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吧 关注:3,218,085贴子:63,990,218
  • 0回复贴,共1

13岁男孩男玩具回不了家,命案不立求扩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警察接到命案报警,是不是应该全面细致的提取搜集证据再下结论?而且广州大学城番禺分局小谷围派出所郭所长亲口对我们承诺”一定会帮我们查个水落石出“,但为什么我们却遭遇了未取证先定性,故意不取证?不取证当然发现不了他杀证据。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下自杀结论啊,这个结论没他杀证据也没自杀证据啊!现场情况和这个结论没有因果关系!一年了水落石出了还不肯立案,到底是为什么?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生活南区教师公寓4栋楼顶
时间:2020年10月8日下午4点
发生的事:
一个自杀倾向为零的孩子,没有遭人打骂,只是着急回家拿玩具的13岁孩子,身上有钥匙,玩具就在他房间,却没有回得了家,怀疑在电梯遭遇恶魔猥亵未遂杀人灭口,被从楼顶推下楼。坠楼4分钟后有条带自杀字眼的短信从楼顶发出,电梯和楼顶没监控,此案有明确的嫌疑人,是住同栋楼的一个专门侵犯男学生的变态佬,此人经常在上班时间离岗潜回宿舍。(短信内容如下:“神安排了这一场闹剧,没有任何人错,这个世界错了,无数个变量导致了这个结局,我的命运早已确定,我出于许多理由自杀。或许人类本身就不该存在)。”没有称呼,没有具体的解释,根本不是孩子跟父母说话的风格,也不是他平时的写作风格,他如果要自杀,会回到家在纸上好好的留下他在人间的遗言,老人机编短信找字库比在纸上写字麻烦多了,再说,什么闹剧会引发无数个变量、许多理由呢?同栋楼的那个中年男人确实把侵害男生当闹剧从来不认错,还对其中一告发他的男生说过与短信内容几乎同样的话。
警方的实验:
警方已做实验和调查证实那个手机没有延迟功能,发短信的时间是互联网时间,办案人员已做实验确认无误。
警方也做了自杀实验模拟不出原现场的出现的任何痕迹。
警方也对孩子喝的饮料做了检测,没有兴奋剂、致幻剂让自己突然癫狂到不知生命可贵。
孩子也刚做了心理测评,自杀倾向为零,测评报告在警方手里。
孩子当天也没有任何人打骂他、侮辱他,调查报告在警方手里。
如果不是遇到坏人,他的生命怎么就终结了呢?,为什么不立案?
警方的伎俩:
一个负责安抚:“一定会帮我们查个水落石出”。其他都警察负责故意不取证,以便得出排除他杀的结论。对楼顶的11样物品全部不提取指纹和DNA,不属于孩子的两团纸巾不检测还丢了。楼底下孩子手腕上的手环数据不提取,该数据记录着孩子每分钟的心率,能直接反应坠楼时间;指甲不取样;衣物不取样;不提取固定拍照时间;不找证人;不提取学生登记时间;不提取证人购物微信结账时间;不提取距现场20米的超市监控。痕迹员把指印当作抓握痕、把在侧面的鞋底痕迹当作在上面行走形成的,栏杆外侧的痕迹因不方便拍摄不拍摄。《现勘情况说明》没有因果关系的陈述却突兀的得出自行坠落的结论。这样理解能力和办案能力的警察能不办冤假错案吗?以上这些只有安抚我们的话让我们知道,其他都隐瞒着我们长达数月。
警方欺上瞒下的材料:
1.有DNA,但是唾液、血液、按键、饮料瓶口本来就是孩子的。为什么该提取的物证上DNA不全面仔细提取;
2.有走访,但偏偏避开最先到现场的五个人,只找个不识字不看手机的清洁工;
3.有监控(都证明孩子神态自诺,没有自杀前的郁郁寡欢),但偏偏不调离现场最近的(20米,50米,90米的监控至少5个);
4.有指纹(护栏三个指头指纹属于孩子的),但偏偏不提取楼顶十几样物品的指纹和楼底孩子衣服鞋袜上的指纹;
5.有鞋印,在公共场所只找到孩子的鞋印,不奇怪吗?公共场所那么多人走来走去只有我孩子的脚印?但在楼顶天台却没找到孩子的鞋印,不奇怪吗;
6.有专家:风水专家。说远处的风景好而自杀。我只听说人压力大了看看风景解压,从没听说好风景让人自杀,这有因果关系?
总结:带着自杀的偏见结论,去凑过程:是孩子的才采集,不是孩子的就不理会。
受害方找到的疑点:
几十条,一年多来,一条都未解决。其中最主要的疑点是现场、排气管、护栏的痕迹位置不能自主产生。
孩子坠楼后到打120共有五个目击者,第三目击者拍照,看到第四目击者回宿舍,监督第四目击者登记填表时间是16:07,白纸黑字。第五目击者购物结账微信时间16:06:49,走到案发路口不到90米,按她当天的步速一分钟左右到,中途也未听到巨响。第五目击者到现场的时候第二、第三、第四都已离开现场去工作或住宿,登记住宿手续办完后第三目击者才发群,发群时间是16:09:15,发文字16:10:06,给主管打电话16:11,给领班打电话16:12。打完电话回到现场发现多了个女生(第五目击者),她说不知道该女生什么时候来的,但被告知已于16:10分打了120。这先后顺序清楚明了。在16:08前已经有多人看到孩子倒地,而16:08:02才有短信从楼顶发出。手机里其他内容都删了,手机还被拆散成三部分了,其他物品还被刻意摆放。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0-21 18: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