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宋代及以前部分村庄信息:
辛庄镇:
高家庄子村:西汉末年,高姓在此居住,取名高家庄子。
辛庄东北村:据出土文物考证,西汉时期辛氏在此建村,以辛氏取名辛庄,后王氏家族在此繁衍。元延祐年间,联村集资在村南修建了文昌帝君庙(今已毁废)。明朝初年,辛氏徒居本地朱家,村明沿袭。解放后因村大,按方位划分为四个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分别成立了辛庄西北、西南、东北、东南村。
蚕庄镇:
西曲城村:北朝,设西曲城县。北齐天宝七年,西曲城县并掖县。唐朝,武德四年,莱州设曲城县。金朝,曲城县更名为招远县,治所罗峰镇。曲城设县历经七个朝代。
蚕庄村相传西汉时期,梁、齐两姓定居此地,因临曲城侯国蚕丝集散地,官府在此地设庄收蚕丝,故称蚕庄。北宋初期,苏姓良宽、良发兄弟二人迁入。
金岭镇:
毕郭一村:毕姓在汉朝即聚居在西南山岗下的河畔地带,由于洪水冲刷,河床变迁,逐渐西移。至唐初,同郭氏定居“兴国寺”旁,取名毕郭。1943年,析为三个行政村,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初期又合并成立毕郭生产大队。1960年分开,成为毕郭一村。
毕郭镇:
张家村:唐开元年间,张姓由本县芮里迁此定居,取名张家。
辛庄镇:
高家庄子村:西汉末年,高姓在此居住,取名高家庄子。
辛庄东北村:据出土文物考证,西汉时期辛氏在此建村,以辛氏取名辛庄,后王氏家族在此繁衍。元延祐年间,联村集资在村南修建了文昌帝君庙(今已毁废)。明朝初年,辛氏徒居本地朱家,村明沿袭。解放后因村大,按方位划分为四个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分别成立了辛庄西北、西南、东北、东南村。
蚕庄镇:
西曲城村:北朝,设西曲城县。北齐天宝七年,西曲城县并掖县。唐朝,武德四年,莱州设曲城县。金朝,曲城县更名为招远县,治所罗峰镇。曲城设县历经七个朝代。
蚕庄村相传西汉时期,梁、齐两姓定居此地,因临曲城侯国蚕丝集散地,官府在此地设庄收蚕丝,故称蚕庄。北宋初期,苏姓良宽、良发兄弟二人迁入。
金岭镇:
毕郭一村:毕姓在汉朝即聚居在西南山岗下的河畔地带,由于洪水冲刷,河床变迁,逐渐西移。至唐初,同郭氏定居“兴国寺”旁,取名毕郭。1943年,析为三个行政村,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初期又合并成立毕郭生产大队。1960年分开,成为毕郭一村。
毕郭镇:
张家村:唐开元年间,张姓由本县芮里迁此定居,取名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