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吧 关注:22,715贴子:50,593
  • 0回复贴,共1

4G Modbus Json边缘网关接入阿里云IoT平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Lua本地控制代码说明
用户可以配置Lua代码来判断获取数据的大小,并根据上下限阈值执行不同的操作,实现本地控制。
示例:采集一个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传感器阈值控制继电器动作进行本地报警或控制。
按照2.2节说明配置好相应的参数

配置的Lua代码:
local temp=data.illumination if temp>1000 then ModbusTojson.count=ModbusTojson.count+1 count_str=tostring(ModbusTojson.count) SHELL="@CS=count:"..count_str if ModbusTojson.count==5 then ModbusTojson.count=0 SHELL="@CS=High illumination warning!@D=1@DO1=1" end else SHELL="@CS=illumination normal@D=1@DO1=0@PUB=1" end
注:如果Lua代码太长,配置的对话框也很长,可以直接点Enter回车配置
正常模式Lua代码为(方便阅读):

Lua代码实现效果:
当光照度小于或等于1000时,串口打印illumination normal,关闭DO1,并且不往服务器上报数据;当光照度大于1000时,先判断次数,串口打印count数量,如果Lua脚本连续执行5次光照度都大于1000,串口打印High illumination warning!,DO1打开,并且将采集的数据立即上报到服务器。
赋值语句为local y=data.x, 其中x为功能标识符(必须为英文),y为获取的标识符值,后面就是判断变量的大小和执行相应的操作。所有操作可以通过SHELL脚本执行,具体请参考脚本编程手册。ModbusTojson.count表示计数,如果采集很频繁告警以后就会一直上报数据,通过ModbusTojson.count计数可以设置上传周期。
说明:
①data.x为获取功能标识符的值,标识符只能配置为英文
②count为计数的个数,初始为0,可以通过判断count数量设置告警周期
③@PUB指令表示是否立即发布数据到服务器,@PUB=1表示发送,@PUB=0或者不配置表示不发送,只有等到了上报周期才发送。
④“SHELL=”后面可以是所有支持的脚本指令,具体请参考《LTE-xxx脚本编程手册》
⑤当最后一条功能标识符的指令发送完成执行一次Lua代码,执行周期=变化周期*标识符数量
一般流程为:先定义一个变量获取标识符值,设定变量阈值,判断大小,(bool值则判断真假,0为假,1为真),然后根据判断执行具体的操作,所有操作可以通过SHELL脚本执行,比如打印信息,上报数据,开/关继电器等。
五、NTP时间和GPS数据获取
5.1 NTP时间获取
当把功能标识符设置为TS时,表示获取NTP时间,其他Modbus RTU相关参数可以不用设置(无效),上报的json包里面会获取NTP时间,格式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比如获取的TS时间为2020/12/02,03,14:17:10,表示2020年12月02日,星期三,14:17:10。
注:如果想使用NTP时间功能,需要先把NTP时间开关打开

参数配置

2)TS时间上报

5.2 GPS数据采集
注:GPS版本才支持此指令,否则指令无效
5.2.1采集指令
如果是带GPS版本,可以将功能标识符配置为GPS_xx来获取GPS数据,xx可以是以下内容,不同的指令获取的GPS格式也不同。
参数配置:
只需要将功能标识符配置为GPS_GGA,其他参数不用配置。

服务器接收的数据如下:

注:设备支持阿里IOT平台空间可视化GPS位置数据接口,设置GPS格式参数选项为。为"GPS_Aliyun"即可。

5.2.2 报文解析
示例:
1)配置标识符为GPS_GGA,采集的GPS数据为标准的GGA数据,格式解析如下:
$GPGGA,<1>,<2>,<3>,<4>,<5>,<6>,<7>,<8>,<9>,M,<10>,M,<11>,<12>*xx
<1> UTC 时间,格式为hhmmss.sss;
<2> 纬度,格式为ddmm.mmmm(第一位是零也将传送);
<3> 纬度半球,N 或S(北纬或南纬)
<4> 经度,格式为dddmm.mmmm(第一位零也将传送);
<5> 经度半球,E 或W(东经或西经)
<6> 定位质量指示,0=定位无效,1=定位有效;
<7>使用卫星数量,从00到12(第一个零也将传送)
<8>水平精确度,0.5到99.9
<9天线离海平面的高度,-9999.9到9999.9米M指单位米
<10>大地水准面高度,-9999.9到9999.9米M指单位米
<11>差分GPS数据期限(RTCMSC-104),最后设立RTCM传送的秒数量
<12>差分参考基站标号,从0000到1023(首位0也将传送)。
2)配置标识符为GPS_JW,则只返回经纬度信息,比如104.10194,30.65984。104.10194为经度,30.65984为纬度,可以用此经纬度在地图上定位。
六、用户自定义json模板
用户可以自定义json格式,通过用户json模板参数可以在json包里添加一些自定义标识符,比如DTU ID,Device name,Location,ts时间戳等信息。自定义json内容可以直接添加到原始json包内,也可以添加到原始的json包外,或者添加多重json。

注:"ts":"?1"返回UNIX格式的时间戳;"ts":"?2"返回年/月/日,星期,时:分:秒格式的时间戳
采集温湿度、光照度数据,原始json包为:
{
"illuminance" : 300,
"humidity" : 65.7,
"temperature" : 19.7
}
例1:添加到原始的json包内
配置json模板为:
{"DTU ID":"0001","Device name":"test01","Location":"chengdu","ts":"?2"}
上报到服务器的json包为:

例2:添加到原始的json包外
配置json模板为:
{"DTU ID":"0001","Device name":"test01","Location":"chengdu","ts":"?1","params":{}}
上报到服务器的json包为:

例3:添加到原始的json包内部和外部
配置json模板为:
{"Device name":"test01","Location":"chengdu","params":{"DTU ID":"0001","ts":"?1"}}
上报到服务器的json包为:

例4:添加多重json包
{"Devicename":"test01","DTU ID":"0001","Location":"chengdu",
"params":[{"property":"?1","value":"?2"}]}
注:红色的"?1"和"?2"是固定的格式,不能修改。"?1"表示获取标识符名称,"?2"表示获取标识符对应的值。
上报到服务器的json包为:

七、其他特殊关键字(服务器下发json指令)
7.1 SHELL
可以从服务器下发json格式的SHELL脚本,DTU会临时执行一次脚本。
7.1.1 阿里云IoT平台下发SHELL脚本
(1)在阿里云IoT平台定义物理模型功能标识符为SHELL,数据类型为text,长度为1024。

(2)切换到在线调试,从标识符“SHELL”下发脚本,就可以实现阿里云IoT平台下发SHELL脚本,执行完毕后会返回脚本内容。脚本的内容为所有支持的脚本指令,具体请参考《LTE-XXX 4G DTU脚本编程手册》。

7.1.2 自建服务器下发SHELL脚本
连接上服务器以后,直接从服务器下发{"SHELL":"@C=010300000001V1@D=1"}

7.2 luaCode
可以从服务器下发json报文配置用户Lua代码。
7.2.1 阿里云IoT平台配置用户Lua代码
(1)在阿里云IoT平台定义物理模型功能标识符为luaCode,数据类型为text,长度为2048。
(2)切换到在线调试,从标识符“luaCode”下发用户Lua代码。例如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可以在lua代码里面获取温度值,然后在做相应的操作,Lua代码设置成功以后会返回到服务器。
7.2.2 自建服务器配置用户Lua代码
连接上服务器以后,直接从服务器下发{"luaCode":"local temp=data.temperature ...(some thing you do)"}
7.3 Reg1-Reg10
LTE-xxx网关版本有10个可读可写的寄存器供用户调用,可以用做阈值判断。用户可以自己配置Reg参数的值,只能是数字(可以是小数)。
7.3.1 阿里云IoT平台配置Reg
(1)在阿里云IoT平台定义物理模型功能标识符为Reg1~Reg10,数据类型为int32,取值范围为0~int32最大范围,这里定义的1000。
切换到在线调试,从标识符“Reg1”下发设置的值。
7.3.2 自建服务器配置Reg
连接上服务器以后,直接从服务器下发{"Reg1":100}
设置成功后,DTU会立即上报配置的Reg值。


1楼2022-08-11 11: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