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报考建议是基于:
1)每个人都是弱的,必须靠环境压力才能前行,而优秀的环境极为重要。
2)中国大学失去了应有功能,所以必须依赖大学的非教育资源和所在城市资源帮助自己形成优秀环境。
3)中国社会正在转型,身处信息中心对自己未来有利。
无法上欧美名校、也无法来北京的学生,应该努力复制类似“同侪(Peer)压力”,例如推特上fo你喜欢的中外前辈,例如学好英文知道世界最新学术进展,打造不是名校的名校,不是北京的北京。即:与苏格拉底为友,逼迫自己进步。
最后我说说我的家乡南京:你在任何南京的学校学习累了,可以走进金陵协和神学院,看神学士们背诵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听他们讲上帝的存在,校园鲜花满地,你一人拿着圣经,安静地想,感谢还有这样的地方和城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