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甲胎蛋白(AFP)举例,其是肝细胞癌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从理论上讲,高特异性使AFP成为肝细胞癌CAR-T细胞治疗的理想靶点。然而,AFP是以可溶性蛋白质的形式在细胞内表达和分泌的,这使得它无法被传统CAR-T细胞所靶向。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科学家们想到所有细胞内/分泌的蛋白质都被加工成肽并由 I 类 MHC 呈递在肿瘤细胞表面,于是一种新型的靶向多肽-MHC复合体(AFP-MHC)的CAR-T细胞被研发出来,并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出强大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
一项评估ET1402L1-CAR T细胞(抗人类白细胞抗原A02/AFP复合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期临床试验(NCT03349255)结果显示,6名肝癌患者中有3名肿瘤体积缩小,此外没有发生细胞因子反应综合征(CRS)和药物相关的神经毒性。这为肿瘤细胞内抗原的CAR-T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