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4篇论文导师虽是一作,但实际上都是我一个人写的!
近日,丁香园发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教授、博导施焕中分享的一则面试博士毕业生的经历,其中一位小弟现场的表现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甚至引发了他对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思考。
施焕中教授写道:这名博士应该属于那种在小城市待得不特别爽的聪明人,于是乎想通过攻读博士学位一举鱼跃龙门,然而问题是他在科研方面的成绩也无过人之处,这个时候,应聘者的态度和临场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该博士提供的书面材料显示,他发表了 1 篇 SCI 论文和 6 篇中文文章。6 篇中文论文第一作者 2 篇,第二作者 4 篇,好像其中 4 篇为综述。但在应用 PPT 口头陈述时,却说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 6 篇中文论文。
到提问环节时,有教授这样发问:「你说发表 6 篇论文,应聘书中只看到 2 篇,还有 4 篇呢?」博士这样回答:「另外 4 篇我虽然不是第一作者,第一作者是我的导师,实际上都是我一个人写的。」
施焕中教授表示:世界上不再有什么应变比这样的回答更糟糕,这几乎注定了他的败局。在集中讨论的环节,有教授指出: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把老板给卖了呢?招进来之后如何配合科主任做好工作?以后怕是不能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遇到这样的学生,导师都是怎样的心态呢?此前,有个导师在网上发文直言和研究生“断交”,起因就是期刊发文署名问题让自己寒心了。导学论文如何署名,还真是门学问,让人摸不着头脑
近日,丁香园发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教授、博导施焕中分享的一则面试博士毕业生的经历,其中一位小弟现场的表现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甚至引发了他对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思考。
施焕中教授写道:这名博士应该属于那种在小城市待得不特别爽的聪明人,于是乎想通过攻读博士学位一举鱼跃龙门,然而问题是他在科研方面的成绩也无过人之处,这个时候,应聘者的态度和临场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该博士提供的书面材料显示,他发表了 1 篇 SCI 论文和 6 篇中文文章。6 篇中文论文第一作者 2 篇,第二作者 4 篇,好像其中 4 篇为综述。但在应用 PPT 口头陈述时,却说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 6 篇中文论文。
到提问环节时,有教授这样发问:「你说发表 6 篇论文,应聘书中只看到 2 篇,还有 4 篇呢?」博士这样回答:「另外 4 篇我虽然不是第一作者,第一作者是我的导师,实际上都是我一个人写的。」
施焕中教授表示:世界上不再有什么应变比这样的回答更糟糕,这几乎注定了他的败局。在集中讨论的环节,有教授指出: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把老板给卖了呢?招进来之后如何配合科主任做好工作?以后怕是不能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遇到这样的学生,导师都是怎样的心态呢?此前,有个导师在网上发文直言和研究生“断交”,起因就是期刊发文署名问题让自己寒心了。导学论文如何署名,还真是门学问,让人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