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倾城冷宫弃妃吧 关注:1,816贴子:27,547
  • 12回复贴,共1

以裴元修为例:评价一个人,如何尽量客观公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客观评价一个人物,非常复杂。【首先,你不能爱他。】或者说,至少在你评价他的这一刻,必须让自己暂时放弃爱他。
以最近贴吧里的热门人物“裴元修”来说,如何评价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其实非常难,因为客观去评价一个人物,不是从他做的一件、两件事情,就能找到答案,也不是从他对某一个人的态度,就能断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谈及具体事件的时候,我发现大家能做到“就事论事”,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人往往都自觉不自觉的去“就事论人”,可是,评价一个人,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读者得【把自己带入这个人】,去体会他此刻心里的感觉,去判断他做一件事情的动机。除此以外,读者也要有能力【把自己带入他身边的人】,从那些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个人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最好能【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接近这个人,去了解他,去体验他。就拿裴元修来说,我们不仅要看他对自己所偏爱的人(颜轻盈)做过什么,也要看他对那些爱着他、帮过他的人(离珠、药老、若诗、子桐)做过什么。他对自己的恩人是否报恩,如何报恩?对自己的仇人是否报仇,如何报仇?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能否原谅?对自己伤害过的人,是否补偿?对于爱自己的人(离珠,子桐),是否珍惜?对于不爱自己的人(轻盈),能否放手?
当然,更要看他对待弱者的态度。
就像我们评价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不能只看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看高科技,还要看这个国家对待弱者,提供了多少保护和方便。“文明”的含义,不仅是“创造与高效”,也是“同情与关怀”。
有读者非常欣赏裴元修身上的贵族气质。我也欣赏贵族气质和贵族精神。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看出身,裴元修是一个贵族。(等级社会中出身于统治阶级的上层)
那么,真正的贵族气质,或者说贵族精神是什么?
我怕自己理解的不准确,所以,百度了一下:
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
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贵族精神中的社会责任主要元素其实就是平民意识,“俯身而下”,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我国自古以来,不缺乏贵族精神,在我国文化语境里,拥有“贵族精神”的人,叫“君子”。
与之相对应的,也就是徒有贵族精神和贵族气质的外形,而无贵族精神内涵的人,叫做“伪.君子”。
爱一个人,赞美他身上的优点,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所谓“米粒之珠也可大放光华”。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值得称道之处。把这些优点发扬光大,成为别人可以学习和效法的榜样,是很了不起的工作。
但是评价一个人,请尽量谨慎、客观、公正,【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用不同的视角,去看透这个人(书里人物说裴元修是“看不透”的一个人)。
读者可以偏爱一个人物,但不要因为爱他,就只从一个角度、一个立场去看他,这样看下来的结果,就会变成这个人物是完美无缺的。而在他身上之所以发生了一些错误的事,原因都在别人:他的亲生父母交换他,他的养父母对不起他,他的兄弟要害他,他爱的那个女人寡恩薄情亏待他、恩将仇报欺负他,他身边的女人们追逐权利逼迫他,他的对手们联合起来坑害他,作者故意抹黑他。
这就是单一角度看问题的结果:责任都是别人的,只有他是无辜的。
如果人人都这么看问题,那每个人都成了“受害者”。
一旦形成“受害者”心态,凡事就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永远不会成长。
当然,【评价】一个人,与爱不爱他无关。
如果爱一个人,可以尽情的赞美他。如果不爱这个人,也请不要侮.辱.他(给人物贴标签)。
裴元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书中不同人物对他的评价不少,相信每个读者心里也自有公论。
评价,需要客观。客观,才会接近公平。这一点不只适用于裴元修,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值得被公平的对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18 16:04回复
    做到的人很难,往往都是先代入,对自己喜欢的打高光、开特权。在有色眼镜下,对自己喜欢的角色做任何事都可以被包容和原谅,挤兑到他所喜欢角色的利益时就各种贬损,所以出现了很多三观不正的言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18 18:03
    收起回复
      2025-08-09 15:1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书里大多数角色,一般读者都能做到客观评价(功过分开谈)。目前为止很容易进入认知误区(评价两极分化)的主要有三个角色:裴元修、颜轻盈和刘轻寒,从喜爱程度打分也可以看出来,这三人很容易出现一位10分,其中另一位就要1分的打分结果。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0-18 18:19
      回复
        不同读者对“伤害”这个词的认知分歧很大。很多读者认为元修“从未伤害”过轻盈。可能是对比裴元灏的打骂,认为裴元修从来没有动手打、也没有骂,就是“从未伤害”。
        我个人理解,娶韩大前对轻盈的“幽禁”,是剥夺人身自由,已经是一种伤害了。战船上的用强,是在战争的现场,一门之隔,读者可以带入电影画面,这一晚门内、门外发生了什么,元修虽未打骂,但是他的行为在那样的场合下,严重摧毁了轻盈的精神和意志。
        身体上的伤害,轻盈很能抗,连裴元琛的毒打都能扛下来;连元灏和离珠几次冷宫虐待折磨,都能扛下来;连引产后几小时就逃亡,泡冰水里,也能扛下来。这是作者赋予了颜轻盈的超极能扛的身体(不然早被裴元琛酷刑打死了)。
        但是战船一夜精神和意志的摧毁,对轻盈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事后的昏迷、苏醒后的癫狂、绝食,都是为此。
        如果想要证明裴元修爱的伟大与深情,只跟裴元灏做对比,是不够的。
        【1】成熟的“爱”最基本的一点,要有尊重,这也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通用规则: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尊重他/她的喜好与追求。如果追求的方向不同,一拍两散是最好。
        【2】爱情里要有专一,当你爱着这个人的时候,是否还在同时爱着别人?专一和独一性,是爱情或者说现代婚姻关系里面独有的。元灏没有专一,他说“你是最让我心动的一个”,可他心里一直有离珠。元修、元丰和轻寒,在爱着轻盈的时候,是专一的,心里没有别人。
        关于是否专一的另外一点:古代男人娶妾可以,但是需要他的妻子同意,妻子有权反对丈夫纳妾,如果因此不能达成一致,可以和离。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元修对轻盈的“幽禁”,没有尊重,也就没有爱,只剩下占有,违背对方意志的占有。全书也只有裴元灏和裴元修这样对待过颜轻盈。其他二人,裴元丰和刘轻寒,从没有过。
        【3】爱情里面有付出。四位爱过轻盈的男子,都有付出。但又有区别。元灏和元修的付出,要求轻盈的回报,两人的要求相同:“别离开我”、“轻盈,你是我的”。付出,是为了得到对方。元丰和轻寒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也渴望得到轻盈,但没有强迫性的占有,而是尊重轻盈的意志和决定。元丰知道轻盈心里有别人,他闯冷宫救轻盈时说,轻盈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但他不会对轻盈做什么,因为他知道轻盈心里的那个人不是他。后期元丰也是放手,默默地祝福、帮助轻盈。轻寒救轻盈性命太多次,他爱轻盈,是扛着巨大的压力,抗着轻盈的希望,一点一点为两人的未来筹谋。两人在现实面前也曾被迫分离,轻寒为轻盈送上祝福,但是轻寒的心意从未改变。他一生对轻盈也从未有过任何强迫和不尊重。
        所以,说元修是“爱”的化身,我个人不赞同这个观点。他的“爱”,与我个人理解的“成熟”的爱,偏差很大,我更欣赏元丰和轻寒那种“深爱对方”的同时又能“尊重”对方,“不强迫”“不禁锢”的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0-19 13:02
        回复
          @寒塘渡雁影 我的理解与9楼有所不同。轻盈和元修,谁都没有绝对的“干净”,都有道德瑕疵,都背负过人命,也都长于心机谋算。战船一节其实无关乎“干净”与否,主要是表现强势“战争方”对弱势“反战方”的暴力侵犯与征服,征服者付诸暴力时的情绪失控与宣泄,被征服者被迫承受暴力的痛苦与屈辱,通过船舱内的男女两人的状态,和船舱外战争的暴力惨烈+北伐路上的生灵涂炭,互相映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0-19 14: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