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嫂吧 关注:10,585贴子:34,553
  • 0回复贴,共1

拯救宝宝夜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来说,宝宝夜醒多发生在3岁以下,其中以1岁以下的宝宝更为常见。宝宝夜醒后和成人的区别在于,成人会以连自己都难以察觉的速度快速检查周遭环境,确认正常后接着睡,宝宝却要联系入睡前的场景,通过复刻这些场景来让自己入睡。
宝宝夜醒的原因:
造成宝宝夜醒的因素很多,比如肚子饿了、想尿尿排便、或是被热醒等等。但有时也会像成人一样,短暂觉醒后,再确认一切正常后接着入睡,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能。
夜醒几次算正常:
6个月内,宝宝平均夜醒2~3次
这个阶段的宝宝体格增长最为快速,因此大部分宝宝有夜奶的需求,夜醒2-3次是很正常的。
6个月后,宝宝平均夜醒1~2次,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6个月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对夜间喂养的需求减少,夜醒次数会逐渐减少。从6个月起父母可以开始减少喂夜奶的次数,培养宝宝在夜晚的连续睡眠能力。约50%~60%的宝宝在6个月以后夜晚最长能够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
如何减少宝宝夜醒:
建议一:夜间睡眠时使用纸尿裤。
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换尿布对宝宝睡眠的干扰,相对于使用布尿布或不使用尿布的宝宝,使用纸尿裤的宝宝夜醒次数少,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长,睡眠效率高。
建议二:母婴同室不同床。
母婴同室,在父母陪伴下,宝宝会更有安全感;在宝宝睡着前将其放置在小床上,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
《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中指出,近60%的中国宝宝是在完全睡着的状态下才被放置在床上的,只有30%的宝宝是在犯困时放置在床上,10%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被放置在床上准备开始睡眠的。研究表明,在完全清醒或犯困但未睡着的状态下被放置在床上准备睡眠的宝宝,相对于完全睡着后再放置的宝宝,夜醒次数较少,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也较长。
建议三:婴幼儿卧室里不开电视。
电视的屏闪和声音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婴儿昼夜规律的形成。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幼儿应避免看电视,而2岁以上的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
建议四:将喂奶和入睡分开
在早期(6个月以内)时,一般宝宝夜醒后就需要喂奶。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将喂奶和入睡分开处理,逐渐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习惯。如果只是贪图方便,一直采用喂奶的方法帮助宝宝入睡,等宝宝长大后还保持奶睡的习惯,以后要断夜奶就更不容易了。
宝宝的夜奶行为,是营养和情感的双重需求,会伴随着他的成长过程而逐渐减少和消失,妈妈一定要耐心。建议妈妈给予“不提供,不拒绝”策略。
建议五:不要依赖拍抱或摇晃等安抚方式让宝宝入睡
父母在宝宝入睡过程中习惯性采用拍抱、摇晃等安抚措施,不仅会使宝宝入睡难,也会增加宝宝夜醒后再次入睡的困难。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让他们学会如何安抚自己,这也是宝宝情感发育的必要过程。
刚开始时,如果宝宝没有拍哄会入睡困难,可以先给宝宝短时安抚,离开几分钟,让宝宝发现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
宝宝如果继续哭闹,家长可回到宝宝身边,再给予短时安抚,然后反复重复以上措施,让宝宝掌握自己平静下来的能力。
父母要相信宝宝的能力。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时,就会通过吸吮自己的手指安抚自己,宝宝学习和接受能力很强的,只要耐心培养1周左右的时间,宝宝就能自行入睡了。当宝宝夜醒时,不需要父母安抚也能自我入睡,也就避免了非必要的奶睡了。


1楼2022-11-25 13: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