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无非三个问题:事、人、心。
佛家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这些年,“断舍离”风靡全球。
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于居所、物品等外在事物的表层上。
真正要断舍离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无能为力的事,当断
作家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世间最无能为力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
1976年,金庸最疼爱的大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
那时他正在与妻子朱玫闹离婚。
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时,金庸还在报馆工作,要写报评。
很灰心,很难过,但他只能继续一边写,一边流眼泪。
很久以后,在修订《倚天屠龙记》时,他在后记里写了一段话:
“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因为还未经历,所以他还没理解这“丧子之痛”。
待到真正懂得,却不可与外人道也。
中年丧子,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生中的重大打击。
到了晚年,金庸依然提起时会伤痛,但是他没有停留在悲伤中出不来。
那些愁苦,化成创作的光。
总有一些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那个结局时,不妨告诉自己,当断。
面对无能为力的事,当断。唯此,生活还能继续。
佛家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这些年,“断舍离”风靡全球。
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于居所、物品等外在事物的表层上。
真正要断舍离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无能为力的事,当断
作家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世间最无能为力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
1976年,金庸最疼爱的大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
那时他正在与妻子朱玫闹离婚。
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时,金庸还在报馆工作,要写报评。
很灰心,很难过,但他只能继续一边写,一边流眼泪。
很久以后,在修订《倚天屠龙记》时,他在后记里写了一段话:
“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因为还未经历,所以他还没理解这“丧子之痛”。
待到真正懂得,却不可与外人道也。
中年丧子,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生中的重大打击。
到了晚年,金庸依然提起时会伤痛,但是他没有停留在悲伤中出不来。
那些愁苦,化成创作的光。
总有一些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那个结局时,不妨告诉自己,当断。
面对无能为力的事,当断。唯此,生活还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