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吧今日有一热贴:「初中化学老师有名言,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如果用化学方法造一个苹果,要求口感和苹果树结的苹果一样,可能吗」。此贴发出后,意外引起热议。本来楼主的化学老师措辞严谨:一切物质由……「构成」,没有太大问题。但一位小吧主将问题误看成:一切物质(以苹果为例)是不是都是化学物质,于是顺理成章地歪了楼。本帖将讨论这个延伸出来的问题。

一切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考察「化学物质」的定义。
1. 初中阶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及按此课标编写的各类教材)将「物质」和「化学物质」二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这样写显得不统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则在行文中统一用「物质」一词,同时北京版教材中有一句「可以说,物质世界里的一切都在化学研究之列。」
我们可以说,「苹果是化学物质(这里指作为化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物质)」这样的说法有道理。但从抠字眼的角度上,这样的回答尚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中学化学课本的表述是否严谨,也有可争论之处。我们来看一些更广泛的定义。
2. 严谨的定义
查询术语的首选是「术语在线」网站:termonline.cn

我们可以看到,「化学物质」一词是有定义的,指的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单质与化合物的总称」。如果这一定义还稍显模糊,可以再参考一份规范文件《〈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增补申报技术规程》给出的「细则」:

即是说有特定分子标识(化学式)的物质便叫「化学物质」。这个定义有一个较巧妙的点:为什么特别写出化学物质包括化合物(含杂质),却不包括「混合物」?这里的「混合物」是什么意思?个人理解,这样的定义真实反映了做研究的需要: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变化时,我们有时只关注特定的化学性质,而特定杂质的存在并不影响这些化学性质。如市售硝酸浓度一般为65%~68%,剩下部分几乎都是水;但这样浓度的硝酸仍能很好地表现出其重要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生产生活中仍旧把硝酸作为常用的化学物质。相对而言,如果一种物质的组成混杂到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化学性质了,则不称其为化学物质。
将上面两个定义加以比较,能自圆其说,也符合我们的直觉。我们写不出苹果的化学式来,也就不能说苹果是化学物质了。然而请注意,不管采用哪个定义,** 一种物质是不是化学物质,和它是天然还是合成的,没有一点关系! **

一切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考察「化学物质」的定义。
1. 初中阶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及按此课标编写的各类教材)将「物质」和「化学物质」二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这样写显得不统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则在行文中统一用「物质」一词,同时北京版教材中有一句「可以说,物质世界里的一切都在化学研究之列。」
我们可以说,「苹果是化学物质(这里指作为化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物质)」这样的说法有道理。但从抠字眼的角度上,这样的回答尚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中学化学课本的表述是否严谨,也有可争论之处。我们来看一些更广泛的定义。
2. 严谨的定义
查询术语的首选是「术语在线」网站:termonline.cn

我们可以看到,「化学物质」一词是有定义的,指的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单质与化合物的总称」。如果这一定义还稍显模糊,可以再参考一份规范文件《〈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增补申报技术规程》给出的「细则」:

即是说有特定分子标识(化学式)的物质便叫「化学物质」。这个定义有一个较巧妙的点:为什么特别写出化学物质包括化合物(含杂质),却不包括「混合物」?这里的「混合物」是什么意思?个人理解,这样的定义真实反映了做研究的需要: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变化时,我们有时只关注特定的化学性质,而特定杂质的存在并不影响这些化学性质。如市售硝酸浓度一般为65%~68%,剩下部分几乎都是水;但这样浓度的硝酸仍能很好地表现出其重要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生产生活中仍旧把硝酸作为常用的化学物质。相对而言,如果一种物质的组成混杂到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化学性质了,则不称其为化学物质。
将上面两个定义加以比较,能自圆其说,也符合我们的直觉。我们写不出苹果的化学式来,也就不能说苹果是化学物质了。然而请注意,不管采用哪个定义,** 一种物质是不是化学物质,和它是天然还是合成的,没有一点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