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训练吧 关注:553贴子:2,765
  • 0回复贴,共1

有自杀倾向学生父母职业公布,第一名令人深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
今天偶然看到这样一项研究报告,看完让人五味杂陈。
教育专家徐凯文教授公布了一个关于教师的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在出现自杀危机的学生中,父母职业是教师的比例最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
这些数据是徐凯文老师在北大做自杀危机干预时,收集的数据。
当然,这是一个小样本数据,虽无法作为一个严谨的结论,但是,却反映了一些现象。
为什么教师的孩子,更容易自杀?
听起来匪夷所思,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作为教育家的老师怎么会培养出失败的孩子。
而且很多高考状元的家长,可都是老师。
但细细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就像网友们留言中说的那样,可能教师即使在下班后,依然很难摆脱职业角色。
作为父母的他们,可能会尤其在意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只在意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
这背后,其实是过度的控制。
02
前几天刚刚宣判的北大弑母案就是如此。
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作为一名教师,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也是十分严格。
据吴谢宇说,他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觉,都在做题。
课外书也要大量阅读,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甚至接触的同学,也必须是成绩好的学生。
有一次,一个同学去吴谢宇家里玩,吴谢宇的妈妈问他成绩怎么样。
他说不太好,然后吴谢宇的妈妈听到后扭头就走了。
后面趁这位同学去上厕所的间隙,就听到吴谢宇妈妈对吴谢宇说:
“少跟成绩不好的同学来往,没什么好处。”
再后来,只要这位同学和吴谢宇玩,妈妈就会不断打电话喊吴谢宇回家,而且还会跟同学班主任打小报告,说这位同学影响吴谢宇学习。
这件事,也等得到了吴谢宇的证实,他说: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我对我爸妈的唯一意义。”
最终,吴谢宇也确实考入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但内心却崩塌了。
他的父亲去世后,吴谢宇说:
我爸去世之后,我期末考试还考了第一名,可是没用了,考多少个第一名都没有用了…
而在杀害母亲后,吴谢宇更是彻底背叛了他母亲给他的标准和给他的教育,活成了母亲最讨厌的样子。
还有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男生李某,拿起菜刀,砍杀了做教师的妈妈。
理由也是因为李某成绩退步到年级第5名,母子之间发生了争吵。
强光之下是阴影,学霸背后有暗伤。
这种只看成绩不看其他的观念,是很多悲剧发生的根源。
而一味地以成绩好坏为唯一价值观导向之下,也意味着其他方面的缺失。
03
其实撇开教师这个职业,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习问题时,也常常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很多、更是在为孩子好,所以喜欢在学习上凡事都让孩子听自己的、对他严格管控,以此希望他能越来越好。
兴趣班的选择上,爸爸的意思是……就听我的吧!反正也是为了你好。
学校选择上,爸妈的意思是……就听我们的吧!反正也是为了你好。
应该和什么样的朋友交往,爸妈的意思是……就听我们的吧!反正也是为了你好。
严格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分别是……就听我的吧!反正也是为了你好。
你认为对孩子在学习上的严格管控会让他越来越好,但结果没可能破坏了孩子的学习:
01、控制会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厌恶学习
每个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学习也是一样。
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管控与严格要求,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在学习上的自由与自我掌控感,进而产生厌恶的情绪,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更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恨上”这夺走他自由与个人空间的事情。
例如,逼迫孩子练书法,可能最终会让孩子彻底失去对书法的兴趣。
02、过分控制反而使孩子变得拖延
当孩子在学习中成为了父母意志的执行者时,他就会彻底地失去热情。
一个人的热情来自于有自己的说了算的权利和空间,来自于执行自己的意志。
如果父母在孩子学习上过度控制,他的热情(也就是能量)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会转变成为对自己的攻击和对外在的愤怒。
所以,有时孩子在学习上拖延、被动、消极怠工,是因为彻底失去了权利空间后的自我保护 —— 至少拖延还能让他感觉好一点。
03、离开父母的严苛管控,孩子将不再学习
高压与严格管控下学习的孩子,不是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也不是真正有自制力的孩子。
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出于对父母权威的“畏惧”,害怕他们惩罚自己。
所以,一旦离开了父母的视线、爸妈的看管,他们便不再学习。
很多在父母老师重压之下考上大学的学生,在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好奇心后,反而会觉得终于解脱,然后就停止了学习。
04、想要孩子变得优秀,家长可以做怎么做呢?
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给予孩子空间
可能会有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想法比较稚嫩,也不会真正喜欢什么,家长只需自己经手就好。
但是,孩子也是有偏好的,特别是已经逐渐有自己意识的孩子,家长在为孩子报兴趣班或者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最好询问下孩子的意愿。
和孩子商量着来,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会高很多,不用父母监督也能自觉学习。
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自己曾经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认定孩子一定得学芭蕾,但孩子可能喜欢的是画画。
强扭的瓜不甜,被强加的"理想"换来可能只是痛苦,时间一长,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影响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接纳孩子不完美,保持平常心
孩子出现退步或学习状态不佳的情况时,家长也不要一味地数落责怪孩子。
学习竞争压力大,孩子也不希望自己出现退步,琴弦拉紧了会断,孩子也一样,逼急了会有反效果。
在孩子已经落后情况下,家长更加不能着急焦虑,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析分析其中的原因,加纳孩子的不足,给予孩子鼓励,增强自信心。


IP属地:浙江1楼2021-10-28 11: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