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49,932贴子:2,668,928

终于恍然大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说华夏从西来,为什么韩国和日本能有一定联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9 08:47回复
    一万五千年前,黄河的入海口还在日本。那时候,东夷人肯定生活在从江苏到东北的广大区域,朝鲜半岛和日本列这个时候还在东亚大陆内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2-19 08:52
    收起回复
      后来海水又入侵。东夷人只得向高地退却,有的退到日本列岛,有的退到朝鲜半岛,中国境内的只能退到淮河流域,形成了淮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19 08:56
      收起回复
        相反,生活在西部的人群一直没有受到海退海侵的影响,文明一直再发展,终于在后来形成了古华夏人群。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19 09:01
        收起回复
          说商人来自于东北,其实不是这样,是古夷人随着海水入侵往北、往西、往南退却形成的,往北进入了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往西进入河南,往南进入江苏,往东进入日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19 09:04
          回复
            七千年以后,海水又退却,下游形成的华北平原,成了肥沃耕地,夷人又东回,终于形成了黄河下游的农耕文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2-19 09:0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2-19 09:1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2-19 09:1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2-19 09:58
                  回复
                    南韩那6000年前的o2a很有可能是从分化地点黄淮海平原—山东半岛—辽西—鸭绿江—京畿道—加岛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12-20 07:49
                    回复

                      古代中国东部土地肥沃冠天下, 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地几乎都在山东及其周围地区。北方、西北高原均属游牧民族养马区,对于黄淮海大平原农业文明构成严重的威胁。
                      在中国,上古时期对东方“万物之所出”的文明发源地的定位,证明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农耕文明起源于东方,黄河流域等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是在原始农业产生之后因水土条件的优越而获得的逐次大发展,是由对自然条件的选择决定的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优越性更强的区域内的发展。农耕文明的产生使得原始人群逐步由渔猎社会进入原始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原始人群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产,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演进原始社会逐渐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对社会资源的争夺、分配和对利益的维护使得分散的氏族部落、城邦通过兼并走向统一并逐步确立起维护当时社会主导阶层利益秩序的部落联盟制度和国家制度,原始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国家文明演化。
                      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全球变暖,冰川、冰盖层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越过渤海海峡,逐步漫延到整个渤海与近岸地带,出现了海侵,形成了现在的渤海。 到距今八千年左右,海水已达到现代海岸边缘。距今七千年左右,海平面逐渐升高,大约高出或接近现代海平面,海侵达到最盛时期。此时的黄海海水经渤海向华北平原内侵,淹没了黄淮海平原,发生了多次海侵,古泰山及其胶东丘陵成了大海中的孤岛,更是O2-M122先民最安全的居住地。到了文明的孕育时期,海平面不断变化,海侵海退交替进行着,泰山所在的山东丘陵区显现出了应有的作用,大汶口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接着龙山文化沿承了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先民对高山产生的崇拜也形成了传统,进入文明时期后,泰山成为不同凡响的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根据人类迁移学,人类都是沿着海岸线迁移的,那靠近海岸的地区应该先兴起文明聚落。根据考古调查报告,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时代)城址集中分布于黄河下游,在足够的农业粮食供应之下形成城邦工业人口,孕育东方黄河文明,诸国林立,直至秦汉统一全中国,我们汉族的父系主体O2-M122就是龙山人后裔。
                      石峁城址是西北荒原上的孤岛,自然环境受破坏,农业基础薄弱,无法继续供养石峁人口,最后消失无影了。良渚古城规模很大,却常遇洪灾,治水失败,导致良渚古城崩溃了,良渚人O1a消失了,对中原汉族的基因贡献微乎其微,但留下一定的文化遗产。
                      O2-M122东部起源之地 → 最早的父权军事等级社会-大汶口文化 → 龙山文化统一天下,开创黄河农业文明 → 黄河下游以商周为盟主,诸国林立 → 中原华夏(姬姓姜姓炎黄联盟)与东夷诸国(子姓贏姓太昊少昊)→秦汉出身于东夷故乡,拜祭战神蚩尤,统一全中国,我们伟大的汉族从此形成了,奠定了中国大版图的基础。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21-12-20 07:5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5楼2021-12-20 08:06
                        收起回复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远古日韩人常染是辽河流域的红山人(类鬼门洞人)与古东北亚土著绳文人混合的,与新石器早期古山东人并不聚类,秦汉以后日韩人常染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接近古山东人,但仍然保留着古日韩语,引进了大量的汉语借词。古今东北人在体质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上呈现巨大断裂层。古今东北人的常染更换过程,与古今日韩人同属一个性质,可以说是古山东移民的扩张结果。
                          新石器早期古山东人的古东亚母系B占主体,是北京田园洞人的同类群体。北汉血统构成,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基本已经定型了,以9500年前山东人为始祖,最终成为汉族血统主体。近代山东人再次闯关东,彻底取代了东北土著,重现了AR33k母系B留下的足迹,最终成为东北汉人的血统主体。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21-12-20 08:16
                          回复
                            你要了解一个事实,中国华东地区几乎没有o1b2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12-20 09: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