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6日漏签0天
唐太宗李世民吧 关注:5,175贴子:87,58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8回复贴,共1页
<<返回唐太宗李世民吧
>0< 加载中...

【恋唐情缘】闲聊《唐太宗李世民》之三——关于爱的信仰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彼岸明月花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写这篇推文时,我正在读《小王子》。《小王子》真是一本动人的书,许多的文字都透明柔弱如花瓣,让人忍不住一再咀嚼。“这个熟睡的小王子如此打动我,是因为他对一朵花的忠诚。即便是在他睡着的时候,那朵玫瑰花也像一盏灯的光,照亮他的生命……”
爱情与死亡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我们之所以这样热切地去探讨和思索它们,是因为它们是人类生命中神秘而永恒的存在。而爱情是什么,答案从来都莫衷一是。古来哲人有自己不同的回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爱神在诸神中是最古老、最荣耀的,而且对于人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也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显然,柏拉图认为爱来源于神性,自然具备对分有之存在的超越性。我觉得,来自两千多年的这位伟大哲人的回答,与小王子的答案并无不同。爱情,的确是一种信仰。
因为是信仰,所以大于生命;因为是信仰,所以可以超越时间;因为是信仰,所以无关物欲;因为是信仰,所以可以点亮生命。如果真的像有些人说的,爱情只是荷尔蒙的冲动,那么人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世间多数的关系,并没有达到爱情的层次。在做情感倾诉记者的若干年里,我倾听了一百多个故事,能够称得上爱情的不到十个。许多的执著,不过是为了满足自我,不过是为了感官,不停地在不同的人那里寻求安慰,得到的不过是肤浅的情感,尚称不上真情,更达不到信仰的层次。试想,若信仰可以朝秦暮楚,还称得上信仰吗?自然,这些感情称不上爱情。
《唐》剧打动我的又一点,便是主角们对于爱情近乎信仰的执著。一旦相许,便是一生;一旦用心,便不问生死得失。这种深刻的执著深深震撼了我,虽然那时年纪尚幼的我并不十分清楚爱情的真正内涵。


  • 彼岸明月花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唐》剧中的爱情,其实是稍微有点遗憾的。我觉得三位女主对男主的情感都称得上是爱情,然而以信仰的严苛标准看,男主似乎对于任何人都没有达到爱情的程度。而三位女主皆是对男主生死相随,倾尽一生。
先来说说剧中人气最高的李杨之恋吧。世民和吉儿之间,大概是剧中唯一能称得上恋情的关系了,他们的关系也最像爱情。彼时,晋阳郊外的偶遇,娇美的公主邂逅了轻狂自负的少年,一笑倾国,一见倾心,从此三生缘定,这大概是所有爱情故事最常见的样子了。年少时的我是对“一见钟情”不以为意的,总觉得那太不现实。可是,后来才明白,一见钟情或许是宿世业缘推动,并非无因无由。
从此,吉儿的一生都在追随着晋阳城外的那个少年。为了替他辩护,她不惜与最爱她的父皇闹僵;为了追随他,生长于深宫的她独自远赴晋阳,流离乱世;为了爱他,即使明知他在误以为她早亡的情况下另娶他人,也不惜纡尊降贵,委身于他;为了不成为他起义大业的羁绊,她远走江都,备尝艰辛;历尽艰辛终于团聚,却又要面临着其他女人对她的爱情的挑战,因为爱,她选择了原谅和接纳;暮年时,为了他的基业和皇后的托付,她甘愿忍受他的误解和冷落;他生命的终点,她用最温暖的陪伴守护着他,让他在温情中安然逝去……她爱他,用了一生,趟过了无数的荆棘和险滩,艰难困苦不能改,以身犯险亦不惜,寂寞冷落仍无悔。
犹记得,皇帝因宠爱武媚娘而冷落吉儿时,鬓边华发已生的吉儿沉醉而心碎地回忆起二人初遇的画面。那时,她还是那个明媚的少女,那时,他还是那个俊逸的少年。或许,在艰辛的爱情之路上,能够鼓励吉儿一路坚持下去的,就是最初的那个画面,还有始终住在她心间的有着灿烂笑容的少年。最初的相遇,最初的心动,成就了吉儿的爱情信仰。
为了爱你,世间权势、地位乃至名分皆是浮云。这些我从来都不在乎,我只想一路陪伴你。这是吉儿的爱情信仰。


2025-08-06 03:1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彼岸明月花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唐》剧中的爱情,其实是稍微有点遗憾的。我觉得三位女主对男主的情感都称得上是爱情,然而以信仰的严苛标准看,男主似乎对于任何人都没有达到爱情的程度。而三位女主皆是对男主生死相随,倾尽一生。
先来说说剧中人气最高的李杨之恋吧。世民和吉儿之间,大概是剧中唯一能称得上恋情的关系了,他们的关系也最像爱情。彼时,晋阳郊外的偶遇,娇美的公主邂逅了轻狂自负的少年,一笑倾国,一见倾心,从此三生缘定,这大概是所有爱情故事最常见的样子了。年少时的我是对“一见钟情”不以为意的,总觉得那太不现实。可是,后来才明白,一见钟情或许是宿世业缘推动,并非无因无由。
从此,吉儿的一生都在追随着晋阳城外的那个少年。为了替他辩护,她不惜与最爱她的父皇闹僵;为了追随他,生长于深宫的她独自远赴晋阳,流离乱世;为了爱他,即使明知他在误以为她早亡的情况下另娶他人,也不惜纡尊降贵,委身于他;为了不成为他起义大业的羁绊,她远走江都,备尝艰辛;历尽艰辛终于团聚,却又要面临着其他女人对她的爱情的挑战,因为爱,她选择了原谅和接纳;暮年时,为了他的基业和皇后的托付,她甘愿忍受他的误解和冷落;他生命的终点,她用最温暖的陪伴守护着他,让他在温情中安然逝去……她爱他,用了一生,趟过了无数的荆棘和险滩,艰难困苦不能改,以身犯险亦不惜,寂寞冷落仍无悔。
犹记得,皇帝因宠爱武媚娘而冷落吉儿时,鬓边华发已生的吉儿沉醉而心碎地回忆起二人初遇的画面。那时,她还是那个明媚的少女,那时,他还是那个俊逸的少年。或许,在艰辛的爱情之路上,能够鼓励吉儿一路坚持下去的,就是最初的那个画面,还有始终住在她心间的有着灿烂笑容的少年。最初的相遇,最初的心动,成就了吉儿的爱情信仰。
为了爱你,世间权势、地位乃至名分皆是浮云。这些我从来都不在乎,我只想一路陪伴你。这是吉儿的爱情信仰。


  • 彼岸明月花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来说说最被人厌恶的阿史那燕。早年,我一直以为那燕对世民是一见钟情,后来,经过“LOVE阿史那燕”的分析,我才看出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初见世民的那燕,大概是带着对吉儿弃突利选世民的不满和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感而来的。这个骄傲的女孩的想法太简单,她或许以为她很快就能俘虏世民的心,这样她就能对李杨之恋嘲弄一番,而她亲爱的哥哥突利就能抱得美人归了。
想法很完美,但是她的对手是李世民。世民始终对她彬彬有礼、保持距离的态度打击了她一贯的优越与骄傲,也激发了她的征服欲与真正的热忱。她彻底沦陷了。本来想空手套“吉儿”,结果把自己套了进去,“赔了夫人又折兵”,那燕怎一个惨字了得。写到这里,我觉得那燕很搞笑。
但接下来的故事让我笑不出来。年少时,唐剧中最让我疼惜的人物就是那燕。就像“想飞的小美”说的,“真正让我爱过痛过的女子,是阿史那燕”。这个骄纵任性热情的女子,爱上了一个不爱她的人。我眼看着我所喜爱她眼中的自信光彩的一点点黯淡下去,她沉沦在痛苦中,对她的共情让我稚嫩的心也感到痛苦,甚至许多次为她流下眼泪。
如果说,吉儿的爱情之路的崎岖是具象的,那燕的爱情更多的是心路的崎岖。他对她冷淡,她依旧热情以报。终于,他被她感动,却始终不爱她。
她热情似火,会灼伤别人,更会伤到自己。她与他决裂,又在误会中被太子妃算计。好不容易兜兜转转,他为帝王,她成了妃子,他待她极好,但是温柔中藏着几分疏离客气,更何况唐与突厥的必然冲突早就注定他们分离的宿命。他们都早知道这种结局,所以一个心有歉疚、刻意温存,一个扮演着自己都不熟悉的妃子角色、木讷且小心翼翼。
那燕的爱情,更像一个人的独角戏,从开始的张扬到高潮的痛彻心扉以及最终伴随生命终结的落幕,她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最后的一死,她是为族人请命,但潜藏内心的动因她自己也许都没有意识到,那或许是对这份爱情的灰心。她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世民的怜爱。
她也算胜利了,她的死震撼了他,让他以为他爱上了她。许多年后,他对武媚娘的宠爱多少因为武有她的影子,不知道这对那燕算不算安慰。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这点念想,不知道那燕会不会觉得值得。
为了爱你,我放下了所有的骄傲,我愿意用生命去追随你。这是那燕的爱情信仰。


  • 菁菁风华
  •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加精


  • 彼岸明月花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阿抚妹妹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唐情史李世民临死前问李治:“通知恪儿了吗?就说我病的很厉害,很想见他。” 李治说:“父皇,我三哥在路上。” 李世民撑了一会子,觉得等不到恪儿来了,就对身边的杨妃说:“我要最后给自己做一件事,升任恪儿为安州都督,官拜司空。“然后李世民跟杨妃回忆过往,话别过后,对杨妃说:“告诉恪儿,远征高句丽的失利是朕的过错,与他无关。恪儿,他是朕的好儿子。”可惜李恪赶到的时候,父皇已经死了。(对了,大唐情史李世民之前病重的时候还告诫李治,一定要善待他的兄弟姐妹,特别是他的三哥李恪跟十七妹高阳)
大唐情史李世民还对杨妃说:其实我比你更爱恪儿,你知道吗?杨妃还说是的,臣妾知道。是不是比杨妃更爱恪儿,我不清楚,反正比贞观长歌的李世民要爱李恪。大唐情史李世民早就知道高阳公主跟辩机私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不听玄奘跟高阳母女的轮番求情,非要坚决要杀辩机,其实也有要保护李恪的意思,还怒斥长孙无忌绝对不能把吴王牵扯进来,说承乾已死,死无对证,无法证明了。怎么能凭借庶戒的举报就当真呢?总之不能为了一个和尚坏了十七公主的名声,更不能牵连吴王。你做臣子的,要帮朕分忧,不然朕要你们干什么?!(其实李承乾之前要李恪找辩机杀了李泰,自己则帮他留在京城想,李恪确实是帮了,一方面想留在京城,另一方面想让俩人内斗,自己还取而代之,辩机想行刺过,但是中途看到高阳公主放弃了)。大唐情史里李世民一直想立杨妃为皇后,立李恪位太子,一开始就想立,被房玄龄劝谏,不得已才立的长孙皇后跟她的儿子,长孙皇后死后,他想立杨妃为皇后,被所有的大臣据理力争的反对,杨妃也知进退说自己不愿意做皇后,李世民这才作罢。又好几次想立李恪,甚至期待李恪远征高句丽凯旋归来回来,说恪儿有了军功就可以找借口废掉李治立李恪为太子,还可以让恪儿帮他外公雪隋朝之耻。而贞观长歌的杨妃母子就不受宠了,贞观长歌的李世民最爱的是一个不知名的淑妃,其次是长孙皇后,偏爱的儿子也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们,最爱的是李承乾这个太子,李恪顶多算有点父子情。李恪任性胡闹想不做皇子了,翻越边境去找爱人阿史那云,李世民让人追去,说他要跨越了边境就当国事来做,意思就是杀了他。没跨越就把他带回来。


  • 云水莲心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人觉得,吉儿最初的爱最接地气,长孙的爱是忘我的,牛角的爱最偏执。吉儿的爱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长孙的,唐朝是最注重门阀地位的朝代,吉儿屈尊降贵做了侧妃,这点在现实中可能很少见,几乎没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8回复贴,共1页
<<返回唐太宗李世民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