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虽然写的是叶芷线,但其实是以叶芷线为主,捋一下整个全文的一个时间线。
先对这本书整体做一个谈论。这本书几乎将《26岁房客》和《郁金香》两本书的角色集合在了一起,比如叶芷-米彩/肖艾,叶芷有着和米彩一样的背景,女总裁,也有着和米彩一样的爱情观,爱上男主就是一生一世,也有着一样的性格,智慧、冷漠,但叶芷有放不下仇恨,和肖艾一样中场下线,和肖艾一样需要解决家仇。所以,叶芷几乎是一个集大成者的角色,较之米彩和肖艾,人物更加丰满、立体。而思思,可以说是乐瑶的plus版本,本来乐瑶的人气就已经非常高,《风花雪月》里关于思思的篇幅和笔墨就更加多了,所以,这样一个思思注定会是一个深受读者喜欢的人物。
此外,这本书比较适合【25-30岁】年龄段的人来阅读,因为这本书里的语言很较为含蓄,没有那么直白,没有一些体会和社会经历的人,可能无法深入理解人物语言和动作背后表达的深意。简单点说,人物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是真的,但人物的行为大部分却都是有深意的。
另外,第一人称的书,最好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去阅读,这样理解更深刻一点。
话不多说,正式开始叶芷线。主要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叙述。
整体的时间线,为某一年的7月份(开始),到第三年的过年前夕(结束)。时间跨度两年半左右
一、相遇与相识
时间线,大约从7月份到过年期间,时间跨度大约大半年左右。
剧情从,米高从上海到大理,开设风花雪月客栈以及经营九隆居临时客栈
这期间,米高先后与思思,叶芷相识。按照坦克的一贯套路,一般是后来出现的人赢得男主,但这本书有点不同,从头到尾都是米高和叶芷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拉扯,而且米高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关于结局的问题,放在最后在讨论。
米高和叶芷初见在泸溪观景台,米高对叶芷一见钟情?不得而知。
紧接着米高在高速路上冒险帮助叶芷换轮胎,思思留下叶芷电话,三人之间开始产生联系。
这个时候,米高为人的印象(正义,情义)就已经刻在叶芷和思思两人的心中了,后面发生的事情只是加强了这一点而已。
再然后,米高义无反顾跳水救人,叶芷和思思两人都不由得对米高产生了好感。
思思喜欢上米高,是因为风花雪月客栈问题,米高因为思思打人而进了派出所,被关了两天。这个时候,思思就彻底沦陷了。在这之后,米高送思思去机场,思思深情表白,希望米高留下她。思思还是年轻,热情似火,太过直接。而米高因为陆佳,已经没有这样的激情了,他需要一个成熟的爱人。
叶芷喜欢上米高,主要在泸溪。第二次在泸溪,米高本来是因为客栈的拆迁问题而找叶芷,但并没有解决。反而,叶芷因为碰瓷问题,米高不计较,帮助叶芷解决了碰瓷问题。这里,叶芷就已经喜欢上米高了,如果按照后文叶芷亲口所说,叶芷是从这里爱上米高的。
在这里,叶芷第一次向米高表达了“等”这个词,叶芷和米高讲了一个她等待一个高中同学的故事,关键是还不告诉米高名字,以叶芷如今的能力,找一个人应该不难(叶芷能够在事后找到打米高的人,还找不到这个需要她等所谓高中同学吗?)。至于这个“等”的事件是真是假,老实说,猜不透,毕竟叶芷段位太高了,后面还有助理怀孕事件比喻自己怀孕的,实在猜不透。
但,不管这个事件是真是假。
米高说,只有爱情才能让人听话。
……
叶芷回,听你的。
这两句话,足够说明问题了,而且这个时候,叶芷还不知道,米高因为她被人打了一顿。
叶芷从这里开始喜欢上米高是毋庸置疑的。
这就是叶芷和思思的区别了,思思的喜欢更多表现在语言上,直白、热情奔放。但叶芷更多表现在行动上,更含蓄。这是成熟女人的一种表现,即使思思和叶芷一样没什么感情经历,但女人的成熟是由年龄和阅历所决定的。思思没有获得米高的倾心是有原因的,时间不对,年龄也不对。
爆发点-思思揭开米高因为帮助叶芷被痛打一顿的事情。这里算是前期一个感情线上的一个小高潮了。
这里,思思几乎等同于放弃了(第一次放弃),或者人为把米高推向了叶芷,其实没有思思来推,米高也会慢慢和叶芷在一起。
后面基本就是米高和叶芷感情升温的情节,米高克服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恐惧,第一次去上海看望出了车祸的叶芷,顺路。然后,叶芷顺路来见米高。两人,因为顺路和专程拉扯了一波感情。后来又因为陆佳的出现,再次拉扯了一波。
其实,很多人第一次看的时候,都会觉得米高和叶芷的感情发展太过突兀,两人之间的感情不够浓烈,也不够深厚。
我第一遍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看不出米高和叶芷这两人有多爱,毕竟两人相识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共同经历也不多。
但,这就是成年人的爱情(米高当时应该28岁了),只需要一些行为,一些动作,就可以将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即使叶芷还不了解米高的过去,米高也不了解叶芷的家庭。
一样在洱海边眺望,一样在寒冬的洱海里游泳,如此种种就已经将两颗孤独的心连接在了一起,滋生爱情了。
米高叶芷的关系确定-米高的四次表白。
讲解之前,插一句,像“米高,我冷”,这样的话语,思思是说不出来的,但是更为成熟的叶芷却可以,叶芷有时候也像米彩一样拿捏住了米高。
站在叶芷的立场,虽然她喜欢米高,但她内心是不想和米高确立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的。因为,一旦确立,米高就成为了她的一个弱点,她很清楚这点,但感性之下,她还是同意了,从叶芷接受的那一刻开始,全文进入第二篇章。
米高因为叶芷工作邀请的问题第一次表白,又因为酒吧闹事的问题再一次表白,又因为陆佳归来再一次表白,最后在三亚的礁石上又一次表白。
四次表白中,叶芷都是不明确接受的状态,最后在三亚那次,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米高这种趁虚而入的行为几乎不需要犹豫,但理性的叶芷犹豫了很久才正式接受,足够说明叶芷的内心有多难抉择了。
叶芷和米高两人关系的确立,不仅让思思投河自尽,也让思思来大理再次争取,对于20出头的小女孩而言,说放弃并不难,但真正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内心有多难受。所以,思思又来争取了,之后思思的种种行为都是这个表现。
这个阶段,以叶芷和米高确定关系而结束。
二、叶芷消失的一年多
时间线大约从过完年,到米高离开即墨,时间跨度大约为一年半
剧情从,叶芷泰国海难,米高离开即墨回到大理。
叶芷海难,类似于《郁金香》的琴行失火,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期间,叶芷和米高确定关系不仅给叶芷带来了难处,也给米高带来了难处。米高的事业发展受限于叶芷的身份和地位,被挟持,步步维艰。其实,按照米高设想,他们一年之后确定关系是最好的。或者按照叶芷的设想,等叶芷解决完集团的事务再确立关系也是最好的。但,他们在一个很尴尬的时间确立了关系,所以,导致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但,这都需要对方去“等”,更多的是叶芷需要米高等,但米高明确表示过不愿意等(看一下原文就知道了,所以才会对上面叶芷讲述的那个“等”的故事的真假产生怀疑,叶芷的表达向来含蓄,即使是米高也不一定百分百理解)。而思思,也因为米高一会儿愿意等叶芷,一会儿不愿意等,被反复拉扯着。
所以,后来叶芷提出分手,遭遇海难,米高苦苦搜寻未果,陷入迷茫,紧接着米高父亲患淋巴瘤,思思父母破产,陆佳趁虚而入,米高九隆居炒房赚了一大笔钱,离开大理,留在即墨大半年。
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几乎与叶芷无关。
所以,我们重点讲述一下叶芷倒推米高这个情节。(大约是海难发生两个月之后,叶芷消失了一年多,孩子刚好出生)
床单厂那个弹手风琴的女人就是叶芷,那天带米高回房间的也是叶芷。
作者不仅多次暗示,还通过旁人隐晦说明,针对那晚送人的情况还特别做了排除法,这一点应该不需要多加分析。
讨论一下,为什么叶芷要倒推米高?
有一点不需要怀疑的,就是叶芷海难回来之后第一时间来了大理,并且关注米高的情况,知道了米高为她做的事情。这也是米高在叶芷正式归来之后误解或恨叶芷的点,站在叶芷的角度,多委屈,不仅要查凶手,争夺集团控制权,还要生下孩子,暗中关注米高的情况,每一件事情都不简单,而她最爱的米高还误解她、恨她,这较之米彩去美国生孩子还要难,至少米彩母亲打心里不会想要加害米彩,且昭阳也一直在等她。
所以,为什么叶芷要有这样一个倒推的行为呢?(没这个孩子,所有的结局都不好说)
从书中叙述的内容来看,通过这次海难(到大结局的时候才知道是曹学救了她,曹学为什么救叶芷?还不是因为米高,其实就是米高又一次救了叶芷),叶芷判断她这辈子几乎很难和米高在一起(两人在一起,对彼此情况都不利),但她又爱米高,所以她留下这个孩子,陪伴她,作为米高爱的延续,陪伴今生。属于,阶段性放弃米高,但是不彻底,叶芷是这个情感拉扯的源头,叶芷拉扯米高,导致思思也被间接拉扯,小北就不用说了。痛苦的源头,都是因为叶芷,因为叶芷放不下家仇,因为叶芷不能不顾一切和米高在一起,因为叶芷不能放下米高。(这是叶芷这个人物最立体的表现,放不下,家仇和米高她两边都放不下,虽然会让米高和思思难受,但恰恰是叶芷这个人物塑造最成功的地方)
因为叶芷再怎么理性,她也只是一个女人,也需要男人的陪伴和保护。寄给米高关于好色小镇的明信片就是叶芷内心脆弱一面的表现,她需要米高的陪伴和保护。这是唯一一次关于叶芷还活着的暗示,但是米高当时因为父亲的病和事业上的事情,就将这件事情渐渐遗忘了。
回到米高视角,米高应该知道那天晚上他和一个女人发生了关系(衣服、味道都可以判断出来的,虽然没有明写),排除了思思,妮可,陆佳,叶芷当时又处在生死不明的情况,他不知道是谁(仔细看原文)。好色小镇的明信片也是叶芷活着的证据,米高找人反复求证之后,就放弃去深究了。而这两个事件,到《世爱》的时候米高才真正想明白,关于《世爱》中的结局,留到最后再讲。
回到思思,思思因为家庭破产,逐步走向成熟,这是思思的成长和蜕变,因为这点成熟度,米高才慢慢对思思产生一点爱情。这是三人虐恋的开始,没有这点成熟度,米高不会对思思产生感情。
三、叶芷正式回归,米高再次回到大理
时间线:米高回到大理,到大结局(大结局单独讲)时间跨度大约是半年(即故事开始的第二年秋季到第三年农历新年前夕这段时间)
这里主要就是拉扯了,叶芷、米高、思思三人之间的反复,反复,反复拉扯(重要的词说三遍)。主要的事件线索,就是揭开叶芷消失一年多的秘密,但只揭开了原因,没有揭开怀孕生子这件事情。
(1)第一阶段,叶芷放弃又不放弃,米高和思思靠近
主要事件是陆佳侵占米高两套房子事件
思思第一次在米高面前,表现出了成熟女人的魅力,具体可以看思思在米高父母前的那番话。
米高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和思思在一起的意愿,但他没有放下叶芷。而且叶芷在这之前,还在拉扯他,叶芷表面冷漠,却背地里关心,送解酒药,送生日蛋糕,后来因为酒驾事件,车祸事件开始正式出面关心,驾照的事情,外卖广告的事情,米高住院时的正面关心。如此种种,都拉扯着米高的心灵,米高知道叶芷是爱他的,但不能和他在一起。和之前一样,如果两人要在一起,叶芷需要米高等(等待时间未知),但叶芷没有直说,不过米高不愿意等,即使他先前已经等了一年多。所以,米高再次(第二次了,第一次叶芷正式归来之后两人在上海外滩的偶遇)放狠话,在洱海边说两人不要联系,当着叶芷面丢掉了那个情侣款手机。第一次,如果米高表达的仅仅是恨意和委屈(因为米高苦等叶芷一年多,但是叶芷却非常冷漠),第二次米高表达的就是他想放弃对叶芷的爱,开始新生活了(米高不愿意在等叶芷了,而思思也已经蜕变成为一个成熟女人)。
但是,米高还没有忘记叶芷,所以他给了思思一个承诺。一个去上海看她的承诺,其实就是和思思正式确定关系的承诺。米高需要思思等她,这对思思而言,是米高第一次主动释放的有希望的信号。思思之前主动的等待,第一次变成了被动的等待,有了希望和光明。
在这个阶段,米高资产上因为陆佳再次一穷二白。
(2)第二阶段,叶芷不放弃,思思放弃,米高被拉扯
因为腿部有可能瘫痪,变成一个瘸子,米高强行推开了思思。思思心里,本来就没什么安全感,她知道米高爱的人是叶芷,但米高和叶芷又不能在一起。所以,米高的一番狠话,彻底磨灭了思思的希望,思思之后就没有抱着和米高在一起的念头了,特别是思思之后去了即墨,在那个米高经常眺望大海的礁石上,很深刻地感触了米高对叶芷的思念和爱。后面思思的话就不要当真了,这个阶段的思思已经成熟了,会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行为。所以,思思这个阶段唯一在做的事情(请注意,思思爸爸是没有任何立场主动告诉米高,叶芷的家庭情况的),就是促进米高和叶芷在一起,结婚生子,这样思思就可以彻底放下了。
这阶段,米高被思思和叶芷两个人反复拉扯,是米高最惨的阶段了。以前,至少思思会一直等他,爱他,但思思已经变了,叶芷还和以前一样推他。
叶芷开始出面陪伴米高,给与米高信心和希望(这也是叶芷和思思的区别,叶芷和米高一直都是交心,但思思做不到,即使后来思思变成熟了。所以关于米高最爱的是谁,特别是那个真心话大冒险,这个答案几乎不需要太多思考),当然也有很多深情告白,也坦白了两人在一起的很多困难。
米高也意识到了这点,他已经决定和思思在一起,且对和叶芷在一起这件事情不报任何希望,但他还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叶芷做最后一件事,做完这最后一件事,他就和思思好好在一起,从此不再过问叶芷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查出当初海难的凶手或者掌握证据。
这个证据,米高想要,思思想要,叶芷也想要,但三人都各自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获取,互相不影响,且互相不告知。
所以,这个阶段,米高再次(第三次)放狠话,要和叶芷永不联系,不过这次真情实意的,米高真的觉得决定和思思在一起了,不像上个阶段还给思思等待的承诺,需要思思等待,需要米高放下叶芷等等。但是,思思却主动放下了米高,她所做的都是推动米高和叶芷在一起。米高被拉扯的有点惨。
之后,叶芷通过陈进误解了米高,误解了米高这次放狠话,是因为还放不下她,是因为想背地里帮她查清海难事件,陈进发给米高的照片,照片展现的叶芷眼泪足以说明。但,这个阶段米高是真的放下了,是真的决定和思思在一起了,只要做完这件事情,可惜,米高被拉扯麻了,因为三个人这个阶段都不坦诚,导致了很多误会。所以,后来叶芷会不顾自己在米高心中的形象,拿出B超单,说自己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让米高去找和小北逃婚的思思(文中提到明确日子的并不多,叶芷上次生理期的时间,作者特地提到了,就是要你们去算的,而且这个日子是米高主动问的瓶哥,因为要做手术)。所以,这里基本不用怎么考虑,就是两者相互的一个欺骗。米高虽然疑惑,但冷静下来肯定是能想清楚的,米高、叶芷在这本书中都是高智商,看细节就知道了,有很多读者说米高是看到这个B超单才彻底放下叶芷的,其实论据不够充分,可以再仔细看看,思考一下。米高始终没有放弃叶芷,只是放弃了和叶芷在一起的希望,这里是彻底放弃。
四、大结局
怎么说呢?思思的人气从连载开始应该都是高于叶芷的。所以,把思思写成一个悲剧人物,估计坦克要被骂死。所以,表面上的开放式结局或者米高-思思结局,应该是比较符合读者阅读期望的。(比如郁金香就是一个陈艺大悲剧结局)
但,仔细来看,这就是一个大悲剧结局。三人,各自孤独终老的结局。
为什么呢?
第一,叶芷放下了米高,因为米高救了思思。
叶芷从这以后,肯定不会再主动去联系或关心米高了,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因为在叶芷视角里,米高一直都是最爱她的,不爱思思,从落石以前的情节就可以推测出,但是结局这个落石,改变了叶芷的想法,叶芷可能并不是米高最爱的人。所以,叶芷放下了。
第二,思思产生了一丝希望,但是不可能放下小北。
米高落石救了思思,本来已经彻底放弃米高的思思,产生了一丝希望,因为人下意识的行为代表了人的选择和爱。但是,小北是放弃了他爸爸救的他们,所以,思思对小北的亏欠太过重大了,这需要思思去偿还,所以,思思会对米高说,“对不起”。这之后,思思肯定也不会主动去找米高了,这也是可以确定的点。在思思视角,米高相比叶芷更爱她,这个时候就需要米高主动,主动去争取。
第三,米高虽然救的是思思,但最爱的仍然是叶芷
不过,这几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因为在他们几人以前的循环链条里,是叶芷虐米高,米高虐思思,思思虐小北。思思亏欠小北,米高亏欠思思,叶芷亏欠米高。爱的循环,又是米高爱叶芷,思思爱米高,小北爱思思。所以,小北可以为了思思,不小心将他父亲摔了下去。这一刻,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反转了,思思必须去照顾小北,米高必须为了思思去救她,而叶芷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表面受伤的人。因为,极致的亏欠,某种程度上大于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思思、米高、叶芷三人之间的故事注定凄惨。
开始,米高因为没钱失去了爱情,结局,米高有钱也没能获得爱情,最后孤家寡人。那句“米高,请记住我的身体”,贯穿始终。
虽然,后面写了叶芷孩子像米高的事情,以及米高去大理听到那个声音的事情。
但是,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
米高留在了上海,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但是感情堕落,堕落原因肯定是因为叶芷的孩子,米高视角里,叶芷生了别人的孩子,这是米高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至少在误会解开以前。
关于城市的问题,米高选择了上海,其实就已经是一种答案。大理代表了理想,代表了杨思思,上海代表了现实,也代表了叶芷。而,思思肯定是有留在上海的能力,但因为亏欠小北太多,她必须留在大理。
所以,米高最爱的人其实一直都是叶芷,这点应该不需要多做说明。
但,米高会和叶芷在一起吗?
这里需要结合《世爱》来看,暂时不做回答
大结局最后,米高去了大理,算是留给思思党一个遐想的地方吧。
但,米高真的会和思思在一起吗?
不会,米高没有任何和思思在一起的理由。米高对于思思的付出,几乎每次都给与了金钱上的回报,这是爱与不爱的表现,爱人之间几乎不会在乎这些金钱问题。虽然,米高对思思情感上的亏欠更大,且思思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成熟女人,但有小北在场,米高没有任何理由找思思,即使他听到那个“思思”的声音。
假设米高找到思思,米高对思思说,“我们在一起吧”。这句话,或者类似表达这样意思的语句,大家不觉得很怪?
最好的结局或者最可能的结局,就是米高一个人孤独终老,身旁抱着一堆金钱。叶芷和米高的孩子一起生活。思思和小北相伴到老(不考虑世爱),应该不会结婚,小北知道思思爱米高,不纯粹的爱是不会结婚的。
这几乎是最好的结局,可能也是作者最想书写的结局,即使作者书写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三人都在相互等,你等我,我等你,三人各自结婚是不太可能的,但也都不会主动去找寻另外一个人,非常契合书名和主题,“等”。
最后,谈谈《世爱》的结局
世爱的时间线,大约是《风花雪月》过了4年半(也就是说米高的儿子,大约4-5岁左右)
一年半后,米高知道叶芷有一个孩子,开始堕落、放纵。(之前为什么不堕落?)
又一年半,米高被童雨薇分手,再次孤家寡人。(童雨薇是汪蕾和陆佳的综合体)
又一年半,米高遇见叶芷。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从上次离开大理算起,时隔4年半(期间,大约是离开大理1年半后,米高偷偷看过叶芷,但不知道叶芷是否看到了他,从这以后米高知道了叶芷孩子的存在,开始堕落,反向说明之前B超单的事情,那时候米高没有放弃,知道是叶芷为了逼他找思思)
关于叶芷承认糊涂(叶洱)是米高孩子的情节,以及大结局叶芷、米高,糊涂三人去大理的情节,大家可以去看原文。
我们先回答上面的问题,叶芷最终会不会米高在一起?
从根本上来说,米高、思思、小北的痛苦都来源于叶芷,叶芷才是整本书的核心人物,带动了整本书所有的剧情、情感发展。
从时间上来看,米高最终一定会发现叶芷的孩子是他的,他只是不确定那个晚上和谁发生关系而已,但他做过排除法,在米高知道叶芷在海难中存活了下来以及结合好色小镇的明信片,肯定是能推测出来。但是,叶芷的话真真假假,没有叶芷明确的点头和确认,米高是不可能知道糊涂是他儿子的。从米高知道糊涂是他儿子那一刻的表现,米高应该想通了所有的事情,才会哭泣,才会真正理解叶芷,才会不顾一切揍了那个家长。
(糊涂啊,米高,几年前的米高在知道叶芷活着的消息之后,应该就能推测出来的,但是太糊涂了)
其实,这本书就是,叶芷会一直等米高,也需要米高等她,但米高有时等(叶芷生死不明的时候等),有时又不等(叶芷回来之后又不等),思思又一直等着米高,这就导致他们三人之间距离有时远,有时近,反复拉扯。米高也是自作自受,如果他愿意一直等,根本没这档子事儿。但因为之前陆佳的问题,米高的行为又合情合理,所以,从人物设定开始,这就是一个虐恋故事,整体比《郁金香》、《26岁女房客》都好很多,无论是文笔、还是情节设计、或者是主角的事业线、以及隐藏起来的角色情感等等,都成熟了很多,非常契合成年人的都市爱情故事这几个词。所以,这就需要大家花心思去读,去理解,才能嚼出更多东西。
另外一个点,杨思思在听到糊涂的名字,大名(叶洱),小名时就明白了,糊涂说的就是米高,因为米高一直处在糊涂状态,他儿子就是小糊涂,他自己是个大糊涂。而洱海也是米高和叶芷一个重要的定情地点。综合来看,思思彻底放弃是从这一刻开始。没有这个孩子,一切还不好说,小北死后,思思和米高之间就已经没有障碍了。但这个孩子,太过分了!因为这个孩子,米高看见思思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看文中描述),这已经是一种默认的选择。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叶芷,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文中的虐恋,都是因为她,表面上叶芷的篇幅不多,她却是灵魂角色,左右着整本书的发展。
思思,不知道有多少次倒推米高的机会,但思思一次没有做(思思还是年轻了点),仅仅只在上海那次对米高强行逼婚(可能有点过分),那几乎是思思最后的倔强了。单论孩子这一点,对思思是有一点点不公平的。没有这个孩子,一切还是未知数。
但从时间发展、女人母性,孩子成长的角度,叶芷承认糊涂是米高孩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但,他们能不能最终在一起,乃至结婚,留给大家去想象。
从叶芷、米高、糊涂三人去大理的行为,我们做下推测。为什么是三人一起去?又为什么要去大理?还有思思为什么更改了风花雪月的店名为“如梦如画”?大家仔细思考,应该是能想明白的。但是,思思人气太高,明写,作者估计会被骂死。
先对这本书整体做一个谈论。这本书几乎将《26岁房客》和《郁金香》两本书的角色集合在了一起,比如叶芷-米彩/肖艾,叶芷有着和米彩一样的背景,女总裁,也有着和米彩一样的爱情观,爱上男主就是一生一世,也有着一样的性格,智慧、冷漠,但叶芷有放不下仇恨,和肖艾一样中场下线,和肖艾一样需要解决家仇。所以,叶芷几乎是一个集大成者的角色,较之米彩和肖艾,人物更加丰满、立体。而思思,可以说是乐瑶的plus版本,本来乐瑶的人气就已经非常高,《风花雪月》里关于思思的篇幅和笔墨就更加多了,所以,这样一个思思注定会是一个深受读者喜欢的人物。
此外,这本书比较适合【25-30岁】年龄段的人来阅读,因为这本书里的语言很较为含蓄,没有那么直白,没有一些体会和社会经历的人,可能无法深入理解人物语言和动作背后表达的深意。简单点说,人物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是真的,但人物的行为大部分却都是有深意的。
另外,第一人称的书,最好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去阅读,这样理解更深刻一点。
话不多说,正式开始叶芷线。主要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叙述。
整体的时间线,为某一年的7月份(开始),到第三年的过年前夕(结束)。时间跨度两年半左右
一、相遇与相识
时间线,大约从7月份到过年期间,时间跨度大约大半年左右。
剧情从,米高从上海到大理,开设风花雪月客栈以及经营九隆居临时客栈
这期间,米高先后与思思,叶芷相识。按照坦克的一贯套路,一般是后来出现的人赢得男主,但这本书有点不同,从头到尾都是米高和叶芷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拉扯,而且米高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关于结局的问题,放在最后在讨论。
米高和叶芷初见在泸溪观景台,米高对叶芷一见钟情?不得而知。
紧接着米高在高速路上冒险帮助叶芷换轮胎,思思留下叶芷电话,三人之间开始产生联系。
这个时候,米高为人的印象(正义,情义)就已经刻在叶芷和思思两人的心中了,后面发生的事情只是加强了这一点而已。
再然后,米高义无反顾跳水救人,叶芷和思思两人都不由得对米高产生了好感。
思思喜欢上米高,是因为风花雪月客栈问题,米高因为思思打人而进了派出所,被关了两天。这个时候,思思就彻底沦陷了。在这之后,米高送思思去机场,思思深情表白,希望米高留下她。思思还是年轻,热情似火,太过直接。而米高因为陆佳,已经没有这样的激情了,他需要一个成熟的爱人。
叶芷喜欢上米高,主要在泸溪。第二次在泸溪,米高本来是因为客栈的拆迁问题而找叶芷,但并没有解决。反而,叶芷因为碰瓷问题,米高不计较,帮助叶芷解决了碰瓷问题。这里,叶芷就已经喜欢上米高了,如果按照后文叶芷亲口所说,叶芷是从这里爱上米高的。
在这里,叶芷第一次向米高表达了“等”这个词,叶芷和米高讲了一个她等待一个高中同学的故事,关键是还不告诉米高名字,以叶芷如今的能力,找一个人应该不难(叶芷能够在事后找到打米高的人,还找不到这个需要她等所谓高中同学吗?)。至于这个“等”的事件是真是假,老实说,猜不透,毕竟叶芷段位太高了,后面还有助理怀孕事件比喻自己怀孕的,实在猜不透。
但,不管这个事件是真是假。
米高说,只有爱情才能让人听话。
……
叶芷回,听你的。
这两句话,足够说明问题了,而且这个时候,叶芷还不知道,米高因为她被人打了一顿。
叶芷从这里开始喜欢上米高是毋庸置疑的。
这就是叶芷和思思的区别了,思思的喜欢更多表现在语言上,直白、热情奔放。但叶芷更多表现在行动上,更含蓄。这是成熟女人的一种表现,即使思思和叶芷一样没什么感情经历,但女人的成熟是由年龄和阅历所决定的。思思没有获得米高的倾心是有原因的,时间不对,年龄也不对。
爆发点-思思揭开米高因为帮助叶芷被痛打一顿的事情。这里算是前期一个感情线上的一个小高潮了。
这里,思思几乎等同于放弃了(第一次放弃),或者人为把米高推向了叶芷,其实没有思思来推,米高也会慢慢和叶芷在一起。
后面基本就是米高和叶芷感情升温的情节,米高克服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恐惧,第一次去上海看望出了车祸的叶芷,顺路。然后,叶芷顺路来见米高。两人,因为顺路和专程拉扯了一波感情。后来又因为陆佳的出现,再次拉扯了一波。
其实,很多人第一次看的时候,都会觉得米高和叶芷的感情发展太过突兀,两人之间的感情不够浓烈,也不够深厚。
我第一遍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看不出米高和叶芷这两人有多爱,毕竟两人相识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共同经历也不多。
但,这就是成年人的爱情(米高当时应该28岁了),只需要一些行为,一些动作,就可以将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即使叶芷还不了解米高的过去,米高也不了解叶芷的家庭。
一样在洱海边眺望,一样在寒冬的洱海里游泳,如此种种就已经将两颗孤独的心连接在了一起,滋生爱情了。
米高叶芷的关系确定-米高的四次表白。
讲解之前,插一句,像“米高,我冷”,这样的话语,思思是说不出来的,但是更为成熟的叶芷却可以,叶芷有时候也像米彩一样拿捏住了米高。
站在叶芷的立场,虽然她喜欢米高,但她内心是不想和米高确立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的。因为,一旦确立,米高就成为了她的一个弱点,她很清楚这点,但感性之下,她还是同意了,从叶芷接受的那一刻开始,全文进入第二篇章。
米高因为叶芷工作邀请的问题第一次表白,又因为酒吧闹事的问题再一次表白,又因为陆佳归来再一次表白,最后在三亚的礁石上又一次表白。
四次表白中,叶芷都是不明确接受的状态,最后在三亚那次,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米高这种趁虚而入的行为几乎不需要犹豫,但理性的叶芷犹豫了很久才正式接受,足够说明叶芷的内心有多难抉择了。
叶芷和米高两人关系的确立,不仅让思思投河自尽,也让思思来大理再次争取,对于20出头的小女孩而言,说放弃并不难,但真正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内心有多难受。所以,思思又来争取了,之后思思的种种行为都是这个表现。
这个阶段,以叶芷和米高确定关系而结束。
二、叶芷消失的一年多
时间线大约从过完年,到米高离开即墨,时间跨度大约为一年半
剧情从,叶芷泰国海难,米高离开即墨回到大理。
叶芷海难,类似于《郁金香》的琴行失火,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期间,叶芷和米高确定关系不仅给叶芷带来了难处,也给米高带来了难处。米高的事业发展受限于叶芷的身份和地位,被挟持,步步维艰。其实,按照米高设想,他们一年之后确定关系是最好的。或者按照叶芷的设想,等叶芷解决完集团的事务再确立关系也是最好的。但,他们在一个很尴尬的时间确立了关系,所以,导致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但,这都需要对方去“等”,更多的是叶芷需要米高等,但米高明确表示过不愿意等(看一下原文就知道了,所以才会对上面叶芷讲述的那个“等”的故事的真假产生怀疑,叶芷的表达向来含蓄,即使是米高也不一定百分百理解)。而思思,也因为米高一会儿愿意等叶芷,一会儿不愿意等,被反复拉扯着。
所以,后来叶芷提出分手,遭遇海难,米高苦苦搜寻未果,陷入迷茫,紧接着米高父亲患淋巴瘤,思思父母破产,陆佳趁虚而入,米高九隆居炒房赚了一大笔钱,离开大理,留在即墨大半年。
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几乎与叶芷无关。
所以,我们重点讲述一下叶芷倒推米高这个情节。(大约是海难发生两个月之后,叶芷消失了一年多,孩子刚好出生)
床单厂那个弹手风琴的女人就是叶芷,那天带米高回房间的也是叶芷。
作者不仅多次暗示,还通过旁人隐晦说明,针对那晚送人的情况还特别做了排除法,这一点应该不需要多加分析。
讨论一下,为什么叶芷要倒推米高?
有一点不需要怀疑的,就是叶芷海难回来之后第一时间来了大理,并且关注米高的情况,知道了米高为她做的事情。这也是米高在叶芷正式归来之后误解或恨叶芷的点,站在叶芷的角度,多委屈,不仅要查凶手,争夺集团控制权,还要生下孩子,暗中关注米高的情况,每一件事情都不简单,而她最爱的米高还误解她、恨她,这较之米彩去美国生孩子还要难,至少米彩母亲打心里不会想要加害米彩,且昭阳也一直在等她。
所以,为什么叶芷要有这样一个倒推的行为呢?(没这个孩子,所有的结局都不好说)
从书中叙述的内容来看,通过这次海难(到大结局的时候才知道是曹学救了她,曹学为什么救叶芷?还不是因为米高,其实就是米高又一次救了叶芷),叶芷判断她这辈子几乎很难和米高在一起(两人在一起,对彼此情况都不利),但她又爱米高,所以她留下这个孩子,陪伴她,作为米高爱的延续,陪伴今生。属于,阶段性放弃米高,但是不彻底,叶芷是这个情感拉扯的源头,叶芷拉扯米高,导致思思也被间接拉扯,小北就不用说了。痛苦的源头,都是因为叶芷,因为叶芷放不下家仇,因为叶芷不能不顾一切和米高在一起,因为叶芷不能放下米高。(这是叶芷这个人物最立体的表现,放不下,家仇和米高她两边都放不下,虽然会让米高和思思难受,但恰恰是叶芷这个人物塑造最成功的地方)
因为叶芷再怎么理性,她也只是一个女人,也需要男人的陪伴和保护。寄给米高关于好色小镇的明信片就是叶芷内心脆弱一面的表现,她需要米高的陪伴和保护。这是唯一一次关于叶芷还活着的暗示,但是米高当时因为父亲的病和事业上的事情,就将这件事情渐渐遗忘了。
回到米高视角,米高应该知道那天晚上他和一个女人发生了关系(衣服、味道都可以判断出来的,虽然没有明写),排除了思思,妮可,陆佳,叶芷当时又处在生死不明的情况,他不知道是谁(仔细看原文)。好色小镇的明信片也是叶芷活着的证据,米高找人反复求证之后,就放弃去深究了。而这两个事件,到《世爱》的时候米高才真正想明白,关于《世爱》中的结局,留到最后再讲。
回到思思,思思因为家庭破产,逐步走向成熟,这是思思的成长和蜕变,因为这点成熟度,米高才慢慢对思思产生一点爱情。这是三人虐恋的开始,没有这点成熟度,米高不会对思思产生感情。
三、叶芷正式回归,米高再次回到大理
时间线:米高回到大理,到大结局(大结局单独讲)时间跨度大约是半年(即故事开始的第二年秋季到第三年农历新年前夕这段时间)
这里主要就是拉扯了,叶芷、米高、思思三人之间的反复,反复,反复拉扯(重要的词说三遍)。主要的事件线索,就是揭开叶芷消失一年多的秘密,但只揭开了原因,没有揭开怀孕生子这件事情。
(1)第一阶段,叶芷放弃又不放弃,米高和思思靠近
主要事件是陆佳侵占米高两套房子事件
思思第一次在米高面前,表现出了成熟女人的魅力,具体可以看思思在米高父母前的那番话。
米高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和思思在一起的意愿,但他没有放下叶芷。而且叶芷在这之前,还在拉扯他,叶芷表面冷漠,却背地里关心,送解酒药,送生日蛋糕,后来因为酒驾事件,车祸事件开始正式出面关心,驾照的事情,外卖广告的事情,米高住院时的正面关心。如此种种,都拉扯着米高的心灵,米高知道叶芷是爱他的,但不能和他在一起。和之前一样,如果两人要在一起,叶芷需要米高等(等待时间未知),但叶芷没有直说,不过米高不愿意等,即使他先前已经等了一年多。所以,米高再次(第二次了,第一次叶芷正式归来之后两人在上海外滩的偶遇)放狠话,在洱海边说两人不要联系,当着叶芷面丢掉了那个情侣款手机。第一次,如果米高表达的仅仅是恨意和委屈(因为米高苦等叶芷一年多,但是叶芷却非常冷漠),第二次米高表达的就是他想放弃对叶芷的爱,开始新生活了(米高不愿意在等叶芷了,而思思也已经蜕变成为一个成熟女人)。
但是,米高还没有忘记叶芷,所以他给了思思一个承诺。一个去上海看她的承诺,其实就是和思思正式确定关系的承诺。米高需要思思等她,这对思思而言,是米高第一次主动释放的有希望的信号。思思之前主动的等待,第一次变成了被动的等待,有了希望和光明。
在这个阶段,米高资产上因为陆佳再次一穷二白。
(2)第二阶段,叶芷不放弃,思思放弃,米高被拉扯
因为腿部有可能瘫痪,变成一个瘸子,米高强行推开了思思。思思心里,本来就没什么安全感,她知道米高爱的人是叶芷,但米高和叶芷又不能在一起。所以,米高的一番狠话,彻底磨灭了思思的希望,思思之后就没有抱着和米高在一起的念头了,特别是思思之后去了即墨,在那个米高经常眺望大海的礁石上,很深刻地感触了米高对叶芷的思念和爱。后面思思的话就不要当真了,这个阶段的思思已经成熟了,会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行为。所以,思思这个阶段唯一在做的事情(请注意,思思爸爸是没有任何立场主动告诉米高,叶芷的家庭情况的),就是促进米高和叶芷在一起,结婚生子,这样思思就可以彻底放下了。
这阶段,米高被思思和叶芷两个人反复拉扯,是米高最惨的阶段了。以前,至少思思会一直等他,爱他,但思思已经变了,叶芷还和以前一样推他。
叶芷开始出面陪伴米高,给与米高信心和希望(这也是叶芷和思思的区别,叶芷和米高一直都是交心,但思思做不到,即使后来思思变成熟了。所以关于米高最爱的是谁,特别是那个真心话大冒险,这个答案几乎不需要太多思考),当然也有很多深情告白,也坦白了两人在一起的很多困难。
米高也意识到了这点,他已经决定和思思在一起,且对和叶芷在一起这件事情不报任何希望,但他还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叶芷做最后一件事,做完这最后一件事,他就和思思好好在一起,从此不再过问叶芷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查出当初海难的凶手或者掌握证据。
这个证据,米高想要,思思想要,叶芷也想要,但三人都各自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获取,互相不影响,且互相不告知。
所以,这个阶段,米高再次(第三次)放狠话,要和叶芷永不联系,不过这次真情实意的,米高真的觉得决定和思思在一起了,不像上个阶段还给思思等待的承诺,需要思思等待,需要米高放下叶芷等等。但是,思思却主动放下了米高,她所做的都是推动米高和叶芷在一起。米高被拉扯的有点惨。
之后,叶芷通过陈进误解了米高,误解了米高这次放狠话,是因为还放不下她,是因为想背地里帮她查清海难事件,陈进发给米高的照片,照片展现的叶芷眼泪足以说明。但,这个阶段米高是真的放下了,是真的决定和思思在一起了,只要做完这件事情,可惜,米高被拉扯麻了,因为三个人这个阶段都不坦诚,导致了很多误会。所以,后来叶芷会不顾自己在米高心中的形象,拿出B超单,说自己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让米高去找和小北逃婚的思思(文中提到明确日子的并不多,叶芷上次生理期的时间,作者特地提到了,就是要你们去算的,而且这个日子是米高主动问的瓶哥,因为要做手术)。所以,这里基本不用怎么考虑,就是两者相互的一个欺骗。米高虽然疑惑,但冷静下来肯定是能想清楚的,米高、叶芷在这本书中都是高智商,看细节就知道了,有很多读者说米高是看到这个B超单才彻底放下叶芷的,其实论据不够充分,可以再仔细看看,思考一下。米高始终没有放弃叶芷,只是放弃了和叶芷在一起的希望,这里是彻底放弃。
四、大结局
怎么说呢?思思的人气从连载开始应该都是高于叶芷的。所以,把思思写成一个悲剧人物,估计坦克要被骂死。所以,表面上的开放式结局或者米高-思思结局,应该是比较符合读者阅读期望的。(比如郁金香就是一个陈艺大悲剧结局)
但,仔细来看,这就是一个大悲剧结局。三人,各自孤独终老的结局。
为什么呢?
第一,叶芷放下了米高,因为米高救了思思。
叶芷从这以后,肯定不会再主动去联系或关心米高了,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因为在叶芷视角里,米高一直都是最爱她的,不爱思思,从落石以前的情节就可以推测出,但是结局这个落石,改变了叶芷的想法,叶芷可能并不是米高最爱的人。所以,叶芷放下了。
第二,思思产生了一丝希望,但是不可能放下小北。
米高落石救了思思,本来已经彻底放弃米高的思思,产生了一丝希望,因为人下意识的行为代表了人的选择和爱。但是,小北是放弃了他爸爸救的他们,所以,思思对小北的亏欠太过重大了,这需要思思去偿还,所以,思思会对米高说,“对不起”。这之后,思思肯定也不会主动去找米高了,这也是可以确定的点。在思思视角,米高相比叶芷更爱她,这个时候就需要米高主动,主动去争取。
第三,米高虽然救的是思思,但最爱的仍然是叶芷
不过,这几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因为在他们几人以前的循环链条里,是叶芷虐米高,米高虐思思,思思虐小北。思思亏欠小北,米高亏欠思思,叶芷亏欠米高。爱的循环,又是米高爱叶芷,思思爱米高,小北爱思思。所以,小北可以为了思思,不小心将他父亲摔了下去。这一刻,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反转了,思思必须去照顾小北,米高必须为了思思去救她,而叶芷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表面受伤的人。因为,极致的亏欠,某种程度上大于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思思、米高、叶芷三人之间的故事注定凄惨。
开始,米高因为没钱失去了爱情,结局,米高有钱也没能获得爱情,最后孤家寡人。那句“米高,请记住我的身体”,贯穿始终。
虽然,后面写了叶芷孩子像米高的事情,以及米高去大理听到那个声音的事情。
但是,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
米高留在了上海,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但是感情堕落,堕落原因肯定是因为叶芷的孩子,米高视角里,叶芷生了别人的孩子,这是米高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至少在误会解开以前。
关于城市的问题,米高选择了上海,其实就已经是一种答案。大理代表了理想,代表了杨思思,上海代表了现实,也代表了叶芷。而,思思肯定是有留在上海的能力,但因为亏欠小北太多,她必须留在大理。
所以,米高最爱的人其实一直都是叶芷,这点应该不需要多做说明。
但,米高会和叶芷在一起吗?
这里需要结合《世爱》来看,暂时不做回答
大结局最后,米高去了大理,算是留给思思党一个遐想的地方吧。
但,米高真的会和思思在一起吗?
不会,米高没有任何和思思在一起的理由。米高对于思思的付出,几乎每次都给与了金钱上的回报,这是爱与不爱的表现,爱人之间几乎不会在乎这些金钱问题。虽然,米高对思思情感上的亏欠更大,且思思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成熟女人,但有小北在场,米高没有任何理由找思思,即使他听到那个“思思”的声音。
假设米高找到思思,米高对思思说,“我们在一起吧”。这句话,或者类似表达这样意思的语句,大家不觉得很怪?
最好的结局或者最可能的结局,就是米高一个人孤独终老,身旁抱着一堆金钱。叶芷和米高的孩子一起生活。思思和小北相伴到老(不考虑世爱),应该不会结婚,小北知道思思爱米高,不纯粹的爱是不会结婚的。
这几乎是最好的结局,可能也是作者最想书写的结局,即使作者书写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三人都在相互等,你等我,我等你,三人各自结婚是不太可能的,但也都不会主动去找寻另外一个人,非常契合书名和主题,“等”。
最后,谈谈《世爱》的结局
世爱的时间线,大约是《风花雪月》过了4年半(也就是说米高的儿子,大约4-5岁左右)
一年半后,米高知道叶芷有一个孩子,开始堕落、放纵。(之前为什么不堕落?)
又一年半,米高被童雨薇分手,再次孤家寡人。(童雨薇是汪蕾和陆佳的综合体)
又一年半,米高遇见叶芷。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从上次离开大理算起,时隔4年半(期间,大约是离开大理1年半后,米高偷偷看过叶芷,但不知道叶芷是否看到了他,从这以后米高知道了叶芷孩子的存在,开始堕落,反向说明之前B超单的事情,那时候米高没有放弃,知道是叶芷为了逼他找思思)
关于叶芷承认糊涂(叶洱)是米高孩子的情节,以及大结局叶芷、米高,糊涂三人去大理的情节,大家可以去看原文。
我们先回答上面的问题,叶芷最终会不会米高在一起?
从根本上来说,米高、思思、小北的痛苦都来源于叶芷,叶芷才是整本书的核心人物,带动了整本书所有的剧情、情感发展。
从时间上来看,米高最终一定会发现叶芷的孩子是他的,他只是不确定那个晚上和谁发生关系而已,但他做过排除法,在米高知道叶芷在海难中存活了下来以及结合好色小镇的明信片,肯定是能推测出来。但是,叶芷的话真真假假,没有叶芷明确的点头和确认,米高是不可能知道糊涂是他儿子的。从米高知道糊涂是他儿子那一刻的表现,米高应该想通了所有的事情,才会哭泣,才会真正理解叶芷,才会不顾一切揍了那个家长。
(糊涂啊,米高,几年前的米高在知道叶芷活着的消息之后,应该就能推测出来的,但是太糊涂了)
其实,这本书就是,叶芷会一直等米高,也需要米高等她,但米高有时等(叶芷生死不明的时候等),有时又不等(叶芷回来之后又不等),思思又一直等着米高,这就导致他们三人之间距离有时远,有时近,反复拉扯。米高也是自作自受,如果他愿意一直等,根本没这档子事儿。但因为之前陆佳的问题,米高的行为又合情合理,所以,从人物设定开始,这就是一个虐恋故事,整体比《郁金香》、《26岁女房客》都好很多,无论是文笔、还是情节设计、或者是主角的事业线、以及隐藏起来的角色情感等等,都成熟了很多,非常契合成年人的都市爱情故事这几个词。所以,这就需要大家花心思去读,去理解,才能嚼出更多东西。
另外一个点,杨思思在听到糊涂的名字,大名(叶洱),小名时就明白了,糊涂说的就是米高,因为米高一直处在糊涂状态,他儿子就是小糊涂,他自己是个大糊涂。而洱海也是米高和叶芷一个重要的定情地点。综合来看,思思彻底放弃是从这一刻开始。没有这个孩子,一切还不好说,小北死后,思思和米高之间就已经没有障碍了。但这个孩子,太过分了!因为这个孩子,米高看见思思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看文中描述),这已经是一种默认的选择。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叶芷,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文中的虐恋,都是因为她,表面上叶芷的篇幅不多,她却是灵魂角色,左右着整本书的发展。
思思,不知道有多少次倒推米高的机会,但思思一次没有做(思思还是年轻了点),仅仅只在上海那次对米高强行逼婚(可能有点过分),那几乎是思思最后的倔强了。单论孩子这一点,对思思是有一点点不公平的。没有这个孩子,一切还是未知数。
但从时间发展、女人母性,孩子成长的角度,叶芷承认糊涂是米高孩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但,他们能不能最终在一起,乃至结婚,留给大家去想象。
从叶芷、米高、糊涂三人去大理的行为,我们做下推测。为什么是三人一起去?又为什么要去大理?还有思思为什么更改了风花雪月的店名为“如梦如画”?大家仔细思考,应该是能想明白的。但是,思思人气太高,明写,作者估计会被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