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锋的训话视频一出,基本能看出他就是在推卸责任:丢球多+进球少都是球员的问题,跟我无关,我的战术安排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发生了什么?客场踢建业被绝杀,李玮锋怒摔水瓶,再之后就是媒体+球迷集体沉默。球盲们认为是裴帅的个人原因导致防线爆炸,然而弃用裴帅后,后场继续爆炸,那就只能找第二顺位来背锅。张诚杨旭什么的都是球队宠儿,不能说;教练是精神领袖,不能碰。找不到第二个能甩锅的人了,那就只能集体沉默呗。动不动就扯血性魔性的,用不了几天就把自己变成疯魔。
关键词:宋株薰不适合居中/拖后,张成林的上抢被高估,天海不适合三中卫只能打三个半
在李玮锋的三中卫里,宋株薰居中/拖后,两个边中卫是张成林和张诚。两个边中卫不能上抢且控制面积小,拖后中卫毫无预判意识且横移过程中下不了脚,所以问题非常大。会用张成林才能驾驭三后卫,张成林能内收,能留守,能提供灵巧和移动,但他局部对抗再厉害也不能真正践行出准中卫的效果,只适合打3.5体系的留守型边卫,而不适合塞入纯粹的三中卫甚至是四后卫的中卫。宋株薰球风偏对抗,但速度太慢,脚步贴不上,故无法兑现对抗,非要用,就要找一个比他稍快同时能对抗的中卫,后者能跟上对手但同样球风偏对抗,才能用对抗消耗对手,帮宋株薰过滤掉对面复杂的无球人交叉跑。别以为在宋株薰周围摆几个小个子就能护住他,想兜住宋株薰除了让张成林充当留守版左边卫,还要在他右侧摆个中卫版张晓彬。另外不能让宋株薰踢三中卫居中,他身高体壮但绝对不能出现在防线最后,因为他的横移速度非常慢。如果让别人前顶,宋株薰就得横移,横移过程中他会不会失控,那就看看那些冥场面————横补右路被卓尔杨旭攻击左脚/利足脚,横补左路被尼扎木丁靠速度生吃打出倒三角。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踢人和的第一个丢球,对方前场5打7,非要抠裴帅的问题就是没能切断游弋到肋部的曹永竞的接球线路,你可以指责裴帅没有位置感,但我更想问责身后那群人在干嘛:对方右边卫杜文洋拿球时糜昊伦为什么不去近身紧逼而是放任对手传球?曹永竞横移到防线左肋接应时张晓彬作为拖后后腰为什么不跟防到底而是追求所谓的站住位置护住弧顶?张成林在面对曹永竞高位策应时为什么不去压迫皮球而是去防无球空切的尼扎木丁(右前卫)?还有张诚,既然在你的防区被迪奥普砸进头球,那就老老实实把锅背上。
同样是踢人和再看第29分钟迪奥普单刀不进那个球:曹永竞高位策应后场出球不停球直接把球端给右路的尼扎木丁,张成林即便人能顶出来也无法近身干扰曹永竞的做球,宋株薰横补到左路根本跟不上对方的速度被尼扎木丁强抹生吃后回敲中路迪奥普。张成林的上抢和宋株薰的横动完全暴露。
李玮锋看似加了一个中卫,但从未真正研究过后场结构和中后场联动。在他眼里,对阵人和时防线左肋频繁被打穿,是因为裴帅失位,于是裴帅半场被换下,但事实是吴伟上来后也好不到哪去,一点二点完全控制不住,不能补边更无法沉入防线,被曹永竞吊出来溜猴,横补右路时被马西卡生突后勾倒对方险些染黄。赛后媒体狂吹吴伟能出球,是因为前场多了个能大范围接应的人——雷鸟,多一个能接应的人,就能分担阿兰的压力,上半场只有阿兰一个人真正能回接,那也就别怪中场出球线路单一,阿兰本人确实洗了不少脏球,问题的另一面是你杨旭之流在守转攻时都干嘛了?能跟对方中卫肉搏吗?能在压力下停好球?能真正辅助推进吗?
踢建业,张成林伤缺,王杰打左边中卫。为了照顾张诚踢得舒服而让协调性和柔韧性更差的王杰打逆足中卫,这是违反人性的安排。第一个失球宋株薰和卡兰加争抢第一落点失败,王杰横补到右路被巴索戈挑球过人得手,张诚头球解围没顶远,王杰争夺二点球被卡兰加反抢后下底传中将球吊到远门柱,远点糜昊伦漏人被巴索戈顶空门。这个时候张诚王杰们已经开始暴露。随后宋株薰进球后因伤下场,更神奇的一幕来了:张晓彬调整到右边中卫,张诚居中,王杰继续居左。让张诚拖后,说明李玮锋根本没意识到张诚在局部防守质量和全局统筹上的明显不足,他在防守时的思考模式、比赛习惯甚至是本能完全达不到中卫标准,不仅身体素质差,对球路的预判甚至对危险的嗅觉非常更差,完全谈不上指挥防线,自然会被建业攻击群一抓一个准。看看以下画面:卡兰加拉右路(天海左路)接球,王杰左脚解围变低扫染黄;巴索戈右路拿球送出直塞,卡兰加反插王杰身后接球,张诚没有预判意识的问题暴露,横补左路不及时导致飞铲卡兰加染黄;卡兰加弧顶前拿球,三个中卫围而不抢,随后卡兰加挑传张诚和王杰之间的空当,巴索戈空切没拿到球,同时也要看到张诚意识差的问题再次暴露,根本没想上前去贴巴索戈;85分钟时王杰终于不堪负荷,猫着腰头球解围二点球不远(被对手爆射)又拉伤大腿,因伤被换下。随后终极恶果浮现:建业反击,伊沃中路拿球,张晓彬顶出来却没有贴住伊沃被伊沃送出直塞,杨旭(此时客串左中卫)压根没有封住卡兰加的接球线路同时没有跟人,张诚完全预判失误伊沃的球路和卡兰加的跑动线路,象征性伸腿拦截未果被卡兰加反越位打门得手。张诚不能破坏不能补位横移过程中不能下脚甚至连腰都扭不动,廖力生和姚均晟没技术没防守体能60分钟外加完全不能踢逆足侧,这些东西都会被前场巴西外援能力不强彻底掩盖。类似的事数不胜数,用外援拿不住球掩盖防守球员的无能,等同于用红颜祸水掩盖男人们的恶行,说的人随便说,信了就是制仗。
研究高位压迫的数不胜数,精研低位防守的寥若星辰。李玮锋不让阿兰和雷鸟回防,但却让莱昂纳多大幅回防。莱昂纳多踢边前卫/边锋,不防守就会被打爆身后,一旦死防立马进攻瘫痪,原因就在于阻挡不了卡兰加拉边。卡兰加拉右路/天海左路策应,周围一群人(巴索戈、伊沃甚至冯卓毅)以卡兰加为轴轮番套上冲击,那么莱昂纳多就会进退两难。防或不防,都会导致球队被摁在本方半场挨揍,因为莱昂纳多不可能去干扰卡兰加做球,这才是源头。是不是很眼熟?因为这事刚过去没多久,三周前打人和的第一个丢球,郑达伦受伤在场边接受治疗,中后场只有7人,弱侧(天海左路)无边前卫回防/没有第8个人参与防守,导致张成林被曹永竞打爆。这时候就不该争论阿兰雷鸟莱昂纳多们到底是回还是不回,那样就会非此即彼,永远在局部打转,你该反思的是,后卫的个人能力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的中后场轮转究竟是个什么水平。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奥古斯托中路拿球时,裴帅已经通过卡线切断奥古斯托的直传线路,迫使其横传右边卫,延缓了一波攻势,甩锅裴帅的背后,则是从奥古斯托中路分边到右边卫拿球发动进攻这5秒钟的时间里天海无法组织起防线的事实,公开场合不批评张诚这些人可以,但不反思自身防线的问题,反而把责任完全推到裴帅头上,继续追求后卫蹲坑中场死防和中路分边边路狂冲,那还指望有什么战术演化和思想革新?
关键词:拿下杨旭,凑齐雷鸟-阿兰-裴帅三叉戟
杨旭作为战术毒瘤必须拿下,不赘述。想真正盘活进攻就必须以雷鸟为基准,结合阿兰和裴帅的特点,这才能体现组队水平。终极杀招是将裴帅推上前腰,裴帅不是柱子,而是活动范围极大的高大前腰/影锋,不是脱离防守体系的影锋,而是能提供中路层次的影锋,前锋身后的力量点,兼顾高大球员出色的动作幅度和矮小球员的启动速度,在同档次身高体格下有着不错的动作频率、意识和战术纪律,甚至能作为备选高点处理高球,绝非后腰,绝非插上后只能抡一脚的十号,他能站前腰位参与防守卡线(切断对手后腰的接球线路或不让对手后腰轻易送出直传/转移球)但绝不是出现在中圈一带的防守人。硬仗中僵持力的来源是能支配球的雷鸟,雷鸟没有“大”的属性,他恰恰是“小”到极致,这才是真小,真正意义上的强,他没体格没力量,甚至没有绝对速度,但结合小腿爆发力、步法和球性,能真正做到高强度比赛在一个局部不丢球并支配球。看懂雷鸟,才能知道什么是引导球路,怎么联系其他队友,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创造空间打出优势。
阵地战的起手势是伪9雷鸟回撤带开中卫然后裴帅顺势插上(或反过来,裴帅靠宽肩结合转身技术相互搭配去前面对抗把雷鸟换出来),这招其实很厉害,因为对方后卫大都是不灵活或没力量的主,遇上这个容易发懵。裴帅好的一点是背身拉球转身那一下不生硬,话说回来还是雷鸟强,有边路球员的协调性和中场的技术,能依靠压低重心的方法在弧顶前甚至大禁区线上背身接球。裴帅不容易用,不代表不能用,能用成什么效果,取决于中轴线上其身前、身侧队友的硬实力。打开空间的锋线类型,最好是能稳定用发力处理一点的类型,裴帅跟进配合。靠纯速度型箭头撑开空间不完全合适,因为裴帅本人并不具备三十米区域内过硬的支配球能力,很容易就脱节。他需要动起来打,身前的人不能缺移动能力,提速以后他能简洁用球,第一下顶多延迟一下就得处理掉,看似对前锋能力要求很高,但雷鸟伪9+裴帅前腰的确能起到接近一高一快的作用,灵活型有保障,雷鸟回撤裴帅前插,雷鸟阶段性回收成前腰处理乱球,阿兰和裴帅朝禁区里反插/双斜插身后形成等效双前锋效果。防守时靠后场体系解决落位的问题。进攻时,阿兰能完成过渡和攻击一把抓,只要他还维持着回撤接应脚下球的能力以及向禁区冲刺的能力,就绝不是累赘,但不要让他去主导节奏,而是多给雷鸟打下手,多扯动,多跟进,裴帅靠近阿兰,二人合力把球做给真正的核心雷鸟,然后裴帅自己再二次动。这三人聚团,就能帮助球队运转,无论是横向/纵向的过渡衔接,还是侧翼的直接攻势,包括结合技术大打小,甚至是结合无球攻击对面重型球员。
再提一嘴莱昂纳多。靠莱昂纳多在边路提速带开防守人,无法彻底给阿兰解套,前场缺乏支配球和后插上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莱昂纳多是能力不够强的边锋,控制重心能力一般,而且整体来说处理球时重心过于靠前,不哈腰不会带球,更别提起速后做什么大幅动作(原地或第一下还凑合),也就没什么过硬步法,以绝对标准衡量就是有一点花拳绣腿,在右路走内线就不行,踢左路内切也就那么回事,主要是能纵向拉抻,能从外线抹一下的特点就出来了,外加防守能跑,效果就不错。其实莱昂纳多可以被改造成翼卫,反正他也是游骑兵的套路,内线切不进去,倒不如就在外线袭绕,他的战术纪律性还算可以,有一点原地小球,所以在前倾型球队里能踢边锋甚至翼卫,但不如重庆大小摩托这种能扛能带的主。
打造进攻体系跟阵型位置肯定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职责和角色。阿兰是边路还是中路?雷鸟和裴帅各自是什么角色?能否有不同球员不间断轮转到前腰位置,同时保证强弱两侧构成不同。更重要的是球员特点:阿兰能踢边路还能反跑,雷鸟轮转到外围衔接时其他人能直接顶上锋线,裴帅能回撤能拉边能在中场和影锋之间切换。三人形成了一个边-中、前-后混合的局部模块,保证边路人没少中路还能多出一人,这才是所谓的形成合力。
关键词:宋株薰不适合居中/拖后,张成林的上抢被高估,天海不适合三中卫只能打三个半
在李玮锋的三中卫里,宋株薰居中/拖后,两个边中卫是张成林和张诚。两个边中卫不能上抢且控制面积小,拖后中卫毫无预判意识且横移过程中下不了脚,所以问题非常大。会用张成林才能驾驭三后卫,张成林能内收,能留守,能提供灵巧和移动,但他局部对抗再厉害也不能真正践行出准中卫的效果,只适合打3.5体系的留守型边卫,而不适合塞入纯粹的三中卫甚至是四后卫的中卫。宋株薰球风偏对抗,但速度太慢,脚步贴不上,故无法兑现对抗,非要用,就要找一个比他稍快同时能对抗的中卫,后者能跟上对手但同样球风偏对抗,才能用对抗消耗对手,帮宋株薰过滤掉对面复杂的无球人交叉跑。别以为在宋株薰周围摆几个小个子就能护住他,想兜住宋株薰除了让张成林充当留守版左边卫,还要在他右侧摆个中卫版张晓彬。另外不能让宋株薰踢三中卫居中,他身高体壮但绝对不能出现在防线最后,因为他的横移速度非常慢。如果让别人前顶,宋株薰就得横移,横移过程中他会不会失控,那就看看那些冥场面————横补右路被卓尔杨旭攻击左脚/利足脚,横补左路被尼扎木丁靠速度生吃打出倒三角。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踢人和的第一个丢球,对方前场5打7,非要抠裴帅的问题就是没能切断游弋到肋部的曹永竞的接球线路,你可以指责裴帅没有位置感,但我更想问责身后那群人在干嘛:对方右边卫杜文洋拿球时糜昊伦为什么不去近身紧逼而是放任对手传球?曹永竞横移到防线左肋接应时张晓彬作为拖后后腰为什么不跟防到底而是追求所谓的站住位置护住弧顶?张成林在面对曹永竞高位策应时为什么不去压迫皮球而是去防无球空切的尼扎木丁(右前卫)?还有张诚,既然在你的防区被迪奥普砸进头球,那就老老实实把锅背上。
同样是踢人和再看第29分钟迪奥普单刀不进那个球:曹永竞高位策应后场出球不停球直接把球端给右路的尼扎木丁,张成林即便人能顶出来也无法近身干扰曹永竞的做球,宋株薰横补到左路根本跟不上对方的速度被尼扎木丁强抹生吃后回敲中路迪奥普。张成林的上抢和宋株薰的横动完全暴露。
李玮锋看似加了一个中卫,但从未真正研究过后场结构和中后场联动。在他眼里,对阵人和时防线左肋频繁被打穿,是因为裴帅失位,于是裴帅半场被换下,但事实是吴伟上来后也好不到哪去,一点二点完全控制不住,不能补边更无法沉入防线,被曹永竞吊出来溜猴,横补右路时被马西卡生突后勾倒对方险些染黄。赛后媒体狂吹吴伟能出球,是因为前场多了个能大范围接应的人——雷鸟,多一个能接应的人,就能分担阿兰的压力,上半场只有阿兰一个人真正能回接,那也就别怪中场出球线路单一,阿兰本人确实洗了不少脏球,问题的另一面是你杨旭之流在守转攻时都干嘛了?能跟对方中卫肉搏吗?能在压力下停好球?能真正辅助推进吗?
踢建业,张成林伤缺,王杰打左边中卫。为了照顾张诚踢得舒服而让协调性和柔韧性更差的王杰打逆足中卫,这是违反人性的安排。第一个失球宋株薰和卡兰加争抢第一落点失败,王杰横补到右路被巴索戈挑球过人得手,张诚头球解围没顶远,王杰争夺二点球被卡兰加反抢后下底传中将球吊到远门柱,远点糜昊伦漏人被巴索戈顶空门。这个时候张诚王杰们已经开始暴露。随后宋株薰进球后因伤下场,更神奇的一幕来了:张晓彬调整到右边中卫,张诚居中,王杰继续居左。让张诚拖后,说明李玮锋根本没意识到张诚在局部防守质量和全局统筹上的明显不足,他在防守时的思考模式、比赛习惯甚至是本能完全达不到中卫标准,不仅身体素质差,对球路的预判甚至对危险的嗅觉非常更差,完全谈不上指挥防线,自然会被建业攻击群一抓一个准。看看以下画面:卡兰加拉右路(天海左路)接球,王杰左脚解围变低扫染黄;巴索戈右路拿球送出直塞,卡兰加反插王杰身后接球,张诚没有预判意识的问题暴露,横补左路不及时导致飞铲卡兰加染黄;卡兰加弧顶前拿球,三个中卫围而不抢,随后卡兰加挑传张诚和王杰之间的空当,巴索戈空切没拿到球,同时也要看到张诚意识差的问题再次暴露,根本没想上前去贴巴索戈;85分钟时王杰终于不堪负荷,猫着腰头球解围二点球不远(被对手爆射)又拉伤大腿,因伤被换下。随后终极恶果浮现:建业反击,伊沃中路拿球,张晓彬顶出来却没有贴住伊沃被伊沃送出直塞,杨旭(此时客串左中卫)压根没有封住卡兰加的接球线路同时没有跟人,张诚完全预判失误伊沃的球路和卡兰加的跑动线路,象征性伸腿拦截未果被卡兰加反越位打门得手。张诚不能破坏不能补位横移过程中不能下脚甚至连腰都扭不动,廖力生和姚均晟没技术没防守体能60分钟外加完全不能踢逆足侧,这些东西都会被前场巴西外援能力不强彻底掩盖。类似的事数不胜数,用外援拿不住球掩盖防守球员的无能,等同于用红颜祸水掩盖男人们的恶行,说的人随便说,信了就是制仗。
研究高位压迫的数不胜数,精研低位防守的寥若星辰。李玮锋不让阿兰和雷鸟回防,但却让莱昂纳多大幅回防。莱昂纳多踢边前卫/边锋,不防守就会被打爆身后,一旦死防立马进攻瘫痪,原因就在于阻挡不了卡兰加拉边。卡兰加拉右路/天海左路策应,周围一群人(巴索戈、伊沃甚至冯卓毅)以卡兰加为轴轮番套上冲击,那么莱昂纳多就会进退两难。防或不防,都会导致球队被摁在本方半场挨揍,因为莱昂纳多不可能去干扰卡兰加做球,这才是源头。是不是很眼熟?因为这事刚过去没多久,三周前打人和的第一个丢球,郑达伦受伤在场边接受治疗,中后场只有7人,弱侧(天海左路)无边前卫回防/没有第8个人参与防守,导致张成林被曹永竞打爆。这时候就不该争论阿兰雷鸟莱昂纳多们到底是回还是不回,那样就会非此即彼,永远在局部打转,你该反思的是,后卫的个人能力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的中后场轮转究竟是个什么水平。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奥古斯托中路拿球时,裴帅已经通过卡线切断奥古斯托的直传线路,迫使其横传右边卫,延缓了一波攻势,甩锅裴帅的背后,则是从奥古斯托中路分边到右边卫拿球发动进攻这5秒钟的时间里天海无法组织起防线的事实,公开场合不批评张诚这些人可以,但不反思自身防线的问题,反而把责任完全推到裴帅头上,继续追求后卫蹲坑中场死防和中路分边边路狂冲,那还指望有什么战术演化和思想革新?
关键词:拿下杨旭,凑齐雷鸟-阿兰-裴帅三叉戟
杨旭作为战术毒瘤必须拿下,不赘述。想真正盘活进攻就必须以雷鸟为基准,结合阿兰和裴帅的特点,这才能体现组队水平。终极杀招是将裴帅推上前腰,裴帅不是柱子,而是活动范围极大的高大前腰/影锋,不是脱离防守体系的影锋,而是能提供中路层次的影锋,前锋身后的力量点,兼顾高大球员出色的动作幅度和矮小球员的启动速度,在同档次身高体格下有着不错的动作频率、意识和战术纪律,甚至能作为备选高点处理高球,绝非后腰,绝非插上后只能抡一脚的十号,他能站前腰位参与防守卡线(切断对手后腰的接球线路或不让对手后腰轻易送出直传/转移球)但绝不是出现在中圈一带的防守人。硬仗中僵持力的来源是能支配球的雷鸟,雷鸟没有“大”的属性,他恰恰是“小”到极致,这才是真小,真正意义上的强,他没体格没力量,甚至没有绝对速度,但结合小腿爆发力、步法和球性,能真正做到高强度比赛在一个局部不丢球并支配球。看懂雷鸟,才能知道什么是引导球路,怎么联系其他队友,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创造空间打出优势。
阵地战的起手势是伪9雷鸟回撤带开中卫然后裴帅顺势插上(或反过来,裴帅靠宽肩结合转身技术相互搭配去前面对抗把雷鸟换出来),这招其实很厉害,因为对方后卫大都是不灵活或没力量的主,遇上这个容易发懵。裴帅好的一点是背身拉球转身那一下不生硬,话说回来还是雷鸟强,有边路球员的协调性和中场的技术,能依靠压低重心的方法在弧顶前甚至大禁区线上背身接球。裴帅不容易用,不代表不能用,能用成什么效果,取决于中轴线上其身前、身侧队友的硬实力。打开空间的锋线类型,最好是能稳定用发力处理一点的类型,裴帅跟进配合。靠纯速度型箭头撑开空间不完全合适,因为裴帅本人并不具备三十米区域内过硬的支配球能力,很容易就脱节。他需要动起来打,身前的人不能缺移动能力,提速以后他能简洁用球,第一下顶多延迟一下就得处理掉,看似对前锋能力要求很高,但雷鸟伪9+裴帅前腰的确能起到接近一高一快的作用,灵活型有保障,雷鸟回撤裴帅前插,雷鸟阶段性回收成前腰处理乱球,阿兰和裴帅朝禁区里反插/双斜插身后形成等效双前锋效果。防守时靠后场体系解决落位的问题。进攻时,阿兰能完成过渡和攻击一把抓,只要他还维持着回撤接应脚下球的能力以及向禁区冲刺的能力,就绝不是累赘,但不要让他去主导节奏,而是多给雷鸟打下手,多扯动,多跟进,裴帅靠近阿兰,二人合力把球做给真正的核心雷鸟,然后裴帅自己再二次动。这三人聚团,就能帮助球队运转,无论是横向/纵向的过渡衔接,还是侧翼的直接攻势,包括结合技术大打小,甚至是结合无球攻击对面重型球员。
再提一嘴莱昂纳多。靠莱昂纳多在边路提速带开防守人,无法彻底给阿兰解套,前场缺乏支配球和后插上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莱昂纳多是能力不够强的边锋,控制重心能力一般,而且整体来说处理球时重心过于靠前,不哈腰不会带球,更别提起速后做什么大幅动作(原地或第一下还凑合),也就没什么过硬步法,以绝对标准衡量就是有一点花拳绣腿,在右路走内线就不行,踢左路内切也就那么回事,主要是能纵向拉抻,能从外线抹一下的特点就出来了,外加防守能跑,效果就不错。其实莱昂纳多可以被改造成翼卫,反正他也是游骑兵的套路,内线切不进去,倒不如就在外线袭绕,他的战术纪律性还算可以,有一点原地小球,所以在前倾型球队里能踢边锋甚至翼卫,但不如重庆大小摩托这种能扛能带的主。
打造进攻体系跟阵型位置肯定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职责和角色。阿兰是边路还是中路?雷鸟和裴帅各自是什么角色?能否有不同球员不间断轮转到前腰位置,同时保证强弱两侧构成不同。更重要的是球员特点:阿兰能踢边路还能反跑,雷鸟轮转到外围衔接时其他人能直接顶上锋线,裴帅能回撤能拉边能在中场和影锋之间切换。三人形成了一个边-中、前-后混合的局部模块,保证边路人没少中路还能多出一人,这才是所谓的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