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0117姚
人们常说,三观不合,注定不是一路人。
以前,总觉得人与人之间三观不合很可怕。
直到经历了很多事,见了很多人后才发现:
人与人相处,比三观不合更可怕的,是认知不同。
媒体人珍大户讲过一个故事。
中学期间,珍大户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李想。
李想在高考时,顺利考上了一本,但被调剂到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
珍大户支招说:“你那专业,太小众,以后就业都是问题,要考虑转专业。”
结果李想拒绝说:“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成为业内大佬,就算成功。冷门的行业,或许更容易。”
就这样大学四年,李想愣是没换专业,坚持了下来。
更让珍大户感到诧异的是,毕业以后,李想居然还要出国读研,继续深造。
后来,李想先是留学日本,后留学美国,一路读到博士后。
珍大户越来越不理解李想,两个人很多事情也聊不到一起,也就渐渐淡了联系。
再之后,李想成了联合国特聘专家,妥妥的社会精英,珍大户才深刻地认识到: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
珍大户理解不了李想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在同一个层次:
在李想看来,年轻的时候花钱投资自己,以后就会有更多的回报;可在珍大户看来,只有攒钱人生才会有安全感,所以她每天都过得抠抠搜搜。
在李想看来,专业不分冷热门,只要学到最高水平,再冷门的专业也会变得热门;可在珍大户看来,李想的决定太冒险,所以她修了金融和法学两门热门专业。
在李想看来,有些先进的技术在国外,所以他必须出国留学;可在珍大户看来,出国就意味着会错过国内最黄金的时期。
有句话说得极好:“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很多朋友关系变淡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距离,也不是因为矛盾,而是认知差距。
202003090117姚
人们常说,三观不合,注定不是一路人。
以前,总觉得人与人之间三观不合很可怕。
直到经历了很多事,见了很多人后才发现:
人与人相处,比三观不合更可怕的,是认知不同。
媒体人珍大户讲过一个故事。
中学期间,珍大户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李想。
李想在高考时,顺利考上了一本,但被调剂到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
珍大户支招说:“你那专业,太小众,以后就业都是问题,要考虑转专业。”
结果李想拒绝说:“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成为业内大佬,就算成功。冷门的行业,或许更容易。”
就这样大学四年,李想愣是没换专业,坚持了下来。
更让珍大户感到诧异的是,毕业以后,李想居然还要出国读研,继续深造。
后来,李想先是留学日本,后留学美国,一路读到博士后。
珍大户越来越不理解李想,两个人很多事情也聊不到一起,也就渐渐淡了联系。
再之后,李想成了联合国特聘专家,妥妥的社会精英,珍大户才深刻地认识到: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
珍大户理解不了李想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在同一个层次:
在李想看来,年轻的时候花钱投资自己,以后就会有更多的回报;可在珍大户看来,只有攒钱人生才会有安全感,所以她每天都过得抠抠搜搜。
在李想看来,专业不分冷热门,只要学到最高水平,再冷门的专业也会变得热门;可在珍大户看来,李想的决定太冒险,所以她修了金融和法学两门热门专业。
在李想看来,有些先进的技术在国外,所以他必须出国留学;可在珍大户看来,出国就意味着会错过国内最黄金的时期。
有句话说得极好:“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很多朋友关系变淡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距离,也不是因为矛盾,而是认知差距。
202003090117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