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诗词吧 关注:70贴子:1,359
  • 7回复贴,共1

纯粹屁谈•一派胡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牛弹琴弄风月
费心劳神白辛苦
黄牛不解琴中意
只是青草嘴上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1-16 19:32回复
    道德
    道德这个词,是道行和德行两个词,简写合并。道行;行,汉语拼音:hang。德行;行,汉语拼音xing。
    道行的行,在中文中表达走的意思,道是路的意思。但是用在道学,这个词的意思有不一样。道,一阴一阳谓之道。此路飘渺,浩瀚。非等闲之辈、市井之流、满心妄想者不能窥其真。唯有心底良善,心中干净之人、大悟性的人才能成就。
    德行;德,心无坏心思,品行端正,事实求是,不弄虚作假,不能为一己之私谋算天下万物,万事。其实德是最难讲的,在我看来,道尤为简单,用心观察天地自然,用心推演就完事了。但是唯有这个德字,实在是不好讲,明明知道,却不能用现有已知的词句去组织这个字本源的意思。
    德行的行字,行通性。性,心性。世人看人难看心。品行端正,心中干净,无心算计他人,无心算计天下众生。待人以诚,没有坏心思。
    道行,《西游记》《封神演义》《济公全传》一般指的是修行有成的人或物或其他生物。《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回,书中交代,这白水湖里这妖精,有八九千年的道行,这个假济颠,只有五千年的道行,故此敌不住。第一百五十三回;这绳子炼的时候,先得害一个怀男胎的妇人,把妇人开了膛,用子母血把这根绳子染了,有符咒推着,借天地正气,日月精华,炼七七四十九日。这绳子扔起来,能长能短,无论什么妖精,捆上就现原形,连大路金仙捆上都得去五百年道行。第一百五十四回;老妖狐知道这葫芦的利害,无论什么妖精收到里面,一时三刻化为脓血,老妖狐他虽有八千年道行。第二百零三回;马道玄口念无量佛,众人跪倒磕头,求圣僧饶命。济公知道金风和尚有九千多年的道行,并没害过人。
    你们知道这里的道行在讲什么?修行,这个世界,不管是什么,一切生命体和一切没有生命的死物,都能修行。只不过死物需要占天时,地理。不被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凭运气和时间成就。《西游记》孙悟空是石头成精。《封神演义》里面多少精怪,狐狸,狗熊,猪,大象,老虎,蝎子,蛇…
    列位不懂,没关系,继续不懂吧。
    你们知道为什么没有写这些精怪的德行,因为大部分精怪无德可言,《西游记》《济公全传》《封神演义》里面各路妖精,都是以人为食,或夺他人阳气以壮自身修为。这些妖精都是无德之辈,有道无德。
    现在的修行人即无道行也无德行。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德,弃恶行善,认识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一旦做了后果是什么?都一概不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16 19:33
    回复
      学道需要看经,经文法典。学德需要看闲文也史。经文法典都规规矩矩,虽然劝学教人做好,教修行。但是讲不明白为什么修德,因为人出生到去世,不过就是百年而已。婴儿时心如白纸,要从白纸开始,当白纸写满,年岁已大。又有大半时间为生活奔忙,有无心了解的,有诚心了解,即是诚心,也无从下手。闲书也典,大部分都是小说和历史。修德,需要看前人生平,他人生平,对应自己生平。看那些写小说的人,虽然写前人故事,自己不能亲历,道听途说,访问知情人,了解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这些故事牵扯的人、物、事了解清楚,用文字记载发表,让后人看。一部分读者认为是小说而已图一乐。一部分读者读完会映射自己后路,不重蹈覆辙。不要认为小说是无用的,在不荒废自己学业和事业的情况下闲暇时间读读,你们会自己慢慢明白什么是经文法典中说的,因果、功德、善恶。闲文也史,是文人墨客的成就,劝人学好,不复其后辙。
      书是文人写的,有好书,也有坏书。写书的给你我讲故事,你我从书中能明白做人之理,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作者之功劳,堪印成册,广而传播,劝学,劝善,这才是功德。有作者写书教技艺的,后学读完后能学一技之长,作者功德。当然还有些书邪书,至于这类书,那就不是功德,害人而已。这类书虽然作者有著书之功,但是并无功德。反而害人不浅,因果之下恐无好结果。一部好书能传万古,这要多少代人去看,有多少人从中受益,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一代传一代,除非人类彻底毁灭的时候到来,也不可能将知识毁灭,当然知识是跟着人一同寂灭,诸位这些看懂什么是功德吗
      那些庙宇之中或是世俗之中,偶读几部经卷,口念阿弥陀佛,发几个自己做不到的大誓愿,此等之辈,不过口修而已。
      悟性,需要广闻博见配合。要时常问为什么,要找到不和理的地方,用已知推演,推演不过就在闲书中找答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1-18 14:33
      回复
        今日,我单讲一下《济公全传》当然还有部《济公后传》我看济公全的时候是买的地摊上10元一本,20元上下两本的盗版书。记住各位不要去看电视剧,电视剧把原书表达的意思改的面目全非,导演完全就看不懂《济公全传》,电视剧版的济公传割腌严重,文化管制下的产物,书看原著。我看济公传,上下两卷翻来覆去得看,一遍看完还不够,来来回回差不多半年时间,一有空闲时间就看,看好几遍也不厌倦。我看济公传也开始有你们同样的妄想,妄想自己有济公的本事,不用掐指一算,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我前半生和后半生一切事情,能知道你我心中都想些什么。飞天遁地,各种法术,到处罚恶济善。或者没有济公的本事,有书中其他修行者的本事也行,但是后来慢慢看其他书和入社会见的多了,听的多了,才放下这些漫无边际的妄想。先开始是带着妄想去看故事的,后面是带着领悟给诸位推荐的。
        看这部书,不要妄想书中描绘的大神通。
        这部书,作者的写作功底我是最佩服的,几百个故事,前因后果写的清清楚楚,各种写作手法。能把不同的事穿插在一起写,每件事都有个结果。善恶都来自一心,心中所思所虑,决定了你我的行为。
        看这部书,能让列位看懂什么是因果。而不是世俗那些歪解的信因果,那些愚昧的信徒,把这两个字本意彻底的改变,自己无知还教他人无知。因,原因。果,结果。有前因必有结果。用后果可以推演前因,用前因也能演算后果。一件事情的起因,发生的过程,到事情的结束,事情完结,得到的结果,即是因果,结果有善恶。这才是因果。省略了事情发生的过程,才生成的这两个词的简写合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1-23 09:43
        回复
          妄想和事实难辩。修心,不知道怎么修。心不知道是什么。修道,不知道道是什么。各部经书讲修心,也在讲修道。但是,为何不懂?原因在于心有妄想,心中妄想难以舍去。什么是妄想?妄想就是诸位心头所想,人时时刻刻脑袋里面东想西想,没有休息过,各种想法。一有闲暇时间,就在哪里东想西想,这些想法都是妄想。修心,就是扫荡心中妄想,还无想状态。这是第一难。看似简单,其实这是修行之,天下最难的一关。破妄除妄需要明六根,知六欲,才能明心知性。心善,心坏都因自己妄想导致。本性,人之本性,本是至善。皆因慢慢长大,自己所见所闻慢慢累积心中,勾起本心占有欲,贪、痴、爱、恨随之而来。又为了吃穿住用行,不得已红尘世界奔忙。人心之初异常干净,红尘奔忙妄想塞心,心再无干净之日,修心就是扫荡心中各种想法,各式各样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看见什么心里就有什么,听见什么心里就联想什么,用到什么好用,什么不好用,什么更好用,有的时候不想,没有的时候,时刻惦记。一有闲暇时间,心里面就有乱七八糟的想法,碰到不顺心的时候更是一团糟,这些心中想象都是妄想。佛道两教教的是劝善修行,修行先修心。两教各部经书典籍,都把修心放在经文里,重重的说,可惜的是都轻飘飘的看过。
          现在的所谓同道,执妄修行的多。偶看几部经卷,心中妄想大起,对书中描述的长生不死起了贪念,或对于腾云驾雾充满憧憬,对于经文中描述,大加猜测。自己因妄想塞心,始终不得门径。用自己想象中的想法,理解经文。经文描述只是指引而已,那只是成功后的结果。这世间没有一帆风顺,我是学道的,我知道道学里面都隐藏了什么,经文描述只是一个指引而已,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来。修道,先明心见性,在知道道是什么。懂了修心在懂什么是道,两下通明,才能慢慢谋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1-28 15:48
          回复
            浅谈三教
            当今天下,文教大盛,国家盛世。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国富兵强。生于盛世,有幸经历,并在其中。感本身所学与世俗格格不入,屡见世俗歪解道学,并以歪解为准根,视之为正规。而深感可惜,又觉好笑。又观同道,不知何谓道,何谓德。虽入道门,仍难免俗,与俗人何异?看似道德门下,礼跪三清,门徒自居。然,居于道门,一问三不知,不懂修心,不懂阴阳。弃修行于信仰之旁,却以信士自居。完全不知何以为修?9怎么修。然后学不知道生与先天,天地未生之前,法由先天圣人,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上清灵宝天尊玉宸道君、玉清原始天尊,三圣人所传。天下一切道派,几乎都由三圣人所传。只有少部分道派是由九天玄女、女娲娘娘、玉皇天尊所传。
            所谓同道;弃正宗于书格之上,取西方旁门信仰于厅堂之前。殊不知,区区天下诸学都在道学之下,无一能超然于道学之上。
            宇宙万物皆被道所生,天地不过宇宙万物中一物尔,你我等不过天地中两粒尘埃。
            三教,文道释。何以为教?教;教育的教。而非扭曲的教派的教。教后学行善积德,学好不学坏,而非信仰。后学歪解,导致字词发生根本变化,让一个很正统,光明正大的字变得扭曲。前辈将经验方法传承后辈,是让后辈少走弯路,是让后辈后学借前辈经验方法,少走弯路。
            三教;儒道释。这个叫法是民国之前的叫法。现在的叫法是:文道释。
            儒教,道教,佛教。教育的方法不同,所教内容不同,但是本质一样。都在教学好,做人,做善事,做好人。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一样。儒教就是文教,何以为文?就是用笔墨记载的历史,数学,化学,物品制造方法,种植方法,地理,反正一切被笔墨记载与人有关的知识传承都可以列为文教。教人的基本人伦。儒教,是以《易经》为首的易学为根基和孔孟之学。教育后学,所谓的读书人,文弱书生多出与儒学。但是由于西方发现基础物理,基础化学和微观学科,后来这些学科逐渐传入中国,本土儒学被西方知识冲击,文化再次被基础化学科的真实洗礼,把那些眼见不到和手摸不到的知识洗出文化正统。导致以《易经》为首的易学归道教,孔孟之学纳入基本的文化教育。你我少年学堂所学的现代教育就是文教。当下文教强势,佛道两教,有点屈居于文教苟延残喘的感觉。
            佛教、教修心、教的最好,可惜的是那么多人涌入佛教,却都是信士自居,少有学佛的。几乎都带着妄想去的,少有人是以学生求学的心态去学。教尔等知六欲而明心见性,教尔等知因果知真善恶,尔等歪解佛学。教育和教派的教是两回事。教育的教,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教的另一种解释;只是传播愚昧,玩弄愚昧的工具。
            道教,知善恶而修心明本性,知阴阳修命。
            造化之下,教化为上。教化之下,修心为上。唯有教化,三教共尊。
            何以为教,教育也,非凡流歪解。佛道两学,本来是虚无之学,非实物可以示人。心,本性也,心中所想,本是虚无,并无实物。阴阳者,隐与天地万物之中,虚无也。本来无象,尔等相上求法。三教之中唯文教以实为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2-08 15:20
            回复
              红尘如狱,万象迷心,万闻绕心。观者,美好厌恶尽落心头,闻着万千声音也落心头。诸般景象无中生有,滋生心田。所谓现实本没有,梦中全都有。人之一生最难莫过于提前看见自己一生,人这一生不过百年,从年幼无知起,到迟暮凋敝垂。生之时就为生而奔劳。衣食无忧时,又为心欲所求而奋斗。为了心中所求,用尽万般手段,绞尽脑汁。少有人静心想一想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我之所追求的目标有和意义。人之所以深陷红尘是因为;不学和难以割舍。不学,不看前人一生生平,不用前人经验,用自己无知闯荡自己一生。难以舍弃心中所求。难以放下心中的那点贪求。
              红尘如炉,也能炼尽千华,还归本来。能入红尘出红尘的少,入红尘坠红尘的多。凡能识破本心诸般妄想者,虽在红尘,但能出尘。识不破心中妄想者,则在红尘永坠红尘。红尘是炼心最好的地方,也是沉迷之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2-14 09:28
              回复
                苟而后学,学而不精。心生虚妄,以妄求真,象上求法。经无根基则不懂,法不悟则不通。尔凭心中妄想,妄自揣测经文,实属无知。圣道之学,以学为重,不是以猜为能,更不是以心中妄想,联想道的样子,更不是寄托希望与鬼神。后学不尊重道学,豪无根基,不懂去妄修清净,不懂何以为妄,以心中想象是以为解,不懂何以为心。不懂道之理,甚至不知道法为谁所传。擅自涂改圣人书,以歪理解释以教同僚后学。道生于天地之先,法生于天地诞生之后,圣人观天而悟造化之理,传教后学,给予后学方便,让后学少走弯路。后学心中妄想太多,红尘世界万象迷心,使得真学被红尘蒙蔽,渐行渐远。后学不懂去妄修清净,反而是以妄想,想象经文之意。从来不问为什么,不问何以为道,何以为理。只是一味用自己心中想法理解道法,也不去观察天地自然、日月星辰、四季更替。
                尔等歪解道学,以信为道,妄求鬼神予以帮助,妄想超脱。入道学道,以学为重。不是以信为重。凡信士对红尘世界不满,又平日不学无术,自己无能,把不满和无能产生的后果 ,归咎于世道不公,寄希望于鬼神予以帮助。此等之辈非道德门徒,旁门而已,旁门都算不上。一帮妄想客而已。道学也有旁门,此旁门也要懂阴阳理学。
                尔等入道学道,却不知道,不究何以为道。全凭心中妄想,想象你自己心中道的样子。孔子《系辞传》一阴一阳谓之道。尔等无视阴阳理学,不深究阴阳,仅凭读过一两部道书,学一两部佛典,妄自揣测,完全是道外妄想而已。
                学道不学阴阳者,不去妄修清净者,皆不可能成就,纯粹就是荒度人生而已。但能明悟阴阳,得阴阳者,明六根知六欲修去心中妄想者,你我同道中人。才有资格问道缥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2-18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