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吧 关注:3,891贴子:31,168
  • 10回复贴,共1

如果没有陈桥兵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没有陈桥兵变,后周还能延续多少年?


1楼2010-06-18 20:49回复
    五代十国的皇帝:梁太祖朱温(907-912年在位)、后梁废帝朱友珪(912年-913年在位)、后梁末帝朱友贞(913年-923年在位)、后唐庄宗李存勖(923-926年在位)、后唐明宗李嗣源(926年-933年在位)、后唐闵帝李从厚(933年-934年在位)、后唐废帝李从珂(934年-937在位)、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942年在位)、后晋出帝石重贵(943年—947年在位)、后汉高祖刘知远(947年-948年),后汉隐帝刘承佑(948-951年)、后周太祖郭威(951年-954年)、后周世宗柴荣(954年-959年)、后周恭帝柴宗训(959年-960年)
    短短54年的五代十国,居然有14位皇帝。在位没有超出12年的,平均在位时间为4年。


    3楼2010-06-18 21:46
    回复
      以周世宗和宋太祖的智慧,自然是明白五代之乱。也做了相应的措施,可是还是不能摆脱五代的宿命。
      看看周世宗临终前的安排:将一直任都点检的张永德撒掉,贬为澶州节度使。原因张永德常年统兵,深具威望,而且还是郭威的女婿,最有实力篡位。而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资历与张永德相当,也是常年统兵,如果提为都点检,亦有实力篡位;更重要的是李重进强悍嗜血,如果李重进篡位他的小儿子肯定完蛋,所以李重进让周世宗寝食难安,根本就不能让李重进留在京师。而宋太祖赵匡胤(那时为都指挥使),升为都点检,赵刚刚提升都点检,还没站稳脚跟,威望和实力远远不及张永德和李重进,资历太浅,年纪太经,就算想作怪,也没有什么号召力,他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计。等赵站稳脚跟,他的小儿子估计也长成了。而且真正的军权并不在赵的手里,且在侍卫马步军指挥使韩通的手里。
         由范质等三位资深宰相做主;军队之中把张永德和李重进都调出京师,出守边疆,禁军由韩通掌握,为了牵制韩通,又任命了赵匡胤做侍卫司的死对头,殿前司的首领。这样内外平衡,没人能做得了怪。就这样,军政体系中每一个环节的都完成了互相牵制,使它们既能运转,又不会勾结成一团。


      5楼2010-06-18 22:46
      回复
        可是后周不能摆脱宿命,而宋太祖亦为赵光义所杀,还是典型的五代十国杀兄篡位的情况。


        6楼2010-06-18 22:48
        回复
          • 122.6.161.*
          没陈桥兵变,还有二李。就算没有二李,还有契丹和北汉,你真指望郭宗训是春哥附体?


          7楼2010-06-19 07:40
          回复
            • 120.34.185.*
            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陈桥兵变,柴荣后代灭绝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当初柴荣的儿子都是小孩子,杀光了就绝种了。正如,如果没有赵普编出“金匮之盟”,恐怕宋太祖的孙子也很难幸免。


            8楼2010-06-19 12:12
            回复
              • 122.6.161.*
              回复:8楼
              金匮之盟跟三条祖训没关系


              9楼2010-06-19 14:43
              回复
                世宗平定江北后修整了一年,开始进行北伐。在周军军威和天子亲征的震慑之下,连克三州三关(只是易州在宋时又丢了),这关南之地乃幽州的门户和屏障,被世宗收复后则成了中原的门户与屏障,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然宋朝时中原更没法守!只可惜天妒英才,不佑华夏,世宗大业未成中道崩逝,嗣天子幼冲,方有权臣篡位,国之大变!《中国历史》系列之《五代史》中评道:“周世宗才识过人,气魄出众,五代诸帝无与伦比...他的才识,尤其是战略思想,也远非赵氏兄弟能及。自唐太宗之后迄于两宋,帝王中无出周世宗之右者,尽管大业未成而赍志以终,传统史家尚不以成败论英雄,何况我们?自安史之乱以来200年纷乱局面的扭转,世宗确有拨乱反正的巨大历史功勋,这是不可磨灭的。....世宗壮年而逝,赵氏兄弟踵继完成统一(个人认为,赵宋不算真正统一中国)....但由于他们才识、气魄的差异,战略思想和开国政策也有差异,宋朝统一所积留的弊端,国防形势的被动等等,都远远逊于周世宗。”可谓精辟之论。


                11楼2010-06-21 16:36
                回复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说明一点,世宗在位时,他其实已将天下大势掌握在手中了,他与其他“天下未定”之时的“五代之主”是完全不同的。显德年间世宗内修制度,外事征伐,而军政严明,无不臣之藩,“南面指挥而四海宾服也”(宋人胡寅语)。原本中国真正的统一就要完成在他手里,可叹一朝身故,壮志成空。赵匡胤趁主少国疑之时发动陈桥兵变,周祚乃移。而在世宗去世后到赵兵变的半年中,可没人谋反!韩通在禁军中的权力比赵氏大,资历比赵氏老,但人家毫无反心,各地藩镇也无异动,朝政平稳运转,各个割据国早被世宗打伤打废打怕的了,谁敢挑衅于当时实力远胜于己的周朝?要不是赵匡胤跳出来,怎会难以维持?赵氏欺人寡妇孤儿,一朝之幸,他自己也知道帝位得之不正,更怕有人效仿,因此才有杯酒释兵权之类举措,以及终宋一朝对武将的猜忌!这些历代史家也已分析得很多了,赵匡胤为保住其既得利益可谓煞费苦心,可他为了保住一家一姓的王朝,在幽云十六州陷于夷狄,中原门户洞开,无险可守的形势下这样做,显示出十足的短视、私心与内心的虚弱!无论你怎样为他辩解,都不能否认其政策对宋朝积贫积弱起的负面影响。无论怎样辩解,也不能否认其终一生不曾收复一寸失地(也不曾赎回!)的事实。两宋武备暗弱,两度亡天下,与赵氏得国的方式及其政策实有莫大的关系,只是要展开来说话长了。
                  


                  12楼2010-06-21 18:05
                  回复
                    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赵宋亡国后有人写诗讥讽赵匡胤“欺人寡妇孤儿”,但还是明朝学者李东阳说得透彻:“宋太祖北面周室,东征西伐,不为无功。尊爵封禄,其报不薄。恭帝嗣位,遽萌篡窃之心,黄袍加身,反戈内向,抚其背而夺之。或谓:“当是时,太祖不取,亦将有逼而夺之者,安可守匹夫之小谅,而忘拨乱之大计哉?”使太祖追念世宗厚恩而报之于恭帝,则衰可兴、乱可拨,天下国家可安矣。天道岂可诬乎?”
                    说到世宗子嗣的下场,这吧里的周世宗家人传里有交代,就不赘述了。还是那句话:天道岂可诬乎?


                    13楼2010-06-21 18:29
                    回复
                      • 60.12.15.*
                      另外,关于世宗临终时的人事调动和安排,本吧里有一些老贴子已有论述,可作参考。本人甚为认同吧友“游玩者”的观点。世宗以赵匡胤取代张永德为殿前都检点,不是他猜忌张,而是张某的品质一向有问题,在打淮南时张就曾诬告李重进有二心,弄得军中人心惶惶,幸亏李重进顾全大局,世宗用人不疑,才化解了一场风波。而且张这个没什么主见,向世宗进言还要“为人所教”,实在难当重任。世宗临终用貌似忠厚的赵匡胤取代了张(可见赵非常善于伪装),是为安定中原的局势着想,不是什么猜忌皇亲。若论皇亲,李重进与周太祖有血缘关系,比张更亲近,世宗可没有调开他(至于世宗崩逝以后,宰相们把李调往江淮,那应该是宰相们的主意)。现在很多历史类书籍之中的内容都是些不加甄别、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泛泛之论,深入推究起来,其实矛盾破绽甚多。所以说,读史该怎么读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先哲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用在读史上最确切不过,真是“尽信史,不如无史”,绝不能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


                      14楼2010-06-22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