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B35撤线,莲花街-瑞达路一线BRT共9站加起来却只有4条线路停靠(其他的主线BRT平均一站都至少有三条线路进站台,撤线之前巅峰时期的红专路站更是容纳了十条线),且这9站里有5站都只有一班车停靠,有效换乘站只有可怜的两个(合欢街和下行河工大/上行长椿路),私以为瑞达路莲花街沿线的BRT是郑州公交目前建设的最为失败的一个项目
瑞达中路:B12,B201
合欢街:B12,B201,279(单程)
冬青街:B12,B201
枫杨街:B201
迎春街:B201
牡丹路:B201
雪松路:B201
河工大:B201,B27(单程)
长椿路:B27,B201(单程)
高新区S线很臃肿,很多S线完全可以给1到2站的站台来增大衔接,但会使原本创收能力就不强的S线雪上加霜,如果新开其他线路来衔接站台要么和现在的主线重叠度高,要么没客流,总之感觉高新区BRT已经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半荒废阶段,不清楚当初的设计评估到底是怎么样的
瑞达中路:B12,B201
合欢街:B12,B201,279(单程)
冬青街:B12,B201
枫杨街:B201
迎春街:B201
牡丹路:B201
雪松路:B201
河工大:B201,B27(单程)
长椿路:B27,B201(单程)
高新区S线很臃肿,很多S线完全可以给1到2站的站台来增大衔接,但会使原本创收能力就不强的S线雪上加霜,如果新开其他线路来衔接站台要么和现在的主线重叠度高,要么没客流,总之感觉高新区BRT已经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半荒废阶段,不清楚当初的设计评估到底是怎么样的