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吧 关注:4,740,583贴子:15,779,033
  • 0回复贴,共1

掌握这两点,才能品味出铁观音的“音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冲泡铁观音,要先备好水、火、茶具,“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然后选择合适的冲泡方法,在铁观音优美的“音韵”中,品一杯好茶。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品饮铁观音最妙?单从字面上看,茶名“铁观音",就给人肃穆、静雅之感。品饮铁观音应在静谧优雅的环境中,品饮者以平和忘我的心态,才能品出铁观音的“音韵”之美,达到以茶雅志、以茶养性的目的。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564703684569
古人品茶崇尚环境的自然天趣,常隐居山林,在青山、溪流、清风、朗月、翠竹、茅舍等山野之所,悠然品茗,品茶之真味,得人生真趣。明代许次纾《茶疏》:“清风照月,纸帐楮衾,竹床石枕,名花棋树。”对品茶佳境提出四项要求,人称之“品茶四友"。《茶疏》还提出品茶不宜接近的七个环境,有阴室、小儿啼、酷热斋舍、厨房、野性人、市喧、童奴相哄。足见,古人对品茶环境早已重视。明代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写道:“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人,花鸟间,青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如此优美的品茶环境,让人未品茶已先醉。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678900257017
现代人的品茶环境以茶室为主,虽然少了些自然风光,然而也别有一番意趣,也能深得茶韵。通常,茶室选在幽静之处,即使是在闹市,也要尽量创造幽雅的环境氛围。室内布局应简朴雅观,添加一些自然元素,设人工小溪、小池塘、小瀑布等,选择木、竹、布等装饰,壁上悬挂字画,桌上摆放盆景或插四时鲜花,营造出安静整洁、和谐舒适的品茗环境。
冲泡铁观音时,最好点一炉檀香,播放或弹唱古典的音曲,营造出幽静、典雅的品茶氛围,使品茶人精神得以放松,怡然品茶。
冲泡铁观音用什么火候最好?冲泡铁观音,烧水时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最为适宜,水温在95℃~100℃,泡出的茶汤才会色香味俱佳。
唐代陆羽《茶经》中介绍了煮水的“三沸”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认为水过三沸,沸腾过久,使得溶于水中增添茶叶鲜爽滋味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过度清除,已经老了,不可再用。用“二沸水”泡铁观音,能有效地浸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泡出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滋味鲜爽的好茶。若水温较低,水嫩,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很好地浸出,也就释放不出铁观音的音韵效果。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675421109135
针对这个问题,富有经验的古代品茗者曾做过不少探索,宋代蔡襄在《茶录》中也提及“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茶疏》中也有相同观点,认为“水一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煎茶须用活火。唐代温庭筠《采茶录》:“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汽全消,谓之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宋代苏轼《汲江煎茶》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古人煎茶讲究用木炭生火。那些染上油污的木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都不适宜做燃料。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698694710281


IP属地:四川1楼2023-03-20 15: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