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e1.
不是所有的惊鸿一面都会有结果。
布列塔尼的傍晚,一簇簇幽深的海藻生自水下的淤泥,长出水面的时候,都漂白成一块块带状的柳絮,贴着海平线上的晚霞互相紧挨着,从海的这头,划向那头。
所以,猛吸一口空气,舌苔上停驻的咸味,是大海带来的。
她说,她也是从海里来的。
有时候在深海,有时候倒在不知名礁石上。沿着北海道边上的海域往上游,一个海浪袭来,被送来了这里。说这话时,她刚刚从海底走上来,不断上涨的潮水冲刷她被沙子弄脏的脚踝,湿漉漉的长发裹着不规则长短的白裙,一双眼睛,是浪花中的那一点蓝。
四周的陌生人只当她是说笑,三三两两的散去,视线范围内,只剩下了工藤新一一人,拿着相机,拍了一张她回眸的剪影。
两个人的相识始于数日前的某个清晨,云层遮住了太阳,翻滚的海面像极了奶茶店里刚刚冲调好的海盐芝士,贴近杯口的地方,附着着一层白色的泡沫,入口即化。
是过量的盐分。
少年的心性使得工藤新一在看到水下疑似溺水的女孩子的时候,完全不顾老师在课上说过的告诫,踩着邮轮的栏杆直接跳了下去,入水的时候,呛了满满的一口。
大海的广度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夸张,沉下去,就分辨不清方向,只能凭借感觉,寻找那个女孩子的下落。她在比他更深的水下,闭着眼睛,长长的头发在海水的裹挟下打成卷,肆意的漂浮着。不去挣扎,任着水下的暗流推着她去往更深的海底。
海的深处,水很蓝,像最美的矢车菊的花瓣,又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四周浮动着奇异的海草,伴随着翻滚的海水,轻轻的晃动。那是安徒生描绘的海底。
早上出门的时候忘记摘腰带,长长的穗子从膝盖缠上小腿,余下的一点点漂浮在脚踝后面,像极了童话里美人鱼的鱼尾,简单的扑棱一下,就可以迅速的浮出水面。
按着安徒生的剧本,再过一段时间,会有一艘船从她的头顶上空经过,然后撞上沿岸的礁石,海水漫上甲板,游客们乱做一团,各自寻找生路。
没等她细想完整个剧情,一双手拽住了她的手腕,扯着她往上浮。天空下起了小雨,每一次露出海面,又很快被淹没。
来回于一大片深浅不一的蓝色,某种平衡被打破,海水漫入胸腔,脑壳嗡嗡的,眼前一片黑,只有浓重的窒息感包裹着他,意识快要消失的时候,还没忘记把女孩子往上推。
在水下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因为光穿折射而被无限放大,包括感动。
来自心底的触动让她接受了安徒生写下的剧本,拖着他游向最近的海岸,守着他直至苏醒,再沿着来时的路离开。
救人的人成了被救的人,被救的成了救人的人。
落日的晚霞越扩越大,笼罩着这一整条海岸线,是布列塔尼北部临芒什海峡的那一段。玫瑰色的花岗岩散布在四周,在海水的侵蚀下变得形状各异,有种不规则的美。
“哎,你知道这里的海岸为什么是玫瑰色的吗?”
那个女孩子在他附近的礁石处坐下,自顾自地自言自语。阳光从指缝间穿过,她的视线和面前的海岸线平行。黄昏之时,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海是倒过来的天,深海的淤泥就是露天的礁石。这里的海岸之所以呈现出绚丽的玫瑰红色,因为深海的尽头,种着大片大片的玫瑰。
一本正经地说着毫无根据的推测,他只是听着,也不反驳,脸上挂着淡淡的笑。
夕阳西下,潮涨潮落,十五岁,是最容易心动的年纪。
一个孩子的皮球从沙滩的另一头砸过来,下意识地闪躲,再抬头的时候,那个女孩子就已经离开了。没说再见,她说了声谢谢。
来不及问清她要谢什么,甚至来不及弄明白,那种想再一次见到她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样的情绪,夏天已经结束了。
回到东京,顺利的升学。和青梅竹马的女孩子又分到了同一个班级。一起上学的时候,难得地没有和她并排走。他走得很快,快到让她跟不上他。
那张照片一直夹在他常看的那本推理小说里,没有塑封,边缘被时光的颜料漆上一层陈旧的黄色,明暗虚实,看不清她的样子了,有关的记忆,也忘得差不多了。
第二年的暑假和父亲去了趟夏威夷,学会了开直升飞机,也学会了潜水。戴上泳镜,这一次沉入水底,终于可以好好的睁开眼睛。细小的鱼儿绕着他游来游去,绿色的水藻,橙色的珊瑚,唯独没有红色的玫瑰花。
上岸的时候,父亲问他怎么在水里呆了那么久,溺水了吗?
工藤新一愣了愣,然后开口,“没什么,就是想找找看,海底会不会有花。”
搬家的时候,那本书意外丢失了,怎么也找不到,就像十五岁时的心动,没有后续。
不是所有的惊鸿一面都会有结果。
布列塔尼的傍晚,一簇簇幽深的海藻生自水下的淤泥,长出水面的时候,都漂白成一块块带状的柳絮,贴着海平线上的晚霞互相紧挨着,从海的这头,划向那头。
所以,猛吸一口空气,舌苔上停驻的咸味,是大海带来的。
她说,她也是从海里来的。
有时候在深海,有时候倒在不知名礁石上。沿着北海道边上的海域往上游,一个海浪袭来,被送来了这里。说这话时,她刚刚从海底走上来,不断上涨的潮水冲刷她被沙子弄脏的脚踝,湿漉漉的长发裹着不规则长短的白裙,一双眼睛,是浪花中的那一点蓝。
四周的陌生人只当她是说笑,三三两两的散去,视线范围内,只剩下了工藤新一一人,拿着相机,拍了一张她回眸的剪影。
两个人的相识始于数日前的某个清晨,云层遮住了太阳,翻滚的海面像极了奶茶店里刚刚冲调好的海盐芝士,贴近杯口的地方,附着着一层白色的泡沫,入口即化。
是过量的盐分。
少年的心性使得工藤新一在看到水下疑似溺水的女孩子的时候,完全不顾老师在课上说过的告诫,踩着邮轮的栏杆直接跳了下去,入水的时候,呛了满满的一口。
大海的广度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夸张,沉下去,就分辨不清方向,只能凭借感觉,寻找那个女孩子的下落。她在比他更深的水下,闭着眼睛,长长的头发在海水的裹挟下打成卷,肆意的漂浮着。不去挣扎,任着水下的暗流推着她去往更深的海底。
海的深处,水很蓝,像最美的矢车菊的花瓣,又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四周浮动着奇异的海草,伴随着翻滚的海水,轻轻的晃动。那是安徒生描绘的海底。
早上出门的时候忘记摘腰带,长长的穗子从膝盖缠上小腿,余下的一点点漂浮在脚踝后面,像极了童话里美人鱼的鱼尾,简单的扑棱一下,就可以迅速的浮出水面。
按着安徒生的剧本,再过一段时间,会有一艘船从她的头顶上空经过,然后撞上沿岸的礁石,海水漫上甲板,游客们乱做一团,各自寻找生路。
没等她细想完整个剧情,一双手拽住了她的手腕,扯着她往上浮。天空下起了小雨,每一次露出海面,又很快被淹没。
来回于一大片深浅不一的蓝色,某种平衡被打破,海水漫入胸腔,脑壳嗡嗡的,眼前一片黑,只有浓重的窒息感包裹着他,意识快要消失的时候,还没忘记把女孩子往上推。
在水下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因为光穿折射而被无限放大,包括感动。
来自心底的触动让她接受了安徒生写下的剧本,拖着他游向最近的海岸,守着他直至苏醒,再沿着来时的路离开。
救人的人成了被救的人,被救的成了救人的人。
落日的晚霞越扩越大,笼罩着这一整条海岸线,是布列塔尼北部临芒什海峡的那一段。玫瑰色的花岗岩散布在四周,在海水的侵蚀下变得形状各异,有种不规则的美。
“哎,你知道这里的海岸为什么是玫瑰色的吗?”
那个女孩子在他附近的礁石处坐下,自顾自地自言自语。阳光从指缝间穿过,她的视线和面前的海岸线平行。黄昏之时,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海是倒过来的天,深海的淤泥就是露天的礁石。这里的海岸之所以呈现出绚丽的玫瑰红色,因为深海的尽头,种着大片大片的玫瑰。
一本正经地说着毫无根据的推测,他只是听着,也不反驳,脸上挂着淡淡的笑。
夕阳西下,潮涨潮落,十五岁,是最容易心动的年纪。
一个孩子的皮球从沙滩的另一头砸过来,下意识地闪躲,再抬头的时候,那个女孩子就已经离开了。没说再见,她说了声谢谢。
来不及问清她要谢什么,甚至来不及弄明白,那种想再一次见到她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样的情绪,夏天已经结束了。
回到东京,顺利的升学。和青梅竹马的女孩子又分到了同一个班级。一起上学的时候,难得地没有和她并排走。他走得很快,快到让她跟不上他。
那张照片一直夹在他常看的那本推理小说里,没有塑封,边缘被时光的颜料漆上一层陈旧的黄色,明暗虚实,看不清她的样子了,有关的记忆,也忘得差不多了。
第二年的暑假和父亲去了趟夏威夷,学会了开直升飞机,也学会了潜水。戴上泳镜,这一次沉入水底,终于可以好好的睁开眼睛。细小的鱼儿绕着他游来游去,绿色的水藻,橙色的珊瑚,唯独没有红色的玫瑰花。
上岸的时候,父亲问他怎么在水里呆了那么久,溺水了吗?
工藤新一愣了愣,然后开口,“没什么,就是想找找看,海底会不会有花。”
搬家的时候,那本书意外丢失了,怎么也找不到,就像十五岁时的心动,没有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