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学吧 关注:78贴子:739
  • 7回复贴,共1

练习内家拳为什么要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觉得松紧主要指肩肘腕指关节的灵活度的需要。如果手臂上的肌肉紧了,各关节就会僵硬,力量传递就阻碍了。所以松是为了传递力量通畅,而不是所谓松能产生威力,如果你没有体会到整劲的威力,那么打拳只能用手臂上的肌肉力量,因为你不会用整劲,身体就发挥不出威力,这种情况下你最信任可靠的力量就是手臂上的肌肉瞬间松紧力。
当你学会使用整劲的时候,手臂上的松紧也不重要了,因为你知道怎样调整手臂肌肉的松紧度和各关节的灵活度的平衡。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0-05 02:15回复
    身体真正出整劲威力,必须练好中节,也就是胯关节-脊柱-肩关节,这三点之间,能够将腿上的蹬力节节传递上去,腿轻轻蹬一下,手上就能体现出传递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身体力道传递必需要顺畅,有一个关节不灵通力量就阻碍到身体上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0-05 02:17
    回复
      如果非要说手臂松的好处,就是手臂只是双节棍的前面一节,而双节棍手握的那一节就是我们的中节和根节。根节出力量,中节扩大放大力量也传递力量,而手臂这节就是产生速度的重要梢节,这是因为中节传递上来的力量在梢节的体现,中节力量传递越大越顺畅,手臂上的速度和威力就越快越大。
      如果把双节棍的两根棍子用铁皮连接,双节棍就失去了它的威力,只有用铁环或绳子连接的时候,才能灵活传递力量,才能有双节棍的击打速度产生的威力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0-05 14:09
      回复
        脊柱运动分三步走,(三步走意思是三个动作)
        一步:回手蓄劲,含胸拔背尾闾回收,缩展的缩。
        二步:推腹扑胸,脊柱与第一步形成反向运动,缩展的展。
        第三步:脊柱尾闾瞬间回缩到蓄劲式,瞬间形成离心力,身体后撤的同时手臂前出,形成对拉拔长。
        这三步是连贯性的动态运动,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虽然看起来一个动作是三步走,其实很快就打出来了,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时,它就是一个动作,因为第一步蓄劲和第三步出拳蓄劲是一个动作,连续击打时三个动作就成了两个动作,最开始的蓄劲姿势就省略了。其实身体在前后晃动形成圆弧形运动,后拉蓄劲,前涌扑身,后拉缩身,身体和手臂运动轨迹一样,由下后上前运动,形成一个圆圈。样子有点像永春的日字冲拳,但是和咏春不一样,强调的是中节运动形成的整劲,和太极推手发人道理一样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10-05 14:10
        收起回复
          有朋友说打拳发劲方式,好比抡工地上的大锤,我赞同,并且是前俯后仰的循环抡圆圈的那种。如果抡锤不好理解,农村的农具连枷最能体现它的运动模式,观察农民用连枷打豆子的动作过程。所以尚云祥才说打拳好比火车轮一样运动,火车轮就是连杆运动,连杆前推时轮子后移,轮子前进时连杆后拉,和打拳运动原理一模一样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0-05 15:57
          回复
            头虚顶,一张弓的两头是不动的,射箭时弓身受力弯曲。如果系弓弦的两头也弯曲能动,那么弓身的力量就被弓头泄了,弓身的弹劲就传达不到弓弦上。打拳也是一样,脊柱的晃动好比弓身,脊柱是弓身也是弓弦,前扑为弓弦,后拉为弓身,前后一晃就是一拳发出,因此头要虚顶稳住中正,在行拳过程中保持中正固定,百会为天,下巴为地。小时候抓鸡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把鸡提在手上小范围的上下反复运动,发现鸡头在空中的位置不动,只是鸡身随着我手提着上下起落,这是因为鸡的脖子在上下活动,这鸡脖子通过弯曲调整了身体和头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同时,还支撑了鸡头的空间位置不变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10-10 0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