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蛮O2-Y22279大簇来自西辽的喀喇氏族(转载)
中期哈剌契丹帝国镇楼
西辽始末
一、哈萨克乃蛮部落八氏族
哈萨克帝国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联盟,其中大玉兹人口最多,中玉兹其次。乃曼部落是哈萨克中玉兹最大的部落之一。根据1800年俄国人的描述,这个部落当时人口高达40万,是当时仅次于Ussun(乌孙or兀慎)的另一个大部落(兀慎有70万人,属于大玉兹),哈萨克古代著名的英雄“卡班巴依(巴图鲁)”就出身这个部落。
附图(三个玉兹的分布)
根据俄罗斯人的描述,乃蛮部落在1800年哈萨克帝国时,有40万人,分为八个氏族,自称为“Sakiz Oghuz”(意思是:八个乌古斯),但其对外的名字却来自蒙古语“Naiman”(意思是:八个)。
乃蛮部落下面的8个氏族,来源不同:
Ergenekty(额根额可歹)。这个部落是蒙古乞颜部落的后代,Ergen很可能是蒙古语Erjen(意思是主人)的词根,这个部落人数不多,但受人尊重。
Tolegetai(脱勒格台)。
这个氏族根据俄国人的描述,是由喀喇契丹人组成。喀喇契丹(又叫黑契丹,Kala明显是蒙古语黑色一词),就是我国史书记载的西辽。这个部落是(哈萨克)乃蛮8氏族中人数最多的,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约有三分之一是这个氏族的。这个氏族下面有Karakerei(喀喇克烈or黑宰)、Matai(马台or满拜提)、Sadyr(萨迪尔)三个重要支系。哈萨克著名的英雄“卡班巴依”就出身这个氏族下面的喀喇克烈支系。
Terstanbaly(特思丹八里)。这个氏族是一个纯粹Oghuz(乌古斯)部落,可能与成吉思汗时期的乃曼部落有关。
Saryjomart(萨亦厥马特)。这个氏族是一个Oghuz(乌古斯)部落,现在人数较少。
Baganaly(八干那力)。这个氏族是Oghuz(乌古斯)部落,被认为可能和成吉思汗时期的乃曼部落贵族(bugan卜古)集团有关,这个部落有Shaushek、Shoreshek、Shegelek三个氏族。
Shuinshi(舒因石)。
这个氏族也来自喀喇契丹人,传统上与Tolegetai(脱勒格台)氏族关系密切。该氏族有个支系叫Karauzhasyk(喀喇乌札萨)。出身西辽的氏族似乎很喜欢用Kala(喀喇)这个词根。
二、2018年的论文数据
根据2018年《Development of the Kazakhstan Y-chromosome haplotype reference database: analysis of 27 Y-STR in Kazakh population》中的数据,里面有关于哈萨克境内乃蛮部落的数据资料,共计有45个男性个体。
该文数据中,Naiman(乃曼部落)共有45个个体,其中O2-M122共计20个,占比44.4%,集中分布在Karakerei(喀喇克烈or黑宰)、Matai(满台)、Karauzhasyk(喀喇乌札萨)等是子支系,这三个支系之外的其他支系,O2并不多。
其中Karakerei(喀喇克烈or黑宰)子支系,是哈萨克汗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卡班巴依(巴图鲁)”的后代,新疆伊犁州巩留县的喀班巴依峰(喀班巴依雪山),就是当地人为纪念他而命名。他在1690年代出生,距今330年左右,是哈萨克阿布赉汗的副手,并在1730年前后,转败为胜杀死了准噶尔蒙古勇将夏希尔(巴图鲁)。这个蒙古勇士英勇无比,曾经在决战中数十次杀死哈萨克汗国方面推选的巴图鲁,卡班巴依的壮举使得哈萨克汗国转危为安。论文中,喀喇克烈部落共有5个个体,其中4个O2,1个C2,由于这个部落都是卡班巴依的后代,推测卡班巴依本人就应该是这个类型。从时间上推测,O2-Y22279年龄距今320年前,也和卡班巴依(巴图鲁)生活的时代也是完全符合(距今300-350年前)。
Matai(马台)子支系12个个体,其中9个O2,2个R1b1a2,1个J2。
Karauzhasyk(喀喇乌札萨)支系测了2个个体,全部是O2。
除了上述出身喀喇契丹的氏族外,在其他乃曼氏族中,O2非常少。
Ergenekty(额根额可歹)出身乞颜蒙古,历史上地位较高,测的4个个体,3个是C2,1个是G1a1b,不出意料果然是C2为主体。
Baganaly(八干那力)可能古代乃曼部落中贵族后代,测了11个个体,其中有R1b1a2(4)、R1b(1)、R1a(1)、C2(1)、O2(2)、Q(1)、N1a1a(1)等类型,R1b1a2历史与回纥等人群关系密切,另外Y类型多样性高,与这个氏族历史久远有关,也算不出意料。
Terstanbaly(特思丹八里),仅仅测了1个个体,是Q,历史上这个氏族来自于Oghuz(乌古斯),考虑到部分Oghuz(乌古斯)后裔(如土库曼人)Q比例可以高达80%以上,这个结果也是情理之中。
O2-Y22279在乃蛮部落之外的其他氏族,是非常稀少的,甚至整个O2本身,在其他哈萨克部落都比较少,比如《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Great Zhuz Kazakh Tribal Union Based on Y-Chromosome Polymorphism》的一文的数据,在567个哈萨克大玉兹部落中,仅有7个O2-M122,6个O-M175(O1b-P31),O1和O2合计仅仅占2%左右。
三、现代大数据分析
乃曼部落的O2-Y22279大簇是一个年轻的大簇,出现时间距今320年前,根据一家基因测序公司(23MF)的数据“该类型约占中国哈萨克族人口的 32.78%,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
对于这一类型的分布,这家基因测序公司(23MF)显示“这些 O-Y22279 类型的哈萨克族用户,溯源问卷均填写为乃蛮部落(乃蛮-黑宰氏族、乃蛮-满拜提部等)。”
这些信息,与2018年论文完全一致,O2-Y22279是一个突出分布在乃蛮部落的大簇,且分布的氏族,均是历史上勇士“卡班巴依”的后代,生活的年代距今约300-350年前。
四、结论
O2-Y22279是一直非常晚才爆发的类型,主要分布在乃蛮部落的Tolegetai(脱勒格台)氏族下面的支系:Karakerei(喀喇克烈or黑宰)、Matai(马台or满拜提)。这两个支系正是哈萨克汗国公元1700年前后的的勇士“卡班巴依(巴图鲁)”的后代,(他应该)是这个类型的骄傲了。
(这)两个支系组成的Tolegetai(脱勒格台)氏族,是源自喀喇契丹(西辽)的部落。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测,这一类型是随着耶律大石从辽国南院(北京、河北、内蒙中部)西迁至新疆地区,并在喀喇契丹(西辽)灭亡后,组成Tolegetai(脱勒格台)部族,(最后)成为哈萨克汗国的一部分。
而随着乃蛮部落从哈萨克斯坦迁入我国新疆北部,由于原有的准噶尔人已经消失,使得这个部落得以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并在320年间发展成为一只巨簇。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O2在哈萨克族中,只高频分布于哈萨克中玉兹的乃蛮部落,且仅高频分布在乃蛮8个氏族中的2个(Tolegetai、Shuinshi)。而这两个氏族又恰恰正是源于古代喀喇契丹(西辽),(在)其他哈萨克部落中O并不常见(O1和O2合计在0~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