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吧 关注:2,441贴子:193,729

从孟德载(孟载)来看传统家谱中祖先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子:
  近日,听孟子邹先生谈论其历代祖先。由周文王、周公旦说起,到孟献子、孟铣、孟子、孟郊....到孟太后、孟忠厚,最后到孟忠厚的第三子孟德载(孟载)而止。
  自孟载之后,则“以农民居多”,近千年来,再也没出过什么显达贵人。据孟子邹介绍,他的父亲曾告诉他,原因在于祖宗把荣光已经用完了,子孙不得显达矣。
  虽然他的“子孙不得显达矣”这几个字颇有几分凄凉,但其言语之间却透透丝丝自豪。本人亦深感孟家人才辈出,子孙虽不得显达,但绝对余有荣焉。
  我历史知识,还是有一点的。对孟子邹介绍的这些历史人物,虽然没有太多了解,但多少还是有听说过。唯独对孟子邹先生“祖宗荣光”的余晖孟德载(孟载)颇为陌生。
  于是上网查探了一番,发现这个人物问题很多。
  首先,这是个家谱人物,在史料中基本没有记载【仅近代地方志中有写,但基本来自于孟氏家谱】。根据家谱,其为诸暨孟氏的始迁祖。
  其次,关于他的家谱记载严重多样化,各种说法都有。
  虽然关于孟德载(孟载)的记载很混乱,但其地位却非常重要,这是诸暨孟氏(孟子邹一族)与正统孟氏的关键连接点。由孟德载(孟载)方可推到正统孟子后裔孟忠厚,这是诸暨孟氏认谱归宗的关键人物。
  本人不禁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想探究一下,这个人物到底是真是假,更重要的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奇异现象。


IP属地:山东1楼2022-05-11 11:09回复
    这就是孟德载同学在家谱中的样子。白面无须,因为英年早逝。
    虽然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但是左边的小字介绍却出卖他的年轻的长相。
    尤其是“潮神”两个字,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IP属地:山东2楼2022-05-11 11:36
    收起回复
      从关系上来讲,孟忠厚是秦桧的连襟。
      如果孟德载是孟忠厚的儿子,那么应该喊秦桧一声“姨父”。
      以孟忠厚和秦桧的亲密关系,两家应该是经常走动,时常来往的。
      不几年前,孟之邹还去岳飞庙给秦桧磕了头。
      秦桧跪在岳飞面前,孟子邹则跪秦桧的后面。这种排队关系,也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含意。


      IP属地:山东3楼2022-05-11 11:41
      收起回复
        @孟mengzizou 来,讲讲吧?


        IP属地:山东4楼2022-05-11 11:44
        回复
          孟之邹在他的微博中,是这样介绍他的祖宗们的:
          孟忠厚的三个儿子:
          长子孟德璘,仕为敷文阁大学士,封定国公,居会稽(今绍兴);
          二子孟德懋,封忠顺保定侯,初居概浦,后徙华岭,又徙杭州望仙桥;
          三子孟载,又名孟德戴,宋护军使,镇诸暨以平方寇有功,特旨授环卫上将军,封开国男,食邑于诸暨,赠太尉;
          也就是说,孟忠厚除了孟德载这个封侯的牛批节度使儿子外,还有另外两个更牛批儿子,孟德璘和孟德懋。分别是定国公和忠顺保定侯。
          孟忠厚一门是一王一公两侯。真是羡煞旁人!
          这里面又提供了一个信息,孟德载竟然还因打方腊,被封为环卫上将军。


          IP属地:山东5楼2022-05-11 14:41
          收起回复
            再细查其家谱,这个过程就更详细了:
            【宋代将领。孟忠厚三子。历仕直秘阁、兵部郎、以护军节度使镇诸暨,征方腊伤右足,授环卫上将军。封诸暨开国男。像取自1928年修《江苏毘陵孟氏宗谱》。】
            原来,孟德载打方腊的时候伤了右脚丫,因而被授环卫上将军。


            IP属地:山东6楼2022-05-11 14:44
            收起回复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非常劲爆的信息。孟德载曾经打过方腊!
              说起来打方腊,就想起了生擒方腊的韩世忠。韩世忠生擒方腊,不过被封了个承节郎(宋代五十一阶)。我们的孟德载伤了右足,便被授于”环卫上将军“的光荣称号。
              不得不说,这脚丫子着实金贵。


              IP属地:山东7楼2022-05-11 15:21
              回复
                咦,不对啊!
                弟弟在打方腊,公侯哥哥们呢?难道不来帮一把?不要着急。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孟德载的大哥孟德璘,也同样也没有闲着。
                “子三:长曰璘,任睦州通判兼管常事车骑将军;”——《宋太尉孟公传》
                睦州,因方腊之故,改名叫严州。我们的孟德璘既然是睦州通判兼管常事,还是车骑将军,自然也是参与了这场战争的。
                不对啊?他不是国公么?
                ”长子孟德璘,仕为敷文阁大学士,封定国公,居会稽(今绍兴)。“
                弟弟因伤右足,升环卫大将军,哥哥自然可以因睦州改名,升国公了。


                IP属地:山东8楼2022-05-11 15:33
                收起回复
                  儿子们都上战场了,一个环卫上将军,一个睦州通判兼管常事车骑将军。
                  孟忠厚也不能闲着不是?
                  方腊之时,年仅26岁的孟忠厚已经是将作少监(从六品)一职,堪称年少有为!为两位将军儿子,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后勤物资,支援他们前线的战斗!
                  有人说了,孟忠厚19岁结婚,26岁能有两将军儿子吗?!
                  这就是无知了~古有甘罗七岁宰相,今有老孟家七岁将军,还出了两。(其中一个伤了右足,走路有点不稳,但不影响其光辉形象。)


                  IP属地:山东9楼2022-05-11 15:49
                  收起回复
                    话说平了方腊,我们7岁的孟德载已经是环卫大将军,妥妥的四品大将军。刚好有不长眼的入侵大宋了!
                    一日大宴群僚,公方侍坐,忽逻卒报金人渡河,满座震恐,公毅然作色起曰:“堂堂中国岂无一人?义士安容胡马冲突至此?”——《宋太尉孟公传》
                    很显然,这应该是金人围汴京期间。孟德载声色俱厉,令人动容,不由得对他竖然起敬。然后,就是金人渡河兵围汴京。
                    可惜孟德载此时已到上小学的年纪,学业繁忙,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去征战了。说完这话,就毅然背起书包,去上课了。
                    金人得以侥幸入侵大宋!
                    有人说了,你这《宋太尉孟公传》到底是什么东西?是正规史料吗?
                    那当然是了。据孟子邹家谱介绍,作者名叫冯士佩,乃是明末钦差大臣,拿尚方宝剑的那种。


                    IP属地:山东10楼2022-05-12 17:05
                    回复
                      孟德载的学业很快结束了,终于到了环卫大将军殴打金人的光辉时刻!
                      既长,状貌雄伟,志气轩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每与金人交战,必身先士卒,制敌决胜靡有遗策,金兵每次出战必戒曰“当避此白面将军”。——《宋太尉孟公传》
                      每与金人交战,是指孟德载打的多次战争,包括第一战、第二战、第三战、第四战等,作战地点极多,战况也很复杂。打了很多金人。和他交战的金人包括:金人甲、乙、丙、丁等.....
                      总之,很激烈。
                      最后,打得金人真叫“当避此白面将军!“
                      让人想起了陈庆之的”千军万马避白袍“以及岳飞的”撼山易撼岳飞兵难“这类口号,不同的是陈岳是天下流传。孟德载的是家族内流传。
                      孟子邹跟我谈到此事时,闭口良久,面容微动,过了半天才缓缓的说出几个字:”天下旦知赵构漂落半生,最终得以定都临安,却不知是谁之功久矣!“
                      而且,不得不说冯士佩作为钦差大臣,了解的很多!


                      IP属地:山东11楼2022-05-12 17:15
                      收起回复
                        公尤其好施予人,有患难倾襄救之弗惜,乡邻有贫乏不能自振者悉分财产膳之;时值饥荒,待公而食者数万家,更出粟煮糜以给流民,全活甚众;或见卧尸横道叹曰:“吾之过也!”命买棺瘗之;虽虫蚁微类亦戒轻毁;且料事如神,不为浮议所动,尝曰“若使我致治数年,当使天下无冤民”。公立心平恕,素以积德为主,故所行没有不善者。——《宋太尉孟公传》
                        孟德载作战勇猛,对金人绝不留情!但是,他对大宋百姓,却是心地善良。
                        【时值饥荒,待公而食者数万家】——一家一日一升米。按三万家计算,一天就是三万升,也就是3000斗。一个月也就是90000斗,也就是9000石,也就是1.8万贯钱。。。。。
                        总之,这个年轻的军官为了百姓下了血本了!
                        只可惜,这些百姓没有一个念他的好,全是浪心狗肺,没有一个留下哪怕只言片语的赞美。。。


                        IP属地:山东12楼2022-05-12 17:37
                        收起回复
                            了解历史人物,增长历史知识,很好!而且这种帖子不涉及争论,介绍历史人物。也是只有不断的了解历史知识,才是察看历史真相的途径。


                          13楼2022-05-12 18:16
                          收起回复
                            老百姓对孟将军是不理解的,他们只会眼巴巴的等着孟将军给饭吃,完全不懂得感恩记载一下。但是,苍天有眼!
                            战功赫赫,爱民如子的孟德载,终于上达于天听!上帝终于要请孟德载上天堂一叙了。
                            一日公醉卧庭中,侍者见有黄衣数辈,貌甚怪,跪庭下,若有所启麾之。倏不见,少顷,复有十数人自西庑入,貌类前,或趋或伏申覆再三,起立庭下,转睫间则又不见矣。侍者方以为骇,忽公跃起告诉家人曰:“上帝见召吾,当往,速命正袍笏以待。”家人未信,俄闻空中鼓乐竞作,百鸟喧鸣,叩公起居,则奄然而逝矣。——《宋太尉孟公传》
                            从此,天堂多了一个白面战神,而人间,则少了一位少年英雄!
                            据孟子邹讲,那些黄衣待者说的都不是中国话的。他们第一句话是:“哈喽,泰母土狗!”就跟骂人以的。但孟公并不介意,回了句:“OK,喂特!”
                            “空中鼓乐竞作”的曲,孟子邹记得也不是太清了,只说结尾是这样的:哟嚯—哟嚯—哟吼!
                            “哈利路亚!”孟子邹最后说道。


                            IP属地:山东14楼2022-05-13 15:01
                            回复
                              呜呼!异哉!德载公生于靖康元年(1125年)丙午正月十五戌时,卒于绍兴27年(1157年)丁丑四月初一辰时,葬于诸暨夫概里太扈塘山宅口之阳,世代祭扫,迄今不废。——《宋太尉孟公传》
                              看到开头的“呜呼!异哉!”。我就立马想起了《宋史》中对 岳飞的评价: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呜呼”,这是表达一种愤慨的语气词。大概相当于:哎呀,我的天啊!真TM的【】哉!。括号内加上自己的评价就可以了。
                              岳飞是冤,孟德载却是个‘异’字。
                              长期以来,我都在想孟德载的记载有孟子邹家谱为证。孟子邹也多次在微博考证其祖的事迹。冯士佩到底“异”个啥?还“异”得嚎天嚎地的。岳飞之冤,那是千古之案,人人皆知。
                              孟德载之异,到底异在何处?
                              突然看到了后面的小字:德载公生于靖康元年(1125年)丙午正月十五戌时,卒于绍兴27年(1157年)丁丑四月初一辰时。
                              这......
                              方腊是在1121年被平定的,也就是说平定方腊,被封为环卫大将军的时候候。。。。我所估计的7岁,是完全不正确的!
                              而是-5岁!!
                              也就是说,还在爸爸肚子里的时候,孟德载就已经去打方腊了!
                              这确实突破一般人的想象,冯士佩惊呼“呜呼!异哉!”作为对孟德载一生的评定,真是合情合理。这样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为什么孟德载不到30岁就建节?因为人家努力的早啊。岳飞20岁才当兵,而孟德载在爸爸肚子里就上战场了。
                              为什么孟德载十几岁就能每月拿出1.8万贯钱求济穷人?因为人家工作的早啊。
                              为什么上帝都派人来请孟德载?因为人家突破了自然的规则啊。估计连上帝都要惊呼:“呜呼!异哉!”
                              我不仅非常羞愧,深感自己知识浅薄。


                              IP属地:山东15楼2022-05-13 15: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