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南京吧 关注:275贴子:1,015
  • 26回复贴,共1

本书有平行空间,结果人类可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本书中有两个空间设定,一个半夏空间,一个白杨空间。这个都认同吧?
先认同半夏空间和白羊空间为同一时间线,也就是书中情节,这里称第一时间线。
以慢递为例,半夏空间成功收到慢递后,那么白杨空间的慢递在哪里?还在水里泡着呢,是吧?
那么如果在这时候,白杨空间又把慢递从水里拿回来,半夏空间里收到的慢递又是谁的呢?
半夏空间已经收到白杨空间慢递了。根据书中果决定因定律。证明白杨空间的慢递到了半夏空间。而此时假设白杨空间把慢递拿回,则肯定会出现第二平行空间,这里称第二半夏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半夏依然收不到慢递。因为半夏空间已经收到慢递了,而白杨空间又把慢递拿回去了。
所以这里会有分支,分支一和书中一样,半夏收到慢递,白杨空间和半夏空间继续以后书中情节,走第一时间线。
分支二是白杨空间又把慢递拿回去了,诞生第二半夏空间,第二半夏空间依然收不到慢递。而此时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第二半夏永远联系不到白杨,因为白杨和半夏在第一时间线里继续书中情节。
第二种是将会出现第二白杨空间。
在白杨知道半夏收到慢递的时候,白杨又把慢递拿回来了,拿回来的同时,也必将诞生第二白杨空间。第二白杨空间和第二半夏空间是一条时间线的,这里称第二时间线,也是人类可改变未来的空间。
时间轴已变,结局自然能改。
至于第二时间线怎么改结局,不知道,反正能改。
有种思路是第二时间线白杨父亲通过无线电告知年轻时的自己将来会遇到的困难,让祖国少走弯路。这样白羊父亲年轻时的空间成长到2012年,祖国会强大不少。这里称白羊父亲年轻时为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再联系年轻时的自己,创造第四空间。。。。。一直这么刷空间就行。刷的差不多了去打大眼睛。打不过继续刷。
另:书中并没有白杨又把慢递拿出来的情节。我这只是假设,假设半夏收到慢递后白杨又把慢递拿走,那么半夏收到的慢递是谁的?又怎么会收到慢递?有没有可能出现第二平行空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3-06 01:37回复
    没有平行时空,是线性时空。既然半夏收到了,就证明白杨不会再从水里拿出来,要不之前那些失败的半夏不应该都收到吗。结局在序章就写好了,如果非要浪漫主义的话,可以认为半夏没出过南京,而南京外有幸存者。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5-06 02:57
    收起回复
      整个故事是有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未来世界没有被观测到的一切都处于未定(黑箱)状态,存在无数的可能,直到被观测时才会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结果,这个结果不能与观测者在观测时点(或者说“开箱”那一刻)之前已经观测到的事实相矛盾。也就是说,观测者掌握了什么信息,就会从黑箱中的无数可能中删除掉与之矛盾的可能,相应增加不矛盾的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因此,可以通过向观测者传递信息,删除不利结果,增加有利结果的概率,如果传递的信息足够多,就几乎可以删除所有不利结果,使有利结果的概率接近1。
      如果没有信息传递,电报机里叮当作响的当然大概率是脱落的零件而不是密钥;如果没有信息传递,扎在地里烧焦的残骸大概率真的是飞机或者导弹而不是返回的飞船;如果没有信息传递,绊倒半夏的大概率就是个球形的铁疙瘩而不是邱小姐;如果没有信息传递,半夏在水里摸到的时光慢递大概率真是某人的头盖骨……传递的信息删除了原来的大概率(不利)事件,从而使隐藏在概率大海里的小概率(有利)礁石露出水面!那么,同样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删除全人类灭绝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隐藏在潘多拉魔盒底层的希望展开翅膀。
      这个逻辑,为“改变历史”找到了不违反因果律的解释,可以说是整本小说的最高光点。甚至经典的祖父悖论都可以得到解释:那个刺杀了自己祖父的人,作为观测者必然已经观测到自己的存在,任何与已观测事实(他的祖父被杀和他自己的存在)矛盾的可能性都会被删除,那么所有其他可能性的概率都会大幅度上升,无论原来概率有多小——比如说他以为的祖父其实不是他的祖父
      仅有的遗憾是,连翘还是会死于老虎咬伤后的感染,成为整个故事中唯一必死之人。想想她涂抹掉自己的笔记,不告诉半夏任何关于大规模破坏和毁灭的情况,一个人带着这所有负面信息离去,是何等的勇毅……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5-06 03:45
      收起回复
        太长我只看了最后一段,书中白杨有一段自白说了,慢递是否成功取决于执行的人,他自己就是那种会想拿走但是绝不会拿走的人 否则半夏是不会收到慢递的。但是你要记得这只是一个设定,而不是像现实一样因果循环这样的真理。至于会不会发生悖论作者估计也写不出来。反正我觉得这个设定不好,太牵强了,我觉得想完善这个设定作者应该再拿出一些篇幅来完善,比如加一个场景 白杨想问那个女同学把慢递放在哪里了,然后女同学忘了类似的情节。而且我觉得正因为不是平行世界半夏才能收到慢递,首先2019年的时间胶囊外在的构造应该是相似的,如果半夏所在的世界线和白杨的不同,那一定会收到一些既没有从白杨那里收到信息,却实实在在存在的来自2019年的时间胶囊,而书中并没有这样的情节连暗示都没有,半夏每一个收到的时间胶囊都是先由白杨发出信息才接受到的。


        IP属地:天津4楼2023-09-26 08:50
        回复
          你白看了,本书,贯穿全文的隐藏思想是什么?本书科幻侧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薛定谔啊,结果确定原因,书中任何一个事件都在讲这四个字,由果致因,你这种解读,只能把这本书变成废纸,全本书变成废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0-02 1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