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吧 关注:101,394贴子:360,763
  • 22回复贴,共1

有没有某种物理方法,让两个人产生近似量子纠缠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如说能量足够、成分又合适的一束宇宙射线穿透了这两人,在他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概率制造出量子纠缠态?


IP属地:四川1楼2022-03-22 18:04回复
    空间效率范围量级,简称空间,或者知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3-22 19:59
    回复
      莫非没办法?


      IP属地:四川3楼2022-03-23 13:01
      回复
        哈哈,或许有,脑电波,意念控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04 06:32
        回复
          通过监测发现脑电波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的,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除此之外,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80Hz,波幅范围不定;而在睡眠时还可出现另一些波形较为特殊的正常脑电波,如驼峰波、σ波、λ波、κ-复合波、μ波等。其中α和β波段通常被称作快波波段,δ和θ波段则被称为慢波波段。脑电波在头颅不同部位的频率,幅度和相位变化,能反映脑的功能和状态。
          δ波
          频率为1~3Hz,幅度为20~200μV。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或麻醉状态下,可在颞叶和顶叶记录到这种波段。
          θ波
          频率为4~7Hz,幅度为5~20μV。在成年人意愿受挫或者抑郁以及精神病患者中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
          频率为8~13Hz(平均数为10Hz),幅度为20~100μV。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受到光刺激)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β波
          频率为14~30Hz,幅度为100~150μV。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噩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04 07:18
          回复
            如果能得知两个的脑电波频率(如通过脑机接口),再有一台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器,并且可把这两个频率慢慢靠近,当它们非常接近时(在一定范围内),两个或许就可以产生共鸣(即共振),这样就类似量子纠缠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4-04 07:30
            收起回复
              我个人认为,宏观上的共振,实质上就是微观上的量子纠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04 07:32
              回复
                理论上可以(且很容易),但是宏观的纠缠态很快会退相干导致丢失相位信息而变成混态


                青铜拳手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30场胜利,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4-05 16: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