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承接上文说到,不同语种之间的语感对每个人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在唱歌的时候会被放大。
因为唱歌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精细的动作,简单来说咬字对唱歌的发声是有影响的。而因为不同语种的不同特色,它们对唱歌发声的影响自然也是不同的。
让我们举一个栗子🌰来进行说明。
比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文(普通话)。中文的最大难度主要在于元音,它的元音非常多变且复杂。在大家都有的aeiou五个基础元音之上,元音组合会产生很多音变,和辅音组合会产生更多的音变。(即:同一个音位当中包含非常多不同的音素。)比如最简单的a元音,它在巴(bā)、班(bān)、邦(bāng)、边(biān)当中并不发同一个音。除此之外,中文虽然看起来是单音节字,但是有非常多的单音节包含很多音素,需要你咬字的时候口腔一直在动(来,请跟我以0.5倍速试一下以下咬字:边(biān)、波(bō)、揪(jiū)。)
因此,在你用中文唱歌的时候,为了保持元音正确,口腔中要持续产生微妙的变化,那么这个过程,势必不断影响你的通道,使你的发声更不容易稳定。
来来来,我们再换一颗栗子🌰。
现在我们来尝尝洋栗子,比如大家第二熟悉的语言:英语。英语它(对中文母语者来说主要)难在哪里呢,它难在节奏。中文是音节计时的,也就是说每一个音节一拍,再通俗一点就是每个字一拍。比如“你好吗”这句话,你就会念:你、好、吗。节奏就是:哒、哒、哒。英语不是这么回事,它是重音计时的,也就是每个重音才有一拍。比如“How are you”这个句子,虽然是三个单音节词,但你不能念“How-are-you”,你要念“HowARE-you”。节奏就是:哒大——哒。那个重拍会音调更高、拖得更长。
这里牵扯到两个难点:一,你怎么知道哪里是重音?一个句子里那么多词每个词在字典里都有一个自己的重音,但是一个句子连起来呢?哪几个词的重音是真的重音?二,按重音记拍,一个重音记一拍,那万一两个重音之间夹杂着一大堆其他音节怎么办?又或者,中文里没有连续辅音,遇到连续辅音中间不加元音的怎么塞进去?(比如“crisps”,请大家自觉尝试能不能不加任何元音干净清脆地咬出结尾的“sps”不嘴瓢。)
因此,华语歌手唱英文歌(也包括翻唱的大家)往往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每个音节咬得一样重;二,多余的音节塞不进节奏(以及连续辅音被吞掉发不全或自行添加元音)。
由以上两例可见,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特色,导致唱歌的难点不一样(比如中文歌难在元音,英文歌难在节奏)。
因此,希望大家在评判一位歌手唱歌时的语感的时候,按语种分开评价,(当然最后可以综合总评),这样会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