻,那又如何?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摄入来源,毫无疑问是肉蛋奶鱼虾这些,怎么可能是小麦?再说了,你就知道一个蛋白质是吧,五谷里还有个大豆,你知道吗?大豆的单位蛋白质含量比小麦高,是不是都改大豆,别的不用再吃了?知道啥叫赖氨酸吗?知道维生素是干啥用的吗?人体需要的营养,多了去了,怎么能就说一个蛋白质呢,何况说的还驴唇不对马嘴。
还有说吃大米会反酸伤胃难以消化,这叫适应性好吧。海边长大每天吃鱼虾的,你把他送去新疆内蒙每天吃手把肉,一样很难适应,这个简单的道理难道很难理解吗?华夏自古的传统,就是粒食,这和欧洲人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体质,更适应。反过来,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有乳糖不耐受的特征,这也是说明适应性的问题。现在中国北方很多面食区的人,吃不惯大米,也正是反映了这种适应性的变化,经过千百年的改变,体质也会跟着适应新环境。但是你不能说,中国人天生吃不惯大米好吧,除非,你压根就不是我们华夏人种,你自己就是个舶来品。顺便,很多人没去欧美生活过,想当然地以为老外顿顿都是啃面包的。这是无知,这和有些人以为内蒙人就应该顿顿吃羊肉一样愚蠢。
另一个奇葩的观点是,所谓小麦文明。全世界的学术界,我没见过任何书籍、文章、论文,提到所谓小麦文明这个定义。我只知道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旧石器时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明,等等。从哪杜撰出一个以某一种农作物冠名的文明?如果真要较真,这个小麦文明,恐怕只有今天的伊朗伊拉克等地才有资格,美国就算是全球第一大小麦产量,也是舶来品。我不知道这个小麦文明的依据是什么?种小麦,种出来了语言?工具?至于所有的现代文明以及那些发明创造,难道是吃小麦吃出来的?这意思牛顿如果不啃点面包,苹果绝对不会砸他脑袋上,爱因斯坦不啃面包写不出相对论是吧?
文明的进步,的确离不开身体素质的提高。遍地食不果腹,文明水准很难有大的提高,这点我同意。可这和吃什么粮食种类,有什么关系?以前穷,没的吃,现在发展了,有的吃,所以,逻辑上讲,你要吹嘘或者炫耀,也应该是吹你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才对吧。吃大米饭还是啃馒头,难道还能吃出什么高级感来?
综上,我觉得现代社会扯什么主食差异,已经毫无意义了。主食,也应该回归到它原本正确的定义,即,主食,等于主要的热量来源,仅此而已。要讲营养,必须把一大堆种类都带上,才行,品种越多,越均衡,这才是合理膳食,这才叫文明!
最后,所有那些因为主食习惯不同,而抹黑别人的人,非蠢即坏。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那些明明自己心里都明白,非要刻意挑事到处制造争端,这种人,拿不拿工资我不知道,但一定是其心可诛!
而另一些人,我倒宁愿相信,你们是真的蠢,或者说脑部沟回,确实跟普通人不太一样。遇到这种,只好远离。毕竟,你在大街上碰到二傻子,是不可能上前跟他讲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