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6 文章出处:扬州晚报 作者:陶敏 点击率:1141 1月12日至14日连续3天晚上,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龙塘下的王陵》,再次聚焦江都王陵。记者昨电话连线得知,央视曾于2014年5月补拍了一些内容,考古专家揭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谜团。 2009年初,盱眙警方破获一起大型盗墓案,一座沉睡两千多年的巨大墓葬因此重现世间。考古专家没想到的是,这座被确认为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大墓埋在一个水塘下面。 这个不起眼的水塘在大云山山顶,村民称之为龙塘。2009年初盗墓贼打下的那个深不见底的盗洞,就在龙塘旁边。最让人感兴趣的是龙塘这个特殊的称谓,是不是说明塘底的墓葬是一座和皇帝有关的“龙墓”? 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大云山山顶的秘密,也一层一层被揭开,历时一年的考古勘探之后,考古队给出初步勘探结果。考古人员坦言:这个墓葬竟然是一个庞大的、将近200米长的“中”字形大墓。“中”字形的墓,就是两条墓道的墓一般来说都是诸侯王的墓。 龙塘的水被迅速抽干,在清理塘底淤泥过程中,一些已经腐朽破损的器物,不断地被清理出来。考古队不情愿地接受了残酷的事实:这个墓有20米深,但是挖了差不多有一两米深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汉代文物,还有唐代和宋代文物,说明了至少在唐代和宋代,这个地方就已经被盗过了。” 更让考古人员感到震惊的是,这个盗洞和想象中的盗洞不一样,其实整个水塘即被人称之为“龙塘”的水塘就是一个很大的盗洞,开口面积差不多有 400平方米,而且往下挖,没有收缩的迹象,在挖到距离墓底还有3米左右的时候,盗洞还是很大。由此推断,龙塘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古代盗墓贼留下的巨大盗洞。 王陵很可能遭曹操盗墓军队洗劫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人挖的?在出土的盗墓工具里面,是否会留有蛛丝马迹呢?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把长的尺子,考古人员称,是和盗墓工具一起出土的,一尺刻度是24厘米,而汉代的尺一尺是23.1厘米,24厘米正好是魏晋时候的度量衡制度,那么,基本可以这么说,这个墓葬是那一个时期被盗的。历史记载,曹操盗墓是最厉害的,因为他需要军饷,而盗墓就挖出一些金银,挖出一些铜,然后作为军饷。 从大云山汉墓龙塘中发掘出的盗墓工具和计量用的木尺,正是东汉末年遗留的物品,那么,当时是曹操还是孙权的军团盗墓的呢? 查阅相关史料,发现在东汉,曹操专门设立了一个官职,叫做摸金校尉,由他带领专门的军队,盗墓取材,补贴军用。考古人员介绍,“摸金校尉” 是中等级的一个官吏,“估计相当于现在军队建制里面一个团长吧”,因为大云山所处的这个区域,当时就是在魏和吴之间,是不断交叉的,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被曹操所控制的,所以基本上来说,盗掘的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曹操。 一枚古代封泥锁定墓主人为刘非 汉代诸侯王墓葬在大云山山顶的水塘下面,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考古探明的墓葬很多,其中主墓有三座,龙塘底下藏着的,正是埋葬墓主人的一号墓,另外两座主墓分列左右,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丰富齐备的洗浴用品,以及重达一吨的古钱,这些独特的文物也像一块块拼图一样,渐渐地拼凑出墓主人的神秘轮廓。 考古专家根据一枚瓦片上的铭文进而罗列出多达6位的墓主候选人。而他们显赫的身世也让大家对墓主人非常期待。在艰难地排除几人之后,一座妻妾陪葬墓里出土了一位汉代著名美女的几颗牙齿,而这似乎也是下一个重大发现的先兆。没过多久,考古队员在大墓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枚古代封泥,上面的铭文也将墓主人的身份最终确认,这位大云山汉墓神秘的墓主人就是江都王刘非。
(原文题目:央视聚焦大云山江都王陵 刘非墓或曾遭曹操军队洗劫)
(原文题目:央视聚焦大云山江都王陵 刘非墓或曾遭曹操军队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