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an
链接:
网页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天有事,晚上来边拿琴分析边码字。
《没离开过》:
此曲要改成男女对唱歌曲,极难编曲。如果要编,层次感和流畅性不可兼得。此版本是放弃流畅性,最大程度的突出层次感以及面包的高音优势。老林也拿出了压箱底的能力做好前中期的核心和最高潮的顶级辅助,只能说,敬佩。
此曲是自然小调歌曲,本次按照其关系大调记录
林志炫版:#F转G,副歌6-4-1-5-3大的和声进行。
Celion版:B转C,和声一样,可以认为比林版高了5key
张韶涵版,bB转B,比Celion版低了1key,比林版高了4key。
本歌曲有四个难点:
1、副歌的当我逆水行舟的舟字,在前面唱了几次拖长的do以后这里要用强混或者平衡混顶上re的长音,男版这里转调前是#G4,转调后是A4,Celion版是#C5和D5,在前面的消耗以后,这里非常考验歌手的音域和闭合能力。
2、第二遍副歌进bridge的的推着我【走】这个长音,从do(#F4)拉长到mi(bB4)一共8秒左右还要接唱下一句,这一句应该是职业歌手和业余歌手的分水岭,很多ktv选手这里唱完就没气了。
3、忧愁你忧【愁】,这里整首歌升了1key,和声是3大-4-(升key后3大-6),对歌手来说,需要唱15秒左右的G4-A4的拉长,CD版是C5-D5,后面还要音色统一来个G4(C5)拉长。基本来说,95%的歌手这里就可以放弃了,张远说他没唱完过,应该就这里。
4:唱完最后一遍副歌,大部分歌手的闭合已经很困难了,结果最后一段还需要怒音,就算职业歌手,甚至林志炫本人状态不好的情况下,这里都会变成破音。Celion dion后期干脆就放弃唱这歌了。
所以呢,一般来说,要把这首歌改成对唱版的话,有这几个思路:
1、取一个男女都能唱的中间调,按原版流程唱。参考徐佳莹和林俊杰的《不为谁而作的歌》。
我们知道大仙的黄金音色是A4-B4,如果整曲升超过2key的话,最高音将会超过B4,大仙后面会很吃力,而黄霄云又使不上力,浪费了个人特色。就比如徐和林的《不为谁》,徐佳莹开始就被憋的很低,声音打不开。
2、男的唱男调调,然后升4-5key给女声唱。参考张远/詹雯婷《我们的爱》(他们是女先唱然后升调,男声唱升调后的低八度)
这个思路,大部分对唱歌曲都能适用,但是《没离开过》不行。此曲的特色就是有大量的长音过渡段落,还有一个长音升调,在情绪上是一波一波推上高潮。
如果你乱改调,中间的长音就没法唱了,观众就会感觉在坐电梯,调一会上一会下,非常割裂。
所以本曲的问题来了,林志炫版比Celion版低了5key,如果你按方案1编曲,整体升2-3key,让老林拼命上C5,面包委屈点,在C5低空划过, 效果一定不会好
要么就用坐电梯式编曲,轮到女key的时候升,然后降回去男的唱bridge,再升回去女的唱第二个长音。这样的好处是,面包可以尽情的甩D5,E5,真正的炫上云霄。
所以老林怎么选的呢?
老林拼了。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面包的声音优势,老林选择的编曲手法是:
第一遍:#F林志炫版本,面包用弱混唱第二段主歌。这里大仙让面包展示了她声音的第一个特质:扎实的低音。
第二遍:面包还原Celion版本,B调,老林唱了第二遍主歌,也就是男唱女调,甩了一个高质量bB4,拼了。
bridge,面包甩了一个高质量#F5后,B调的6m直接当成#F的2级小,用2-5-1硬转回#F的6级,从女调转回林志炫的调,面包和声。这里,林志炫给了面包第一个秀的高音,同时自己稳住了歌曲主题,还贡献了一个高质量的B4长音,大师!
唱完bridge后,整曲跟原版一样已经从#F升到了G,这里的编曲做了调整,并没有还原和原版一样的15秒长音,而是所有乐器停下来,只留program,安排面包秀了一波自己的顶级轻机能,可以看出大仙已经非常熟悉面包的优势音区,用尽一切办法让面包秀出来。
进入结尾段,G调,大仙唱主旋律,本次的怒音十分完美,面包唱三度和声,标准的对唱编曲手法。
最后给面包空间狂甩E5,D5,最后以长音爬音阶G5(do)结尾,大仙自己低小三度E5和声,在创造条件让面包发挥了自己的所有武器以后,也贡献了自己职业生涯最完美的一个E5长音。
如果非常熟悉本曲的人可以感觉到,本曲的流畅度相对原版有点欠缺,但这是无可避免的。大仙用尽了一切手段在提携后辈,无愧于老艺术家。
林志炫在一首歌里,让面包展示了低音、轻机能高音,头声吟唱,平衡混,强混#F5、G5长音。同时自己唱了一个长音B4,怒音bB4,强混E5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