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监督吧 关注:5,925贴子:44,174
  • 4回复贴,共1

論花森與持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為了寫逆轉監督的同人文又重溫了漫畫,不如紀錄一下我在漫畫裡觀察到的對比。歡迎理性討論,歡迎指正。
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一樓防吞。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2-09-04 07:46回复
    就先從花森與持田的足球風格開始談起吧。在國家隊裡同樣定位為進攻型中場,28歲的他們風格卻大相逕庭。椿是怎麼評價兩位前輩的呢?東京德比時,椿驚嘆於持田「遼闊的視野與掌控比賽的能力」,到了亞洲杯則是佩服花森「精湛的技術以及在門前致命一擊的強大心理素質」。(不確定原話,印象裡大概是這樣,有錯歡迎告知)
    椿的評價差不多是作者對這兩位的設定了。逆轉監督裡較完整描述的比賽中,持田共踢了3.5場(2.5場東京德比,1場國際友誼賽),花森則是踢了5.5場(3.5場亞洲杯比賽,2場國際友誼賽)。有鑑於漫畫沒辦法把每場比賽每一個play都畫出來,畫出來的play相當於作者想強調的重點,咱姑且看看持田跟花森在草地上的表現。
    花森作為漫畫300多話才登場的旅歐王牌,通篇看下來很容易認為他喜歡靠個人能力突破不喜歡分球,而我肯定作者是在故意誘導讀者這麼想。
    他在漫畫裡分球的play如何?
    第一球,對戰蘇格蘭之前的國家隊練習,花森邊在椿面前轉身邊把球塞給了右前方的桐生,得分。
    第二球,對戰蘇格蘭時給岩淵一個助攻,岩淵沒進。
    第三球,亞洲杯四強打澳洲,在禁區外塞球給椿。
    澳洲戰後面還有幾次分球,不過那不是重點。
    我看到第一球時心想:「花森跟桐生在德國套好招了吧???」要是這種分球對花森來說是家常便飯,可不就完全擠壓到持田的出賽空間了。第二球時心想持田八成會淪為版本更新的受害者,花森要是這麼厲害,當初赤崎又怎麼會評價持田「在國腳中真的與眾不同」。正當我好奇作者打算如何圓回來,花森再也沒有分球,甚至是一般傳球的畫面。亞洲杯頭四場比賽,花森不是自行帶球突破就是在禁區內打門(包含十二碼罰球),也難怪椿當時只評價了花森的個人得分能力。
    持田作為J1聯賽的大魔王,給人的印象則是:擅長分球也喜歡分球。他總是盡可能把球送到最有機會的隊友那裡,很不幸的是,三場東京德比持田一次助攻都沒刷到,隊友老是打不進的情況下他只好「勉為其難」成為俱樂部主要得分源。比起花森,持田比較願意傳球給不熟悉的球員。宏都拉斯一戰中持田一球給了夏木一球給了八谷,即使兩人頭一次進入國家隊,持田依舊選擇相信他們。花森在友誼賽時只把球分給了岩淵,岩淵錯失機會後花森在亞洲杯就再也沒給他助攻過,至於國家隊裡最年輕的椿跟窪田直到澳洲戰才取得花森的信任。花森在澳洲戰下半場頭一次在門前傳球給椿時,作者特寫了觀戰記者與相關人員驚訝的神情,可見花森分球給新人是多麼神奇的事。
    進攻端兩人的差異不限於助攻意識。持田有禁區外得分也有禁區內得分,其中包含三顆任意球,花森則全是禁區內起腳,加上一次罰球。前者有遠射長傳的腳法,後者有盤球單打的技巧,作者刻意錯開兩人的強項實在引人遐想。28歲的花森跟持田要是同時入選國家隊,絕對不會有場上定位的問題,他們兩完全是互補的,就連站位也是。故事主線中,花森沒有在右邊活動過,持田沒有在左邊活動過,青少年時期的回憶裡兩次畫面也是持田在右花森在左。至於防守端,由於我個人對漫畫後期「防守意識」的詮釋不能苟同,為求客觀暫且不討論。
    足球說到底是團隊運動,除了球技球商,跟隊友的相處也很重要。顯然持田在東京V俱樂部是實質領袖,他會給後輩(有些刺耳的)建議,甚至還能擅自調整戰術(從平泉監督的表情來看,他很清楚持田會這麼幹)。傷癒復出重返國家隊的賽場,他賽前一說話,連少根筋的志村都打起了精神,由此可見持田發言的份量。至於花森,在俱樂部的定位比較接近…團欺?隊友都很喜歡開他玩笑。作為日本國家隊的10號,花森幾乎沒怎麼跟海外組以外的隊友說過話,真的說話時也比較像是自言自語,起手式總是「我天才花森…」。布朗說澳洲戰中場休息的時候花森總算「成為球隊的領袖」,我是不太同意啦(笑)。假設花森與持田小時候在足球場上的影響裡差不多,10號給誰?我想10個監督裡有9.5個給擔任精神領袖的持田吧!或許真如花森所言,他球技上不會輸給持田,休息室裡的影響力卻是天差地遠,直到28歲都是如此。
    如果說兩人場上風格有些不同,場外大概是火星人跟水星人的差別了。一個張揚,一個內斂。一個鋒芒刺骨,一個溫和寬厚。可能有人會說:溫和?花森哪裡溫和?確實,因為花森話少,他的溫和沒那麼明顯。首先,國家隊裡跟他比較熟的人,哪怕是小了幾歲的亞歷克,一律很隨意的喊他「阿花」(Hana)。有人能想像城西喊持田「阿持」(Mochi)嗎?第二,不管在柏林赫塔還是日本國家隊,隊友都能開他玩笑,連窪田都吐槽起花森。第三,要是花森不溫和,早就跟持田打起來了。持田就是看花森不回擊才一路從12歲欺負他欺負到20歲。
    國奧隊時他們共同接受訪問,記者為製造話題故意問他們「是不是因為將對方看作對手而經常起爭執」,花森打算否認並營造和諧的假象(?),誰知道持田這傢伙完全不領情。由此可見花森相當大度,哪怕老是被奚落,還是想著維護隊友(畢竟真要追究起來,挑起爭執的肯定是持田)。
    這麼一分析,脾氣很好的花森有未婚妻也不怎麼令人驚訝了。持田跟大谷翔平八成是同類,腦袋裡只裝得下足/棒球,一個不小心就成了28歲大齡處男。跟大谷不一樣的是,沒女人忍受得了持田的個性吧!
    持田的足球觀相當簡單:想踢得好並讓球隊贏球。持田的心態比較接近追求自我超越的運動員,花森則是在光譜另一端:總是跟別人做比較。運動心理學相關研究指出,追求自我超越的人能夠維持好成績,而經常拿自己與別人做比較,總是想滿足他人期待的運動員容易燃燒殆盡(burnout),表現會沒來由的下滑。老是想著「要是不得分就不被大家認同」或「必須打進比之前更高難度的球好讓日本國民滿意」的花森,能夠保持高水準確實不簡單。不過比賽裡也有提及花森胃痛的毛病,真不曉得花森是怎麼處理的。胃不好會連帶影響到營養攝取,在此建議花森還是學學基友持田,不要太在意媒體大眾怎麼想。
    說到足球觀,就不能不提私服。花森自認為世界的明星,世界的明星當然要好好打扮。花森四次私服出鏡,上半身一律是合身襯衫,下半身則是窄管七分褲或窄管短褲,再加上那個墨鏡,可說是架式十足。反觀總共私服登場三次的持田,每一次都是寬鬆運動t-shirt加寬鬆運動褲,再加一件寬鬆外套,走的是「老子穿了舒服你管我」的運動風。真的不得不感慨作者的巧思,讓心態反應在衣服上。
    原本打算分析下他兩的互動,想了想還是另開一篇吧(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有嗎??)。由衷希望作者發發善心,讓他們31歲在世界杯搭檔。就算個性南轅北轍,就算在故事主線裡沒有碰面,花森持田是逆轉監督裡期待值最高的搭檔甜度最高的cp,沒有之一。


    IP属地:加拿大2楼2022-09-04 08:20
    收起回复
      2025-08-05 10:55: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赞👍,就是不安排国家队最强他两同场,要留遗憾,悬念…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20 08:45
      回复
        逆轉監督2007年開始連載,豪門王牌持田蓮不出幾話給菜鳥主角椿好好上了一課。他個性大剌剌(以日本人的標準)而且有話直說,也怪不得2015年故事加入花森圭悟時,有人覺得持田的原型是本田圭佑,而花森參考了香川真司。
        我相信作者在設計花森這個腳色時確實有想到香川,畢竟2015年那時武士藍這兩個進攻中場如日中天,德甲多特蒙德的中流砥柱香川更被譽為亞洲一哥。寫同人文灣區標準時間時我特別研究了一番,花森球風球技方面並沒有照搬(香川位置比花森靠後),作者倒是給持田追加了一些本田踢球的特質,比方說東京德比裡持田幾乎不參與防守(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是持田傷勢使之不得不專心在進攻上)。
        我原本想花森大概只有旅德經歷能看出香川的影子,直到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2018年時日本男足總教練下台原因是與主力成員衝突且不受球員信任。日本媒體報導以本田為首的五名旅外球員聯名要求足協開除總教練,其中一名國腳表示曾經聽到香川跟總教練大聲爭吵。要是大嘴巴的本田跟教練吵就算了,連老實的香川都跟教練起衝突,讓國家隊的選手們非常動搖。看到這句,直接讓我笑了,有沒有覺得滿滿的既視感?八成花森在約旦戰暗自腹誹布朗「難道不該為之前隨意對待道歉嗎」是參考了2018年的事件。笑歸笑,究竟漫畫裡的人物跟現實有甚麼異同呢?
        乍看之下,作者刻劃的兩位攻中勢如水火不過,這跟香川本田的不合,本質上完全不同。首先看球場上表現。日本隊同時擺上香川本田打不出化學效應,經常為人詬病正正得負。而持田跟花森很顯然是1+1大於2。東京德比時,持田關於國家隊的回憶全是跟花森慶祝的畫面,亞洲盃時,作者藉城西之口表示花森一直都在等持田。由此可以想見他們從小到大的配合相當好,如此想跟對方一塊踢球必然有因。場上站位,作者參考了現實,花森香川在左,持田本田在右。有人說香川為了球隊讓出中路給本田活動,為了陣型平衡委屈自己。究竟這類八卦是否真實,我們不得而知。反觀漫畫裡,東京V的持田一樣把持右路;沒有持田的國家隊,花森依然在左路。有沒有誰給誰讓位?我覺得沒有。有誰踢得委屈?從漫畫裡至少我看不出來。
        真要說的話,兩人之間比較實質的競爭大概就是背號。U12時10號給了持田,讓花森大受打擊,為了奪回王牌的號碼努力訓練。有意思的是,在之後的回憶殺中,比較在意背號的其實不是花森。17歲的他們兩個坐在場邊看隊友射門,持田主動向花森搭話。另一段,持田拄著拐杖向花森詢問旅外的去向。兩次互動,持田都是主動提起背號的人,我認為並不是偶然。10號之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告知讀者,未能一圓留歐夢的持田不比在柏林踢球的花森差,甚至可能更好(至少到國青隊以前多數人覺得持田天花板更高)。但是,作者也隱晦的表達花森確確實實讓持田感受到了威脅。
        持田只會對他感興趣的人出言不遜,而他只會對夠強的人感興趣。ETU裡,他不把同為攻中的基諾放在眼裡,畢竟身體素質差太多。從新人年就開始交手的村越,在持田角落拿球時沒有斷球時也只反問:「這樣都不敢下手嗎?」主角椿大介倒是受到他特別關照,因為他看出了椿的潛力。
        假如花森真的差他一大截,依持田的個性,他不會三番兩次拿背號的事情說嘴,更沒必要特別跑去和花森說「你一輩子都超越不了我」。作者真想傳遞這樣的訊息,大可以讓第三者來評價會更客觀。持田說的是反話,他一面認可花森的實力一面擔心花森超越他。讀者可以發現,男孩長大了,花森反而是不在意背號的人,這一點在他們第二次談及背號時可以得到印證。那時持田跑去看花森比賽(背景是體育館,花森穿著襯衫出來),持田說自己的傷是被對手重點盯防的證據後,接著表示10號借給花森。下一格的花森,很顯然不高興了。這一格看了幾次之後我才注意到。被說陰沉,被說瘦皮猴,被說很遜,甚至被分到11號的時候,花森從來沒有真正的不高興過。
        這時候,生甚麼氣呢?按照一般王道少年漫的套路,花森會說,自己不用趁著持田受傷,也能堂堂正正拿下10號。
        但作者一直以來都不是這麼描寫花森對持田的態度。上一章提過,花森不僅不對持田抱有敵意,甚至還挺溫柔,只有小時候第一次見面被奚落時心想著要打敗那傢伙。
        20歲的花森氣的大概是,受了這麼重的傷,不好好養傷居然在意背號這種虛的東西。
        撇開足球場上的關係,他們場外交情絕對不若本田香川般形同陌路。不同於小一個世代的椿跟窪田,他們不會笑著招呼彼此,更不會推心置腹的聊天,但作者很努力地在有限的篇幅裡,以較為迂迴的方式表現出他們的交情。
        當年亞洲盃篇章剛開始,旅歐組搭車穿過阿聯酋,城島前輩聽到花森說「一切都沒變時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看到這裡,我大概知道作者想幹嘛了。
        花森在第一場面對科威特的比賽被冷凍,布朗表示這個調度別有用意。
        約旦戰裡花森在左路多次單打,連隊友都看不下去。
        在中國戰中途上場的花森羨慕起了椿跟窪田。
        花森直到面對東道主以前,一個助攻都沒有,哪怕日本隊在小組賽場場打爆對手。
        總算,到澳洲戰時,作者藉其他人之口說,花森之所以狀態不好,是由於持田最後一刻因傷無法出場亞洲盃。
        也就是說,花森為了持田傷神了將近一個月。
        天哪。
        我自己是覺得這橋段稍嫌矯情又不合理(持田大小傷病不斷,花森早該習慣了吧?),更鐘意另一個很多人忽略的小插曲:小組賽結束後訓練時,椿跟窪田並排趴在花森兩邊,秋森打趣道「有後輩繞著轉,花森可挺開心的」。
        城西說:「應該,還是很開心吧。」
        持田蓮不喜歡示弱。他我行我素,用實力讓所有人閉嘴,但強如持田也難逃受傷的命運。他不願意坦率承認花森的實力,只能嘴硬說10號借給花森。或許他潛意識裡明白,擔心的事已經成真,才會說連A代表的10號也出借。要求對方到時候還回10號,其實是告訴他,他一定會再追上他,一起為國家榮耀戰鬥。
        花森圭悟一直以來都被當作異類。自認天才又自憐自艾,隊友對於他「獨自背負日本足球」的說法不置可否,後輩覺得他是怪人,誰也不理解他以及他背上10號的重量。
        再怎麼痛苦不堪,花森卻從來沒想過逃避。
        因為那是持田託付給他的10號,持田託付給他的日本國家隊。


        IP属地:加拿大4楼2024-05-07 0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