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疆域、文字与玺印
三晋历史疆域
早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给各个诸侯国的封地大部分不过只有方圆百里,随着周王室的衰落,
各诸侯国间战乱频繁,从而产生了“春秋五霸”,晋国也是五霸之一,并且是战乱中的较大获利者。
晋国原本是方圆仅有百里的小国,到了晋献公时期,开始了对其周边小国家的兼并。据春秋时期的
《左传》记载,晋先后兼并周围小国18 个。
公元前497 年,晋国中的知氏、韩氏、赵氏、魏氏、中行氏、范氏发生内乱。公元前458 年,
中行氏和范氏战败灭亡,其土地被另外四国瓜分。随后知氏的知伯瑶十分强横,独揽晋国大权于自
己手中,强行向魏氏和韩氏索要土地。公元前455 年赵国拒绝将土地交给知氏,于是知氏便率韩氏
和魏氏攻打赵氏,久攻不下,知氏便引水灌城,此举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灾难。后来,魏氏和韩氏担心等
赵氏灭亡后自己也会有同样的下场,于是公元前453 年魏氏和韩氏联合赵氏攻打知氏,一举消灭知
氏并将其土地瓜分。从此“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晋国被分成了赵、魏、韩三个国家。直到公元
前403 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虽然三国各自独立,但是三个国家所
用的文字都是晋国文字,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较为密切,三个国家的印章风格在后来
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大幅度的拉开,除部分官印根据地名可以断定国别以外,大部分印章无法考证
其具体属于哪个国家,因此不少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只能把它们笼统地归为“三晋古玺”。
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一书里就三晋在这一时期的疆域做了大致的描述:
赵国的疆域包括今天山西省的中部、东北部、东南部,陕西省的东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以及河
南省的北部边陲与山东省西边一角。赵国的东北部与东胡、燕国接壤,东部与中山国、齐国接壤,
南部与韩国、魏国、卫国交错接壤,北面和楼烦、林胡接壤,西面和韩国、魏国接壤。赵国的国都
最初定于晋阳,后来迁都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386 年又迁到了河北邯郸。
魏国的疆域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的南部地区、渭河南面华阴的左右部分。还包括今河南省的
北部,山西省的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今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局部。领土比较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河
北省北部的河内和山西省东南部的河东地区。与其接壤的有卫国、齐国、郑国、韩国、赵国、秦
国。都城原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战国时期由于征战夺得河南中部地区以后迁都到大
梁(今河南开封)。
韩国的疆域包括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河南省的中部地区,全境把周包住,西面和魏国、秦国
接壤,南面和楚国接壤,东面和宋国接壤,东南和郑国接壤。初定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北),后迁于
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又迁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 年韩国灭掉郑国后迁都到郑(今河南新
郑)。
三晋文字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三晋文字”这一文字体系涵盖的文字范围广泛,除韩、赵、魏三个
国家的文字以外,还包括西周、东周、中山国、郑国、卫国等一些小国家的文字。由于他们的风格
极其相似,这些地区的一些玺印文字、青铜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的具体国别无从考证,因此不少学者
统称之为“晋系文字”。
晋玺文字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当时的铜器文字、石器文字、货币文字、玺印文字、漆器文字、
陶器文字、简帛文字、木器文字几个方面来研究。晋系各国间的文字是存在差异的,但是这些差异
只是局部的,如果将晋系各国的文字放在一起与燕、楚、齐、泰相对比,那么晋系各国间的文字的
共同特征又远远大于其差异。根据何琳仪先生对晋系不同器物上的文字的研究,将三晋文字的特征
总结为:文字笔画精细挺拔,结构修长。此特征在晋系玺印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还特别提到
“⋯⋯玺印(指三晋玺)文字。文字笔画细劲,布局精巧,一望即知”。
三晋古玺分类
一、三晋官玺
三晋官玺是历史的产物,对当代而言,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当时官职制度、地理沿革方面的
重要缩影。晋系官玺大多数为铜质,朱文较多白文极少,仅有少量玉质的玺印为白文。相对于燕、
楚、齐系官印晋系官印的形制较小,多方形,大小一般在1.5 厘米至2 厘米之间,有少量较大的官印
超过2 厘米,这类印章多为玉质,使用玉质官印的官职较大,如“春安君”,陈光田先生在《战国古玺
分域研究》中说“春安”为封君的封号。与此相近的还有“安国君”“襄平君”“襄安君”等。
官印,是官名或官方的信用凭证。罗福颐先生在《古玺印概论》中曾指出:“自战国以来,封建
王朝任命官吏必授以玺印,作为行政权力的凭证,这就是官印。”
三晋官玺的用途一般分为四类:其一,专用于官职,如“司马”“司寇”等。其二,专用于身份名
称。其三,专用于政府机构。其四,用于器物上,此类因印章有时兼用作机构,如“库”。
二、三晋私玺
三晋私玺几乎全部都为铜质,至今还没有发现玉质私玺。在三晋私玺中,绝大多数为朱文,白文
极少,不足总量的百分之五。朱文玺边框较粗,印文较细,风格比较统一。相对于官玺,三晋私玺略小,
大多数为方形,也有少量圆形。方形私玺的边长约在1 厘米到1.5 厘米之间。圆形私玺的直径大多
在1.5 厘米以内。圆形私玺在边框的处理上比较丰富,有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单框,边框粗于印文,其印文造型会根据边框的弧度而盘曲、增损;其二,双层框,有的圆形
私玺有两层框,外圆内方,内框粗细与印文大致相同,其印文的设计理念和方形印章的设计理念相同;
其三,双层框之间加其他元素修饰,圆框与方框之间加线点缀,使得印面更加丰富。
三、成语玺
除了以上的几种分类之外,还有一类并不具有官方凭证、私人凭证和身份象征的玺印,如“敬
事”“明上”“君子之右”等。罗福颐先生在《古玺汇编》中称此类玺印为“成语玺”,陈介祺先生
称其为“通用印”。最早称这类玺印为“成语玺”的是罗振玉先生。而后罗振玉先生将之前的“成
语玺”更改成了“吉语玺”。田炜在《古玺探研》一书中说道:“罗氏前称'成语印'而后称'吉语印',
未知是以后者更正前者还是将后者等同于前者。但无论如何,都帮助了罗氏虽然提出了'成语玺'的
概念,但并未明确'成语'与'吉语,的关系。《玺汇》或即沿此而误。后来黄宾虹先生指出“成语玺'中
包括了'吉祥语'与'训成语'两种内容,李学勤先生则改称为'吉语'与'格言',其观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
的普遍认同。其中'格言'或又称'箴言'。”(邱军辉)
印章的定型期
经过春秋时期诸侯长期激烈的相互征战,诸多弱小的诸侯国被少数强大的诸侯国所吞并。公元
前475 年,韩、魏、赵“三分晋室”,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它们与秦、楚、齐、燕形成了“七雄
争霸”长期对峙的局面。战国时期,冶铁制造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以此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并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奴隶制社会逐渐衰落和瓦解,封建社会的特征日
趋明显,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前者通过变法改革以及政治、经
济、军事等手段,逐渐取代了后者原有的统治地位。其中变法改革最彻底、最成功的秦国,国力渐
渐强大,终于在公元前221 年完成兼并六国,最后统一了中国。在这群雄纷争的年代中,政治、经济、
军事等重要的因素在相互长期较量中的作用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人才的作用更是十分关键的。在
250 年里,涌现出著名的君主魏文侯、楚悼王、齐威王、秦孝公等,政治家部忌、吴起、商鞅、张仪、
吕不韦等,军事家孙膑、乐毅、田单等,思想家墨翟、惠施、公孙龙、庄周、子思、孟柯、荀况、
韩非、部衍等,文学家屈原、宋玉等,医学家扁鹊等,思想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科学技术
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被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叹为观止的峰顶。在此历史文化背景
之下,实用印章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现有的印章实物资料来看,由商周以来萌发渐兴的玺
印,此时在数量、材质、风格、种类等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春秋政治之进步、文化之
繁荣,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理解,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玺印,何以能在中国印章史的前期中
就会如此兴盛,写出如此动人的篇章了。
战国时期官玺和私玺的分类
在战国古玺中,官、私之别已非常明显。战国时期的官玺是与当时的职官制度相符合的,可见
官玺作为官吏任免及其行使职权的凭证,其使用已形成制度;但从当时官玺形制来看,其制度大约尚
不是很严格的,其中似以秦国的官玺最为规范。战国的官玺多为铜质,纽式也比较简单,多为鼻纽或
瓦纽,又因各国的官制而有所差别,官名之长短亦无一定,有的官职是个别国家所特有的,如三晋的
“啬夫”“发驽”,楚国的“职室”“连尹”,齐国的“褚师”“漆师”等。官玺之中,阴阳款式的都有,
阳文一般是铸造的,阴文一般则是凿制的。战国时期私玺的质地、纽制、款识表现得更为丰富,至
此,官玺和私玺的区分应该说已经定型,成为古代实用印章的两大类别。
除了官私玺以外,也有人将古代的玺印按其内容分为官印、私印、吉语印和肖形印四种,而这
四种体裁在战国的玺印中俱已出现。
因各国文化制度而形成的玺印分系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相互对峙了约250 多年的时间,由于长期的割据,各国形成了具有较强地域
性的文化特色,如度量衡和钱币都有各自的制度,尤其是各国的文字,分别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战国
时中原地区的文字大致可分燕、齐、三晋、秦、楚五个大系,这在战国玺印中自然会有所反映。当
代有许多学者都曾根据战国文字的分系、地理、官制以及各国玺印的一些形式特征,对战国玺印进
行了国别的鉴定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燕系玺印
燕国长期偏安于北方,国力虽弱,但地域辽阔。在相对一段时间的稳定局势中,其玺印风貌有相
对的独特性,如长条形朱文玺为他国少见。其他官私玺形制略小,其纽制多为坛纽,在印台与坡形纽
座之间有明显的过渡台阶,印文布局较整饬。
印体特征:
官玺,多为白文方形玺,坛纽;长条形朱文玺,细长柱纽;另有一种形制较大的方形朱文玺,边长为
2.5 至3 厘米,最大达6.7 厘米。印材以铜质为多,偶有银和玉质。
私玺,形制较小,边长在1.0 至1.8 厘米间;另有一种直纽条形朱文小玺。
印面特征:
官玺,白文方形玺有边栏,印文格式为“某都某某”,多凿刻;长条形朱文玺自铭作“瑞”“卩”,
无边框者居半。
私玺,白文小玺多有边栏;直纽条形朱文小玺印文格式为“某生某”。
齐系玺印
齐国,地处齐鲁大地,继承了西周敦厚的文化传统,其玺印具有浑厚、博大、纯朴的风貌,与《大
孟鼎》《克鼎》《散氏盘》等很多金文书体,有一脉相承之风。
印体特征:
官玺,常见方形玺边长为2.3 至2.5 厘米,铜质坛纽;最有特色的是异形玺,印面上方有凸出脊棱,
作“凸”形,亦有上下两边凸出的;有朱文玺纽呈圆筒状,筒纽上有孔可以安装木柄;另有陶质玺,呈长
方形,印面较大。
私玺,异形者多呈曲尺状。
印面特征:
官玺,白文方形玺多有边栏,间有中界或“田”形的;异形玺及少数方形玺无界栏,是齐玺所特有
的。圆筒纽朱文玺印文格式为“某桁某木”。
私玺,白文有边栏,间有“日”字界格。
三晋玺印
韩、赵、魏三国,地处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彼此常有战事,地域常有变动。
第4 页 共4 页
因同是中原周王朝旧地,文化积淀厚,相互影响较深,故其玺印风格较为接近,但在地名、官制上亦略
有小别。三国共同特色是文字风格较为工丽精巧,与齐国之粗犷、浑厚,楚之散逸、舒展,燕之峻逸、
精整迥然有别。
印体特征:
官玺,形制较小,边长约1.5 厘米,坛纽;亦有条形玺,尺寸为(2.2—2.4)厘米乘以1.1 厘米。印材除
铜质外间有玉质者。
私玺,铜质鼻纽,边长为1.5 厘米左右。
印面特征:
官玺,朱文方形小玺边框较宽,印文细整;条形玺均为朱文;玉质玺多为白文,应为碾琢。
私玺,朱文同官玺,边框较宽;白文有边栏。
秦系玺印
秦国地处西陲,在今陕西、山西一带,相对封闭,自身发展较为稳定。它的玺印风貌,形体较为方
正,文字继承西周晚期铜器铭文遗风,文字较整饬和规严。为了玺印文字的统一整齐,常以“边框”
或“田”“日”作为界格等辅助手段来达其目的。
印体特征:
官玺,尺寸较为规范,多为2.2 厘米见方;另有1.2 厘米乘以2.4 厘米条形玺,即“半通印”。铜质
坛纽和瓦纽,后者未见于其他国别官玺。
私玺,形制较官玺为小。
印面特征:
官玺,方形玺多为白文,作“田”字界格;半通印作“日”字界格。自铭作“印”。
私玺,以白文为多,界栏多为“田”“日”形及三分界格。有较多的箴言玺,如“一心慎事”“敬
上”等。
楚系玺印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大的国家,地处南域,物产丰富,国力强盛,文化艺术相当发达。与中原
关系一向不睦。其玺印发展亦有其特点,形制略小于齐鲁,其文字排列相对自然,结体散逸,具有一种
装饰性的美,制作工艺较为精致,表现出一种自由舒展、神清气逸的精神风貌。
印体特征:
官玺,形制大小不太统一,以坛纽、方形白文玺居多;有二合、三合玺,纽式呈柱状。
私玺,形制较小,取材广泛,有铜、玉、银、陶、石、骨、角、琉璃、琥珀等;纽式也较丰富,如鼻、
柱、觞、坛等。
印面特征:
官玺,白文多有边栏,部分有“田”字界格,多凿刻。
私玺,多白文小玺,有边栏。亦有箴言玺。
(文字根据李刚田、马士达主编《篆刻学(上)》及刘江著《中国印章艺术史(上)》综合整理)
三晋历史疆域
早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给各个诸侯国的封地大部分不过只有方圆百里,随着周王室的衰落,
各诸侯国间战乱频繁,从而产生了“春秋五霸”,晋国也是五霸之一,并且是战乱中的较大获利者。
晋国原本是方圆仅有百里的小国,到了晋献公时期,开始了对其周边小国家的兼并。据春秋时期的
《左传》记载,晋先后兼并周围小国18 个。
公元前497 年,晋国中的知氏、韩氏、赵氏、魏氏、中行氏、范氏发生内乱。公元前458 年,
中行氏和范氏战败灭亡,其土地被另外四国瓜分。随后知氏的知伯瑶十分强横,独揽晋国大权于自
己手中,强行向魏氏和韩氏索要土地。公元前455 年赵国拒绝将土地交给知氏,于是知氏便率韩氏
和魏氏攻打赵氏,久攻不下,知氏便引水灌城,此举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灾难。后来,魏氏和韩氏担心等
赵氏灭亡后自己也会有同样的下场,于是公元前453 年魏氏和韩氏联合赵氏攻打知氏,一举消灭知
氏并将其土地瓜分。从此“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晋国被分成了赵、魏、韩三个国家。直到公元
前403 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虽然三国各自独立,但是三个国家所
用的文字都是晋国文字,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较为密切,三个国家的印章风格在后来
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大幅度的拉开,除部分官印根据地名可以断定国别以外,大部分印章无法考证
其具体属于哪个国家,因此不少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只能把它们笼统地归为“三晋古玺”。
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一书里就三晋在这一时期的疆域做了大致的描述:
赵国的疆域包括今天山西省的中部、东北部、东南部,陕西省的东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以及河
南省的北部边陲与山东省西边一角。赵国的东北部与东胡、燕国接壤,东部与中山国、齐国接壤,
南部与韩国、魏国、卫国交错接壤,北面和楼烦、林胡接壤,西面和韩国、魏国接壤。赵国的国都
最初定于晋阳,后来迁都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386 年又迁到了河北邯郸。
魏国的疆域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的南部地区、渭河南面华阴的左右部分。还包括今河南省的
北部,山西省的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今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局部。领土比较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河
北省北部的河内和山西省东南部的河东地区。与其接壤的有卫国、齐国、郑国、韩国、赵国、秦
国。都城原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战国时期由于征战夺得河南中部地区以后迁都到大
梁(今河南开封)。
韩国的疆域包括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河南省的中部地区,全境把周包住,西面和魏国、秦国
接壤,南面和楚国接壤,东面和宋国接壤,东南和郑国接壤。初定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北),后迁于
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又迁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 年韩国灭掉郑国后迁都到郑(今河南新
郑)。
三晋文字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三晋文字”这一文字体系涵盖的文字范围广泛,除韩、赵、魏三个
国家的文字以外,还包括西周、东周、中山国、郑国、卫国等一些小国家的文字。由于他们的风格
极其相似,这些地区的一些玺印文字、青铜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的具体国别无从考证,因此不少学者
统称之为“晋系文字”。
晋玺文字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当时的铜器文字、石器文字、货币文字、玺印文字、漆器文字、
陶器文字、简帛文字、木器文字几个方面来研究。晋系各国间的文字是存在差异的,但是这些差异
只是局部的,如果将晋系各国的文字放在一起与燕、楚、齐、泰相对比,那么晋系各国间的文字的
共同特征又远远大于其差异。根据何琳仪先生对晋系不同器物上的文字的研究,将三晋文字的特征
总结为:文字笔画精细挺拔,结构修长。此特征在晋系玺印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还特别提到
“⋯⋯玺印(指三晋玺)文字。文字笔画细劲,布局精巧,一望即知”。
三晋古玺分类
一、三晋官玺
三晋官玺是历史的产物,对当代而言,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当时官职制度、地理沿革方面的
重要缩影。晋系官玺大多数为铜质,朱文较多白文极少,仅有少量玉质的玺印为白文。相对于燕、
楚、齐系官印晋系官印的形制较小,多方形,大小一般在1.5 厘米至2 厘米之间,有少量较大的官印
超过2 厘米,这类印章多为玉质,使用玉质官印的官职较大,如“春安君”,陈光田先生在《战国古玺
分域研究》中说“春安”为封君的封号。与此相近的还有“安国君”“襄平君”“襄安君”等。
官印,是官名或官方的信用凭证。罗福颐先生在《古玺印概论》中曾指出:“自战国以来,封建
王朝任命官吏必授以玺印,作为行政权力的凭证,这就是官印。”
三晋官玺的用途一般分为四类:其一,专用于官职,如“司马”“司寇”等。其二,专用于身份名
称。其三,专用于政府机构。其四,用于器物上,此类因印章有时兼用作机构,如“库”。
二、三晋私玺
三晋私玺几乎全部都为铜质,至今还没有发现玉质私玺。在三晋私玺中,绝大多数为朱文,白文
极少,不足总量的百分之五。朱文玺边框较粗,印文较细,风格比较统一。相对于官玺,三晋私玺略小,
大多数为方形,也有少量圆形。方形私玺的边长约在1 厘米到1.5 厘米之间。圆形私玺的直径大多
在1.5 厘米以内。圆形私玺在边框的处理上比较丰富,有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单框,边框粗于印文,其印文造型会根据边框的弧度而盘曲、增损;其二,双层框,有的圆形
私玺有两层框,外圆内方,内框粗细与印文大致相同,其印文的设计理念和方形印章的设计理念相同;
其三,双层框之间加其他元素修饰,圆框与方框之间加线点缀,使得印面更加丰富。
三、成语玺
除了以上的几种分类之外,还有一类并不具有官方凭证、私人凭证和身份象征的玺印,如“敬
事”“明上”“君子之右”等。罗福颐先生在《古玺汇编》中称此类玺印为“成语玺”,陈介祺先生
称其为“通用印”。最早称这类玺印为“成语玺”的是罗振玉先生。而后罗振玉先生将之前的“成
语玺”更改成了“吉语玺”。田炜在《古玺探研》一书中说道:“罗氏前称'成语印'而后称'吉语印',
未知是以后者更正前者还是将后者等同于前者。但无论如何,都帮助了罗氏虽然提出了'成语玺'的
概念,但并未明确'成语'与'吉语,的关系。《玺汇》或即沿此而误。后来黄宾虹先生指出“成语玺'中
包括了'吉祥语'与'训成语'两种内容,李学勤先生则改称为'吉语'与'格言',其观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
的普遍认同。其中'格言'或又称'箴言'。”(邱军辉)
印章的定型期
经过春秋时期诸侯长期激烈的相互征战,诸多弱小的诸侯国被少数强大的诸侯国所吞并。公元
前475 年,韩、魏、赵“三分晋室”,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它们与秦、楚、齐、燕形成了“七雄
争霸”长期对峙的局面。战国时期,冶铁制造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以此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并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奴隶制社会逐渐衰落和瓦解,封建社会的特征日
趋明显,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前者通过变法改革以及政治、经
济、军事等手段,逐渐取代了后者原有的统治地位。其中变法改革最彻底、最成功的秦国,国力渐
渐强大,终于在公元前221 年完成兼并六国,最后统一了中国。在这群雄纷争的年代中,政治、经济、
军事等重要的因素在相互长期较量中的作用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人才的作用更是十分关键的。在
250 年里,涌现出著名的君主魏文侯、楚悼王、齐威王、秦孝公等,政治家部忌、吴起、商鞅、张仪、
吕不韦等,军事家孙膑、乐毅、田单等,思想家墨翟、惠施、公孙龙、庄周、子思、孟柯、荀况、
韩非、部衍等,文学家屈原、宋玉等,医学家扁鹊等,思想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科学技术
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被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叹为观止的峰顶。在此历史文化背景
之下,实用印章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现有的印章实物资料来看,由商周以来萌发渐兴的玺
印,此时在数量、材质、风格、种类等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春秋政治之进步、文化之
繁荣,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理解,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玺印,何以能在中国印章史的前期中
就会如此兴盛,写出如此动人的篇章了。
战国时期官玺和私玺的分类
在战国古玺中,官、私之别已非常明显。战国时期的官玺是与当时的职官制度相符合的,可见
官玺作为官吏任免及其行使职权的凭证,其使用已形成制度;但从当时官玺形制来看,其制度大约尚
不是很严格的,其中似以秦国的官玺最为规范。战国的官玺多为铜质,纽式也比较简单,多为鼻纽或
瓦纽,又因各国的官制而有所差别,官名之长短亦无一定,有的官职是个别国家所特有的,如三晋的
“啬夫”“发驽”,楚国的“职室”“连尹”,齐国的“褚师”“漆师”等。官玺之中,阴阳款式的都有,
阳文一般是铸造的,阴文一般则是凿制的。战国时期私玺的质地、纽制、款识表现得更为丰富,至
此,官玺和私玺的区分应该说已经定型,成为古代实用印章的两大类别。
除了官私玺以外,也有人将古代的玺印按其内容分为官印、私印、吉语印和肖形印四种,而这
四种体裁在战国的玺印中俱已出现。
因各国文化制度而形成的玺印分系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相互对峙了约250 多年的时间,由于长期的割据,各国形成了具有较强地域
性的文化特色,如度量衡和钱币都有各自的制度,尤其是各国的文字,分别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战国
时中原地区的文字大致可分燕、齐、三晋、秦、楚五个大系,这在战国玺印中自然会有所反映。当
代有许多学者都曾根据战国文字的分系、地理、官制以及各国玺印的一些形式特征,对战国玺印进
行了国别的鉴定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燕系玺印
燕国长期偏安于北方,国力虽弱,但地域辽阔。在相对一段时间的稳定局势中,其玺印风貌有相
对的独特性,如长条形朱文玺为他国少见。其他官私玺形制略小,其纽制多为坛纽,在印台与坡形纽
座之间有明显的过渡台阶,印文布局较整饬。
印体特征:
官玺,多为白文方形玺,坛纽;长条形朱文玺,细长柱纽;另有一种形制较大的方形朱文玺,边长为
2.5 至3 厘米,最大达6.7 厘米。印材以铜质为多,偶有银和玉质。
私玺,形制较小,边长在1.0 至1.8 厘米间;另有一种直纽条形朱文小玺。
印面特征:
官玺,白文方形玺有边栏,印文格式为“某都某某”,多凿刻;长条形朱文玺自铭作“瑞”“卩”,
无边框者居半。
私玺,白文小玺多有边栏;直纽条形朱文小玺印文格式为“某生某”。
齐系玺印
齐国,地处齐鲁大地,继承了西周敦厚的文化传统,其玺印具有浑厚、博大、纯朴的风貌,与《大
孟鼎》《克鼎》《散氏盘》等很多金文书体,有一脉相承之风。
印体特征:
官玺,常见方形玺边长为2.3 至2.5 厘米,铜质坛纽;最有特色的是异形玺,印面上方有凸出脊棱,
作“凸”形,亦有上下两边凸出的;有朱文玺纽呈圆筒状,筒纽上有孔可以安装木柄;另有陶质玺,呈长
方形,印面较大。
私玺,异形者多呈曲尺状。
印面特征:
官玺,白文方形玺多有边栏,间有中界或“田”形的;异形玺及少数方形玺无界栏,是齐玺所特有
的。圆筒纽朱文玺印文格式为“某桁某木”。
私玺,白文有边栏,间有“日”字界格。
三晋玺印
韩、赵、魏三国,地处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彼此常有战事,地域常有变动。
第4 页 共4 页
因同是中原周王朝旧地,文化积淀厚,相互影响较深,故其玺印风格较为接近,但在地名、官制上亦略
有小别。三国共同特色是文字风格较为工丽精巧,与齐国之粗犷、浑厚,楚之散逸、舒展,燕之峻逸、
精整迥然有别。
印体特征:
官玺,形制较小,边长约1.5 厘米,坛纽;亦有条形玺,尺寸为(2.2—2.4)厘米乘以1.1 厘米。印材除
铜质外间有玉质者。
私玺,铜质鼻纽,边长为1.5 厘米左右。
印面特征:
官玺,朱文方形小玺边框较宽,印文细整;条形玺均为朱文;玉质玺多为白文,应为碾琢。
私玺,朱文同官玺,边框较宽;白文有边栏。
秦系玺印
秦国地处西陲,在今陕西、山西一带,相对封闭,自身发展较为稳定。它的玺印风貌,形体较为方
正,文字继承西周晚期铜器铭文遗风,文字较整饬和规严。为了玺印文字的统一整齐,常以“边框”
或“田”“日”作为界格等辅助手段来达其目的。
印体特征:
官玺,尺寸较为规范,多为2.2 厘米见方;另有1.2 厘米乘以2.4 厘米条形玺,即“半通印”。铜质
坛纽和瓦纽,后者未见于其他国别官玺。
私玺,形制较官玺为小。
印面特征:
官玺,方形玺多为白文,作“田”字界格;半通印作“日”字界格。自铭作“印”。
私玺,以白文为多,界栏多为“田”“日”形及三分界格。有较多的箴言玺,如“一心慎事”“敬
上”等。
楚系玺印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大的国家,地处南域,物产丰富,国力强盛,文化艺术相当发达。与中原
关系一向不睦。其玺印发展亦有其特点,形制略小于齐鲁,其文字排列相对自然,结体散逸,具有一种
装饰性的美,制作工艺较为精致,表现出一种自由舒展、神清气逸的精神风貌。
印体特征:
官玺,形制大小不太统一,以坛纽、方形白文玺居多;有二合、三合玺,纽式呈柱状。
私玺,形制较小,取材广泛,有铜、玉、银、陶、石、骨、角、琉璃、琥珀等;纽式也较丰富,如鼻、
柱、觞、坛等。
印面特征:
官玺,白文多有边栏,部分有“田”字界格,多凿刻。
私玺,多白文小玺,有边栏。亦有箴言玺。
(文字根据李刚田、马士达主编《篆刻学(上)》及刘江著《中国印章艺术史(上)》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