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1,552贴子:74,608,497
  • 29回复贴,共1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何以小见大地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想了解更多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后的知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3-21 08:52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3-21 08:54
    回复
      2025-08-06 10:59: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彻头彻尾的失败,可以说是直接废了中国农业自建国以来集约化的所有成就,除了西北和东北少数国营农村,其它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进程直接拦腰打断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21 09:04
      收起回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们敢于去致富了
        毕竟之前连自己养点鸡鸭鹅都不行 是资本主义尾巴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3-03-21 09:49
        回复
          说穿了就是人给自己干活的时候才是最积极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从公田制变成私田
          另一个典型对照组就是苏 沙俄时代粮食出口国 俄罗斯也是粮食出口国 就苏时代大量进口粮食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3-03-21 09:53
          收起回复
            我感觉人地关系也是真的贯穿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3-21 10:15
            回复
              公私不对立。
              最终是“宅田双主制”,地是以主次来解决。
              公是八私,是指把各方面都私好。
              公正分配出去的私,就是公。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3-21 10:24
              回复
                “公有”,是已经公正分配的存在有。
                如果,只是合起来没有分配,那叫“共有”“合有”。
                如果,100分给ABCD四个人,依此10,20,30,40。是最公正的分配。
                分成。10,20,30,40。
                “私有总值”就是100。
                “公有”值100。
                “共有”值为0。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3-21 10:27
                回复
                  2025-08-06 10:53: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要相信中华文化,不少关键价值观,都在里面有答案。
                  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定义的明明白白,称为文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3-21 10:32
                  回复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盲目搞集约化还是靠人力在地里干活,哪来的集约化优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土地过于分散又不适应集约化生产的要求了。
                    混历史吧的人应该明白评价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一切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谈生产关系和脱离经济基础谈上层建筑都属于扯淡。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3-21 11:17
                    回复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个过度性的政策,它的本质不单纯是土地改革,也不单纯是土地的再分配,而是一次系统性的解放生产力运动,目的是解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工业转型及体制改革。
                      如果单纯是为了增产,这个改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事实已经证明没有比集体制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如果是为了经济利益或者社会的经济转型,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依靠农业建国的想法已经被客观否决。
                      所以最深层的逻辑是,这个农业政策是为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做基础准备工作。


                      IP属地:内蒙古13楼2023-03-21 11:54
                      回复
                        它在我国的前身 大集体生产模式,是有历史原因存在的。
                        这个原因就是 偿还苏联的债务—当欠了外债,家庭还不富裕时,就需要时时刻刻精打细算。


                        15楼2023-03-21 12:49
                        回复
                          苏联的大集体生产模式是战时生产模式,就单纯为了战争而生产——这是苏联的大集体模式原因,可惜后来苏联没有对这个改革,和平时期发展 这个模式只会降低生产效率,说简单点这个模式是需要外部压力存在,才能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案去实施。
                          我国的大集体模式,有人可能会认为是照搬苏联,其实不是,我国这个模式的成因就是需要偿还苏联的债务才设立的,当苏联的债务偿还完之后,这个模式就必须面临改革,解放生产力。


                          16楼2023-03-21 12:54
                          回复
                            而这个模式的改革,是在我国国内基础工业建设完备时才做的。
                            另外请注意一点:任何时期,任何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粮食问题,毕竟人是需要进食。
                            我国农业在建国发展初期真是兜了几次底的存在,这也是后来00年代左右吧我记得,国家取消农业税,并且实行三农政策反哺农业的原因,因为我国农业真是为这个国家发展奉献了一切。
                            当然这些是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个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相较之前的大集体模式)的后续改革。
                            看到上面还有那类拿老美那边工厂模式的农业生产说事的,我只能说那玩意儿只适合我国一些地区,而对于我国整体农业生产来说,并不适合——因为我国多山地,工厂模式化生产只适合大平原地区,而山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是单独个体到户的模式才最有生产效率。


                            17楼2023-03-21 13:06
                            回复
                              2025-08-06 10:47: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面能够带动富裕是乡镇企业的工业化,顶起广东是千千万万乡镇企业,不是粮食有增收多少。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6-30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