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城郊中学在早期,是潮阳最好的高中,可惜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发这个贴,并不是好为人师,只是不想看着母校的教学越来越差。
2006年9月-2007年6月,我读高一时,成绩是全校第一。可惜高二以后没有保持这些好的学习方法,高考只考了二A。现在把我和几个好朋友高一时一些很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新生,抛砖引玉。
如果有老师或者同学看到这个贴,也请分享给其他新生,让更多人看到。
一、重视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既是古训,也是真理。
暑假、寒假要先预习下一学期的课本,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当别人入学后还懵懵懂懂的时候,你已经把这学期的书都掌握得七七八八了,这种优越感和领先程度是很强烈的。
二、多讨论知识点
培根说,讨论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多跟优秀的同学或者老师讨论知识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会深刻很多。
三、多复习多总结,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记录下来。
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如果没有把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大脑里面就全是分散的知识点,像断了线的珍珠散落一地。
四、要懂得分层。
比如,针对理工科的数学、物理时。
最底层是基础概念。比如什么是有理数、实数、方程、函数。
中间层是定理和推论。比如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等。
最上层就是很好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题。平时做题或者考试遇到很好的题,很好的计算方法,要摘抄到本子里面。考试前复习一下,就很有信心。
五、学科之间要综合运用,不要孤立看待它们。
要把5根手指攥紧成拳头,才能有力量。如果每个科目都孤立地学习,形不成拳头那种力量。
比如学习物理,就肯定会用到数学的分析方法。
比如语文的作文,就可以写平时学习其它科目遇到的困境和解决方法、平时生活遇到的事情和感悟。
六、设定目标,稳扎稳打,不要攀比第一第二
比如满分150,目标可以设定为135分以上。逐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在学校里面当短暂的第一第二,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稳扎稳打,把知识点学好,高考考出好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七、考试前要保持适当的做题强度。
不要以为考试前要完全放松,去玩耍,就能考好。
人的大脑是有惰性的。如果考前放松,等到考试时突然进入高强度思考和记忆的状态,大脑是很不适应的。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棋输一着了。
考试前真正要做的,是保持适当的做题强度。早睡早起。
2006年9月-2007年6月,我读高一时,成绩是全校第一。可惜高二以后没有保持这些好的学习方法,高考只考了二A。现在把我和几个好朋友高一时一些很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新生,抛砖引玉。
如果有老师或者同学看到这个贴,也请分享给其他新生,让更多人看到。
一、重视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既是古训,也是真理。
暑假、寒假要先预习下一学期的课本,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当别人入学后还懵懵懂懂的时候,你已经把这学期的书都掌握得七七八八了,这种优越感和领先程度是很强烈的。
二、多讨论知识点
培根说,讨论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多跟优秀的同学或者老师讨论知识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会深刻很多。
三、多复习多总结,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记录下来。
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如果没有把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大脑里面就全是分散的知识点,像断了线的珍珠散落一地。
四、要懂得分层。
比如,针对理工科的数学、物理时。
最底层是基础概念。比如什么是有理数、实数、方程、函数。
中间层是定理和推论。比如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等。
最上层就是很好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题。平时做题或者考试遇到很好的题,很好的计算方法,要摘抄到本子里面。考试前复习一下,就很有信心。
五、学科之间要综合运用,不要孤立看待它们。
要把5根手指攥紧成拳头,才能有力量。如果每个科目都孤立地学习,形不成拳头那种力量。
比如学习物理,就肯定会用到数学的分析方法。
比如语文的作文,就可以写平时学习其它科目遇到的困境和解决方法、平时生活遇到的事情和感悟。
六、设定目标,稳扎稳打,不要攀比第一第二
比如满分150,目标可以设定为135分以上。逐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在学校里面当短暂的第一第二,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稳扎稳打,把知识点学好,高考考出好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七、考试前要保持适当的做题强度。
不要以为考试前要完全放松,去玩耍,就能考好。
人的大脑是有惰性的。如果考前放松,等到考试时突然进入高强度思考和记忆的状态,大脑是很不适应的。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棋输一着了。
考试前真正要做的,是保持适当的做题强度。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