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吧 关注:65,604贴子:7,075,415

看到讨论得越来越激烈投入,本来不想理会的我再发个科普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猫咪镇楼
说真的,如果一开始就知道那位楼主的情况,
我压根不会谴责她,因为她不能为自己行为负责,只会劝她赶紧去专业医院好好治疗(无任何恶意,只是这是她的迫切需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9-18 14:40回复
    声明:本人非专业人士,所有资料均来自网络,只想让人对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这种疾病有个初步了解,想深入了解的去寻求专业书籍。请勿挑刺抬杠


    IP属地:江苏2楼2021-09-18 14:44
    回复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3] 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强迫、物质滥用,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2] 病程多形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徙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比如3个抑郁期跟着2个躁狂期。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正常,但也可有社会功能损害,多次反复发作后出现发作频率快、病情越发复杂的情况。


      IP属地:江苏3楼2021-09-18 14:46
      回复
        典型症状:
        一、躁狂发作
        典型的躁狂发作,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的“三高”症状为特征,属于精神运动性兴奋。
        1、情绪高涨
        患者轻松愉悦、乐观热情,有时表现易激惹,会因小事发脾气。病情严重时有冲动言语及行为。
        2、思维奔逸。
        患者思维联想快,说话急促,语速比正常时候快,语量也比正常时候明显多,滔滔不绝,说得口干舌燥。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音联意联,随境转移,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自我感觉良好,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等,甚至患者的症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患者发作严重时,可有短暂的、片断的幻听,还可有妄想、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发冲动行为,也可短暂出现意识障碍,如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
        3、意志行为增强
        患者不断计划,整日忙碌,爱交际,爱管闲事,易冲动,行为鲁莽,做事有始无终,不计后果。
        二、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持续至少数天的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易激惹、对自我评价高、睡眠需求少、思维奔逸、行为鲁莽。患者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只被轻度损害,这种损害不易被人识别,周围人可感到患者与常人或其正常时候有差异,但患者无自知力。


        IP属地:江苏4楼2021-09-18 14:56
        收起回复
          二、抑郁发作
          患者典型抑郁发作时,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悲观、意志行为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
          1、情绪低落
          患者陷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低落的严重程度从闷闷不乐,到严重的悲观、绝望。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
          2、思维迟缓和悲观
          思维联想缓慢,如患者感觉脑子像生了锈的机器,主动言语少,语速慢,严重情况下,甚至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患者在情绪低落下,出现悲观思维,有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自责自罪,严重时,患者出现罪恶妄想。部分患者出现幻觉,或在悲观思维基础上出现自杀念头和企图。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活动和行为缓慢,如生活被动、懒散,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日常生活需要人料理,不想做事,不想上班,不参加平时爱好的活动,回避社交,严重者不语、不动、拒食。


          IP属地:江苏5楼2021-09-18 15:01
          收起回复
            伴随症状:
            躁狂发作的伴随症状(这里是重点)
            患者外观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自我感觉良好。医生可见患者瞳孔轻度增大,心率加快。患者常常感觉精力充沛,对睡眠时间需求减少,没有疲倦感。
            重点来了:
            有的患者表现出性欲亢进,对配偶性欲要求增加,严重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性行为。由于活动多,体力过度消耗,患者可以出现体重下降,甚至虚脱、衰竭,通常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


            IP属地:江苏6楼2021-09-18 15:04
            回复
              重点来了:
              有的患者表现出性欲亢进,对配偶性欲要求增加,严重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性行为。由于活动多,体力过度消耗,患者可以出现体重下降,甚至虚脱、衰竭,通常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


              IP属地:江苏7楼2021-09-18 15:04
              回复
                抑郁发作的伴随症状
                约2/3的患者伴有焦虑症状,表现出过度的担忧,也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如睡眠差,乏力、体重下降,便秘、性欲减退(如阳痿、闭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恶心、出汗、心慌)等。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减退,学习困难,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减退。


                IP属地:江苏8楼2021-09-18 15:06
                回复
                  这让我想起美剧无耻之徒里的红头发老二,他从母亲那遗传的躁郁症,这剧挺棒的,追了好几年,推荐给大家!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9-18 16:18
                  回复
                    再转几个网上双相患者的自述:
                    发病时是无法控制的,可能上一秒还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一秒就掉回绝望的黑洞。
                    拿我自己举例,躁狂期就忍不住乱花钱,给学生上课会让自己很暴躁,有一种想要打人的冲动,家里的猫明明没惹我,但我就是有一种想要掐死他的冲动,莫名其妙会焦躁,想要摔东西,只是自己控制住了,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想做,什么人都想见,甚至有时会有错觉,似乎自己从未生病,阳光还是那么温暖,其实只是假象。与人谈话时,滔滔不绝,很自以为是,说话口无遮拦,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很容易得罪人。
                    然而突然有一天,就到抑郁期,躺在床上不停掉眼泪,身体、精神都很疲惫,觉得自己好像不应该活在世上,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做不了,逃避现实、逃避责任。忍不住那种内心空空的感觉,就会拿刀片割手让自己痛,痛得让自己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这个期间,什么鸡汤、鼓励一点用没有,还适得其反,让我更消极。会写遗书,尝试自杀。不想说话,就蜷缩在一个角落静静地哭泣。
                    我还有一种更病态的心理,就想报复身边的人,想要用死来让他们愧疚,让他们为我哭泣为我伤心,而且自己宁愿沉浸在悲伤中,不愿意离开,虽然很痛苦。
                    我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作者:Kinmi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11072/answer/13155660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IP属地:江苏10楼2021-09-18 16:44
                    回复
                      如果能凭意志操控,那双相就不叫精神病了,不但不能操控,由于认知能力受损,初经历的患者甚至判断不出自己患病。甚至你已经意识到自己明显处于某个阶段,明知某种思想只是病情导致,如自杀想法\冲动、攻击性,依然难以控制自己,大脑当时能充分自证行为的合理性。如何用大脑产生的意志去战胜疾病,当疾病本身就是影响大脑的?
                      压力可能改变患者的状态,但怎么影响和对应尚不明确。重大刺激如亲人病故会更可能引起患者改变。
                      与问题有关的内容有很多,看相关的书会更详细解答疑问。患者有舅舅关心挺幸运,祝健康
                      作者:Wils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11072/answer/12974763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IP属地:江苏11楼2021-09-18 16:45
                      回复
                        作者:谁啊咋的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11072/answer/1308264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曾经试图操控这种状态,抑郁起来太难受了,我希望忙起来,带动自己进入轻躁的状态,就不停地给自己找事干,可是都以失败告终,每分每秒都跟有个大秤砣压在身上一样,拖得自己根本没办法忙起来,比如网购,挑一件家电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完成,打开淘宝看完详情页就烦了,没法货比三家,思维就像粘在泥潭里,无法自拔
                        而躁狂时我也尝试控制自己,比如管闲事,比如话多,比如每天忙个不停,比如早醒了再多睡会,比如晚上早点睡,比如跟人吵架,打架的冲动,能稍微控制,最后都采取了逃避的方式,想管闲事想骂人就赶紧走开,多呆一会必定惹乱子,感觉话多了就尽量避开人,睡觉的问题就借助安眠药,抑郁期剂量的两倍,想自己实际控制,几乎不可能,每天都处在策马奔腾的状态
                        至于改变因素,我的总体趋势是入冬抑郁,入夏躁狂,春秋偏低,过去两年是这样的,入冬抑郁复发是医生的经验,很多人都是
                        至于刺激嘛,好像有相关的作用,但是不确切,比如遇到事了,明明处在抑郁期也可能喋喋不休,但我感觉那不是躁狂,因为躁狂有明显的欣快感,那种突然的改变是一种焦虑,让人坐卧不安,抑郁的人才不得不动起来了,他主观上还是不想动的
                        这种病是没法主观改变的,就拿我说吧,抑郁期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玻璃心的很,总觉得别人瞧我不起,排斥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活着毫无意义
                        燥起来就不得了了,任何人我都瞧他不起,生活充满希望
                        这种主观认知是没办法控制的,就像你让自卑的人自信起来,他几乎做不到,你让自负的人谦逊起来,他也还是会不自觉流露出那种桀骜
                        好比正常轨迹是南回归线或者北回归线,很舒适的区域,上下偏差不会太大,而病人不是在赤道就是在极地,怎么他都不正常,所以这种病叫情感障碍,就是情感、认知的失控,严重偏离正常轨迹(当然双相病人也有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这只是比喻),病人忽冷忽热的来回颠倒,情绪自然受不住,所以自杀自残的概率远高于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比如你从某省厅一把,不可一世,突然变成看门大爷,弱势群体,这种落差经历几次就崩溃了),所以双相才被定位成重型精神疾病,严重考验家人耐心,严重考验病人身心,严重考验医生的医术,治愈率非常低,所以,我已经接受了,老老实实吃药,并且学着与疾病共处,这样疾病就不是负担,我只是比别人多感受了一些快乐,也比别人多感受了一些痛苦,人生体验更多一些而已


                        IP属地:江苏12楼2021-09-18 16:47
                        回复
                          从多远的发帖来看,她应该一直有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可是呢这个病已经病理性的了,就像很多慢行病一样,会反复,要彻底治愈貌似很难。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9-18 17:00
                          收起回复
                            多远的症状真的很典型了,更别说她自述她的医生已经建议她去更好的医院建议住院了,明显她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
                            但双相患者尤其是在躁狂发作时候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即使意识到了,因为躁狂期有欣快感,也会因为惧怕陷入抑郁的痛苦低落而拒绝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双相患者就医多在抑郁发作期,而且对医嘱依从性很差。


                            IP属地:江苏14楼2021-09-18 17:01
                            收起回复
                              作者:Grecy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432498/answer/20017878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躁狂或轻躁狂与正常的“开心”有何不同?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一世, 总有一些值得自己开心的时刻。而处于躁狂或轻躁狂的患者,也同样会体验到那种“令人陶醉” “欣喜若狂”“幸福快乐” 的感觉。因此,临床上许多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患者,很少会主动就医,尤其在轻躁狂状态下,患者激情澎湃、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信心十足、精力充沛、才思敏捷。此时,谁又会将此与“疾病”关联呢?但是,只要我们用长远的眼光看,就会发现,此刻的“快乐”其实是在透支着将 来的“幸福”,“乐极” 的尽头就是“大悲”。也就是说,患者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之后,往往紧接着就是一次“抑郁发作”。即使是从微观的角度看,躁狂或轻躁狂状态下的“快乐”也是缺乏根基的,表现在:
                              (1)躁狂或轻躁狂下的“快乐”来得比较突然而且经常没有缘由,即使有一些所谓的“喜事”,如“考上大学”“换了工作”“认识了男 (女)朋友”“被加工资”等作为诱因,也都是平凡小事,不足以解释患者“开心”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
                              (2)躁狂或轻躁狂下的“快乐” 并不是真正的“开心”。所谓“开心”,首先得“心门”打开,然后才能胸怀坦荡、宽容大度。因此,真正开心的人,往往对身边所有的人或事持包容的态度,对别人不同的意见甚至批评或指责均能从容应对,宠辱不惊,“我今儿高兴, 不跟你计较!”而躁狂或轻躁狂的患者,“心门”往往是关闭的,在开心的同时情绪变得十分“易激惹”,患者“愤世嫉俗”“狂妄自大”“唯我独尊” ,爱打抱不平,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常常“口诛笔伐”异己,一旦自己“得理”,绝不轻易 “饶人”;即使自己“理亏”,也要 “强词夺理”,据“理”力争,逼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3)躁狂或轻躁狂下的“快乐”, 看似激情澎湃、兴趣广泛,但其现时的兴趣通常不是以其一贯的爱好或特长作为基础。患者设计出许多宏伟的人生蓝图、制订出许多雄心勃勃的人生计划,并轰轰烈烈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所有这 一切, 通常都是“三分钟热度” “虎头蛇尾” ,到最后要么 “无疾而终” ,要么“半途天折”。
                              (4)在躁狂或轻躁狂下的“快乐”与一般的“开心”另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 在于,患者一改其既往一贯的人生态度及价值信念,变得“得意忘形”“过分乐观”,觉得“世间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世 上没有什么事是自己办不到的”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而一般的“开心”往往“得意”而不“忘形”,高兴而不失客观、冷静。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
                              绝大部分患者仅当出现抑郁发作时才去就诊。
                              在抑郁状态下对既往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回忆性描述,往往存在记忆上的误差而导致资料收集的不准确。
                              很多时候,患者把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误认为是其性格特征,自称“我一贯如此”


                              IP属地:江苏15楼2021-09-18 1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