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7,206贴子:16,774,099

论心理学 精神病理学与精神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章是我学生时代的旧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13 17:17回复
    现在发在贴吧上,
    希望能跟大家讨论交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13 17:18
    收起回复
      这篇旧文其中有许多不足之处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13 17:18
      回复
        下面开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13 17:19
        回复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学被大众所知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心理学未被熟知的希腊、“心理学”指的是关于“灵魂的学问”.在前现代的西方世界,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和科学,而是关于人的灵魂之学问.在现代的科学话语中,心理学变为一门可实证的,科学化的学科.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理学,精神病理学在心理学所总结的人的心理的规律下,研究人的心理的病理状态,由此,人的“心理”被判断为“正常”与“不正常”(病理,心理疾病).
           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是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对人的研究的,而这个基础便是科学,在科学的基石上,其相信,在人类的生存中.,人的心理是有最普遍,最合理的运行机制的,在这种预设下.不符合其标准的便是“心理病理现象”正如现代医学,现代心理学也是把人视为“机械的有机体”,人的心理可以被视为一个实体,可以被观察和分析,并进行实验.从而划分出人的“人格类“行为规范”,“情绪分类”,“认知体系和结构”.“对普遍的物理世界的一般反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13 17:19
          回复
            精神病理学与心理学对人的心灵的把握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论,不可避免地如同研究物理世界一样——把人物化,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研究.但是其忘记了其预设的“正常”与“病理”的标准从何而来:从社会的普遍的规范中来.即社会的主导的法则.不符合社会的规范的(社会化)现是不正常,符合的,在社会中被承认的便为“心理适应良好”或“心理健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自诩为科学,客观的心理学的背后仍有其价值判断,而在心理学的学者中,其价值的判断,对人的划分的话语权就来自社会权力本身.而权力本身又与政治和意识形态交织,因此心理学是一种对人的精神的暴力,而其暴力机关,如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室,行为干预所是其组成部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13 17:19
            收起回复
              度娘别删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5-13 17:22
              收起回复
                在开头,您可能注意到“现代社会”一词,我们的过去的时代,并没有如同我们现代社会的普遍的神经症,如空虚,焦虑,抑郁,失眠,自杀,躯体化……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对人类社会的重朔.普遍的异化的存在,脱离了生产性的劳动正是人产生比以往过去任何时代更普遍的病理化的根源,人脱离了前现代的超稳态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方式,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而现代性的核心即是其无根性,不确定性和虚无,现代性存在强大的张力:存在一非在一存在、人在这种现代社会中,其存在没有确定的基础,生活如同火车一般总是从下一站到下一站,没有终点.即使筋疲力尽,也要奋力奔下下一站,你问我,为何永不停歇,因为不如此存在,我们便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存在,而以这种方式存在,又是在不断否定上一秒的存在,不断变化,不断自我否定(非在)我们以这种方式生存又感到其痛苦,这便是现代生活的悲剧性之所在.于是我们时常可以在现代的中产阶级中听到这样的话:“活着好累.天天加班,这样改着有什么意想.还不如死了算”.“人生没有意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13 17:23
                收起回复
                  我们从国情考虑.中国的心理学.心理咨询普及程度不高,受众小,价格贵.而能支付得起昂贵的咨询费且有咨询需求和时间成本的人.就来自于中产或资产阶级的成员,在现代社会中,且在China,较为普遍和典型的心理病理状态中,中产和资产阶级占主要人口.因为其缺少[自我意识的外化]见黑格尔或马克思·····(劳动实践)或见下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13 17:23
                  回复
                    我们知道在精神病理的折磨下是十分痛苦的.于是其会寻求咨询.而心理咨询为其主要的治疗式,其社会功能就显现出来:为在社会中的精神创伤,情感创伤打下麻醉剂,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其本质是为现代的科学对人造成的痛苦,创伤异化,用科学的话语为其辩护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5-13 17:23
                    收起回复
                      单机贴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13 17:24
                      收起回复
                        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中把人视为是实在的,人的精神,意识,病理的产生,皆是人的神经系统和神经递质发生了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病变。在心理学家眼中人如同机械,人的神经系统如同机械的电路,神经递质如电路之中的电流,机械坏了就要修修补补,于是精神病药物就如同机械的修补工具作为人这个机械的修补工具一般被加以使用。如之前所讲,几乎是了精神病理的根基——社会关系,虽然现代精神病理学有社会致病因素一说,但是这又回到我们说的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治疗实践回到了我们前面探讨的心理学的预设之中,以及权力,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5-13 17:24
                        回复
                          在精神病学中的社会致病因素可总结如下
                          主体→←客体的关系中,在这种人与社会,世界的互动中,又回到了刚才所说的人对普遍的物理世界的一般反应。其实为这种人与社会的互动,主体的感受和经验是一致的,一定的,可重复的和可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可以还原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人是接受他人指令的机器,并作出符合指令的行为,通过人对信息的反应可将人的情感情绪,意识,行为,人格分成各种各样的类型,以此划分为人的性格类型,心理模型,情绪分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5-13 17:25
                          回复
                            这其实引入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关系的差异。【心理学关于阶级的隐喻】,我们将在下一章展开讨论~
                            小结:心理学始终是为科学缺少反思的产物,现代科学对人心灵的统治,认为科学解释一切,包括科学的创立者——人本身。也是有权力者维护其统治的统治工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5-13 17:27
                            回复
                              我们承接上一章的结尾来展开讨论。
                              【何为class】?
                              心理学的预设:社会有其整体性
                              社会有其整体性,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型,人格分类,其实都是关于人所在的class的隐喻
                              在我们日常所理解的class中,这是一种封建的意识形态。我们预设了一个社会的整体性。在前现代社会中,封建的权力建制和血缘关系的纽带的确把社会建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稳固的整体。人对人的层层统治关系十分清晰明了,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在整体的社会中关于人的不同class的划分,class的本质是封建时代对权力大小的划分,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划分,class就是权力的差异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5-13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