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王奶奶,给一直照顾自己老伴的康傅理护理员们送去了锦旗,以此感谢"失能保险"实施以来,给他们一家带来的帮助。“真心为民排忧,暖心助残解难。”68岁的王奶奶说,“我想了两天为这个词,想来想去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是真心为我们服务的。”
16年前,王奶奶的老伴因为脑出血出现轻度失能,近几年逐步加重,达到重度失能,需要24小时照护。而他唯一的女儿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16年来,爷爷的生活便由王奶奶一个人扛了起来,虽伉俪情深、毫无怨言,但随着年纪渐长,王奶奶有些力不从心。
“喂饭、翻身、包括大小便的处理,他平时的护理,基本上都是我。越来越困难,因为已经十几年了,当初我才50来岁,身体各方面还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护理他来说越来越吃力。天气爆冷的时候他就特别容易生病,这个时候就无助了。”
去年年7月,南京市全面实施"失能保险",王奶奶和周爷爷选择了居家上门照护服务,每个月可以享受30个小时的免费照护。提供服务的养老企业根据爷爷的需求,安排护理员提供沐浴、修脚等基础照料,以及翻身、失禁照护、康复训练等专业照护。
负责人介绍:“我们会在每周的最后一天,跟他确认下一周的工作安排。因为还要结合老人的作息时间,和(被)照护者的实际需求。” 南京康傅理护理员说:“刚来的时候看到王奶奶腰都抬不起来,(因为)照顾老爷子。一段时间看看王奶奶有了变化,腰又能直一点起来走了,我感到还蛮开心的。”
王奶奶说:“对于我来说真是一股暖阳,有人帮我减轻了负担,(护理员)对他的心理上的疏导,我在旁边也受益了。特别他们来了以后也跟他们学习,也虚心地向他们请教(照护知识),他们毕竟是专业的。”
短短的几个月,在王奶奶家笑声多了起来。因为南京"失能保险",身边发生变化的还有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和他的家人们。
16年前,王奶奶的老伴因为脑出血出现轻度失能,近几年逐步加重,达到重度失能,需要24小时照护。而他唯一的女儿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16年来,爷爷的生活便由王奶奶一个人扛了起来,虽伉俪情深、毫无怨言,但随着年纪渐长,王奶奶有些力不从心。
“喂饭、翻身、包括大小便的处理,他平时的护理,基本上都是我。越来越困难,因为已经十几年了,当初我才50来岁,身体各方面还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护理他来说越来越吃力。天气爆冷的时候他就特别容易生病,这个时候就无助了。”
去年年7月,南京市全面实施"失能保险",王奶奶和周爷爷选择了居家上门照护服务,每个月可以享受30个小时的免费照护。提供服务的养老企业根据爷爷的需求,安排护理员提供沐浴、修脚等基础照料,以及翻身、失禁照护、康复训练等专业照护。
负责人介绍:“我们会在每周的最后一天,跟他确认下一周的工作安排。因为还要结合老人的作息时间,和(被)照护者的实际需求。” 南京康傅理护理员说:“刚来的时候看到王奶奶腰都抬不起来,(因为)照顾老爷子。一段时间看看王奶奶有了变化,腰又能直一点起来走了,我感到还蛮开心的。”
王奶奶说:“对于我来说真是一股暖阳,有人帮我减轻了负担,(护理员)对他的心理上的疏导,我在旁边也受益了。特别他们来了以后也跟他们学习,也虚心地向他们请教(照护知识),他们毕竟是专业的。”
短短的几个月,在王奶奶家笑声多了起来。因为南京"失能保险",身边发生变化的还有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和他的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