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市政增项查完成绩后,感触颇多,就写了一篇自己的学习经过,与大家一起交流。算是对自己学习的总结,和与广大考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文章发出后很多考友加我一起交流,让自己也收益良多,索性把之前备考一建时踩过的坑,跟大家分享一下,避免考友们掉进同一个坑里。
第一大坑:没时间坑
当进入一建实务的考场时,习惯性的清点一下人数,算算有没有达到传说中的缺考率。还真是接近一半缺考了。这些人是不是都会说太忙了没时间复习,去考试实在浪费时间,不去考就不用面对低分的烦恼了。
我第一年正式备考时,也常常抱怨没时间复习。理由是孩子小,媳妇工作比我还辛苦,白天忙工作,晚上我们自己带孩子。孩子睡下后,基本上精力就耗尽了。所以当时觉得自己没时间的理由很充分啊!
如果稍往深处想想,之所以说没时间,是已经提前在给自己找台阶了。假如考不过,我可以顺利成章的说“唉,是真没时间啊”
其实有碗鸡汤是真的“时间是挤出来的”,经过后来对自己时间分析和规划,发现其实时间是有的,而且只要制定的合理,甚至不会因为自己的复习给家庭带来负担。
第二大坑:等等坑
就是拖延症,等等吧,时间还长着呢。
自我感觉拖延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开头难”,很久不学习了,难以找到那种静下心来,高效复习的状态。计划好了坐下来复习,但就是低效率的磨洋工。找不到状态,又觉得时间还长,所以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
然后会想干脆再逍遥几天“等过完年再学吧”,过完年了又想我以后可以每天多学习会,四个月应该就够用。等到三个月了,真的着急了,开始手忙脚乱的错略的听一遍面授精讲,看几年真题,抱抱佛脚就上战场了。
考一建千万别临时抱佛脚的去碰运气。可能真有蒙过的,但那绝对不是我,人家肯定是有很好的基础。
所以不要等,笨鸟先飞,你等的时候,你的对手们已经在拼了。
第三大坑:“学无定法”坑
其实就是自己没有学习方法,乱学一气。今天觉得应该学法律,明天又觉得应该学管理或者经济,后天又觉得“得实务得天下”应该先学实务。
总之就是没有规划,无头苍蝇式的盲目的学。
学习是无定法,但是不是乱,乱的结果是今天学了明天忘。我认为“无定法”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方法。
根据各科性质和遗忘规律,后来我还是先从实务下手了。因为实务是需要理解透彻、融会贯通,所以需要长期反复学习,形成体系,然后能把知识点复述出来。而法律、经济以及管理主要是靠记忆,当然也需要理解,但大部分是对单独知识点的理解。适合听完精讲后,通过刷题提高记忆。
第四大坑:“喂饭”坑
所谓的“喂饭”就是习惯于别人给你灌知识,自己不爱动脑子把知识总结成自己的。
比如就喜欢听课,像听故事一样,听完这个老师听那个,一遍一遍的听,觉得听完一遍等于又把书学了一遍。甚至习题班也省去动手了,直接听老师灌输得了。
题也不爱动手做,做题就是对着答案看题目,看过一遍就算做完了。这会导致“一看都熟,一做全废”,尤其是案例题,甚至出现题意都不明白、题意明白了又联系不到那个知识点,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脑子有痕,关键词不太确定,索性长篇大论的写吧。反正写多了不扣分,说不定就碰上得分点了。其实我遇到不会的题目,我也是长篇大论的写,根本原因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熟,和案例题做得少了。
为了不再踩“喂饭”的坑,后来实务我就自己整理笔记了,结合两个老师的精讲课程,自己一边整理笔记一边理解知识点。虽然进度很慢,但是效果不错,笔记整理完成,知识体系也就建立了。
第五大坑:“懈怠”坑
开始时像打了鸡血,下定决心必过,坚持了近2个月,学习的疲惫期开始出现,当时真的感觉太累了,各种负面情绪出现了。“考过了也没多少补贴”“同事不也有好几年没过的”“知识点太多了,记不住啊”“努力也不一定能过”“天天复习,愧对家人”等等吧。
总之开始懈怠了,我是中间停了2个月,几乎没学习。一直到6月下旬,觉得都报名了,再不学习真是没希望了。又逼着自己开始准备,扔下这么长时间,基本上等于从头复习了。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能踩到这些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轻敌了”,有种盲目的迷之自信,觉得自己一次就过了。
在这里分享下踩坑经验,希望能让看到的考友顺利避坑,成功上岸。
考友们可以加我,入群交流。
之后备考的经历,见下期分享吧。
谢谢



第一大坑:没时间坑
当进入一建实务的考场时,习惯性的清点一下人数,算算有没有达到传说中的缺考率。还真是接近一半缺考了。这些人是不是都会说太忙了没时间复习,去考试实在浪费时间,不去考就不用面对低分的烦恼了。
我第一年正式备考时,也常常抱怨没时间复习。理由是孩子小,媳妇工作比我还辛苦,白天忙工作,晚上我们自己带孩子。孩子睡下后,基本上精力就耗尽了。所以当时觉得自己没时间的理由很充分啊!
如果稍往深处想想,之所以说没时间,是已经提前在给自己找台阶了。假如考不过,我可以顺利成章的说“唉,是真没时间啊”
其实有碗鸡汤是真的“时间是挤出来的”,经过后来对自己时间分析和规划,发现其实时间是有的,而且只要制定的合理,甚至不会因为自己的复习给家庭带来负担。
第二大坑:等等坑
就是拖延症,等等吧,时间还长着呢。
自我感觉拖延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开头难”,很久不学习了,难以找到那种静下心来,高效复习的状态。计划好了坐下来复习,但就是低效率的磨洋工。找不到状态,又觉得时间还长,所以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
然后会想干脆再逍遥几天“等过完年再学吧”,过完年了又想我以后可以每天多学习会,四个月应该就够用。等到三个月了,真的着急了,开始手忙脚乱的错略的听一遍面授精讲,看几年真题,抱抱佛脚就上战场了。
考一建千万别临时抱佛脚的去碰运气。可能真有蒙过的,但那绝对不是我,人家肯定是有很好的基础。
所以不要等,笨鸟先飞,你等的时候,你的对手们已经在拼了。
第三大坑:“学无定法”坑
其实就是自己没有学习方法,乱学一气。今天觉得应该学法律,明天又觉得应该学管理或者经济,后天又觉得“得实务得天下”应该先学实务。
总之就是没有规划,无头苍蝇式的盲目的学。
学习是无定法,但是不是乱,乱的结果是今天学了明天忘。我认为“无定法”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方法。
根据各科性质和遗忘规律,后来我还是先从实务下手了。因为实务是需要理解透彻、融会贯通,所以需要长期反复学习,形成体系,然后能把知识点复述出来。而法律、经济以及管理主要是靠记忆,当然也需要理解,但大部分是对单独知识点的理解。适合听完精讲后,通过刷题提高记忆。
第四大坑:“喂饭”坑
所谓的“喂饭”就是习惯于别人给你灌知识,自己不爱动脑子把知识总结成自己的。
比如就喜欢听课,像听故事一样,听完这个老师听那个,一遍一遍的听,觉得听完一遍等于又把书学了一遍。甚至习题班也省去动手了,直接听老师灌输得了。
题也不爱动手做,做题就是对着答案看题目,看过一遍就算做完了。这会导致“一看都熟,一做全废”,尤其是案例题,甚至出现题意都不明白、题意明白了又联系不到那个知识点,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脑子有痕,关键词不太确定,索性长篇大论的写吧。反正写多了不扣分,说不定就碰上得分点了。其实我遇到不会的题目,我也是长篇大论的写,根本原因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熟,和案例题做得少了。
为了不再踩“喂饭”的坑,后来实务我就自己整理笔记了,结合两个老师的精讲课程,自己一边整理笔记一边理解知识点。虽然进度很慢,但是效果不错,笔记整理完成,知识体系也就建立了。
第五大坑:“懈怠”坑
开始时像打了鸡血,下定决心必过,坚持了近2个月,学习的疲惫期开始出现,当时真的感觉太累了,各种负面情绪出现了。“考过了也没多少补贴”“同事不也有好几年没过的”“知识点太多了,记不住啊”“努力也不一定能过”“天天复习,愧对家人”等等吧。
总之开始懈怠了,我是中间停了2个月,几乎没学习。一直到6月下旬,觉得都报名了,再不学习真是没希望了。又逼着自己开始准备,扔下这么长时间,基本上等于从头复习了。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能踩到这些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轻敌了”,有种盲目的迷之自信,觉得自己一次就过了。
在这里分享下踩坑经验,希望能让看到的考友顺利避坑,成功上岸。
考友们可以加我,入群交流。
之后备考的经历,见下期分享吧。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